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知識點有畫面‧漫畫歷史早知道4(簡體書)
滿額折
知識點有畫面‧漫畫歷史早知道4(簡體書)
知識點有畫面‧漫畫歷史早知道4(簡體書)
知識點有畫面‧漫畫歷史早知道4(簡體書)
知識點有畫面‧漫畫歷史早知道4(簡體書)
知識點有畫面‧漫畫歷史早知道4(簡體書)
知識點有畫面‧漫畫歷史早知道4(簡體書)
知識點有畫面‧漫畫歷史早知道4(簡體書)
知識點有畫面‧漫畫歷史早知道4(簡體書)
知識點有畫面‧漫畫歷史早知道4(簡體書)
知識點有畫面‧漫畫歷史早知道4(簡體書)
知識點有畫面‧漫畫歷史早知道4(簡體書)

知識點有畫面‧漫畫歷史早知道4(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5.00 元
定價
:NT$ 270 元
優惠價
87235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1、畫出來的歷史好看又好學——跨頁分鏡漫畫重現歷史大事件,充滿衝擊力的畫面讓同學們加深對歷史具體事件的印象;混知風格幽默漫畫細緻拆解歷史知識點,讓同學們在快樂中輕鬆掌握知識;拓展閱讀小欄目延伸歷史知識點。
2、漫畫結合課程學習——全書圍繞初中歷史教學大綱編繪,幫助同學們學習歷史,並對知識做到真正理解和消化。
3、“混知”的“半小時漫畫”系列發行超3500萬冊,相關系列長期以來受到家長和學生群體的喜愛和信賴。

“知識點有畫面”系列是“混知”專門為學生群體開發的產品,將興趣培養和課程學習相結合,用漫畫的方式講解知識,讓同學們在快樂中輕鬆地學到必備的知識。
《知識點有畫面·漫畫歷史早知道(4)》主要涵蓋明朝到清朝時期,將歷史課標與漫畫相結合,聚焦初中歷史課本中的中國古代史,將課本上的重點難點拆開、磨碎,幫助同學們學習歷史,並對知識做到真正理解和消化,進入歷史這門有趣的學科。漫畫和文字緊密結合講透知識點,一直是混知講知識的看家本領。混知團隊通過超高效的“條理漫畫”,把知識點畫出來,有圖、有解釋、有邏輯,讓孩子們更科學地學習知識。同時,《知識點有畫面·漫畫歷史早知道》系列還將重要歷史事件畫成大氣、精美的分鏡,帶讀者重回歷史現場,身臨其境學歷史,不好記的歷史事件直接畫進腦子裡。《知識點有畫面·漫畫歷史早知道》系列是正在上小學的孩子預習初中歷史的好幫手,也能幫正在上初中的孩子更好地理解課本。

作者簡介

“混知”

原名“混子曰”,成立於2015年,以旗下科普公眾號“混知”為核心,各大平臺“混知”賬號為基礎,在全網擁有4000萬粉絲,公眾號閱讀量超5億次,暢銷書“半小時漫畫”系列發行量超過3500萬冊。

陳磊

“混知”的創始人,漫畫式科普的開創者,曾榮獲當當、開卷等平臺的“影響力作家”“新銳作家”“年度摯愛閱讀大使”等稱號。陳磊及其領導的混知團隊,致力於“用漫畫語言普及各領域的專業知識”,提高大眾的學習興趣和效率,深受數千萬讀者的喜愛。

目次

第一單元 明 朝……1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3
第二單元 清 朝……41
一半巔峰一半谷底……41

書摘/試閱

第一單元 明 朝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元朝末年,政治腐敗。
皇帝昏庸,民不聊生。
在黃河下游地區,爆發了農民起義。
起義聲勢浩大,很快就發展到其他地區。
在眾多起義軍中,朱元璋領導的隊伍最為出色。
他一步步壯大自己的實力。
他領導的隊伍先是消滅了東南各地群雄,之後向北進軍。
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建立明朝。他就是明太祖。
隨後,明軍繼續向北進軍。
他們趕走了元朝統治者,結束了元朝在全國的統治。

此時,中國歷史進入了明朝。
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可是個牛人。他年輕時當過和尚,要過飯,是中國歷史上出身最差的皇帝。

俗話說:英雄不問出處。別看朱元璋要過飯,當起皇帝可一點兒也不含糊。他認為元朝之所以滅亡,是因為皇帝把權力都分了出去。地方的權力很大,大臣們的權力也很大,大家胡搞亂搞,國家就亂套了。

所以朱元璋認為,一定要把權力握在自己手裡,也就是要加強皇權。
那麼他都幹了些啥呢?

1 地方:取消行中書省
我們在講元朝的時候說過,朝廷把全國分成了好幾塊,除了首都所在的那塊,其他每一塊都設置了一個重要機構——行中書省。
這個機構權力很大,管著那一片地區的所有事情。它甚至可以直接發號施令,代替中央做決定。
朱元璋不能接受:啥事都你們自己商量著來,那還要我幹啥?
所以,朱元璋在地方上直接取消了行中書省,設立了“三司”。

“三司”是3個機構。
布政使司,管著民政和財政。
按察使司,管著司法。
都指揮使司,管著軍務。

這麼做,等於把以前行中書省的權力拆分了,讓3個部門分別負責3個領域。
元朝:行中書省將軍事、政治等一把抓。
明朝:“三司”各管一部分。
而且這3個部門是獨立的,管財政的不聽管軍事的,管司法的不聽管財政的。

那它們最後聽誰的呢?當然是坐鎮中央的皇帝。
用這種方式,朱元璋把地方的權力收回中央,緊緊握在自己手裡。

2 中央:廢除中書省和丞相制度,收回兵權
明朝初期,在中央設置了中書省,國家大大小小的行政事務都由它管著。
中書省的最高領導——丞相,權力相當大,很多事情甚至不用經過皇帝同意,他就能做主。
後來,朱元璋發現了這個問題。他覺得丞相權力大,主要是中書省權力太大。於是他幹了一件驚天動地的事——廢除中書省。
中書省沒了,工作流程也跟以前不一樣了。
以前,中書省聽命于皇帝,替皇帝管理六部,但時間久了,丞相就容易飄飄然,六部報上來的事,他也不跟皇帝彙報,自己就決斷了。
現在,中書省沒了,六部的大事小事都彙報給皇帝,由皇帝親自做決斷。朱元璋這麼做,就把國家的行政大權牢牢握在自己手裡,再也沒有人能越過他辦事了。

朱元璋廢除中書省,相應地,丞相這個存在了1000多年的崗位也被廢除了。

至於軍事方面,朱元璋起初在中央設立大都督府,直接負責軍隊的訓練和調動。
廢除中書省後,朱元璋覺得大都督府也有隱患。畢竟由一個機構來管軍隊的所有事情,萬一它造反咋辦?
於是,朱元璋把大都督府也撤銷了,設立了中、左、右、前、後5個都督府,統稱為五軍都督府。每個都督府之間是平級關係,誰也不聽誰的。它們各管理一部分軍隊,這樣對皇帝的威脅就小多了。
你以為這樣就完了嗎?還不夠!
管理軍隊一般需要兩項權力:統兵權和調兵權。統兵權就是對軍隊進行日常管理的權力,包括軍隊的吃喝拉撒睡這些事;調兵權就是調動軍隊去打仗的權力。為了加強皇權,朱元璋把這兩項權力分開了。
五軍都督府雖然管著軍隊,但只有統兵權,平時負責士兵的日常生活,做做他們的“思想工作”。
至於更重要的調兵權,則交給六部中的兵部。他們負責軍隊的訓練、軍官的考核和任命,以及調動軍隊這些事。
兵部又直接歸皇帝管理,這樣一來,軍事大權也被朱元璋握在了自己手裡。

3 設立特務機構——錦衣衛
地方和中央的權力都掌握在手裡後,朱元璋還是不放心:這天底下那麼多人,我怎麼知道他們都在想什麼?他們是不是真的聽話?於是,他搞出了一個明朝“特產”——錦衣衛。
錦衣衛是幹啥的呢?如果你經常看諜戰劇,就會知道特務這個群體。他們會打探情報,還會監聽別人的聊天,特別可怕。
錦衣衛幹的就是類似的事情。他們穿著華麗的制服,由皇帝直接指揮,任務是保護皇帝和鎮壓官民。聽上去很高大上,但他們實際幹的事就不那麼光鮮亮麗了。他們因為經常按照皇帝的指令秘密調查、打探情報,所以對哪個官員家裡有啥事都門兒清。
錦衣衛建立之後,官員和百姓平時不敢隨便說話,怕給自己惹來麻煩,誰也不敢保證自己的話不被錦衣衛傳到皇帝的耳朵裡。
現在,我們簡單總結一下明太祖朱元璋為了加強皇權所做的事。
中央:
廢除中書省,直接管理六部,兵部有調兵權。
改大都督府為五軍都督府,五軍都督府各自管理一部分軍隊,只有統兵權。
設立錦衣衛,監視官民。
地方:
廢除行中書省,設立“三司”,“三司”分別負責財政、司法、軍事,直接對皇帝負責。

朱元璋做了上述加強皇權的事,但還是覺得不夠。他認為要想讓大家都聽話,還是得從思想上下手。
思想來源於認識,認識來源於知識,知識來源於書籍。怎麼才能讓大家去讀“規矩”的書籍呢?那就要從科舉考試入手。科舉考試要求讀什麼書,想通過科舉做官的讀書人就必須讀什麼書。
明朝的科舉考試規定嚴格,考試題目必須來自“四書”和“五經”。這些書裡的內容都是跟“忠君”有關的。讀這樣的書,讀書人就不會有其他想法,有利於皇帝的統治。
考生回答題目的話術,也必須以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為標準,不能自由發揮,不然寫得再多、再好也不得分。就連考生寫文章的格式,也有詳細規定。
一篇文章由八個部分組成,其中後四部分是主體,每部分要有兩股對仗的文字,這就叫“八股文”。

八股文內容空洞,形式呆板,而且讀書人為了能被錄取,只能讀“四書”“五經”。明朝的科舉考試,一方面使選拔出來的考生大多是嚴守規矩、死讀書的人,另一方面束縛了人們的思想,對中國的思想文化和科技的進步造成了嚴重阻礙。

朱元璋晚年的時候,因為太子去世得早,就把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孫子——朱允炆。
朱元璋沒有想到,這次交接很快就帶來了麻煩。

朱元璋在位時,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把自己的兒子們封為藩王。
他們負責鎮守各地。
朱元璋去世後,他的孫子朱允接班當了皇帝。他就是明惠帝,也稱建文帝。
建文帝上臺後,便開始一項大工程——削藩,也就是建文帝對自己的叔叔們下手,奪走他們的權力,減少他們對中央的威脅。
結果,他的四叔燕王朱棣起兵反抗,一場皇室內部的戰爭爆發了。這就是靖難之役。
最終,朱棣的軍隊攻進南京,建文帝失蹤,戰爭宣告結束。
朱棣也在南京登基稱帝。他就是明成祖。

明成祖上台後,選定北京為都城,進行了大規模的營建。
蒙古的殘餘勢力經常騷擾北方邊境,遷都北京可以更好地防禦敵人。北京是朱棣當燕王時所管轄的地方,對他來說既熟悉又好控制。

明成祖還增設了一個機構——東廠。東廠的首領由宦官擔任,同樣只聽皇帝的。
東廠與錦衣衛是明朝的兩大“特產”,合稱廠衛。

明成祖治理下的國家在當時既繁榮又強盛。他覺得明朝的強大不能只自己知道,得讓全世界都知道。於是他找來鄭和,讓鄭和率船隊出使西洋。

“鄭和下西洋”這個壯舉,一方面是為了宣揚國威,展示中國的富強;另一方面也是去和外國做生意,用自己國家的東西換海外的新奇玩意兒。

1405—1433年,鄭和率船隊7次下西洋,先後到達亞洲和非洲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過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
鄭和每去一個地方,就會與當地的首領見面,以示友好。
鄭和船隊回國的時候,一些國家還派使者隨船隊來中國。

鄭和下西洋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和地區的相互瞭解和友好往來,為人類的航海事業作出了偉大貢獻。

明太祖和明成祖是明朝比較有作為的兩個皇帝。在他們之後的幾位皇帝身上奇奇怪怪的故事可就多了。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3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