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29)
紅利兌換 (25)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28)
無法訂購商品 (1)
庫存狀況

有庫存 (26)
無庫存 (3)
商品定價

$200~$399 (5)
$400~$599 (17)
$600~$799 (7)
出版日期

2024年 (4)
2022~2023 (14)
2020~2021 (4)
2018~2019 (6)
2016~2017 (1)
裝訂方式

平裝 (28)
精裝 (1)
作者

陳捷先 (4)
劉龍心 (2)
張玉法-著 (2)
杜正勝-著 (2)
杜維運 (2)
林富士-著 (2)
黃寬重-著 (2)
劉兆璸-著 (1)
李建民-著 (1)
林慈淑-著 (1)
王春瑜 (1)
皮國立-著 (1)
祖述憲-編著 (1)
羅志田 (1)
葉毅均 (1)
邢義田 (1)
邢義田-著 (1)
郭恒鈺 (1)
陳學霖-著 (1)
黃進興-著 (1)
出版社/品牌

三民書局 (23)
東大 (5)
葉毅均 (1)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29筆商品,2/2頁
最「潮」中醫史:以形補形行不行,古人醫病智慧超展開
滿額折
作者:皮國立-著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23/09/27 裝訂:平裝
中國醫療史祕辛大公開! 眾多耐人尋味、令人拍案驚奇的醫藥小故事 ◎你身體內的那些東西,就算高唱「你是我的眼」,依舊看不到,那古人是如何發現及解讀? 歷史上神醫華佗明明神乎其技、無所不能,卻仍舊無法拯救吐蛇病人。病人吐的是蛇還是蟲傻傻分不清? 現在人總說讀書讀到腦筋壞掉,這可不是空穴來風,就連古人也認為讀書太專注會傷身!(是不是找到藉口可以不念書了呢?) 血液在古代東西方文化中是神祕且具有力量的元素,經血、精液在中國更被視為追求長生與健康的祕方,甚至有皇帝差點因為經血引起暗殺。宮鬥劇必備的「滴血認親」到底是劇情烘托橋段,還是確有其事? ◎長壽之道、養生祕方百百種,古人是如何避免踩雷、輕鬆入門?瘟疫時不時刷個存在感,古人是如何捍衛自己的生命? 免驚!一本《老老恆言》在手,養生達人就是我,舉凡睡眠障礙、起居衛生、飲食等,養生小智慧幫你全部包辦。 關於防疫,其實古人比你想像的還要先進,清冠一號的構想來源,即是古代防疫治療之方。 根據《本草綱目》記載,我們常吃的豬肉居然有毒,吃豬腦不一定補腦還可能導致腎虛?我們所知的民俗食療和中醫的食療並不一樣!(所以不能亂吃豬肉?) ◎近代中西醫相遇,雙方是相互對立還是合作?隨著醫療科學的進步,中醫該如何朝新時代邁進? 清末中醫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但他們並沒有坐以待斃,他們嘗試用西醫理論,來證實古代醫學學說,重新詮釋中國醫學的技術與身體觀。而隨著近代中國對外戰爭失利,西醫與強國健身概念結合,擔負起新時代責任,卻使中醫轉而被視為落伍、不科學,甚至一度被官方廢除! 本書寫作題材包羅萬象,上至神醫華佗、針灸穴道,下至民俗食療、刮痧放血,沒有生僻冷硬的歷史,只有你想像不到的各種有趣故事!不僅內容極具延伸研究價值和閱讀趣味性,同時收錄了醫療史研究方法及總體視野的文章,是一本既符合大眾史學寫作精神,卻又不失嚴謹學術性的醫療史讀本。 專文推薦人 林昭庚 中央研究院院士| 陳麒方 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理事長| 好評推薦 寺澤捷年 東亞醫學協會名譽理事長/日本東洋醫學會名譽會長| 胡峰賓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暨發行人/國立成功大學法律系教授/臺灣醫事法律學會秘書長| 馬逸才 中華民國中藥商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張永賢 中國
定價:430 元, 優惠價:85 366
庫存 > 10
清代史學與史家(三版)
滿額折
作者:杜維運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19/12/13 裝訂:平裝
★史學大家杜維運教授經典著作,帶領讀者逐步理解清代考據學,看見清代史學的細膩成就 清代史學,以考據為大宗,而衡評、撰述之業,亦有可觀。錢大昕之《廿二史考異》、王鳴盛之《十七史商榷》,訂訛正謬,洵為考據鉅著;顧炎武之《日知錄》、趙翼之《廿二史劄記》,則以考據方法,完成撰述目的,歷代興亡大端,賴以暴白;黃宗羲之《明儒學案》、全祖望之《宋元學案》,為學術思想史之大創作;王夫之之《讀通鑑論》、
定價:550 元, 優惠價:85 468
庫存 > 10
立體的歷史:從圖像看古代中國與域外文化(增訂三版)
滿額折
作者:邢義田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21/01/08 裝訂:平裝
|從2D思維進入3D視角,看見前所未有的「立體的歷史」! 你有沒有想過,上帝為什麼要給人類兩隻眼睛?難道,研究歷史就只能案牘勞形?古人為我們留下的歷史材料浩如煙海,除了平面的文字資料外,更有琳瑯滿目、豐富多樣的圖畫資料,只有同時掌握兩者,才可以建立不同以往的「歷史」。 |精選四講主題,中外交流一眼看穿 邢義田教授精選四講主題,內含中西文化交流下的圖像與藝術,讓讀者們一眼看穿,從雕像的帽子,到畫像的猴子,一步一步解析,用最淺白的口吻,來理解最深奧的歷史! 第一講──請孫悟空去管馬是有特殊意義的! 在《西遊記》中,孫悟空被玉皇大帝派去管馬,給了他「弼馬溫」的職位,但你有沒有想過,為何要叫猴子去管馬?「弼馬溫」有沒有特殊涵義? 第二講──原來胡人不一定是左衽? 孔子有言:「如果沒有管仲,我們就要披髮左衽了!」孔夫子用這段話來指出,中原文化「右衽」象徵文明,與胡人「左衽」截然不同。然而,胡人其實跟我們想像的不一樣! 第三講──希臘大力士華麗變身 希臘大力士赫拉克利斯是希臘神話中的神,擁有無窮的神力、擔負保護者的職責。誰能想到,原來希臘大力士的形象,曾經流傳到中國?希臘到中國直線七、八千里,大力士究竟是如何「流浪」到中國的? 第四講──希臘陶片流放制度也有漏洞? 古希臘不少城邦實施民主制度,他們採取「陶片流放」,投票獲得最多人討厭的人,必須離開城邦。然而,這些陶片上的名字,真的是自己寫的嗎? 附錄──精選四篇研究成果,扎扎實實補充歷史知識! 邢義田老師精選四篇文章,一次補足歷史知識,讓你意猶未盡!
母親節書展
定價:500 元, 優惠價:85 425
庫存 > 10
辛亥革命史論(二版)
滿額折
作者:張玉法-著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24/06/26 裝訂:平裝
中國現代史大家——張玉法教授經典著作新校版重磅上市 一場推翻中國兩千年帝制、牽動社會改革的開始 【為何要了解辛亥革命?民主政體從來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辛亥革命絕非教科書簡單幾句話可以概括,它是十幾次武裝革命及革命宣傳所凝聚之結果,是革命志士傾盡所有、無懼於犧牲及挫敗的結果。如同打開潘朵拉的盒子,這場革命引領各地革命狂潮,從下到上,全面顛覆中國歷史兩千多年來的帝制,造就共和政體,推動中國展開全新的歷史進程。如此具有「革命性」且深具意義的革命,怎能不進一步認識? 【從辛亥革命相關人事時地全面分析,建構辛亥革命之全貌】作者藉由探索辛亥革命的性質與意義,評價辛亥革命的歷史契機與影響,讓讀者重新認識參與革命的志士及其自我實現,透過解讀革命各時期理論宣傳論戰,了解知識份子的「救亡圖存」之道,並進一步深入探討西力入侵以來的南北問題,不再侷限於定義辛亥革命之成敗,全方面審視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之前眾多場武裝行動皆以失敗收場,何以辛亥革命可以成功?革命以地方武裝之力,點燃全國各地可燎原的星星之火,成為漸趨頹喪的清帝國最致命一擊。本書全面分析與辛亥革命相關人事時地等諸多原因,清晰勾勒出辛亥革命之全貌,至今仍為必讀經典之作。
新書特惠
定價:680 元, 優惠價:79 537
預購中
辛亥革命史論(精)(二版)
滿額折
作者:張玉法-著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24/07/03 裝訂:精裝
中國現代史大家——張玉法教授經典著作新校版重磅上市一場推翻中國兩千年帝制、牽動社會改革的開始 【為何要了解辛亥革命?民主政體從來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辛亥革命絕非教科書簡單幾句話可以概括,它是十幾次武裝革命及革命宣傳所凝聚之結果,是革命志士傾盡所有、無懼於犧牲及挫敗的結果。如同打開潘朵拉的盒子,這場革命引領各地革命狂潮,從下到上,全面顛覆中國歷史兩千多年來的帝制,造就共和政體,推動中國展開全新的歷史進程。如此具有「革命性」且深具意義的革命,怎能不進一步認識? 【從辛亥革命相關人事時地全面分析,建構辛亥革命之全貌】作者藉由探索辛亥革命的性質與意義,評價辛亥革命的歷史契機與影響,讓讀者重新認識參與革命的志士及其自我實現,透過解讀革命各時期理論宣傳論戰,了解知識份子的「救亡圖存」之道,並進一步深入探討西力入侵以來的南北問題,不再侷限於定義辛亥革命之成敗,全方面審視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之前眾多場武裝行動皆以失敗收場,何以辛亥革命可以成功?革命以地方武裝之力,點燃全國各地可燎原的星星之火,成為漸趨頹喪的清帝國最致命一擊。本書全面分析與辛亥革命相關人事時地等諸多原因,清晰勾勒出辛亥革命之全貌,至今仍為必讀經典之作。
新書特惠
定價:765 元, 優惠價:79 604
預購中
從眉壽到長生:中國生命觀與醫療文化(增訂二版)
滿額折
作者:杜正勝-著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24/06/05 裝訂:平裝
臺灣醫療文化史研究的開啟!今日的中醫理論及生命觀念其實來自千年前的傳承! 什麼是生命?如何解釋生死?這些問題從古至今一直是人類的大哉問,不同文化對這些問題也都有各自獨特的觀點。中國傳統文化如何看待身體?又如何認識操控身體的生命?古人如何面對生命的議題?他們的觀念又如何影響今日的我們?作者杜正勝透過考古資料及文獻的分析,為讀者建構出中國文化理解身體的過程,進而探究千年前的生命觀念與今日中醫理論之間的連結與演變。 ◎中國傳統對「人」的認識 中國文化重視身體的完整性,毀壞父母賜予的身體乃大不孝,因此無法透過解剖獲知相關知識,對人體的認識也有著極大限制。春秋戰國以後,雖然對體內五臟六腑的認識逐漸建立,但缺乏人體解剖知識,使中國醫療走向偏往玄學的道路,融合道家觀點建立起獨特的經脈及氣論體系。氣論除了用來解釋身體運作外,更包含了精神、魂魄,組成一套可以解釋人由「天氣」及「地氣」相結合,從出生到死亡完整歷程的天人相應觀念,奠定了後世中醫的理論基礎。 ◎人的生命來自於天? 商周時代,人們相信生命由祖先掌管,至於天神則是屬於天子的專利。春秋時期,禮樂制度逐漸崩壞,過去專屬於周天子的天神,被諸侯、貴族們僭越祭拜,到了戰國時代天神甚至掌管了平民的生命。天庭結構複雜化,協助天神管理人間生命的神祇亦隨之出現,向天神祭拜以求延長壽命的習慣由此確立。 ◎行為合「禮」性命攸關? 封建禮制規範了先秦時期的中國社會,貴族的容貌與言行也都應表現出相應的樣子,否則會被認為是形神分離、喪失魂魄,這樣的人必定命不久矣。口中的吃食與耳聽的聲樂也有相應的規範,地位越高者享受越豐厚,但到了戰國時代,禮制崩壞,人們縱情享受不合自身身分的物慾,開始發現過度的物質享受會導致壽命折減,「節制」的觀念自此誕生。 ◎人定可以勝天? 戰國時期以降,氣論發展日益成熟,人們開始思考如何透過對「氣」的適當調節與導引來實現長壽。與此同時,人們也不滿足於過去齒搖髮白的「眉壽」,而開始追求可以不顯老態的「長生」!就連秦始皇、漢武帝也都是追求長生的狂熱者,以養生秘方追求長壽的風潮更是一路盛行至今。 ◎生與死之間的聯繫
特殊書展B
定價:530 元, 優惠價:79 418
庫存 > 10
從眉壽到長生:中國生命觀與醫療文化(增訂二版)(限量親簽版)
滿額折
作者:杜正勝-著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24/06/05 裝訂:平裝
臺灣醫療文化史研究的開啟!今日的中醫理論及生命觀念其實來自千年前的傳承! 什麼是生命?如何解釋生死?這些問題從古至今一直是人類的大哉問,不同文化對這些問題也都有各自獨特的觀點。中國傳統文化如何看待身體?又如何認識操控身體的生命?古人如何面對生命的議題?他們的觀念又如何影響今日的我們?作者杜正勝透過考古資料及文獻的分析,為讀者建構出中國文化理解身體的過程,進而探究千年前的生命觀念與今日中醫理論之間的連結與演變。 ◎中國傳統對「人」的認識 中國文化重視身體的完整性,毀壞父母賜予的身體乃大不孝,因此無法透過解剖獲知相關知識,對人體的認識也有著極大限制。春秋戰國以後,雖然對體內五臟六腑的認識逐漸建立,但缺乏人體解剖知識,使中國醫療走向偏往玄學的道路,融合道家觀點建立起獨特的經脈及氣論體系。氣論除了用來解釋身體運作外,更包含了精神、魂魄,組成一套可以解釋人由「天氣」及「地氣」相結合,從出生到死亡完整歷程的天人相應觀念,奠定了後世中醫的理論基礎。 ◎人的生命來自於天? 商周時代,人們相信生命由祖先掌管,至於天神則是屬於天子的專利。春秋時期,禮樂制度逐漸崩壞,過去專屬於周天子的天神,被諸侯、貴族們僭越祭拜,到了戰國時代天神甚至掌管了平民的生命。天庭結構複雜化,協助天神管理人間生命的神祇亦隨之出現,向天神祭拜以求延長壽命的習慣由此確立。 ◎行為合「禮」性命攸關? 封建禮制規範了先秦時期的中國社會,貴族的容貌與言行也都應表現出相應的樣子,否則會被認為是形神分離、喪失魂魄,這樣的人必定命不久矣。口中的吃食與耳聽的聲樂也有相應的規範,地位越高者享受越豐厚,但到了戰國時代,禮制崩壞,人們縱情享受不合自身身分的物慾,開始發現過度的物質享受會導致壽命折減,「節制」的觀念自此誕生。 ◎人定可以勝天? 戰國時期以降,氣論發展日益成熟,人們開始思考如何透過對「氣」的適當調節與導引來實現長壽。與此同時,人們也不滿足於過去齒搖髮白的「眉壽」,而開始追求可以不顯老態的「長生」!就連秦始皇、漢武帝也都是追求長生的狂熱者,以養生秘方追求長壽的風潮更是一路盛行至今。 ◎生與死之間的聯繫 &nb
新書特惠
定價:530 元, 優惠價:79 418
庫存 > 10
走向馬克思主義史學之路:范文瀾前傳
滿額折
作者:葉毅均  出版社:葉毅均  出版日:2020/06/30 裝訂:平裝
回顧一代史家的生命經驗,照見一個時代的轉變,映現中國近代史的風起雲湧與流轉顛沛。 為什麼一個「老學究」會選擇加入游擊隊,變成宣傳抗日的「民族英雄」?馬列主義何以在現代中國迅速吸引了一批知識人左傾?本書傳主范文瀾與毛澤東同齡,被中國大陸史學界尊稱為馬克思主義史學五老之一,人稱「范老」而不名。1949年後其實際影響力和「郭老」郭沫若不相上下,時人往往相提並論。范氏傳世之作《中國通史簡編》(修訂本),發行量逾百萬冊,甚至在臺灣解嚴以前的地下書市裡流通。而其史筆之美,從一代霸主毛主席到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莫不深受吸引,嗜讀不輟。本書採取思想史與生活史相結合的研究取徑,打破傳統學案式的體裁,以思想傳記的寫作方法,重新描繪今日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創始所長范文瀾,如何從一位民國初年北京大學國文門畢業的「舊國學傳人」,變成中共建國後身兼黨中央委員的「新史學宗師」。本書並非范氏的第一部傳記,卻是首次將其前半生的足跡,以一步一腳印的考證方式加以細膩描摹之學術專著。對於范文瀾在1940年以前的生命史,進行全面的歷史重建工作。同時,對其此一時期之著述與思想發展,也給予同等重視和應有評價。對於中國大陸官方堅持至今的歷史唯物主義,乃至此一流派在現代中國史學史上之興起,本書皆是一部無法繞開的作品。
定價:600 元, 優惠價:9 540
庫存:3
知識生產與傳播─近代中國史學的轉型
作者:劉龍心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19/01/31 裝訂:平裝
現代中國史學與傳統史學究竟有何不同?如何轉型?這是本書要回答的兩個核心問題。民族國家的出現,是構成現代史學有別於傳統史學最重要的差異,這個差異並不只是將民族國家視為現代史學形成的外在條件,抑且在近代中國歷史知識生產的過程中,不論時間、空間和記載人群活動的事類等範疇,民族國家都成了最根本且不證自明的前提。在民族國家的主權框架下,現代中國史學以西方傳入的「長時段」、線性歷史時間概念,取代朝代更迭循環的
舊版無法訂購
  • 1
  • 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