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
滿額折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50 元
優惠價
90315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所有的愛和痛,都逃不出這26個女子的人生。
願她們的命運,成為妳的良藥。

形塑出女神質韻的,不是衣著,更非妝容,
而是面對人生困境展露的堅韌和底氣。
每個女神,都活得很努力。

【給女子的婚姻諫言】
◎ 婚姻從來不會因為妳的「好」而變「好」。
◎ 明白卻不點破,你設扣,我入扣,欲語還休,才是熟女的火候。
◎ 分手後能否復合不僅取決於當初感情的濃烈度,更取決於分手時相互傷害的程度。
◎ 大多數小三,都是二八不靠的結局,極少數成功上位的,往往不是憑藉堪比金堅的愛情,而是鬥智鬥勇的膽識。
◎ 旺夫也是一種素質,需要懷揣滿滿的愛心和耐心,經歷漫漫的忍耐和妥協,走過情
感的糾結和磕絆,不然嫁得好也守不住。
◎ 無聲的女子懂得隱藏和留白,沈默得讓人猜不透卻欲罷不能,無形中為自己和別人都留了餘地;多話的女子則毫無保留盡示人前,看似氣勢如虹,實則自爆其短。

【那些靈魂有香氣的女子】
◎張幼儀
因為徐志摩,她成了民國歷史上「文明離婚」的第一人,然而在越過婚姻這道坎後,她的人生才開始有了鮮花與掌聲。
◎林徽因
生得好、長得好、學得好、嫁得好、愛得好。在人生的經營中,她付出了遠超尋常女子的努力與勤奮,唯此,方能塞進零號禮服,拾掇起一身仙氣。
◎張愛玲
縱然仙姿盛大,玲瓏剔透,也拴不住一顆濫情的心。即便胡蘭成再虧欠,優良的教養也使她不願出惡聲,叨一句心狠手辣、忘恩負義。
◎宋美齡
當與蔣中正雙手交握的那一刻,民國史上的「黃金搭檔」於焉誕生,她的人生最大的幸運在於認清了自己,並且選對了婚姻。
◎蕭紅
撇除精靈般的文字,蕭紅最為人所憶的,竟是兩次懷著別的男人的孩子,嫁給另外一個男人。一個女子的任性,對文字是大幸,對人生,卻是大諱。
◎胡蝶
她是中國第一位影后,見慣人間悲喜的她,太清楚生活的起承轉合,太瞭解人生的悲欣與不得已,面對愛情,也才有明白卻不點破的透徹。


五年後,妳是女人,還是女神?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是一本女性修心的隨筆集,也是一本揭穿人生的啓示錄。作者剝去民國以來,26名女子的層層光環,不光寫她們風光的一面,更寫風光背後,面對愛情、人生的辛酸與滄桑。

徐志摩是最浪漫的情人,卻也是最殘酷的丈夫,張幼儀體認到婚姻並不會因自己的「好」而「變好」,終究選擇迎向未來,在事業中找到自己;張愛玲縱然仙姿盛大,玲瓏剔透,也拴不住胡蘭成那一顆濫情的心;宋美齡透徹了解,所有的愛情,都基於欣賞,美滿的婚姻取決於雙方的內心默契,以及智慧是否勢均力敵,才能無時無刻被記在蔣中正的心裡。

這些看似擁有一切的傳奇女子,其實,只不過是活得很努力的平凡人。她們在被人像野草一般丟棄的時候,依舊如珠玉般對待自己,告訴自己,真正愛妳的那個人,從來無需處心積慮地討好,哪怕他英俊無雙、學霸宇宙、權傾天下。

願她們的命運,成為妳的良藥。

作者簡介

李筱懿

2001年從安徽大學中文系畢業,入職為某國際營銷咨詢公司總經理秘書。
2004年進入《安徽商報》擔任財經記者,後轉入安徽商報廣告部,組建《安徽商報.愛家週刊》,任主編。現為安徽商報廣告中心副主任。
在成為廣告人的同時,未曾放棄文學夢想。2008年開始,在全國多家媒體開設專欄,隨後結集出版隨筆集《百鍊鋼成繞指柔》。
最新力作《靈魂有香氣的女子》——以燦若蓮花的文字,與民國蘭心蕙質的女子對話,與當代擁有自由靈魂的女子暢談。

目次

.張幼儀:壞婚姻是所好學校
.陸小曼:月亮的光華,終究不能永恒
.林徽因:每一個女神,都活得很努力
.林洙:幸福像個拖著黑色尾巴的風箏
.唐瑛:珍愛自己的女子,才是一輩子的美人
.江冬秀:剽悍和溫柔,是得拿捏得當的火候
.黃逸梵:人生的不良資產剝離
.孫用蕃:幸福從來不是穩穩的
.張愛玲:小姐愛上鳳凰男
.蘇青:人生不會因為真誠一路綠燈
.宋慶齡:羅曼蒂克總帶著自我犧牲的悲劇之美
.宋美齡:選擇一個男人,等於選擇一種人生
.孟小冬:失敗的婚姻往往能成就傑出的事業
.福芝芳:婚姻是適者生存的天然法則
.王明華:從無私的愛到無邊的痛
.趙四小姐:傳奇有多動人,真相便多唏噓
.於鳳至:我們總是辜負,最愛我們的人
.蕭紅:青春並非一場死纏爛打的依賴
.許廣平:紅玫瑰與飯黏子之間隔著流年
.阮玲玉:令人失望的愛情
.蝴蝶:只有成熟的稻穀,才懂得彎腰
.胡友松:願賭服輸也是婚姻的智慧
.潘素:完滿的姻緣,是彼此的成全
.蔣碧薇:最遠的距離 不過進退之間
.孫多慈:許多言語 不如無聲
.廖靜文:甲之蜜糖 乙之砒霜
.後記:一爐沉香屑 一本情感寓言

書摘/試閱

一次陪女友相親,說起該男的種種狀況她一直微笑頷首,情況的急轉直下是從得知該男早年酷愛寫詩開始。
女友大驚:「寫詩?早說!寫過詩的有幾個人靠譜?哪個詩人的感情不是拿別人的情感當墊背的一路練手過來?不要!不要!」
說罷,拎包而逃,走了老遠還在咕嚕:「不靠譜!不靠譜!」
早知詩人的愛情如此不靠譜,當年張公權還會給徐申如寫信,提議把自己的二妹張幼儀許配給他的兒子徐志摩嗎?
古往今來,婚姻狀況差得過張幼儀的女子恐怕也沒幾個。
梁實秋曾描寫徐志摩:「他飲酒,酒量不洪適可而止;他豁拳,出手敏捷而不咄咄逼人;他偶爾打麻將,出牌不假思索,揮灑自如,談笑自若;他喜歡戲謔,從不出口傷人;他飲宴應酬,從不冷落任誰一個。」
但是,隨和瀟灑的詩人對待自己不愛的結髮妻子,冷漠殘酷極了。
婚後四年,他們相處的時間加在一起大概只有四個月,都是在他的假期。
空曠的院子裡,他伸長了腿坐在椅子上讀書,時而自言自語,時而頷首微笑,她在他旁邊默默地縫補東西,心裡期待和他說上一句話。可是,他寧願招呼僕人,也不對她說半個字,那時的她年輕、膽怯,於是,更加沈默地咽下絕望。
她到法國馬賽看他,他穿著黑大衣,圍著白色的絲巾,雖然她從來沒有見過他穿西裝的樣子,還是一眼就從人堆裡認出了他。因為,「他是所有接船的人當中唯一露出不想到那兒的表情的人」,她的心涼了一大截。
在國外,他總對她說﹁你懂什麼,你能說什麼﹂;飛往倫敦的飛機上,她因暈眩而嘔吐,他嫌棄不已:「你真是個鄉下土包子」;他冷酷地要求離婚,完全不顧她已經懷孕,她說:「有人因為打胎死掉。」他答:「還有人因為火車肇事死掉,難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車了嗎?」她在德國生下二兒子彼得,身邊沒有一個人照顧,他卻追到柏林要求離婚,還寫下了那句著名的「無愛之婚姻忍無可忍,自由之償還自由」。
當她提出想徵得父母意見之後再離婚時,他急了,他一迭聲地說:「不行,不行,你曉得,我沒時間等了,你一定要現在簽字,林徽因要回國了,我非現在離婚不可!」
直到那一刻,她才知道自己丈夫真正愛的人是誰。
最終,她成全了他。
她在離婚協議上迅速地簽好字,眼神坦蕩地遞還他說:「你去給自己找個更好的太太吧!」他歡天喜地地道了謝,提出要看看剛出生的孩子。他在醫院育嬰室的玻璃窗外看得贊嘆不已,絲毫沒有想到剛產子卻遭遇離婚的她該如何養育他的親生骨肉。
他成了民國歷史上「文明離婚」的第一人。不過,在這段殘酷的過程中,絲毫看不到那個寫出﹁你是天空裡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我的波心﹂的詩人式的浪漫與多情。
看著他避之唯恐不及地逃離,你會以為她是多麼不堪的女子,可是,恰恰相反,在這段婚姻中,他才是真正高攀的那個。她家世顯赫,兄弟姐妹十二人。二哥張嘉森在日本留學時與梁啟超結為摯友,回國後擔任《時事新報》總編,還是段祺瑞內閣國際政務評議會書記長和馮國璋總統府秘書長。四哥張公權二十八歲即出任中國銀行上海分行副經理,是上海金融界的實力派。
為了讓她嫁得風光體面,在夫家獲得足夠的地位與重視,她的娘家人用心良苦,特地派人去歐洲採辦嫁妝,陪嫁豐厚得令人咋舌,光是傢具就多到連一節火車車廂都塞不下,是她神通廣大的六哥安排駁船從上海送到海寧硤石。
至於他,不過是硤石首富徐申如的兒子,想拜梁啟超為師,還要通過顯貴的大舅子牽線搭橋。可惜,所有的努力都無法讓他愛她,哪怕只是微乎其微的一點點。
只是,不愛一個人是一回事,肆意傷害一個人卻是另外一回事。
嫁給一個滿身惡習、拳腳相加的無賴,算不算壞婚姻?充其量是遇人不淑吧,壞在明處的人傷得了皮肉傷不了心。
但他不同,對別人是謙謙君子,唯獨對她,那種冷酷到骨子裡的殘忍不僅讓人心碎,更是對自身價值的極度懷疑與全盤否定:自己果真如此不堪嗎?自己做什麼都是錯的嗎?自己沒有別的出路嗎?
同時代的女子,朱安一生堅守,把自己放低到「大先生」魯迅的塵埃裡,卻始終沒有開出花;蔣碧微果決了斷,卻在不同的男人身邊重復了同樣的痛苦,落得晚景淒清;
陸小曼不斷放縱,沈湎於鴉片與感情的迷幻中,完全喪失了獨自生存的能力。
唯獨她,這個當年被丈夫譏諷為﹁小腳與西服﹂的女子,一邊獨自帶著幼子在異國生活,一邊進入德國裴斯塔洛齊教育學院讀書,雖然經歷了二兒子彼得的夭折之痛,但離婚三年之後,徐志摩在給陸小曼的信中再次提到這位「前妻」時,卻讚嘆:「一個有志氣、有膽量的女子,這兩年來進步不少,獨立的步子站得穩,思想確有通道。」
得到那個曾經無比嫌棄自己的男人的真心褒獎,是多麼艱難的事,華麗的離婚分割線之後,她的人生開始有了鮮花與掌聲。
她出任上海女子商業銀行副總裁,借助四哥張公權的人脈關係,使女子商業銀行走出困境。
每天上午九點,她已經開始在辦公室忙碌,下午五點,家庭教師又上門為她補習。
她特意把辦公桌安排在最裡面,方便對周遭的一切明察秋毫,甚至,她總是最遲離開辦公室,因為生命如此繁忙與豐富。
曾經,她心底最大的遺憾是沒有接受良好的教育,沒有系統學習過新派的知識,不能像他愛戀的女子那樣既淵博又俏皮,如今,她立志為自己彌補這個遺憾。
離婚後的她簡直像一部勵志大劇。
人生為她關上了婚姻的大門,卻打開了事業的窗口,她在金融業屢創佳績,股票市場出手不凡,甚至,她創立的雲裳時裝公司還成為上海最高端、生意最興隆的時尚匯集地,陸小曼、唐瑛等當時的名媛都在那兒做衣服,雖然她們的人生和她的完全是兩個方向。
1953年,獨自盡完上孝父母、下撫兒子阿歡的職責之後,一位名叫蘇紀之的香港醫生向她求婚,她徵求兒子意見,阿歡回信:
「母職已盡,母心宜慰,誰慰母氏?誰伴母氏?母如得人,兒請父事。」
曾經怎樣的付出,才會贏得兒子在再婚的敏感問題上如此善解人意的支持?如果人生是一顆秀逗糖,她已經嘗完了酸澀的外殼,開始感受甜蜜的味道。
匪夷所思的是,離婚之後,她與前夫的關係反而得到了改善,他們終於在另外一種關係中找到了平衡和默契。
因為阿歡和徐家二老,兩人經常通信見面,像朋友一樣交往,她十五歲嫁給他,為他操持家務、生兒育女、孝敬高堂,他對她雖然沒有愛情,卻在她漂亮轉身之後有了尊敬。
她對他,一直是剪不斷理還亂,撫育著他們共同的孩子,照顧著他的父母,關心著他的點滴—報刊上關於他的報道,她看到,便精心地剪下來,壓到辦公桌的玻璃板下,猶如當年在庭院深深的徐家老宅裡,耐心地繡花。
而他,則在她的雲裳公司中出資入股,把自己的朋友介紹給她擔任公司的服裝設計。
1931年11月18日,他來到雲裳時裝公司,拿他定做的襯衫。得知他第二天要搭乘中國航空公司的郵政飛機返回北平,她心中不安,勸他不要坐這種免費飛機,他大笑著說:不會有事的。
她不知道的是,他已經在外面流浪了好幾天,因為和陸小曼吵架,他被他的愛妻用煙槍砸掉了金絲眼鏡,當然,她更不會知道,這是他們最後一次見面。
11月19日中午,大霧瀰漫,他搭乘的飛機在濟南黨家莊附近觸山爆炸,機上連他一共三個人,無人生還。
噩耗傳來,陸小曼哭死過去,拒絕承認現實,還把報噩耗的人擋在門外。無奈中,送信的人只好去找她這個前妻。她以一貫的冷靜對事情做了妥帖安排:讓八弟陪十三歲的阿歡去濟南認領遺體。公祭儀式上,陸小曼想把徐志摩的衣服和棺材都換成西式的,她堅決拒絕。
至於他生前的女神林徽因,則遣梁思成拿回一塊飛機殘骸,永遠地掛在臥室。
和那些他愛的女子不同,她或許不夠有趣,卻誠懇務實;她或許不夠靈動,卻足以信賴;她或許不夠美麗,卻值得托付。
他是一首風花雪月的詩,而她,則是一個踏踏實實的人。
婚姻的神奇之處在於點金成石,溫柔被經年的婚姻一過濾便成了瑣碎,美麗成了膚淺,才華成了賣弄,浪漫成了浮華,情調成了浪費,很難見到夫妻多年還能夠彼此欣賞相互愛慕,即使戀愛炙熱如徐志摩陸小曼,婚後一語不合也煙槍砸臉。
糟糕的婚姻可怕嗎?它不過像一所學校,你在其中經歷了最鑽心的疼痛、最委屈的磨煉、最堅韌的忍耐、最蝕骨的寂寞、最無望的等待。以這樣飽經考驗的心面對未來,還有過不去的坎嗎?
最怕永遠面對的是過去,
背朝的是未來。
在她去世八年後的1996年,她的姪孫女張邦梅為她撰寫的英文版傳記《小腳與西服:張幼儀與徐志摩的家變》出版。書中,她這個從婚姻中突圍並昇華的女子坦承:
「我要為離婚感謝徐志摩,若不是離婚,我可能永遠都沒有辦法找到我自己,也沒有辦法成長。他使我得到解脫,變成另外一個人。」
她長眠在紐約綠草如茵的「芳諾依福」(FERNOEIFF)墓園,墓碑上刻著她最終的名字:蘇張幼儀。梁實秋在《談徐志摩》一文中評價她:「她沈默地、堅強地過她的歲月,她盡了她的責任,對丈夫的責任,對夫家的責任,對兒子的責任—凡是盡了責任的人,都值得尊重。」
女友放棄了爛漫的詩人,最終選擇了一個厚道的男子,祝她幸福。

心靈療養:
什麼是好姑娘? 知書達理、溫文典雅、克己復禮、賢惠善良……
當然,這只是定語中極其微小的一部分,
因為,只有好姑娘才能贏得好婚姻。
真的嗎? 如果世間事如此順理成章,又何來張幼儀的苦痛?
她真是個隱忍的好姑娘,
可是,婚姻並不因為她的「好」而變「好」。
你永遠擁有從一段不愉快婚姻中解脫的主動權,
如張幼儀一般,重新為人生按下一個 Fast Forward(快進)鍵。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15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