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紅利積點抵現金,消費購書更貼心

三民網路書店 中文圖書分類法 / 總論 / 學術期刊

746筆,1/38頁
產業與管理論壇第二十七卷第一期
滿額折
《產業與管理論壇》本期共收錄兩篇科技新知與管理專欄、三篇研究論文以及一篇教學個案,為讀者提供豐富的理論探討與實務分析。以下針對本期各篇文章摘要說明: 第一篇專欄文章〈IEIO領導傳承模式〉中,作者提出領導傳承的四種模式。對於企業來說沒有最佳的領導傳承模式,而是應該考量內外部環境因素預先規劃安排,好讓傳承能因應組織情況進行調適。有許多台灣企業正面臨二代接班人之問題,此文章可提供其傳承規劃的策略思維。 第二篇專欄文章〈人型機器人—從專用到通用的技術躍進〉針對人型機器人發展的驅動因素及挑戰進行介紹。「人型」機器人目前被重視的原因在於其更強調人機協作與互動,能夠更適應人類社會環境,但未來能否實現,有賴訓練數據的累積、即時性回應的算力提升以及軟硬體高度整合等挑戰。此文章可提供台灣產業瞭解人型機器人的實現因素,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第三篇論文〈績效期望與ESG投資之關聯〉中,作者探討企業在營運績效與ESG投資間的關聯,發現企業僅在營運表現優於預期時才增加ESG投資,營運低於預期則傾向縮減。此外,設立永續長有助於強化企業的ESG承諾,顯示高階管理者對於永續發展具有關鍵作用。 第四篇論文〈企業敵意併購之個案研究〉透過日月光併購矽品的案例,分析敵意併購中的攻防策略與決策關鍵。文章整合資源基礎理論、公司治理理論與體制理論,提出不同股權情境下的併購對策,補足學術界對敵意併購程序的研究缺口,並為企業應對併購挑戰提供實務參考。 第五篇論文〈探索學術創新創業的本質〉探討不同學科領域在學術創新與創業中的差異,結果發現工程與生物科學側重技術商業化,而人文與社會科學則強調知識的社會應用價值。文章針對不同學科的學術創業本質差異提出四項命題,並提出促進學術創新成果轉化的政策建議。 第六篇個案〈積極股東能增加價值嗎?〉中以代表性台灣董事改選案例為基礎,帶領讀者探討股東積極主義對企業治理的影響。面對反對派股東以經營改革為積極行動,爭取董事會控制權,對於股東價值究竟是好是壞?此個案對於積極股東監督觀點具有實務討論價值。 本期文章涵蓋多元主題,亦從許多面向提供不同的管理意涵,希望能為台灣學術與產業帶來新的起法,促進更多交流與合作。
庫存:4
定價:500 元, 優惠價:1 500
產業與管理論壇第二十六卷第四期
滿額折
《產業與管理論壇》本期共收錄兩篇科技新知與管理專欄、三篇研究論文以及一篇教學個案。以下針對本期各篇文章摘要說明:第一篇專欄文章〈技術、任務與人力資本〉聚焦技術發展與人力資本之間的關係,針對技術如何影響組織內的工作任務和結果,以及技術和人力資本替代或互補關係進行探討,並對管理者提出三大實務建議:(1)管理者應以多元思維引導變革;(2)組織應強化員工技能,以適應技術與工作的變化;(3)組織應持續精進技術與工作設計,以確保技術與任務配適。第二篇專欄文章〈地緣政治引領全球創新科研與產業供應鏈新局〉中,討論因美中對抗開啟的地緣政治新賽局。不同於過去強調自由市場的經濟模式,美國正透過政策與法案加速建構以區域為主的創新科研及產業聚落。在此新局下,台灣如何運用自身優勢槓桿其中的新機會,值得學界與產業界共同思考。第三篇〈低碳生態系之利益關係人策略研析〉中,作者以鋼鐵與半導體產業為案例,分析台灣企業在永續發展起跑階段的挑戰與應對策略。研究結果發現兩個產業皆跳脫傳統供應鏈框架,透過標竿企業建立廣納多元利害關係人的1+N低碳生態系統,並建構富含知識和技術能量的生態環境,提供台灣企業未來建立低碳生態系的策略思維。第四篇〈破壞式創新的另類萌現〉,以元健大和為案例,探討其如何運用基於自適配雲端助聽器的商業模式,填補制度真空進而創造市場。此篇研究擴充破壞式創新理論,展示了破壞式創新的萌現不僅源於技術,也可以來自填補制度真空的創新策略行動。研究結果提供技術後進者關於如何透過資源槓桿與整合來填補制度空缺,以實現創新機會的策略意涵。第五篇〈永續發展下社會排除的解方〉,以小驢行解決梨山偏鄉交通問題為核心,探討包容式創新在台灣如何被實踐。研究結果發現,包容式創新可依永續程度和影響深化度來評估包容式創新程度,其中由低至高可分為在地性、社會鑲嵌、社會賦權三個階段。此篇論文可提供政府、企業及非營利組織以包容式創新解決社會排除議題的參考。第六篇〈采棉居寢飾文化館是不是現在就導入機器人智慧導覽?〉中,作者以台灣巧維企業導入機器人智慧導覽的策略思考為背景,帶領讀者探討企業在數位轉型過程中的抉擇與挑戰。文章提供了成本效益分析,以及以價值共創理論發展行銷服務面之線上與線下整合的相關流程作法,可作為中小型企業進行數位轉型時的重要參考。本期文章針對企業近年面對的永續發展、數位轉型和地緣政治等多元挑戰,提供了許多策略建議與實務借
庫存:3
定價:500 元, 優惠價:1 500
產業與管理論壇第二十六卷第三期
滿額折
"《產業與管理論壇》本期共收錄兩篇科技新知與管理專欄、兩篇研究論文以及兩篇教學個案。以下針對本期各篇文章摘要說明: 第一篇專欄文章〈科技致能實踐永續未來〉中,以國際「Digital x Green」倡議為背景,探討科技如何應對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議題。文章介紹各國透過數位科技推動綠色轉型的案例,並強調科技企業結合本業發展ESG之策略,提供企業在數位化與永續發展趨勢下的思考方向。 第二篇專欄文章〈廿一世紀的策略新典範〉探討價值共創的理論概念,包含集體性、能動性與協作,並指出經營者在共創策略思維下的具體作法:(1)共同目標的設定得動態性調整、(2)領導者得激發共創者的能動性、以及(3)制訂激起發心投入的遊戲規則。文章為管理者提供了面對當前複雜環境下實踐VCC策略的思考方向。 第三篇〈打開銀色大門〉中,作者從設計觀點檢視社會創業的機會轉化過程。以銀色大門公司的長者送餐服務平台作為個案,作者分析銀色大門如何將創業視為設計過程,將具有變異性的機會逐步轉化為兼具社會與經濟雙重價值的創業機會。文章提出的「從草圖、原型、試金石到槓桿物」的設計路徑,可提供社會創業者作為分析創業機會的新理論視野。 第四篇〈落實醫護創新政策之企業內部創業流程〉聚焦於醫護組織在導入醫療創新政策時,如何透過內部創業實驗學習的流程,將模糊的政策規定轉化為可持續的內部制度。作者以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的共聘制度為個案,發現部桃導入共聘制度分為定義、推動、標準化與策略化,四個階段,過程中透過各階層主管間的實驗與反覆調整,最終使創新政策落地生根。 第五篇〈合樸農學市集的永續之道〉,個案中,作者探討合樸農學市集導入社群貨幣的挑戰及因應策略。面對小農經營和志工管理的挑戰,合樸農學市集希望導入社群貨幣來促進社群的合作,卻引起許多質疑的聲浪。作者回顧合樸農學市集在導入過程中所面臨的阻力,並帶領讀者思考導入社群貨幣的意涵,以及以三重基線框架(環境、社會、經濟)思考社會企業與一般企業不同之處,提供社會企業在制度變革策略上的借鏡。 第六篇〈訊力科技的成長十字路〉,個案中,作者以訊力科技面臨國內市場飽和及國際化擴展需求的挑戰為背景,帶領讀者探討企業在進入新市場時面對的主觀判斷與客觀市場分析之間的拉扯,以及因應不確定性的調整方法。文章提出的市場進入選擇評估因素,可作為企業在評估國際市場進入風險時的重要參考。 快速變遷的產業環境對於台灣企
庫存:3
定價:500 元, 優惠價:9 450
產業與管理論壇第二十六卷第二期
滿額折
《產業與管理論壇》本期共收錄兩篇科技新知與管理專欄、一篇觀點論文、兩篇研究論文以及一篇教學個案。第一篇專欄文章〈追求創新典範3.0〉中,作者提出人文創新概念,說明從工業經濟時代強調企業家精神的典範1.0時代,已轉變至近年回應社會發展與人文精神的典範3.0時代;並介紹了人文創新四項關鍵要素的思維邏輯。在當前科技過剩及面對永續挑戰的時代,可引領國內產學界思考如何在創新的同時與人本、共生、在地等理念共存。第二篇專欄文章〈數位綠色雙轉型的趨勢及因應方向〉中,作者從雙轉型的角度,說明數位與綠色兩條轉型路徑如何能夠相輔相成,並提出產業、科技與知識三個層面的轉型策略,可提供學界瞭解產業現今面對的新興挑戰。第三篇觀點論文〈認識研究倫理〉中,作者探討目前學術界非常關注且時常出現的研究倫理問題,文章尤其以國內及國際重大案例為討論主軸,亦提出在當前網路工具如ChatGPT等生成式AI工具普遍使用的情況下,學術研究者應該要具備的學術認知。文章對於學術界在思考知識創造及價值衡量上,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第四篇〈電動機車服務創新與關鍵因素〉一文中,作者探討電動機車服務創新面向及關鍵因素。研究結果可協助產學界瞭解在新客戶端、新運輸服務系統以及新技術選項界面之關鍵因素,作為未來企業投入創新營運之改善,以及促進產業與學術研究單位的合作交流機會,進一步協助實驗場域落實電動機車轉型與服務創新之實踐。第五篇〈智慧電網知識的發展趨勢〉一文中,作者以網絡觀點出發,透過文獻分析找出智慧電網於過去20年知識發展軌跡及各階段的重點議題。研究結果發現智慧電網發展已從早期導入期以資安技術為討論重點,演進至強調電網與新興技術融合的知識核心。為協助智慧電網發展,文章建議政策單位應優化電價模式降低需求面疑慮,並推動跨產業技術合作。第六篇〈萬應白花油:懷舊或創新?〉個案中,作者帶領讀者探討萬應白花油如何進行品牌活化以面對原目標客群老化及市場競爭加劇的挑戰。個案從萬應白花油成為經典藥油品牌的歷程出發,並進一步討論其如何在品牌延續性、可信性、正直性與象徵性四個面向上,進行品牌活化策略,以帶領讀者思考傳統品牌面對市場變化,如何在守舊與創新中取捨的策略思維。因應當前臺灣產業環境變遷中的挑戰與機遇,希望本期收錄的六篇文章能為國內產管學界提供新穎的觀點並促進更多交流對話。未來懇請各位讀者持續支持《產業與管理論壇》,一起推動國內對於臺灣管理實務
庫存:1
定價:500 元, 優惠價:9 450
中正高工學報.第22期(電子書)
  • 電子書
出版社:高雄市立中正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出版日:2024/06/01 裝訂:電子書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產業與管理論壇第二十六卷第一期
滿額折
作者:胡美智; 林昭憲-總編輯  出版社: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  出版日:2024/03/30 裝訂:平裝
《產業與管理論壇》以企業經營實務與產業發展議題作為期刊焦點特色,本期除了研究論文之外,首次收錄「科技新知與管理專欄」及「觀點論文」兩種類型的文章,邀請國內具影響力之學者與產業專家分享他們對於管理理論與產業趨勢發展的見解及觀察,以進一步促進國內學界與產業界的對話。本期共包含兩篇「科技新知與管理專欄」、一篇「觀點論文」以及兩篇研究論文,以下針對各篇文章分別摘要說明:第一篇專欄文章〈賦名:意義、現況與未來研究〉中,作者探討賦名(Framing)策略的研究現況及未來發展方向。透過多個案例的呈現,帶領讀者瞭解賦名策略如何有效影響受眾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並提出未來賦名研究應考慮賦名策略的權變性,強調在不同權變因素下,賦名者如何與受眾互動以共同建構意義。面對當今人工智慧、綠色能源、零碳排放等有待各界共識形成的產業趨勢,此篇文章對於引領產學界探討如何制定具有影響力的賦名策略具有啟發性。第二篇專欄文章〈生成式AI應用在製造領域發展趨勢〉中,作者介紹生成式AI在製造領域的應用模式及效益。生成式AI為目前發展中的關鍵AI技術,但各領域對於該技術的應用方式及成果仍處於探索階段,尤其對於大部分為傳統製造業的臺灣中小企業,文章對於產品開發、產品設計、自動控制等活動,都可提供其進行數位轉型或開發新商業模式的可行性思考。第三篇觀點論文〈斷裂時代的下的全球價值鏈〉中,作者從地緣政治的角度,探討當前全球價值鏈面對各種不確定性產生的問題。作者首先釐清當前地緣政治動態的錯綜複雜網絡對全球價值鏈的不穩定影響,接著帶領讀者探討從傳統治理機制轉變到創新、適應性的策略,以因應全球貿易不斷演變的需求。文章帶領我們有效地理解國際情勢與台積電的全球佈局行動。第四篇〈臺灣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一文中,作者以科技創新系統為理論觀點,檢驗形成臺灣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挑戰之原因。亞洲後進國家過去透過獨特的創新系統達到成功的技術追趕,但當其以創新者投入新興科技產業發展時,發展成效卻不如預期。此篇論文以臺灣人工智慧產業作為實證場域個案,發現臺灣人工智慧創新系統中,「資源移動」功能未能校準產業需求,導致AI知識創造者難以落實AI技術的市場應用,造成整體創新系統失靈及產業發展的挑戰。第五篇〈傳統工藝產業之思維轉換與資源拼湊〉一文中,作者以隨創理論作為分析視角,探討傳統工藝產業如何轉換思維,克服資源限制,並在保存傳統工藝與尋求產業發展之間取得平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500 元, 優惠價:1 500
歷史文物季刊319期―第33卷第4期:修築史博文化資產記憶與技藝
滿額折
出版社:國立歷史博物館  出版日:2023/12/01 裝訂:平裝
展覽亮點搶先看—文化資產記憶與技藝史博館舍升級計畫,打造老館新面貌國立歷史博物館的文資價值— 從建築變革及式樣之形成談起筆染重彩心任俠— 彩繪藝師莊武男的大匠之風事無難易,價無高低— 彩繪藝師蔡龍進重現梁上祥瑞打造大家的屋頂— 瓦作藝師王榮貴的頂上工夫
庫存 > 10
定價:200 元, 優惠價:88 176
新亞論叢.第二十四期
滿額折
作者:《新亞論叢》編輯委員會 主編  出版社:萬卷樓  出版日:2023/12/01 裝訂:平裝
本書由《新亞論叢》編輯委員會主編。收入來自中、港、臺、澳等四地學者的研究論文,內容包含文學、經學、哲學、史學、詩學、語言學等,不同領域的研究論題,為中華學術界重要刊物之一。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720 元, 優惠價:9 648
產業與管理論壇第二十五卷第三期
滿額折
作者:胡美智; 林昭憲-總編輯  出版社: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  出版日:2023/09/30 裝訂:平裝
《產業與管理論壇》本期收錄二篇論文與二篇個案。第一篇論文分析餐飲加盟商的投機跑料行為;第二篇論文以文字探勘方法在消費者線上評論中找出產品的競爭力;第三篇個案探討萬安基金會因規模不足而面對的數位轉型困境;第四篇個案則以大苑子鮮 果茶飲作為實務案例,討論新創企業成長策略的兩難與挑戰。以下分別摘要說明: 第一篇〈餐飲加盟投機行為關鍵線索之研究〉一文中,作者以投機行為和信任關係兩種理論觀點,探討加盟雙方關係與投機行為的關聯。加盟商與加盟總部的合作過程中常因資訊不對稱,導致認知落差而產生合作糾紛,但鮮少有研究探討造成加盟商跑料的行為因素。此篇論文發現造成加盟商跑料投機行為包含資訊不對稱、信任、承諾、控制機制等,研究結果可提供加盟總部作為和加盟建立長期合作關係之策略參考。 第二篇〈從網路評論的弦外之音找出產品競爭力〉一文中,作者從消費者的網路評論中挖掘消費者對產品屬性感受,並試圖找出各產品屬性在消費者心中的重要性。由於供應商和消費者之間對於產品屬性的重要性普遍存在落差,此篇論文結合文字探勘、回歸分析與重要度績效分析等工具,發展一套可協助供應商辨別產品屬性在消費者心中實際績效的方法,有助於供應商進行產品開發及改善。 第三篇〈萬安基金會的長照數位轉型之路〉個案中,作者帶領讀者回顧萬安基金會在數位轉型路途上碰到的矛盾與掙扎。數位轉型可提升長照機構的照顧品質,萬安基金會導入ERP系統後,效益仍未顯現,期間又發現以遠距照護系統為基礎的智慧健康照護平台,可能為基金會帶來更大的效益。作者以組織二元性策略帶領讀者探討萬安基金會數位轉型的兩難選擇,有助於讀者思考組織策略與轉型重點的取捨。 第四篇〈大苑子成長策略〉個案中,作者探討大苑子鮮果茶飲的轉型與成長策略。成立20年的大苑子在全台擁有200多家門市,並發展出以新鮮水果為特色的產品。為擴大特色產品的市場,以達到永續經營,大苑子面臨是要擴展分店還是開發瓶裝果汁的策略抉擇。作者透過價值鏈分析、產業分析、資源基礎理論和 Ansoff 矩陣等理論觀點和架構,帶領讀者分析新創企業如何能夠取得競爭優勢。 本期四篇文章探討的產業議題各具特色,卻都反映出企業決策背後的兩難議題。希望本期的文章能為國內產業帶來創新的策略實務觀點,提供多元的企業決策思維。未來也衷心邀請您繼續給予《產業與管理論壇》支持!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500 元, 優惠價:9 450
歷史文物季刊318期―第33卷第3期:17世紀的臺灣故事
滿額折
出版社:國立歷史博物館  出版日:2023/09/01 裝訂:平裝
今年文化部臺灣文博會主題「1624,臺灣與世界的相遇」(展期:2023 年9月26日至10月1日),史博館以「與世界相遇的臺灣×與歷史相遇的你」為參展主題,《歷史文物》規劃本期封面故事「17世紀的臺灣故事」以文物、畫作訴說17世紀臺灣與世界的經歷與故事。本期封面故事包括4 篇專文: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翁佳音透過古地名深入淺出地介紹17世紀臺灣文化匯聚時產生的現象。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教授盧泰康,從臺灣的陶瓷考古破片看見17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經營的轉口貿易,史博館劉靜博士,聚焦特定的瓷器種類──唯一一種以臺灣地名命名的「安平壺」講述其進口到臺灣,以及在地化多種的使用方式。前臺南市美術館館長林育淳,由郭雪湖作品《帆船》,回望臺灣商貿的歷史,將16、17世紀航行於臺灣、中國之間的戎克船,變成心內的返鄉船。「特別企劃」單元,介紹史博館在2023臺灣文博會規劃展出的內容。由文創行銷組王雅璇博士,分享策展經緯,以及全新打造出的──1624島嶼文創香氛」2 款具有臺灣味的精油產品──島嶼與海洋,並介紹其他多款史博館原生文創精選。「藝文視角」專欄邀請作家班與唐談歷史小說家身兼「研究」與「創作」的雙重面向。「注目焦點」由文創行銷組研究人員金凱翔記敘今年(2023年)在臺北世貿一館舉辦的美食展「創味之生」。「臺灣藝術前輩身影」由朱銘美術館館長賴素鈴,緬懷甫過世的雕刻家朱銘,溫暖的文字道出朱老師與史博館的緣分、藝術成就,以及成立朱銘美術館的大愛與大願。
庫存:8
定價:200 元, 優惠價:88 176
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第61卷第3期)
滿額折
作者:思與言編輯委員  出版社:思與言雜誌社  出版日:2023/09/01 裝訂:平裝
《思與言》創立於1963年,是一份跨學科、強調多元整合、宏觀視野之學術刊物。當年由一群關懷國事、熱愛學術的青年學者,以集資方式獨立創辦本刊。創辦本刊的前輩學者,目前有許多位已是中央研究院院士及望重士林的海內外知名學者。長久以來,《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的奉獻與努力,已獲得海內外學術界的認同與肯定,曾榮獲教育部1990, 1991, 1992, 1994, 1996年度優良期刊獎助,國家科學委員會人文學研究中心2006年度及2007年度優良期刊補助。自2012年起收錄為THCI Core核心期刊 ,自2013年起收錄為THCI、TSSCI 核心期刊。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定價:300 元, 優惠價:9 270
中正高工學報.第21期(電子書)
  • 電子書
出版社:高雄市立中正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出版日:2023/08/01 裝訂:電子書
民國90年4月5日中正高工學報創刊號發行,至今已發行21期,本學報刊物是為本校教職員同仁在學術或教育之專業領域上研究成果,開闢一個發表的園地。 第21期中正學報內容依文章屬性分為中正人園地、教育專欄及主題研究等共計14篇,涵蓋教材教法、教學心得、學術研究等論文。此外,特向傑出校友邀稿節能減碳專文,豐富本學報內涵。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產業與管理論壇第二十五卷第二期
滿額折
作者:胡美智; 林昭憲-總編輯  出版社: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  出版日:2023/07/01 裝訂:平裝
《產業與管理論壇》本期文章包含二篇論文與二篇個案。第一篇論文討論臺灣中小製造業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如何發展創新的歷程;第二篇論文以兩岸清華創業實驗室作為個案,分析個人與組織如何運用及槓桿外部連結,取得必要資源,以促進產學合作的形成;第三篇個案以社會網絡股份有限公司為案例,探討社會企業如何創造社會價值;第四篇個案探討中租跨足能源市場,如何與利害關係人共享價值,解決綠電發展過程中的衝突。四篇文章探討的產業議題各具特色,希望為管理者帶來多元的策略思考觀點。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500 元, 優惠價:9 450
國立歷史博物館年報―2022 NMH ANNUAL REPORT
滿額折
出版社:國立歷史博物館  出版日:2023/07/01 裝訂:平裝
全書內容包括館長的話、精彩史博、國立歷史博物館升級發展計畫、典藏維護、展覽規劃、研究出版、文創行銷、教育推廣、組織職掌、人事現況、年度經費、年度紀要等12單元、封面及分隔頁:均採用本館於2022年曾展出的典藏作品,封面採用廖繼春《靜物》,分隔頁分別為洪瑞麟、馬白水、楊三郎、藍蔭鼎、廖修平、陳進、甘國寶、黃進龍等藝術家之作品。全冊頁數216頁,呈現本館年度內各項業務。以完整呈現本館年度內各項業務。
庫存:4
定價:600 元, 優惠價:88 528
臺灣人類學刊:第二十一卷第一期
滿額折
出版社: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  出版日:2023/06/01 裝訂:平裝
《臺灣人類學刊》Taiwa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 由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出版,每年六月、十二月出刊,乃一份結合臺灣、全球華文人類學界以及國際人類學界同仁共同參與編輯,而以全球華文人類學社群為主要訴求對象,並與國際人類學界聯繫和接軌的人類學專業期刊。企盼這份期刊能為臺灣發掘出對文化瞭解更深刻、寬廣且更具創新的研究成果,並跨越出機關刊物與區域性雜誌的限制,面對巨大而多樣的挑戰,最終能貢獻華文人類學研究於一個更開放而廣闊的國際人類學社區。此外,本刊亦尋求廣大讀者以投稿和訂閱的方式,給予我們支持及批評指教。本刊為國科會「臺灣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TSSCI) 收錄期刊。Taiwa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 is published by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and issued every June and December. The journal is edited by the academic colleagues of Taiwan, the global Chinese anthropology,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With the main audience of the Anthropology of the global Chinese community, the professional journal is an international academic linkages and integration of human anthropology. The journal looks forward to digging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culture and broaden a more innovative research and publications in Taiwan. In addition, break the limitations of regional magazines authority publications. Even facing an enormous and varied challenges, it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定價:200 元, 優惠價:1 200
藝術認證Art Accrediting100期:的接力/館刊鍊成術
滿額折
出版社:高市美術館  出版日:2023/06/01 裝訂:平裝
《藝術認證》自2005創刊以來,作為高美館的館刊從南方觀點出發,關注豐富多樣的藝術議題,從城市的公共藝術政策、高雄藝壇、南島當代藝術到呼應高美館各期特展的深入評析,是目前最堅韌持久的南方藝術雜誌。本期是《藝術認證》的100期,也是《藝術認證》在2021年雜誌大幅改版後的第五期,似乎是個值得回顧與展望的時間點。 因此,本期規劃了兩個專題,第一個是「100期的接力」,18歲的《藝術認證》在各個時期的編輯團隊細心照料下茁壯成長,「接力」不但是各任編輯群之間的接續努力,也是每一期編輯刊物的接力流程,從發想專題、邀稿、校對、排版、印刷到上架銷售。每一次團隊全力衝刺後,根據累積的經驗進行軌跡與速度的修正,才能及時、精準的交付內容到讀者手上。本專題邀請長期參與《藝術認證》撰稿的黃志偉老師撰文回顧他個人的撰稿經驗,同時回顧《藝術認證》歷年發展、研究高雄藝術雜誌的徐婉禎老師評論繼承南方色彩的《藝術認證》如何展現在地藝評的演化。本專題也特別邀請曾深度參與《藝術認證》編輯的高美館館員曾媚珍、林佳禾、余青勳進行編輯快問快答,分享編輯刊物背後的甘苦趣談。最後編輯部也列出我們私心推薦的《藝術認證》期數,推薦給新讀者上手、老讀者回味。除了回顧《藝術認證》的來時路,本期第二個專題「館刊鍊成術」則收錄國內外館刊的案例分享,探問館刊的未來。首先由資深雜誌編輯江家華(曾任《PAR表演藝術》客座總編輯)與林怡秀(嘉美館館刊《回歸線》主編)對談,分享對於館舍雜誌如何於親民與學術之間取得平衡。接著邀請國立台灣文學博物館館刊《閱:文學》改版統籌翁浩原與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館刊《觀.臺灣》陳涵郁前執行主編,分享雜誌與博物館品牌之間共生加乘的關係,另外也收錄國外案例,由詹育杰剖析法國東京宮當代藝術中心的東京宮雜誌,以及專精博物館數位行銷的王欣翮分享M+、大英博物館與倫敦博物館的數位雜誌模式。從刊物與館舍的定位、與特展的串聯、品牌行銷、編輯實務到數位網站的思維,第一手揭開「館刊」的製作內幕與獨特魅力!本期也持續帶來精彩的專欄內容,「展演觀察」部分呼應兩檔展覽《盪-吳瑪悧個展》與《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由陳明惠老師以生態女性主義的角度介紹藝術家吳瑪悧的創作,並邀請藝術家李立中爬梳劉生容的賽鴿檔案,側寫出藝術家不為人知的一面。「南島人物」則邀請蕭鄉唯評論排灣族藝術家拉夫拉斯.馬帝靈的創作〈檢體〉、藝評人高立
庫存 > 10
定價:390 元, 優惠價:85 332
博物館與文化第25期:博物館與公共博物館學專題
滿額折
出版社: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出版日:2023/06/01 裝訂:平裝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定價:250 元, 優惠價:88 220
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第61卷第1期)
滿額折
作者:思與言編輯委員  出版社:思與言雜誌社  出版日:2023/03/30 裝訂:平裝
《思與言》是一份跨學科、強調多元整合、宏觀視野之學刊,常隨時代思潮之演變,不斷開展新議題,製作專輯專號,兼容不同角度之論點,並強調具有跨學科整合之思維。所涵蓋領域之多,涉獵層面之廣,視野之恢弘,堪稱學術界之佼佼者。較諸當前眾多分科專業學刊流於過度單向分析之缺失,統合多元觀點尤為《思與言》之特色。《思與言》將海內外人文社會領域之學術菁英齊聚一堂,整部《思與言》的歷史,也就是台灣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史:當年創立《思與言》的年輕學者,如今有些已是中央研究院院士,有的擔任大學校長;當年閱讀《思與言》、從《思與言》攫取學術養分的學子,許多也已成為台灣人文社會學界、教育界出類拔萃之學者。 本刊獲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審查通過為「2009年臺灣人文學引文索引核心期刊(THCI Core)」「2010年臺灣人文學引文索引核心期刊(THCI Core)」「2011年臺灣人文學引文索引核心期刊(THCI Core)」「2012年臺灣人文學引文索引核心期刊(THCI Core)」「2013年臺灣人文學引文索引核心期刊(THCI Core)」「2014年臺灣人文學引文索引核心期刊(THCI Core)」「2013年至2016年臺灣人文學及社會科學核心期刊(THCI、TSSCI)」「2015年至2017年臺灣人文學及社會科學核心期刊(THCI、TSSCI)」(2019年12月公告認可前三年)「2018年至2021年臺灣人文學及社會科學核心期刊(THCI、TSSCI)」(2022年12月公告認可前三年) 【本刊歷年得獎紀錄】◆ 教育部獎勵期刊:七十九年度乙類(增進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研究之刊物)◆ 教育部獎勵期刊:八十年度 乙類(增進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研究之刊物)◆ 教育部獎勵期刊:八十一年度乙類(增進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研究之刊物)◆ 教育部獎勵期刊:八十三年度乙類(增進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研究之刊物)◆ 教育部獎勵期刊:八十五年度乙類(增進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研究之刊物)◆ 金鼎獎:八十四年度第二十屆推薦優良雜誌◆ 九十五年度獲得國科會人文學研究中心補助期刊編輯費用◆ 九十六年度獲得國科會人文學研究中心補助期刊編輯費用◆ 九十九年度獲得國科會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補助期刊加入全球性引文索引資料庫◆ 一○三年獲得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補助期刊編輯費用◆ 一○三年獲得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補助期刊
庫存:1
定價:300 元, 優惠價:9 270
產業與管理論壇第二十五卷第一期
滿額折
《產業與管理論壇》本期文章包含二篇論文與二篇個案。第一篇論文以專注流程改善的能力成熟度整合模型為基礎,建立政府巨量資料服務之能力成熟度模型;第二篇論文以第三需求法則解析產品越貴卻賣得越好的現象;第三篇個案以六角國際為案例,探討服務業新創企業國際化的成長與挑戰;第四篇個案聚焦企業社會責任議題,探討華碩電腦如何透過社會投資報酬率評估模型回應「數位包容」專案面臨的挑戰。本期文章涵蓋多元產業議題,希望為不同領域的管理者帶來創新策略思維的啟發。第一篇〈政府巨量資料應用服務能力成熟度模式之研究〉一文中,作者以軟體產業用於流程改善的能力成熟度模型的概念,建立政府巨量資料服務之能力成熟度模型。因應資訊社會的到來,全球政府紛紛釋出政府資料以發展巨量資料應用服務,但在流程上缺乏制度化的指引。此篇論文彙整巨量資料服務文獻來定義政府巨量資料的各流程領域及目標,以建立流程的方式制度化政府資料治理,進而提升政府的巨量資料服務能力。研究結果可提供政府作為評估巨量資料應用服務達成程度之參考依據。第二篇〈越貴的可以賣得越好〉一文中,作者以第三需求法則解析蘋果公司iPhone系列產品的定價策略,進而解釋高階產品越貴賣得越好的銷售結果。主流經濟學以奢侈品解釋產品越貴賣得越好的現象,然現今有許多未能稱得上奢侈品的高階產品,仍然能以高售價取得高銷售數量。此論文以第三需求法則拆解iPhone系列產品的產品特徵與相對價格,提供企業對於高階產品的定價、產品屬性的安排以及品牌權益的價值等面向的策略思考方向。第三篇〈六角國際〉個案中,作者以六角國際旗下手搖飲品牌――日出茶太為案例,探討服務業國際化過程中面臨的挑戰。隨著日出茶太的國際化拓展,馬來西亞代理商向六角國際提出進入沙烏地阿拉伯市場之提案,但由於過去曾因合約問題更換過馬來西亞代理商的考量,六角國際面對策略選擇的兩難。此個案以國際化歷程、資源基礎和交易成本三種理論觀點,帶領讀者思考企業透過代理加盟方式進入國際市場的困境與策略。第四篇〈華碩電腦「數位包容」專案〉個案中探討如何以社會投資報酬率評估模型衡量企業社會責任專案的成效。華碩電腦在2008年發起數位包容專案,協助臺灣降低城鄉數位落差,雖然推動成果獲得多項企業社會責任獎項支持,但面對社會公益專案難以預估成效,華碩內部對於專案是否持續出現不同的聲音。作者透過華碩數位包容專案的案例,帶領讀者討論企業推動社會責任的困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500 元, 優惠價:1 500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三十三卷第一期
滿額折
出版社: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出版日:2023/03/01 裝訂:平裝
「中古中國與周邊的宗教交涉與傳播」專輯誤解、挪用及融合:中古中國與周邊的宗教交涉與傳播專輯導言 /劉苑如來自「天竺」的國書:折射的周邊互動 /劉苑如三世之旅:北周史君石堂與絲路遷徙的視覺表現 /徐津著、黃文儀譯隋代王權與禮儀空間:以佛教文獻中的隋文帝為中心 /李志鴻如法書寫經典的物質文化表現:從中古中國到周邊世界 /郭珮君專題演講變形還魂、正名合體、舉旗轉身──從哲學角度談儒家荀學派的重新登場 /劉又銘文哲論壇正名、名教與別嫌疑之禮──東晉劉宋時期的觀察 /劉柏宏身分認同、猶太問題與儒學 /張程業文哲關鍵詞說「證道故事」 /李奭學書目文獻周何教授遺文輯存 /林士翔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定價:200 元, 優惠價:85 17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38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