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簡體書 (6)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6)
庫存狀況

無庫存 (6)
商品定價

$199以下 (5)
$200~$399 (1)
出版日期

2020~2021 (2)
2018~2019 (2)
2016~2017 (1)
裝訂方式

平裝 (6)
作者

談錫永 (6)
出版社/品牌

復旦大學出版社 (6)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6筆商品,1/1頁
文殊師利二經密意(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談錫永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17/12/01 裝訂:平裝
文殊師利菩薩不二法門有眾多經典,現在先選出兩本詮釋其密意。 《佛典密意系列:文殊師利二經密意》所選兩經為《文殊師利說般若會》及《文殊師利說不思議佛境界經》。 選這兩本經的緣故,是由於兩經所說彼此可以融匯。《文殊師利說般若會》是由不二法門來說空性,說法與“緣生性空”亦無相違。 於不二法門中,由緣生而成為有的只是現象,這些現象不能執為實法,因此一切諸法本體為空。與空相對,則是執現象為實法的有
定價:120 元, 優惠價:87 10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無邊莊嚴會》密意(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談錫永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18/01/01 裝訂:平裝
談錫永著的《無邊莊嚴會密意》內容如下: 《無邊莊嚴會》內容豐富,含有說密乘的經典, 本經即是其一。
定價:108 元, 優惠價:87 9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如來藏經》密意(簡體書)
作者:談錫永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19/09/16 裝訂:平裝
《如來藏經》說眾生皆有如來藏,常住不變,然后用九種喻說如來藏為煩惱所纏,是故眾生不自知有如來藏。這是如來藏的根本思想。由此可將一切眾生心性的清凈分說為如來藏,雜染分說為阿賴耶識。 如來藏諸經,實由本經作前導。本經所說雖然簡略,但已顯示如來藏實為智識雙運,亦可以說是清凈與雜垢雙運,是為如來藏的根本思想。其余如來藏諸經,還顯示無作意、無舍離、無整治,這些觀修見地則不見于本經中,因為作為前導的經
缺貨無法訂購
《解深密經》密意(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談錫永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0/07/01 裝訂:平裝
《解深密經》的結集流通是在《般若經》系列經典之后。介乎《般若經》與《解深密經》之間,還有一系列經典是以說“如來藏”為主,即是《勝鬘經》等與不二法門相應的經典。《勝鬘經》系列經典不但為了義,而且還由此開出《解深密經》一系列經典。 《般若經》的主旨是說一切法空,《勝鬘經》一系列經典所說者則是成佛的機理,且將這機理名之為“如來藏”。必須先明白這機理,然后才談得上怎樣成佛。此系列經典既說成佛的機理,當然也便說到成立眾生的機理。眾生的心識狀態恒常受貪瞋癡污染,這種狀態即名之為藏識(阿賴耶識)。正由于藏識的作用,才有六道輪回,眾生即由是成立。 學佛的人都是眾生,佛的本懷在于教導眾生如何成佛,因此便須教導學人如何暸解自己的心識,進一步則教導學人如何清凈自己的心識,由是便有《解深密經》一系列經典。《解深密經》之所以重要,即正在于能教凡夫如何藉此而修道,從而步入成佛之道。
定價:216 元, 優惠價:87 18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勝鬘獅子吼經》密意(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談錫永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19/04/04 裝訂:平裝
本經對如來藏的演述,是由真實功德來建立如來藏,因此便很適應觀修行人的觀修次第。總結本經,由如來真實功德說起,然後歸結至如來藏。對於如來藏,依本經所說,可歸納為以下五事:1. 如來藏只是境界,不是個體,但這個境界亦有功能,說為如來法身功德。2. 如來藏可說為智識雙運境。3. 如來藏有常、樂、我、淨四種功德,皆為法爾。4. 如來藏智識雙運境中,若分別智境、識境來說,智境當然遠離緣起,因為如來法身不可能
定價:132 元, 優惠價:87 11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龍樹二論密意(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談錫永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0/09/14 裝訂:平裝
本書特選出龍樹論師《六正理聚》中《六十如理論》 及《七十空性論》兩篇,加以疏釋,用以表達龍樹說“緣起”、說“性空”、說“真實義”、說“法智”,以至說“無生”的密意。《中論》雖然是龍樹的重要論著,但實際作意,在於教導學人如何依“中道”觀修時,能依所緣境正確作出“抉擇”與“決定”,並沒有詳細地、系統地述說“緣起”與“性空”。《六十如理論》及《七十空性論》二論,則恰好可以作為補充。《六十如理論》的主旨,在於說明為何要建立緣起,並由緣起說及初地菩薩所證的“真實義”,以及八地以上菩薩以至於如來所現證的“法智”。所以由這部論,讀者即可澈底瞭解緣起,知道何謂緣起,以及緣起在觀修中所起的作用。由《六十如理論》便可以知道這絕不是龍樹的思想。論中明說要先建“有”,破除“無”,因為落於“無見”會引起許多過患。當“無見”破除之後,學人若通達“有”與“無”的義理,對“有”與“無”更無偏愛(“無貪”),然後才能跟他說“寂滅”。此中次第井然,顯然不是一說“緣生”,立刻就可以推論為“性空”。至於《七十空性論》,則是龍樹說觀修的論著,由次第觀修,即可現證“名言有”(“假名有不真實”),且經次第觀修,即可現證勝義與世俗雙運。是即從世俗建立勝義為無自性、從勝義建立世俗為名言有。以此之故,本論說“緣生性空”只用了三個頌,餘外所說,都跟觀修有關。龍樹這兩篇論,實已通說基、道、果。希望讀者能依這二論,了知龍樹的密意,是則一切顛倒的說法,無論何人何說,皆可消除。必須如是,才能知道真實的般若,而相似般若。
定價:168 元, 優惠價:87 14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