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57)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57)
庫存狀況

有庫存 (52)
無庫存 (5)
商品定價

$200~$399 (13)
$400~$599 (18)
$600~$799 (11)
$800以上 (15)
出版日期

2024年 (15)
2022~2023 (42)
裝訂方式

平裝 (55)
精裝 (2)
作者

派崔克.拉登.基夫 (3)
劉志偉 (2)
約翰.莫切里 (2)
黃惠君 (2)
伊安.摩里士 (1)
伊安.摩里士、吉姆.修托 (1)
伍迪‧艾倫 (1)
保羅.約翰遜 (1)
克雷格‧惠特洛克 (1)
喬治‧派克 (1)
喬治.派克、馬克.萊文 (1)
塔布拉答 (1)
夏琳 (1)
多明尼克.巴依尼 (1)
大伴家持、紀貫之 (1)
大伴家持等 (1)
太田泰彥 (1)
奈莉.拉胡德 (1)
安.馬可思 (1)
安.馬可思、張照堂 (1)
出版社/品牌

黑體 (57)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57筆商品,2/3頁
壞胚子:騙子、殺手、叛徒與無賴的真實故事
滿額折
作者:派崔克.拉登.基夫  出版社:黑體  出版日:2024/02/17 裝訂:平裝
《疼痛帝國》、《什麼都別說》作者在《紐約客》的精選文章他是非虛構寫作的福爾摩斯這個時代獲獎最多的記者之一也是當代最佳的非虛構類作家《紐約時報》暢銷書《紐約客》、Goodreads年度最佳書籍一幅引人入勝又深刻的罪犯和流氓的人性肖像。12個故事、12個獨特的人生,都在作者善於解讀人心的天賦下抽絲剝繭。每個故事都精采絕倫、扣人心弦,讀來欲罷不能、愛不釋手。每個故事都在提醒我們,這個世界和人比我們想像的更有趣、複雜而且感人。「《壞胚子》的情節緊湊,帶有懸疑感……基夫是說故事大師,以文字敘述犯罪事件如何開展,創造出緊張的氣氛。」──《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 本書是《紐約時報》暢銷書,敘述十二個有關犯罪與詭計的真實故事,扣人心弦。作者派崔克.拉登.基夫是近年來表現極為傑出的記者,暢銷作品有《疼痛帝國》、《什麼都別說》等。他詳細報導各種作奸犯科的故事,寫作風格引人入勝,一手包辦國家雜誌獎(National Magazine Awards)、歐威爾獎(Orwell prize)和國家書評獎(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等各項大獎。他整理了十二篇發表於《紐約客》頗受讚譽的文章,重新編寫成書。 《壞胚子》以精妙的文筆探究一樁價值十五萬美元的假冒老酒案背後盤根錯節的案情,檢驗一名揭發瑞士銀行洗錢醜聞的吹哨人究竟是英雄還是騙子;書寫他與名廚安東尼.波登在越南相處的過程;記錄某位性格海派開朗的國際黑市軍火商如何遭逮捕;描繪一位專門幫罪大惡極客戶辯護的死刑律師,並寫下其他令人讚賞的新聞報導作品。 每個故事都在提醒我們,這個世界和人比我們想像的更有趣、複雜而且感人。作者對人們不良行為的各種方式進行細緻的報導與研究,正如同他在前言中所述:「本書收錄的文章都是我過去十幾年來的作品,反映出我長久思索的主題:罪行與腐敗、秘密與謊言、正當與非正當兩個世界之間那片可以互相滲透的薄膜、家人的連結、否認的力量。」讀者可以從中看到,他的作品形成了一幅引人入勝但又深刻的罪犯和流氓的人性肖像,以及他所描繪的罪犯、惡徒和站出來反抗他們的人,他使用的文字風格一如往常那樣充滿魅力,同時閃耀著人性的光輝。
定價:550 元, 優惠價:9 495
庫存:4
教父寶典:全劇本、各場圖文評註、訪談及鮮為人知的事件(五十週年紀念評註版)
滿額折
作者:珍妮‧瓊絲  出版社:黑體  出版日:2022/02/23 裝訂:精裝
紀念《教父》首映50週年導演心法、製作秘辛與拍攝密技大公開收錄近三百張照片,隨片評論每個場景「我的意圖是要拍出一部道地的,關於義大利裔黑幫的電影;他們如何過活、如何舉止,以及對待家人、舉行儀式的方式。」──法蘭西斯.柯波拉「教父就像《易經》,是一切智慧的結晶,能回答一切難題。」──《電子情書》,語出湯姆.漢克2022年3月15日是《教父》首映50週年。1972年3月15日《教父》在紐約舉行全球首映時,創下票房史上新高紀錄。這部影史上最偉大的電影,從法蘭西斯.柯波拉創新的導演手法、馬龍.白蘭度和艾爾.帕西諾等人的實力派演技,到經典台詞,在在令影迷讚嘆不已。適逢《教父》首映50週年,《教父寶典》一書獲得充分授權,評註詳實且圖文並茂,收錄導演、製片、演員、劇組人員在籌拍階段的傾軋角力、拍片期間的幕後趣事,也搭配新聞報導與影評人的說法,呈現這部經典電影全方位的觀點。本書收錄豐富的圖文內容,包括:˙18處電影拍片失誤或穿幫的鏡頭˙29個拍攝現場的幕後花絮與趣聞 ˙34場未在1972年《教父》正片出現的劇情段落 ˙38行難忘金句的電影經典語錄大整理˙44段本片拍攝的技術竅門與製片細節˙242張精美的電影劇照與工作照關於《教父》籌拍和攝製的過程是如何天翻地覆、人仰馬翻,大家都略知一二,但鮮為人知的事件還有:˙原著小說家不認為《教父》是他的代表作,劇本賣了超低授權金!˙導演人選難產,多達12位導演婉拒拍片邀約,柯波拉最初也不想接拍本片!˙製片人完全不想答應後來導演所提議的唯一男主角人選──馬龍.白蘭度!˙派拉蒙影業曾擱置此拍片計畫,後來竟為這部電影定調為「低成本黑幫電影」!˙上述種種事件原委和始末都在本書中娓娓道來。導演與演職員的優異表現,讓製片人的惡夢最終成為美夢,《教父》大獲市場與專業好評,入圍多達10項奧斯卡獎提名,最終榮獲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原著改編,影史經典地位不墜,IMDB 9.2超高分評價至今鮮有劇情片超越其上。本書也列舉出許多重要獎項與影片案例,從《電子情書》到《辛普森家庭》,至今有多達300部影視作品在片中置入向《教父》致敬的片段。柯波拉與原著小說家普佐.馬力歐合力改編劇本、來回潤稿,當柯波拉先寫下:「把一些香腸烤得焦黃。」普佐回以「黑幫兄弟不烤,黑幫兄弟用炸的。」再看導演如何費盡千辛萬苦,說服製片把劇本設定的人事地物,忠實並傳神地搬上大銀幕,克服那些看起來
定價:850 元, 優惠價:9 765
庫存:2
電影是一門造形藝術:法國電影資料館館長暨龐畢度中心策展人的跨藝術之旅
滿額折
作者:多明尼克.巴依尼  出版社:黑體  出版日:2023/05/31 裝訂:平裝
法國電影資料館館長與龐畢度中心電影策展人電影與藝術的跨界之旅「展覽的企圖,乃是要初步刻畫出一種:繪畫和電影之關係在心智層面上的考古學,尤其是繪畫如何流向電影。」──多明尼克.巴依尼 本書書名啟發自法國國家電影資料館創始館長亨利.朗瓦(Henri Langlois)所說的話:「默片電影是一門造形藝術。」在本書中,作者巴依尼以這個角度來看待整體的電影。多明尼克.巴依尼是朗瓦的繼任者,在電影節目的排片傳統之外,他更開啟了一系列電影與當代裝置、視覺和繪畫等造形藝術的電影展覽對話關係。 在新世紀的二十多年來,多明尼克.巴依尼策劃過許多國際知名導演的專題回顧展覽,並且跟歷史上共享著相關主題或意象的藝術作品一起展出,舉凡法國詩意寫實名導尚雷諾瓦、美國驚悚電影大師希區考克、法國新浪潮大導高達、義大利後新寫實大師安東尼奧尼、伊朗名導阿巴斯,乃至於中國獨立紀錄片導演王兵等,巴依尼都曾為他們量身策劃過大型的藝術展覽,並在法國、英國、義大利許多國家展出,他們的作品在美術館中展示,並和其它的形象性藝術進行遭逢與對比。 電影進入美術館,於展牆之上展示,更能使它和其他藝術類型相互接近,並顯現其造形力量。巴依尼用比較視覺藝術的圖像學方法,穿針引線,勾連起電影如何是一門造形藝術的脈絡。
定價:500 元, 優惠價:9 450
庫存:4
拿破崙
滿額折
作者:保羅.約翰遜  出版社:黑體  出版日:2023/11/08 裝訂:平裝
《紐約時報》暢銷作家及權威歷史學家保羅.約翰遜生動地描繪拿破崙悲劇英雄的一生本書與與電影《拿破崙》同步上市 拿破崙.波拿巴在歷史上的影響力,鮮少有人可及。雖然他僅掌權十五年,但他對後世的衝擊卻持續至今,在他身後延燒近兩百年之久。他的影響力從未退。人們喜愛閱讀他和他那壯觀的崛起,就如同在羅馬與中古世紀,人們閱讀亞歷山大一樣。雄心壯志者大都將拿破崙視為典範,他的故事更在兩百年後搬上大銀幕。 《紐約時報》暢銷歷史學家保羅.約翰遜,在本書中生動地描繪拿破崙的一。這本傳記充滿智慧且氣勢磅薄,保羅.約翰遜講述的故事特別引人入勝:拿破崙驚人的數字和計算天賦及對大砲的掌握;大膽而咄咄逼人的將領風格及簡單的作戰策略;對帝國宣傳的完全控制及文化展示的成功;作為國際政治家的失敗,因為歐洲越來越討厭他;他的元帥和部長、妻子、情婦、個人風格和工作方法;拿破崙法典;英國的封鎖和大陸體系;西班牙和俄羅斯的錯誤。逃離厄爾巴島,導致滑鐵盧的事件及戰鬥……。 拿破崙抓住法國大革命這個意外,將自己推進到最高的權力當中。於是,大革命的恐怖過程導致無可避免的專制政治,而拿破崙正是其受益者。一旦坐上權力的寶座,他就不懈地追求更高的權力,將其統治擴張到幾乎涵蓋整個歐洲。在拿破崙對權力的追求之中,保羅.約翰遜看到一個不受忠誠或意識形態束縛的現實主義者,一位才華橫溢的機會主義者和宣傳家,在法國大革命之後實現自己的野心,而其暴力遺產正是二十世紀極權政治的典範。拿破崙戲劇性地證明了一個人有能力在歷史中實現自己的意志。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庫存:4
古典音樂之愛:指揮家的私房聆聽指南
滿額折
作者:約翰‧莫切里  出版社:黑體  出版日:2022/03/30 裝訂:平裝
莫切里以畢生奉獻的烈焰燃起音樂之愛,引導讀者以全新的方式聆聽古典音樂。 為何聆聽古典音樂?如何從聆賞體驗中得到最多收穫?在本書中,指揮家約翰.莫切里以畢生的經驗、淵博的知識、深刻的理解,以及令人感同身受的鑑賞力,回答了這些問題。 莫切里是李奧納德.伯恩斯坦的門生,兩人曾經共事十八年;他也是在世界各地巡演、錄製唱片的知名指揮家。莫切里發行的唱片超過八十張,曾獲葛萊美獎、東尼獎、奧利佛獎、戲劇桌獎、告示牌音樂獎、座艾美獎、金叉獎及德國錄音評論獎等獎項。在書中,他協助我們從古典音樂中獲得快樂和喜悅。他首先帶領我們略覽誕生於古希臘的音樂傳統,如何被羅馬帝國接納,隨後吸收來自全球各地的養分,形成從日本到玻利維亞都接受的古典音樂。接著,莫切里細談音樂,幫助我們理解欣賞古典音樂時所聽見的內容為何:作品如何透過聲音隱喻表達人類最深層的感受與情緒、如何承載歷史痕跡,以及每一場獨特的音樂會經驗如何一再刷新我們對作品的看法。 本書樸實無華、文筆優雅,極具啟發性,適合愛樂人、入門者,以及所有期待在心中燃起音樂之愛的讀者。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庫存:1
二二八民主群像套書(共三冊)二二八反抗運動+光與灰燼+期待明天的人
滿額折
作者:黃惠君; 王克雄; 王克紹  出版社:黑體  出版日:2024/02/06 裝訂:平裝
《二二八反抗運動:台灣爭取民主之路(二二八事件75週年增訂版)》「歷經二二八事件的台灣人,究竟身處一個什麼樣的時代?」 十多年前,本書作者在找尋二二八史料時看到一則剪報,二二八事發後第三天《中華日報》的頭版標題「台南市民大會要求立即實施市長民選」,她停留了下來。她意識到群眾的力量,也看到清楚的民主訴求,但更想知道的是,那跳動的歷史主體,那敢將生命燃燒獻祭給台灣的人,為何承受難忍之痛,讓子彈穿過胸膛?他們究竟身處一個什麼樣的時代?面臨什麼樣的困境?想改變的又是什麼? 歷史在我們體內隨著血液浮沉,先烈留下的血印在前方引路。十年來她潛入歷史,找尋二二八時人人躍起,在白色恐怖黑幕降臨前,曾經有過的民主響動,激烈、熱情、鋪天蓋地。而統治者長年以光復之姿斷開的日本時代,對二二八世代而言,是同一本未撕完的日曆,沒有一天斷開過。兩種語言、兩種國旗、兩種身分認同,在身分轉換的瞬間,政權的暴力如何加諸於他們身上? 必須重返歷史,了解他們的集體心緒。何以光復歡迎曲變了調,以全面的反抗終結。聽見潘木枝、盧炳欽及陳澄波等人,殉難前站在人民立場講話的聲音。也終於懂得潘木枝的遺書「為市民而死,身雖死猶榮」,是在怎樣的時空飄搖下。而武裝抗爭者的生命本身,就是遺書。他們的遺書,以鮮血書寫。她一字一句打著反抗者的節拍前進,完成「戰鬥曲」、「殉難之愛」等篇章。她為反抗者不屈的靈魂畫下「亡者之姿」,帶二二八受難者重返榮耀。 這本書在二二八過往研究者點起的燭光下前進,有二二八書中罕見的論點,刻劃的力道和文學性也前所未見。《光與灰燼:林連宗和他的時代》(二二八事件77週年增訂版)》 本書為林連宗先生的傳記,描述他生於日本時代擔任律師,開啟台灣平民法律服務之先河。戰後他擔任台灣省參議員,爭取司法權獨立,後擔任制憲國大代表,要求台灣即刻實施縣市長民選,此一訴求成為貫穿二二八事件的改革訴求。 1904年林連宗出生於彰化,父親在繁華的彰化三角公園經營商店,住家旁是八卦山,乙未戰爭的發生地,漢意識留在父親對漢文教育的堅持之中。林連宗早慧,在校成績優異,從進入彰化公學校的第一天,他就走入一個相對進步的大正時代,家庭的漢學教育,與公學校的現代化日式教育雙軌進行。後來考上第一所為臺灣人設置的臺中中學校(今臺中一中),畢業後進入《臺灣新聞社》擔任漢文版編輯,1923年總督府逮捕臺灣議會請願運動的人士,身在媒體的他目
暑期閱讀書展-單79雙75
定價:1380 元, 優惠價:79 1090
庫存:2
賓.拉登文件:蓋達組織、其領導人與家庭的真相
滿額折
作者:奈莉.拉胡德  出版社:黑體  出版日:2023/05/31 裝訂:平裝
恐怖主義問題專家揭開蓋達組織的秘密史從911到賓.拉登之死,基地組織的內部真相 2011年5月1日,美國特種作戰部隊(SOF)突襲奧薩瑪.賓.拉登位於巴基斯坦的阿伯塔巴德基地,並從基地二樓「電腦和電子設備」中找到近六千頁的阿拉伯文的文件。正如我們在《60分鐘》節目中看到的,特種作戰部隊在阿伯塔巴德的行動中用了額外的18分鐘收集了賓.拉登的文件,蓋達組織的真相由此暴露了出來──從911事件到賓.拉登之死,蓋達組織的機密內幕。 事實上,奧薩瑪.賓.拉登最害怕的不是被俘或死亡,而是蓋達組織的秘密被曝光。 《賓.拉登文件》是作者奈莉.拉胡德針對蓋達組織解密的內部通信和文件所做的研究。這些文件涵蓋賓.拉登與同僚的內部通信,以及他的個人反思。賓.拉登將電子文件保存,透過熟識可信的快遞員傳遞訊息,與家人和其他基地組織成員進行交流。 本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篇講述2001至2011年遭受重創的基地組織之情況,第二篇著重於2004至2011年基地組織與相關組織的關係,第三篇則是賓.拉登家庭與相關人員的情形。重組這些文件,可以讓我們對基地組織有全面的理解──不僅有機會一睹九一一恐攻的幕後設想,以及其他未實現的恐攻計畫;也可以藉此一窺基地組織與其他附屬與結盟組織間的運作方式、並展現基地組織與伊朗、巴基斯坦和沙烏地阿拉伯各個國家之間的關係與敵意。美國入侵阿富汗對基地組織造成重創,這些文件也揭露了賓.拉登當時的心理狀態,以及對他的家庭帶來的衝擊。 本書也呈現我們在911恐攻後過於高估基地組織的實力,基地組織領導人也透過宣傳,將自己誇張或等同於全球聖戰運動的主導勢力。其實過去我們並不了解,在美國發動全球反恐戰後幾個月裡,基地組織的實力就已嚴重耗損,甚至困難到無法實質控制和影響全球相關聖戰組織的情況。《賓.拉登文件》填補過去二十多年恐怖主義的實務研究,勾勒出二十一世紀初全球聖戰的興起與發展景致,並立論有據。 這是一本具開創性的著作,拉胡德透過賓.拉登自己和他的家人及最親密的伙伴的話語,介紹有關蓋達組織的第一手資料,向讀者揭示了一個與我們以為的情況截然不同的故事。
定價:650 元, 優惠價:9 585
庫存:2
世界上最爛的助理
滿額折
作者:索娜.莫夫謝相  出版社:黑體  出版日:2023/07/05 裝訂:平裝
《康納秀》懶到出師的索娜 × 喜劇巨匠康納.歐布萊恩脫口秀實錄 × 最惡員工 × 滿滿負能量◎作者索娜是美國重量級脫口秀《康納秀》中「最知名」的私人助理。在節目中,她各種「反工作」、「反老闆」的態度令她的老闆康納頭痛不已,但也獲得全球百萬名粉絲的盛讚與膜拜。這本自傳以極其輕鬆的口吻寫成,一邊工作一邊讀書全無負擔。◎「脫口秀實錄 × 最惡員工 × 滿滿負能量」,本書以索娜的第一視角進入喜劇巨匠康納.歐布萊恩的幕後生活,揭開好萊塢專業節目團隊的內部製作過程,讓脫口秀愛好者、對職業感到倦怠的上班族獲得難以言喻的莫大滿足。◎搭配詼諧漫畫和索娜工作與遊玩的照片紀錄,讓讀者一同見證她的玩樂人生,絕不只是紙上談兵。《紐約時報》暢銷書 | 娛樂新聞網Vulture喜劇類年度選書 | 商業與娛樂新聞網「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名人類年度選書 |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我們的愛書」(Books We Love)年度選書 | 哈德遜書店(Hudson)年度選書 | 有聲書品牌Audible年度選書「我是索娜.莫夫謝相。我從2009年開始為康納.歐布萊恩工作,我的工作表現不佳。但我是怎麼走到這一步的?這並非一蹴可幾,暫且讓我娓娓道來。要成為『世界上最爛的助理』,其實需要勤奮努力和認真奉獻。我寫這本書的唯一願望就是把這份智慧傳承給後世的上班族。想要知道如何在上班時間看完一部劇情長片嗎?聽我的準沒錯。想要趴在辦公桌上迅速補眠嗎?讓我示範一下。想要不再為了事業進展速度不如預期而心煩嗎?朋友,搬張椅子坐下來聽我解釋。無論現在你是在家裡附近的漢堡王工作,或是在為喜劇界的傳奇人物效力(這兩個我都做過),你且慢慢讀下去,我會引領你到一個全新的世界。在那裡,截止期限只是笑話,專業倫理常常被晾在一邊,你也不用再為了工作,少看一集最心愛的電視節目。」本書由康納.歐布萊恩(Conan O'Brien)的多年助理、康納在Podcast 節目《康納.歐布萊恩需要朋友》(Conan O'Brien Needs a Friend)的主持搭檔所撰寫,一本爆笑至極且有失禮數的養成指南。教你成為差勁但老闆卻無法辭退的員工,一一洩漏她的商業機密──成功辦到如何付出極小努力但獲得極大報酬。索娜.莫夫謝相並非某天一覺醒來,便決定成為「世界上最爛的助理」。一切得循序漸進才能達到這麼崇高的地位。起初她超時工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庫存:1
日本經典動畫指南
滿額折
作者:麥可.里德; 傑克.康寧漢  出版社:黑體  出版日:2023/08/02 裝訂:精裝
日本動畫80年宮崎駿.大友克洋.川尻善昭.押井守.今敏.湯淺政明.庵野秀明.新海誠.細田守……30位導演、30部經典動畫,一窺日本動畫產業的軌跡從類型、主題、視覺表現到各世代天才名導破解日本動畫襲捲全球的織夢技術帶領讀者進入日本動畫的神奇世界 知名Podcast節目「吉卜力圖書館」(Ghibliotheque)主持人傑克漢和麥可,繼廣受好評的《吉卜力電影完全指南》之後再次出擊。這次的野心更大,他們揭開80年來日本動畫風靡世界的神秘面紗,帶領讀者探訪日本動畫產業的軌跡,分析這些動畫的看點,並分享幕後製作的精彩故事。 本書從1958年的《白蛇傳》開始,以2021年的《龍與雀斑公主》結束,作者以一位導演一部片為原則,選出30部最具代表性的動畫。在漫長60多年的時光裡,媒介技術、表現形式、動畫製作的體制與勞動等問題不斷演變。在其中,雄心壯志往往遇上緊繃的預算,也時常可見有遠見的夢想家奮力從事收入低微的工作;在這些故事裡,我們看到擺盪在寫實風格與絢爛視覺之間的掙扎,甚至演變成數位動畫與傳統手繪作品間的戰爭。 還有一個困擾日本動畫界一整個世代的問題:誰是下一個宮崎駿?我們或許可以宮崎駿為基準,來談論日本動畫的變化。1941年出生的宮崎駿,在中學三年級時在一間老三輪電影院看了《白蛇傳》(本書選的第一部作品)之後,就開始對動畫感興趣。1962年他進入東映動畫,自此開始一輩子的動畫人生。1963年是日本動畫史的轉捩點。戰後是「漫畫之神」手塚治虫的巔峰時刻,他自小受迪士尼的影響,懷抱著動畫之夢,這年虫製作所推出的日本首部電視動畫《原子小金剛》上映了。也在這年,宮崎駿認識高畑勲,兩人的相識為日後日本動畫的巨變埋下伏筆。 在宮崎駿的回憶裡,《白蛇傳》對年少的他留下深刻的影響:「我愛上了動畫裡的女主角。靈魂深處被深深觸動,路上開始飄起漫天的雪花,我步伐踉蹌地回到家……整個晚上都趴在暖桌上哭泣。」日後宮崎駿試圖淡化如此狂熱的反應,不斷與《白蛇傳》進行鬥爭…… 現在,讓我們回到吉卜力圖書館(Ghibliotheque),日本動畫的想像沒有邊際,展現了寬闊的視野。從《阿基拉》、《攻殼機動隊》和《你的名字》等票房大片,到晦澀冷門、未來可能成為經典的作品,本書下筆深刻、具有啟發性且研究詳實,深入探索日本動畫電影的神奇世界與藝術形式。書中也收錄精彩的電影劇照和海報,不論是入門的動畫迷或鐵粉,都
定價:800 元, 優惠價:9 720
庫存:3
百年月光
滿額折
作者:夏琳  出版社:黑體  出版日:2023/09/06 裝訂:平裝
2022鍾肇政文學獎長篇小說類評審推薦獎400年前桃園以豐富的鹿皮資源初次登上貿易舞台如今已演變為工業大城與國際關隘桃園古今兩代人的超時空連線述說著桃園這塊豐沃大地的前世今生血腥與破壞、希望與重建,生死交融,生命一代又一代地延續。山崖之南,一個被統稱為南崁四社的平埔族聚落,在大半北桃園區域存在了四百年以上,以豐富的鹿皮資源登上東亞貿易的舞台。西班牙、荷蘭與明鄭軍隊短暫停留後,緊接著來自漳州、泉州、汀州等閩客漢人移民紛紛到此墾荒,開始與平埔族有了交集。在生存與利益的糾葛下發生許多次原漢、閩客、漳泉之間的械鬥;臨近的大嵙崁尚有大清與泰雅族長達六年的利益與尊嚴保衛戰;紛爭與戰亂從未止歇,隨之而來的乙未抗日,有人拿起武器誓死保衛家園,有人為保全家族的利益與生存而請求議和。兩個命運大不同的媳婦仔、信仰基督教的世家少爺、遠從漳州來台依親奮力求生的少年、武藝高強埔漢血統的墾戶男子,在南崁、坑仔、淡水、大嵙崁波瀾萬丈的歷史演進中,交織著生命的百般姿態。旭日蓬勃明亮高懸、月光清亮柔靜守護,新的一日從來不曾倒退靜止,時代的巨輪眨眼已過百餘年。是前世的記憶,還是夢境巧合?月夜裡,無法言說的似曾相識、宛如真實發生過的夢境,穿梭於南崁與東京兩地,擁有彎月胎記的策展人、日籍台裔航空機師、在旅行社工作的業餘樂團樂手、懷有飛行夢熱愛重機的貨車司機、研究台灣早期常民史的說故事姐姐,他們奇妙地連結了兩個時代。如今,南崁縮小了,不再是桃園北部的大片土地,住民不再區分成漳泉閩客生熟番。物換星移,南崁依舊是陸空交通樞紐、是移民者齊聚之地,來自台灣各地南北移民與伴隨而來的文化的持續在此地交會融合;疫病從未在人類的生活中消失,深耕百年以上的宗教信仰總是住民精神的寄託,祈禱不曾停止。主角們連結兩個時空,在不平凡的時代裡,淡淡訴說著古早與現在。淤積的港口與昔日南北聯絡的路徑早已荒廢;鄰近的國際機場、高鐵與機場捷運繼續歷史傳承迎送旅人往來。高速公路與煉油廠將南崁一分為二,行政區將南崁分隔為蘆竹與龜山,歷史不應被遺忘,我們的人生仍持續著,故事永不止歇。
定價:400 元, 優惠價:9 360
庫存:2
音樂之戰:奪回二十世紀的古典音樂
滿額折
作者:約翰.莫切里  出版社:黑體  出版日:2023/11/22 裝訂:平裝
「為什麼過了半個世紀,我們還不演奏希特勒以前禁演的音樂?」莫切里以本書回答這個問題,引導讀者以全新的方式聆聽古典音樂。 知名指揮家約翰.莫切里大幅重新審視二十世紀的古典音樂,以本書探討二十世紀三大戰爭期間,美學標準如何掩飾各國的政治目的。莫切里認為,這一時期的音樂史是由三場大戰形塑而成: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冷戰。他爬梳為何自一九三〇年以來成為經典的作品少之又少,也考察偉大作曲家的生命軌跡,他們在一戰後的創作看似更加簡單,實則為獨特而多變的聲音。莫切里指出,二戰期間作曲家的命運與其隸屬之政府的政治目的密不可分,接續導致了德國、義大利和俄羅斯的實驗音樂遭到噤聲、作曲家移居美國,以及實驗音樂(莫切里稱之為「機構前衛派」)突然回歸,成為冷戰期間西方古典音樂的通用語。 約翰.莫切里以這本《音樂之戰》,不但總結了這兩種觀點,而且更激進地重新思考與定位,當代音樂在多重性當中的各種相對立場。能夠如此直指本心,和他身為指揮對音樂的「體感」有關,這讓他的音樂學絕不枯燥。在這樣的基礎上,莫切里啟程回到二十世紀歷史的風向中去尋找解答──音樂不只是藝術的問題,藝術是在反映世界的動向。如果藝術出了問題,極可能是世界出了問題,或更根本地說,是世界被權力操控的方式出了問題。他打破一些音樂史的迷障,從真實文獻中證明華格納和布拉姆斯這兩大「門派」的掌門人,其實如何彼此尊重並達成了和解;指出「前衛」和「當代音樂」的排他性之狹隘;並為電影和百老匯音樂據理力爭。 本書文筆優雅,極具啟發性,適合愛樂人、入門者,以及所有期待在心中燃起音樂之愛的讀者。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庫存:3
大指揮家談古典音樂套書:古典音樂之愛+音樂之戰(共二冊)
滿額折
作者:約翰.莫切里  出版社:黑體  出版日:2023/11/22 裝訂:平裝
莫切里以畢生奉獻的烈焰燃起音樂之愛,引導讀者以全新的方式聆聽古典音樂。《古典音樂之愛:指揮家的私房聆聽指南》 為何聆聽古典音樂?如何從聆賞體驗中得到最多收穫?在本書中,指揮家約翰.莫切里以畢生的經驗、淵博的知識、深刻的理解,以及令人感同身受的鑑賞力,回答了這些問題。 莫切里是李奧納德.伯恩斯坦的門生,兩人曾經共事十八年;他也是在世界各地巡演、錄製唱片的知名指揮家。莫切里發行的唱片超過八十張,曾獲葛萊美獎、東尼獎、奧利佛獎、戲劇桌獎、告示牌音樂獎、座艾美獎、金叉獎及德國錄音評論獎等獎項。在書中,他協助我們從古典音樂中獲得快樂和喜悅。他首先帶領我們略覽誕生於古希臘的音樂傳統,如何被羅馬帝國接納,隨後吸收來自全球各地的養分,形成從日本到玻利維亞都接受的古典音樂。接著,莫切里細談音樂,幫助我們理解欣賞古典音樂時所聽見的內容為何:作品如何透過聲音隱喻表達人類最深層的感受與情緒、如何承載歷史痕跡,以及每一場獨特的音樂會經驗如何一再刷新我們對作品的看法。 本書樸實無華、文筆優雅,極具啟發性,適合愛樂人、入門者,以及所有期待在心中燃起音樂之愛的讀者。《音樂之戰:奪回二十世紀的古典音樂》 知名指揮家約翰.莫切里大幅重新審視二十世紀的古典音樂,以本書探討二十世紀三大戰爭期間,美學標準如何掩飾各國的政治目的。莫切里認為,這一時期的音樂史是由三場大戰形塑而成: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冷戰。他爬梳為何自一九三〇年以來成為經典的作品少之又少,也考察偉大作曲家的生命軌跡,他們在一戰後的創作看似更加簡單,實則為獨特而多變的聲音。莫切里指出,二戰期間作曲家的命運與其隸屬之政府的政治目的密不可分,接續導致了德國、義大利和俄羅斯的實驗音樂遭到噤聲、作曲家移居美國,以及實驗音樂(莫切里稱之為「機構前衛派」)突然回歸,成為冷戰期間西方古典音樂的通用語。 約翰.莫切里以這本《音樂之戰》,不但總結了這兩種觀點,而且更激進地重新思考與定位,當代音樂在多重性當中的各種相對立場。能夠如此直指本心,和他身為指揮對音樂的「體感」有關,這讓他的音樂學絕不枯燥。在這樣的基礎上,莫切里啟程回到二十世紀歷史的風向中去尋找解答──音樂不只是藝術的問題,藝術是在反映世界的動向。如果藝術出了問題,極可能是世界出了問題,或更根本地說,是世界被權力操控的方式出了問題。他打破一些音樂史的迷障,從真實文獻中證明華格納和布拉
定價:800 元, 優惠價:9 720
庫存:2
淡藍色一百擊(陳黎詩集)
滿額折
作者:陳黎  出版社:黑體  出版日:2023/12/20 裝訂:平裝
九年磨一劍,重量級詩人陳黎第15本詩集▲▲藍,花籃,花蓮藍,調動山藍海藍的花蓮藍,調動美崙山松影與敬亭山柳影的花蓮藍,花蓮藍不曾調動生與死,不曾調動渴望與失望,花蓮藍調青青唱,花蓮藍調輕輕調合悲涼與夏日海風涼,調合島嶼與歷史,夢與地理,調動敬亭下的十日譚與七星潭。《淡藍色一百擊》是陳黎睽違九年來的最新詩集,收錄64首長短詩新作,既延續了他一貫新鮮大膽的風格,諸如雙關語和諧音字的妙用,圖象詩和排列詩的實驗,古典詩歌的鑲嵌和典故的改寫,也開創更多新的主題。從個人的病痛感懷到台灣的百年身世,從詩歌的家庭之旅到家族的詩意之旅,從政治的諧擬諷刺到情慾的想入非非,陳黎持續突破中文現代詩創作的藩籬,翻轉出無限的可能性。陳黎身為遊吟近五十年的花蓮詩人,在本書中「青青輕輕唱」他的花蓮藍調,「亂彈亂舞亂中有序」,企圖藉這「亂敲亂唱自成一團」的一人樂團,調合島嶼與歷史,夢與地理,彈奏出淡藍色的一百擊樂章。
定價:320 元, 優惠價:9 288
庫存:2
半夢半醒的世界(荷索首部小說)
滿額折
作者:韋納.荷索  出版社:黑體  出版日:2023/11/29 裝訂:平裝
獲選《紐約客》2022年度好書德國電影大師荷索備受讚譽的首部小說走進殘留日本兵小野田寬郎的一萬個叢林夜……「對於宇宙、對於人民的命運、對於戰爭的進程而言,小野田的戰爭毫無意義。小野田的戰爭,是想像而出的虛無與夢境融合而成的;不過,小野田的戰爭就這樣從虛無中誕生,是一樁從永恆奪來的了不起的事件。」──韋納.荷索第二次世界大戰在1945年畫下句點,但直到1974年日本軍官小野田寬郎走出菲律賓盧邦島的叢林之前,他的戰爭都未曾止息。小野田在原始叢林裡打了29年的游擊戰。一開始他還和其他日本兵並肩作戰;末了,只剩他一人孤軍奮鬥,對抗冷酷無情的大自然與自己的心魔。無論是天空中閃耀的新型衛星,抑或是贓物收音機傳來的隻字片語,小野田所搜集的各種反映世界變化的細微線索,都只是強化了自己「絕不投降」的信念。1997年,德國傳奇導演韋納.荷索因緣際會結識小野田寬郎,與他多次長談,從而寫出這部講述小野田經歷的小說。他以半紀實半虛構的手法,如詩如夢的文字,編織出小野田超現實且悲愴的叢林萬夜,也反思戰爭的荒謬和人類存在的意義。
定價:300 元, 優惠價:9 270
庫存:2
解構薇薇安.邁爾:保母攝影家不為人知的故事
滿額折
作者:安.馬可思  出版社:黑體  出版日:2023/07/19 裝訂:平裝
薇薇安.邁爾唯一完整傳記本書耗時六年補述《尋秘街拍客》未說完的故事400張照片✕系譜學田調,揭開保母攝影家不平凡的一生「扣人心弦、細節豐滿,本書揭開一名攝影師的神祕面紗和她奇妙的一生。一部調查縝密、深入人心的傳記作品。」──《科克斯評論》星級評鑑 本書詳實記錄保母攝影家薇薇安.邁爾不平凡的一生,揭開這位世界級攝影師神秘的面紗。 2007年,薇薇安.邁爾的作品在芝加哥租用的倉庫中被人發掘,其拍攝技巧絕佳的影像和神秘的生平讓全世界為之著迷,令人想一探究竟。薇薇安死後聲名鵲起,世人更為她拍攝一部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的紀錄片《尋秘街拍客》(Finding Vivian Maier)。然而,她在死前深深埋藏自己的過往,就連與她同住的雇主家庭都知之甚少。薇薇安在何處出生、長大?她的父母或手足是誰?是否喜歡與人交遊?她為何攝影?為何不與他人分享照片?過去無人可完整解開謎團,現在安.馬可思這本詳實的傳記解構薇薇安的個人紀錄和14萬張照片,揭開了這位攝影師鮮為人知的一生。 本書奠基於詳盡的調查研究,娓娓道出薇薇安.邁爾的一生。她的原生家庭有著不為人知的過往,她受私生子女、重婚、父母忽視、藥物濫用、暴力和精神疾病所苦,而逃離該處,隨心所欲地生活。她難以表達自己的情感、無法與他人建立關係,只得用攝影來自我表達,因此創作了一系列情感豐沛、真實又富有人性的秘密照片。她憑藉著無限的韌性,克服人生道路上的障礙;她也全力支持工人、婦女、非裔美國人和美國原住民的權利,決意改善自己和他人的生活。在其淡漠表面下的是聰穎過人、善解人意又充滿靈感的女子,一位極具創造力的女性,她的作品系列也將成為本世紀最偉大的攝影發現之一。 《解構薇薇安.邁爾》收錄近400張薇薇安拍攝的照片,其中有許多未曾公諸於世,讀者可以一邊觀看照片,一邊了解拍攝當下的生平背景。「安.馬可思絕對是薇薇安.邁爾專家。我們的紀錄片沒說完的故事,由她繼續說下去。馬可思藉由縝密規劃和全面徹底的研究,描繪出薇薇安.邁爾完整的人生故事。」──《尋秘街拍客》導演約翰.馬魯夫(John Maloof)
定價:750 元, 優惠價:9 675
庫存:1
香港日記
滿額折
作者:彭定康  出版社:黑體  出版日:2023/05/04 裝訂:平裝
香港末代總督日記以五年紀事悼念香港回歸25週年「擔任香港總督是我的公職生涯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甚至可以說是我畢生擔任過最重要的職位。我認為未來幾年香港所發生的一切,對所有人都至關重要。我們必須持續關切香港,為香港發聲,表明我們認同香港市民為自由民主勇敢奮鬥的價值觀。正如同我們從香港發生的事情所得知的那樣,我們不可認為這些價值觀能繼續存在是理所當然的。香港為自由、個人權利和尊嚴而戰,這也是我們共同奮鬥的目標。」──彭定康 一百多年前,英國以租借方式從清末中國手中獲得香港大部分的土地(即新界)。到了1992年7月,彭定康以末任英國派任總督的身分前往香港履新,準備在1997年將香港主權移交給中國,而非依循過去數十年英國處理其他殖民地的慣例讓其獨立。接下來五年內,彭定康在其港督任内撰寫這些日記,詳細描述香港作為英國殖民地的運作方式,以及隨著主權移交臨近之日所發生的各種事件。 這本日記對於與北京當局的談判、強化香港(遲來的)的民主制度,以及彭定康如何尋求適度的自治制度讓香港在1997年後能持續運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真知灼見。出乎意料的是,不只中國共產黨反對彭定康的政制改革,一些英國商人和政府高官也對彭定康的作為非常不悅。對這些人來說,與北京保持良好的關係似乎比較重要,香港的政治自由和法治反倒是枝微末節。 本書英文版在香港主權移交25週年之際出版,作者反思過去到現在與北京當局打交道的種種經歷。書末短文〈香港的毀壞〉描述香港自1997年以來的情勢發展,對近年香港所遭受的挫敗做了一番權威性的評估。
定價:800 元, 優惠價:9 720
庫存:5
阿富汗文件:從911反恐開戰到全面撤軍,阿富汗戰爭真相揭密
滿額折
作者:克雷格‧惠特洛克  出版社:黑體  出版日:2022/03/21 裝訂:平裝
美國《華盛頓郵報》知名記者,調查報導,敘述布希、歐巴馬和川普美國三位前後任總統與其軍事將領,在這二十年來如何年復一年地對大眾隱瞞有關這場「美國史上最長戰爭」的真相,也為之後塔利班再度佔領阿富汗埋下伏筆。 國防內部資料、學界深度調查、第一線軍民採訪等眾多文件顯示:阿富汗戰爭注定是一場失敗。和越戰與伊拉克戰爭顯然不同的是,美軍於2001年進軍阿富汗,幾乎得到舉國上下的認同。起初目標非常明確,就是打敗蓋達組織,避免類似九一一的事件再度發生。然而當美國與盟軍成功擠下塔利班後,他們卻逐漸失去了方向……在阿富汗這個對美國來說相對陌生的國度,美軍逐漸陷入游擊戰的泥沼,但沒有任何一位總統願意承認失敗,從布希、歐巴馬稻川普仍不斷增兵阿富汗,並對外宣稱情勢已有進展,事實上他們知道這場戰爭並無勝算。正如同「五角大廈文件」改變了大眾對越戰的觀感,《阿富汗文件》逐一揭示從軍事將領、白宮、五角大廈、士兵、到前線救援志工的現身說法,並坦承美軍策略毫無章法,這項重建阿富汗的計畫注定失敗。阿富汗政府也因毒品與腐敗問題,成為扶不起的阿斗。本書集結超過一千人的真實訪談,戳破了美國政府對外經營多年的阿富汗美夢。 《阿富汗文件》是「對高級軍事與文職官員的欺瞞、失誤與自大的嚴厲控訴」(五角大廈通訊員湯姆.鮑曼指出),它對問題提出延宕已久的檢討,深刻改變了世人與美國民眾對這場戰役的印象。
《沒有規則的競賽》延伸書展-單79雙75
定價:520 元, 優惠價:79 410
庫存:3
螺絲愈來愈鬆:從政客、名流和小人物,記錄當代美國走向內在瓦解與重建的心靈史
滿額折
作者:喬治‧派克  出版社:黑體  出版日:2022/01/05 裝訂:平裝
這個世代最優秀的政治記者,以個人故事,寫美國歷史。「喬治.派克結合小說家的說故事技巧和記者的嚴謹報導,揭開了美國錦繡表面下的破碎裂痕。」──本書獲頒「美國國家圖書獎」非虛構類首獎理由 美國《紐約客》知名記者,探訪美國南方菸農、鐵鏽帶女工、華盛頓政經圈遊說人士、矽谷億萬富翁四段不同階級的脫落人生,穿插近四十年來的時事、新聞、影音與文化人物事件,直指美國民主機制解體的種種跡象與重重危機。人與人的關係如集線圈般聚合的榮景不再,每個人也像螺絲釘一樣在社會上工作、生存、奮起和滾落,走向個體原子化的脫序社會,商業巨賈自行其是,政客與選民貌合神離,勞動者自生自滅,富人與窮人逐漸失去連結。這個時代有無數的Unwinding,螺絲鬆掉.發條鬆弛.線圈鬆脫.政策鬆綁.監管解除.貨幣寬鬆.經濟衰退.產業衰落.財務重整.交易重新結算.華爾街管制放鬆.民主機制失靈.國家政體崩解,一切堅固的,都已鬆脫瓦解。一個鐵鏽型態社會的形成,首先是螺絲先逐一鬆脫,然後是整個政治運作系統的失靈,民主制度的毀壞,乃至於集體人心的崩潰。美國社會在短短幾十年間發生鉅變,最終釀成現在「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風氣,美國人持續享受著前所未有的自由,卻導致原有的社會契約與共識瓦解。本書預示了川普現象的到來,也細數拜登歷來從政風格的種種問題,美國的政治體制瀕臨解體的邊緣,而人民只能自生自滅,各自尋找新的活路。《螺絲愈來愈鬆》以數章篇幅講述好幾個典型美國小人物與政商名流的故事,其中包括:菸農之子迪恩.普萊斯(Dean Price)厭倦城市生活決定返鄉,他如何推動南方農村在地經濟的發展;美國鋼鐵廠女工泰咪.湯瑪斯(Tammy Thomas)在鐵鏽帶(Rust Belt)眼見家鄉日漸蕭條崩垮,她如何將兒女從單親家庭養大並重建社區信心;華府圈內人士傑夫.康諾頓(Jeff Connaughton)對拜登又愛又恨,他如何在金融體制與對政治的憧憬之間來回搖擺;以及矽谷億萬富翁彼得.提爾(Peter Thiel)乘著網路發展的科技浪潮,不斷對未來投射出懷疑與激進的願景。書中也加入了當代美國最具代表性人物的小傳,包括小說家瑞蒙.卡佛、文化名人歐普拉、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紐特.金瑞契(Newt Gingrich)、黑人饒舌巨星Jay-Z等。特別的是,作者從過去四十幾年中挑出最關鍵的九年,搜集各年的報紙標題、歌詞和廣告詞,以拼貼的手法列出,藉此
定價:650 元, 優惠價:9 585
庫存:1
古巴(普立茲獎):一部追求自由、反抗殖民、與美國交織的史詩
滿額折
作者:艾達.費瑞  出版社:黑體  出版日:2024/01/31 裝訂:平裝
★ 2022年普立茲歷史獎、洛杉磯時報歷史圖書獎 ★★★ 古巴與美國之間、愛恨交織的百年史 ★★「如此接近,又如此遙遠。我們認為我們了解古巴,但本書揭示我們從未掌握其史詩般壯闊、又經常是悲慘的歷史。艾達.費瑞為我們提供一個透澈的視角,她既不是完全的局內人,也不是完全的局外人,她是一位對古巴及其與美國之間難解的糾葛充滿熱情的人。」──林恩.杭特,《歷史為什麼重要》作者位於加勒比海的古巴,自1492年歐洲探險家登陸以後,歷經西班牙的長期殖民統治,最終在美國的干涉之下,於十九世紀末正式獨立。然而,獨立成功後的古巴,未能擺脫殖民地的地位,反而遭到美國更加全面的控制。因此,在二十世紀中葉,由斐代爾.卡斯楚領導的古巴革命爆發,他在推翻美國統治的同時,也將古巴帶向全新的時刻。在本書中,出生於古巴的美國歷史學家艾達.費瑞,透過其獨到且深富個人情感的筆觸,生動呈現了古巴數百年來的歷史變遷及反抗文化。她指出影響古巴歷史走向的關鍵,便是製糖工業與貿易的發展,以及奴隸制度的興衰。不論是來自歐洲的白人農場主,或是來自非洲的黑人奴隸,正是在他們追求自由、反抗殖民體制的過程當中,一步步的形塑出今天古巴人不分種族的反抗文化。隨著敘事推進到現代,本書更聚焦於古巴與美國之間複雜而多變的關係上,並貫穿十位美國總統的任期,以及斐代爾.卡斯楚長達五十年的統治。艾達.費瑞透過三十多年的研究,與遊走美國、古巴各地的實地考察經歷,深入探討美國與古巴在各個層面上的密切聯繫,包括兩國人民之間的交流移動、文化上的相互影響、經濟上的互通有無,尤其是政治上從敵對到和解的可能性。艾達.費瑞認為,要講述一部完整的美洲史,必然同時涵括古巴及美國的不同觀點。因此,不論是1492年的哥倫布到來、1898年的美西戰爭或是1959年的古巴革命,本書引領讀者深入古巴歷史中最美好也最黑暗的時刻,將這個島嶼國家的精彩故事融入全球歷史的大格局。艾達.費瑞以其卓越的研究和深刻的見解,為讀者呈現古巴與美國之間,一部關於殖民與奴役、自由與反抗、革命與獨立的宏大史詩。
暑期閱讀書展-單79雙75
定價:750 元, 優惠價:79 592
庫存:1
追尋攝影大師的足跡套書:解構薇薇安.邁爾+影像的追尋(共二冊)
滿額折
作者:安.馬可思; 張照堂  出版社:黑體  出版日:2023/09/06 裝訂:平裝
《解構薇薇安.邁爾:保母攝影家不為人知的故事》薇薇安.邁爾唯一完整傳記本書耗時六年補述《尋秘街拍客》未說完的故事400張照片✕系譜學田調,揭開保母攝影家不平凡的一生「扣人心弦、細節豐滿,本書揭開一名攝影師的神祕面紗和她奇妙的一生。一部調查縝密、深入人心的傳記作品。」──《科克斯評論》星級評鑑 本書詳實記錄保母攝影家薇薇安.邁爾不平凡的一生,揭開這位世界級攝影師神秘的面紗。 2007年,薇薇安.邁爾的作品在芝加哥租用的倉庫中被人發掘,其拍攝技巧絕佳的影像和神秘的生平讓全世界為之著迷,令人想一探究竟。薇薇安死後聲名鵲起,世人更為她拍攝一部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的紀錄片《尋秘街拍客》(Finding Vivian Maier)。然而,她在死前深深埋藏自己的過往,就連與她同住的雇主家庭都知之甚少。薇薇安在何處出生、長大?她的父母或手足是誰?是否喜歡與人交遊?她為何攝影?為何不與他人分享照片?過去無人可完整解開謎團,現在安.馬可思這本詳實的傳記解構薇薇安的個人紀錄和14萬張照片,揭開了這位攝影師鮮為人知的一生。 本書奠基於詳盡的調查研究,娓娓道出薇薇安.邁爾的一生。她的原生家庭有著不為人知的過往,她受私生子女、重婚、父母忽視、藥物濫用、暴力和精神疾病所苦,而逃離該處,隨心所欲地生活。她難以表達自己的情感、無法與他人建立關係,只得用攝影來自我表達,因此創作了一系列情感豐沛、真實又富有人性的秘密照片。她憑藉著無限的韌性,克服人生道路上的障礙;她也全力支持工人、婦女、非裔美國人和美國原住民的權利,決意改善自己和他人的生活。在其淡漠表面下的是聰穎過人、善解人意又充滿靈感的女子,一位極具創造力的女性,她的作品系列也將成為本世紀最偉大的攝影發現之一。 《解構薇薇安.邁爾》收錄近400張薇薇安拍攝的照片,其中有許多未曾公諸於世,讀者可以一邊觀看照片,一邊了解拍攝當下的生平背景。「安.馬可思絕對是薇薇安.邁爾專家。我們的紀錄片沒說完的故事,由她繼續說下去。馬可思藉由縝密規劃和全面徹底的研究,描繪出薇薇安.邁爾完整的人生故事。」──《尋秘街拍客》導演約翰.馬魯夫(John Maloof)《影像的追尋:台灣攝影家寫實風貌》啟動視覺,打開心窗,跟著攝影大師張照堂追尋的眼睛,展開一場滿載鄉愁與童心的時光之旅。 「因為我們不時回頭看,所以才能無礙地往前看。」 一九八六年,攝影家張照堂在完成「百
定價:1650 元, 優惠價:9 1485
庫存:1
  • 1
  • 2
  • 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