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陳校長教你選偶像
滿額折

陳校長教你選偶像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70 元
優惠價
90333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尋找你我身邊平凡偶像

友愛奉獻,莊敬自強

普通香港人走出不普通人生路

 

凝聚資深教育工作者陳葒校長多年採訪心血,為青少年介紹十餘位香港「另類」偶像。

請看基層普通人如何奮鬥自強;請看有志有夢者如何追求理想!

他們沒有華麗時髦的外表,卻有高尚的品格和仁愛的精神;

他們不是萬眾矚目的幸運兒,卻能悟得生活的真諦,幫助更多的人!

 

陳葒校長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偶像觀,從平凡人身上尋找生命的閃光點,轉化為奮鬥和生活的能量。

本系列四冊,散文集,分別為《陳校長約你去行街》,講述香港有特色的街道;《陳校長帶你見球星》,講述NBA球星們的奮鬥史;《陳校長教你選偶像》,記陳校長為社會各界不同背景不同經歷人士做的人物專訪,帶出積極向上的訊息;《陳校長幫你找好書》,向讀者推荐古今中外不同種類的好書。

 

作者簡介

陳葒(陳校長)
曾任直資中學創校校長、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秘書長、香港私立學校聯會副主席等教育職務。
2009年9月,有感於香港教育生態忽略了弱勢學生的學習權益,陳校長毅然辭去中學校長一職,放棄百萬年薪轉為教育義工,創立「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專為基層貧困學童提供免費補習服務和其他教育支援。
陳校長同時是香港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憑長篇小說《青春出於籃》獲得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青少年及兒童文學組)冠軍;亦是香港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受邀理事;世界華文微型小說學會秘書長;香港作家聯會、香港兒童文藝協會會員;青少年文藝雜誌《新少年雙月刊》主編。

《陳校長與你》青少年教育系列

總序

 

我從小就有兩個心願,一是當老師,二是當作家。

第一個心願在二十三年前實現了,那年我大學畢業,馬上去一所學校當了中文老師。第二個心願在當老師七年後也實現了,那年我出版了第一本長篇小說,並且獲得了中文文學雙年獎。

然後我發現這兩個心願是可以合而為一的,那就是成為一個教育學生成長的作家,或是一個為青少年讀者寫作的老師。從此,我就決定只為青少年寫作,並且只寫有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的作品。

六年前我辭去直資中學校長一職,創辦了專為家境貧困且成績稍弱的青少年提供一對一免費補習的慈善機構──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雖然工作換了,但教育的性質沒變(甚至更純粹了),我依然想繼續多做一些將兩個心願合一的事。

雖然我目前的工作也不輕鬆,但比起擔任中學校長,還是多了些可以寫作的時間。因此四年前我還創辦了以青少年讀者為對象的青少年文藝雜誌──《新少年雙月刊》,並且開始寫一些比較不那麼硬銷的教育文章。

不少香港的青少年認為「偶像」和「成功」只關乎金錢名氣地位,為此我親身採訪了十多位值得青少年學習和尊敬的香港人,將他們的故事以近似報告文學的形式寫出來。我希望青少年讀者能從中明白,真正的偶像,不必是富豪明星高官名人,而是能莊敬自強、默默地服務他人、貢獻社會的人。因此有了本系列中的《陳校長教你選偶像》這本書。

如果香港的青少年不知道香港的歷史,是無法守護香港的未來的。但由於考試不考學校不教,今天的香港青少年對香港歷史,尤其是開埠時期的香港史都沒甚麼認識。然而一本正經八百的香港開埠史,恐怕又會嚇走大部分青少年。因此我以青少年較有機會知道甚至曾經走過的中西區街道為切入點,用近乎講故事的輕鬆語調帶出香港開埠時期的一些重要歷史。因此有了本系列中的《陳校長約你去行街》這本書。

我喜歡打籃球、看NBA,我的第一本小說就是以籃球為題材的。我知道有不少活潑好動的青少年也有同樣的喜好,不過對於那些天才橫溢的籃球巨星背後的故事,卻不一定了解。不了解那些故事,就不會知道那些看似容易的球技,是球星付出了巨大努力而來;就不會知道那些名利雙收的球星,其實是靠著努力和天分從貧民窟走出來的;就不會知道那些贏得無數榮耀的球星,也曾經有過失意失敗和沉淪,是靠着不屈的鬥志才東山再起的。我很希望青少年都能看到這些球星的另一面,因此有了本系列中的《陳校長帶你見球星》。

大人不滿青少年不看書,老師埋怨學生不看書,家長擔心子女不看書。但要青少年愛看書,不能只用哄用罵,至少也要讓他們知道甚麼書值得看吧。一般的書籍推介都只是站在作者老師出版商成年人的角度,青少年讀來沒有甚麼共鳴。我不想寫甚麼高深的閱讀理論,也不作專業的書籍點評,我希望能做到像同齡朋友之間的輕鬆閒談,和青少年聊一聊我在他們這樣的年紀時讀過的好書以及讀完那些好書之後的感受。因此有了本系列中的《陳校長幫你找好書》。

老師和作家,我這一生中最重要的兩個心願,憑着這個系列可說是很完美地再次合而為一了。非常感謝我的家人和好友對此系列出版的支持和幫助,感謝中華書局的黎耀強先生、郭子晴小姐和其他同事使這個系列的製作變得更加完美!

 

陳葒

二零一五年冬於背山傲海書房

 

自序:青少年的偶像

本書中的「偶像」,來自不同行業,有着不同背景。有的士司機有清潔工人,有白手興家的創業者,也有另起爐灶的富二代。有牧師,有導師,有NGO創辦人,也有小店的老板。他們的性格、才能,他們的人生際遇也都不一樣。唯一的共同點,就是他們都擁有一顆堅毅而仁善的心,都會為家庭、為社會、為他人無私地服務着、貢獻着。這,也是我想為青少年而增添的另一項「偶像」定義。

青少年視明星球星名人富豪為偶像並沒有錯,但如果能把「偶像」的概念稍為看得廣些,不只是着眼於對名利權財的傾慕崇拜,而是也能敬仰人格心性和對人類社會的貢獻,那麼以後的人生之旅就會走得更端正,踏出去的每一步也會更堅定更穩固。這,也是我要為青少年寫這本書的目的。

感謝每一位曾經無償接受我訪問的偶像,他們當中至少有一半我在訪問前是不太熟甚至不認識的,現在當然大都成為朋友了。感謝何亮志LOUIS HO、鄧家怡CARRIE、李鸝LILLIAN和陳淦濱GIDEON這四位偶像在百忙中為本書寫序。

最後要說的是,本書的這十二位偶像,也不只是青少年的偶像。在今天這個物慾橫流道德淪喪特權氾濫的時代,有原則有理想心懷仁善而百折不屈的他們,也應該是每一個香港人的偶像。

 

加油,香港!

陳葒

二零一六年初夏

目次

《陳校長與你》青少年教育系列總序

自序:青少年的偶像

 

不一樣的八十後

訪青少年勉勵基金主席 許畯森先生

 

心性覺醒的探索之路

訪個人成長課程導師 傅家星小姐

 

他來自潮州

訪恩賢教育機構創辦人 陳淦濱先生

 

他的名字叫楊大偉

訪慈輝佛教基金會負責人 楊大偉先生

 

她的名字,叫做母親!

訪清潔阿嬸「好姐」 方金好女士

 

有一種成功叫堅持到底

訪日本餐廳東主Louis Ho 何亮志先生

 

有救無類

訪釋囚更生者 沈鵬牧師

 

他,維修了街坊之情

訪愛心商店東主 郭喜福先生

 

聆聽生命的歌聲

訪龍耳慈善機構創辦人 李鸝小姐

 

獅子山下的名句

訪曉陽慈善基金主席 林健忠先生

 

夢,不只是想!

DFC(中國)創辦人 鄧家怡小姐

 

播出生命的希望

訪單親爸爸「鵬哥」 陳錦鵬先生

書摘/試閱

不一樣的八十後

訪青少年勉勵基金主席 許畯森先生

許多年之後,當許畯森面對採訪記者時,他便會說起媽媽抱着他等電梯的那個遙遠的早上。

以上一句是模仿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奎斯《百年孤寂》的著名開頭。《百年孤寂》是魔幻寫實文學的經典,許畯森的人生也很魔幻,很寫實,並且也是一個經典。

命運之初

如果那個上午,黃大仙警察宿舍那部電梯的門很快就打開,葉太就不會看到許畯森媽媽在電梯前放聲痛哭,許畯森的一生也許就不是現在這樣了。難道那個遲遲沒有打開的電梯門,也是神的安排?然後讓許畯森從欠債五十萬的股票經紀成為身家過億的集團創辦人,從街頭童黨成為專門幫助青少年的慈善基金主席?從「屋邨孤兒仔」成為傳媒爭相報道的八十後地產翹楚?

說許畯森是「孤兒」其實並不完全正確。他的父母依然健在,只是打從他在媽媽懷裏等候電梯的那個早上起,他就不再和父母一起生活了。

許畯森的父母離異時,他還未滿周歲。

有吸毒習慣的年輕母親雖然帶走了兒子,卻無法承受照顧兒子的擔子。那個早上,母親去黃大仙警察宿舍求朋友收留兒子卻不得其門而入,絕望的母親在等候電梯離開時,看着懷裏沉睡的孩子,想到以後這個孩子要在孤兒院長大,不禁悲從中來,淚流滿面。

這時一位正打算去街市買菜的師奶也來等電梯,她問那母親傷心的原因,動了惻隱之心,當場就接過了那個嬰孩。

這位善良的師奶的丈夫姓葉,大家都叫她葉太。她只是一個普通警察的妻子,她自己也有三個孩子。

就這樣,小畯森開始了在葉家的第一段寄養生活。這時小畯森的父親已再婚,雖然工作不穩定,收入不多,但知道小畯森寄養在葉家後,每月都主動支付一千五百元的費用給葉氏夫婦。

他與他的老祖母

三年過後,小畯森四歲,葉氏夫婦因為自己的孩子日漸長大,覺得難以兼顧,便希望許父能將小畯森接回。由於許父已另有家庭,這次由小畯森的親祖母接下了照顧的棒子,小畯森在祖母家一住也是三年。

在這段和祖母同住的時期,小畯森度過了整個幼稚園階段,這時的他已能體會到自己和其他正常家庭孩子的分別了。鄰居的小孩子或學校的同學都能和父母一起生活,可以得到父母和親戚的疼愛,生日有生日會,有新衣服,自己卻完全不一樣。

「沒有人喜歡我!」這種自卑與自棄的心態使得小畯森成為一個很頑皮的小孩。而最受苦的是他年邁的祖母。

許畯森的祖母是位虔誠的基督徒,一個善良的老人。當時她每天都會去幼稚園接小畯森放學,但一經過公園,小畯森就會跑進去,任由祖母在後面喊在後面追,他絲毫不理,一玩就是好幾個小時,直到餓了累了才回家。他還會故意說些很不禮貌的話來頂撞祖母,甚至專門走到祖母面前打噴嚏。當祖母問小畯森將來會否養她時,小畯森的答案是:「到時你已經死了。」

有一次小畯森看到祖母對着電話大哭,當時他不知道祖母哭的原因,但那個少見的畫面給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長大後他才知道當時祖母是為了他的將來而哭,祖母擔心他當時那樣的品性,很難在社會上生存,所以在和朋友電話聊天時,忍不住哭了出來。

現在的許畯森不但能在社會上生存,而且生存得比一般人都好。可惜的是,當年唯一關心他的親人,那個他在長大後才明白曾經最疼愛自己的祖母,已經無法知道了。

祖母在三年多前去世時,許畯森已經是名成利就的集團創辦人了。但由於祖母在去世前已經患有嚴重的老人痴呆,始終無法明白許畯森所取得的事業成就。在老人家的記憶之中,許畯森依然只是一個朝不保夕的低薪打工仔。

說起這件事,許畯森語氣哽咽,無法和祖母分享自己的成功,是許畯森內心一塊永遠無法填補的缺口。

他與他的後母

由於祖母實在管不了如此頑皮的小畯森,只好又將小畯森送到葉家,這一住又住了四年。

這一段時期小畯森也有和父親見面和相處的機會。當葉氏夫婦放假的時候,小畯森就會去父親家住。所謂「放假」其實是好心的葉氏夫婦有意給許氏父子相處的藉口,然而小畯森卻很不想要這種好意。

原因出自許父當時另娶的妻子,也就是小畯森的後媽。這個後媽不知怎地就是看小畯森不順眼,不讓他看電視,還經常罵他打他,原因只是她覺得小畯森的笑聲太響。

小畯森被打得最慘的一次是在小學三年級。那天小畯森在學校上課,後媽和許父吵架後,不知為何跑到學校把小畯森叫出來,然後就不由分說地一巴掌一巴掌地摑小畯森的耳光。小畯森被打懵了,不逃避也不反抗,後媽打累了就退開休息,休息後又再打。

小畯森被足足打了兩三百記耳光。打完後小畯森一張臉的微細血管爆開,腫脹的程度使眼睛下方的視線全被擋住了。

被打後的小畯森躲進廁所裏哭,長期存在於內心的那個聲音又再一次響起:為甚麼沒有人愛我?

就這件事我問過許父,許父說他當時並不知道妻子(現在已離異)那樣做過,小畯森從來沒跟他提過這件事。他再三表示,絕不會允許別人打他的兒子,即使是他的女人也不行。

一切只能靠自己。這是許畯森從小就體會到的生活之道。這種「打落門牙和血吞」的倔強他一直保持到長大之後。

二十一歲那年他炒股欠債五十萬,只得一邊在香港打工,一邊北上深圳搞小生意,竟然在半年內就把債全清了。那半年,許畯森對自己的苦況不吭一聲,因此在同一屋檐下生活的許父對兒子的困境也毫不知情。

從壞學生到拳擊手

1991年,葉氏夫婦感到幾個孩子都長得又高又大,小屋子實在太擠,便再一次將許畯森送回祖母的身邊。那一年許畯森十一歲,讀牛頭角柏德小學五年級。

對於小學生涯,許畯森印象最深的有兩項。第一項是成績差。從一年級起,每次考試總是全級最低名次的那十個八個之一。第二項是不回家。小學的最後兩年,許畯森和一伙街童混在一起,放學後也不回家,在街上,在公園,在遊戲機中心徹夜流連,或到同伴家過夜,第二天直接穿着同一套校服去學校上課。

小學的最後兩年,不回家的兩年,正是許畯森和祖母第二次同住的兩年。祖母管不住他,其他人不會管他。他當時只有十一歲,連續不回家的最高記錄是整整一個星期。

不過即使是這樣,許畯森還是順利地小學畢業了。許父本來想送他去赤柱航海學校讀書,甚至已經付了兩百塊的報名費,為的是那是所寄宿學校,希望可以管得住許畯森。但在姐姐的極力反對下,許父最終同意讓兒子自己報讀普通中學。而好心的葉氏夫婦又一次讓許畯森在家中住下。

就這樣許畯森穿上了瑪利諾工業中學──一所由美國瑪利諾神父教會於1966年在牛頭角創辦的男女校──的校服。

成為中學生的許畯森依然是那個沒人管無人愛的反叛少年,不愛讀書,只愛玩。中二那年他跟同屋邨的朋友去拳館玩打拳,結果愈玩愈認真,一直玩到會考前夕,並且玩來了一個拳擊冠軍獎杯。

學打拳對許畯森的成長影響不小。許父說自從兒子學習打拳之後,人變乖了,學校對他的投訴也少了,所以很贊成兒子打拳。那一場冠軍之戰許父也去看了,他去之前沒有告訴兒子,直到最後兒子打贏了才高聲叫出兒子的名字。

但對於許畯森而言,打拳的意義並不止於此。因為打拳,他遇到生命中第一個真正肯教他的人。

「有一次我自己一個人在拳館打沙包玩,有個五十多歲的男人走過來教我怎麼打。後來我才知道他是拳擊教練。教練當時並不常上拳館,但只要他上來看到我,都會走過來指點我幾句。後來我就正式跟他學拳了。教練教我打拳之餘,還會教我怎樣做人。」許畯森說起教練,現在依然充滿感激和敬意。

那時許畯森一放學就去練拳,一練就是五六小時。從此許畯森沒有再流連街頭,從放學到回家的這一段時間,只有在擂台上才看得到他的身影。

1996年,十六歲的許畯森贏得他人生的第一個冠軍。

再一次

這時的許畯森是一名將要面對會考的業餘拳擊手。在他的面前有兩條路,一條通往擂台,一條走向考場。他去請教那個唯一肯教他的人。教練對他說,打拳只是人生中很小的一部分。

許畯森開始將時間放在學習上,但為時已晚。他的會考只有五分,分別是商業和經濟各得兩分(D級),中文一分(E級),無法升讀預科。

這時葉家要移民美國,而當年打許畯森耳光的那個後媽也已經離去,許父終於把兒子接回來,和後媽留下的兩個年幼孩子一起生活。

許父一直工作不定,見許畯森升不上預科,就叫他去打工幫補家計。但許畯森卻想重讀中五,他還想讀預科考大學。他要求父親多給他一次機會,如下次會考依然不成功就馬上出來工作。許父答應了。

許畯森較好的科目只有商業和經濟,為了提升會考分數,原校重讀那年,許畯森報考了他從沒讀過的宗教倫理科,原因是他聽人說這一科很容易及格,而當時校長也會義務為報考這科的學生補習,每星期兩次。

這個策略果然有效,第二次會考許畯森有11分,當中宗教倫理科佔了3分,與他最好的兩個科目同分。雖然英文依然不及格,但還是夠條件原校升讀預科。許父見兒子真的考上了,也就繼續讓他讀下去。

跌跌撞撞的社會新鮮人

「之後許畯森發奮圖強,終於以優異成績考進港大。」

這種童話般的情節並沒有成為現實。許畯森的高考成績連大學的最低門檻都沒達到,命運還是要他站上商業社會的擂台,再一次被打得血肉模糊。

預科畢業後,成績差又不擅於面試應對的許畯森用上八個月才找到一份月薪四千五百元的工作在律師樓做打雜當信差並在半年後被辭掉。

然後他與幾個大學生爭奪集友銀行的大堂部經理職位,在面試後就被刷掉。他補了一封信給銀行負責人,表示如有任何職位不管任何待遇他都願意做。結果他還真得到了一份月薪九千元的出納員工作,負責收錢數錢入賬。但他不懂得中文輸入法,又經常忘記某些代號,效率比別人低,九個月後還是被辭掉。

然後許畯森憑着在預科畢業前就已考取的證券從業員證書,成為一名股票經紀。對於金融股票許畯森並不陌生,他讀書時最好的科目都和它們有關,而在預科時他已經懂得用他打拳比賽所賺的錢來買股票了。

當時他打一場拳賽至少有一千塊,一路存下來也有三萬塊,因此才有資本讓自己輸成了窮光蛋。

是的,在預科的兩年之間,許畯森炒股輸掉三萬塊。當上股票經紀後,他更是名正言順地去炒股,沒有客人委託,就用自己的錢去炒,從中還可賺取佣金。

不過許畯森的膽子也實在太大,他炒的是買空賣空的孖展;他的運氣也實在太差,正好碰上2001年因科網股泡沫爆破和911事件而引起的全球股災。

一夜之間,年僅二十一歲的許畯森欠下了五十萬巨債。而他的人生也從此進入了最起伏跌宕的十年。

危機‧契機

那是2001年,許畯森又碰上童年時最熟悉不過的困境,那種看不到希望並且求助無門的困境。

許畯森想過離開避債,因為那五十萬之中有半數是他為客戶投資的,如果公司找不到他的話,就會向他的客戶追討。然而許畯森又想到,那些都是一直以來很信任自己的客戶,他們開了戶口後就任由自己決定如何投資買賣,從不過問。這一次他們的損失全是自己的責任。許畯森認為自己不能一走了之,強烈的責任感使他向客戶說了善意的謊言──你沒贏沒輸,不用補倉。

就這樣,五十萬的債全落在許畯森的身上。

今天回頭再看那一段徬徨的日子,有一個畫面深深地印在許畯森的腦海之中:年過二十的許畯森把頭枕在祖母的腿上,一如小時候的他。

那是一個他為了欠債而心煩意亂無法入眠的晚上。許畯森經過祖母的房間,看見已經入睡的祖母,童年時的片段突然一一閃出。他記起小時候祖母經常帶他去教堂,記起祖母曾經在他最頑劣的時候為他祈禱。他記起當時最愛在祖母入睡後,把祖母的身體當成馬路,拿着玩具車碾來碾去。

那個時候許畯森的手中沒有玩具車,但他還是走了進去,輕輕地搖醒祖母。他把頭枕在祖母的腿上,向祖母傾訴了他的憂懼,請祖母為他祈禱。

祖母沒有多說甚麼,她一邊摸着許畯森的頭,一邊喃喃地祈禱起來。許畯森沒有聽清祖母祈禱的內容,只聽見祖母不時叫着他的小名「大芋頭」,「大芋頭」。

在多年以後,許畯森才知道,那個時候的祖母已經得了腦退化症。

許畯森至今仍認為沒有那一次祖母的祈禱,他就不會有今天的成就。他說自此以後他的際遇就變得順利。

不服輸!逆境自強

為了賺錢還債,許畯森進了一家地產集團的子公司做打雜,月薪七千五百元。許畯森也沒甚麼想的,拚了命地苦幹,只求保住工作。在生活上他能省就省,往往一個麵包就是一餐。每個月都存下一點錢,希望一點一點地接近那遙遠的五十萬目標。

這期間有兩個因素加快了許畯森接近目標的進度。第一,他的工作才能受到公司的賞識,得以從斟茶遞水送信掃地的打雜步步高升。

許畯森擁有的其中一項重要能力,和一套電視劇有關。都說看電視無益,但其實不一定。別人看電視看熱鬧,許畯森看電視看門道,而且是商業門道。

那個時候無線電視正播出《鹿鼎記》,是由張衛健演韋小寶的那個版本。許畯森發現韋小寶之所以得到皇上賞識,不是靠一張嘴,而是他經常知道皇上在想甚麼,憂心甚麼,並且能夠在皇上需要的時候幫上忙。

「站在上司的立場去了解上司在想甚麼。」這就是許畯森看《鹿鼎記》學到的能力。

不過要以上司的立場了解上司所思所慮,就必須了解公司的市場和運作、強項與弱項、機遇與危機、發展計劃和目標等等,這就要仔細閱讀公司資料,留心市場動向,要做許許多多的準備工夫。知道了上司的所思所慮後,自己還要預先準備好資料,想好對策和建議,才能在上司有需要的時候馬上提供。

許畯森舉了個具體例子,他說做每件事之前都會先做至少四十五分鐘的準備,因為老闆只會給你二十秒自己表現,只有事前做足準備才有機會表現自己。這個四十五分鐘二十秒的比例是他多年來總結的經驗,大致不會錯。這是一種才能,勤奮的才能。而更重要的是,提供的對策和建議還要讓上司刮目相看才有用,這就需要聰明的頭腦。

許畯森發揮能力的結果,是公司在四年之內,將他從一個普通職員提拔成執行董事。在進入公司時他是最低薪的打雜,在四年後離職時已是全公司最高薪的高層。

初當老闆

不過真正讓許畯森提前完成還債目標的,卻是他的另一種才能。

許畯森的商業頭腦和觸覺似乎是與生俱來的,即使在公司的薪酬愈來愈高,但他還是不滿足於高級打工仔的身份。沒多久,他向人借了五萬港幣,在深圳開起了服裝店。他一邊打工,一邊當老闆。

那個時候許畯森不懂服裝買賣,也沒有朋友熟人幫忙,他甚至不知道要在哪裏入貨,更別說要入甚麼貨了。他只是憑着天生的商業觸覺,認為在深圳開服裝店有前景,就「膽粗粗」地向人借錢,開始了他的創業之路。

「當時我真的不懂,但其實也不必懂。」當我問許畯森甚麼都不懂還去開店時,他這樣回答,「我用三千塊一個月請了兩個伙計,他們懂得去哪裹入貨,怎麼賣,因為平日我在香港還要工作,所以只能一星期一次上去看看。」

果然不必自己懂得怎麼做,有眼光有膽識去做,懂得用人去做才是關鍵。許畯森的服裝店很快就開始賺錢,一個月的收入竟然有兩三萬。在這個時候,許畯森的商業頭腦加速運轉,乘勝追擊連開五間分店,竟然是店店賺錢。

從開第一家店起的半年之後,許畯森就把那五十萬的欠債還清了。那一年,他二十二歲。

這段一邊打工,一邊做老闆的經歷,對許畯森的意義並不只是賺了錢還了債,還讓他領悟了老闆和員工的關係,明白到不能在待遇上和情義上刻薄員工,要了解員工的生活,體諒他們的處境,這樣員工才會一心一意為公司做事。這個領悟使許畯森日後當上集團老闆時,能和他的員工維持緊密互信的關係,是他日後發展更上一層樓的因素之一。

人生終於回到了自己的掌握之中,許畯森在商業上也因此有了更大的雄心壯志。他認為那五家服裝店沒有統一品牌,很難做大,故此毅然將它們賣掉,轉為開辦茶餐廳。同時間他更把目光投向更大的更有利潤的房地產市場。

第一桶金

當初許畯森只是為了開店的需要而購買舖位,為了方便自己在深圳停留而購買住宅。但天生擁有敏銳市場觸覺的他很快就看到了深圳房地產的潛力,便開始運用之前在股票和地產公司工作的知識與經驗,有意識有計劃地分期投資買賣舖位和住房。

許畯森曾舉過一個例子,讓我了解當年深圳房地產如何值得投資。他說深圳的商場大都有一種像櫃枱般大小的舖位,當時(2005年)許畯森買了五個舖位,並以每舖位二十萬買進,現在的市場價是每舖位兩百萬,足足漲了十倍。住宅就更不用說了。

「所謂時勢造英雄,當時深圳的地產市場還是有空間有機會,讓一個年輕人以微薄的資金去搏取厚利。現在想用同樣的方法賺大錢就不大可能了。」許畯森笑着表示,「我失敗得早,也算是一種運氣了。」

能力加上運氣,這些地產方面的投資為他帶來了第一桶金,也開啟了他的地產事業之門。許畯森接着創辦國森集團,專門從事地產投資和舊樓收購等業務。以下幾則維基百科的資料也許可窺許畯森成功之一斑。

2006年,許森掌握市場機遇,進軍內地市場,於深圳投資地產、服裝及飲食界,擴大業務發展,如投資位於東門之商舖、老街地鐵口之地舖、南塘商場及於南塘商場開設服裝店。其次,更投資位於皇崗COCOPARK旁的高級住宅及皇崗CBD中心的住宅;更於深圳新洲投資小房產證的農民房。

2007年,夥拍一發展商,在三個月內收購筲箕灣道一百四十七至一百五十九號舊樓,每方呎收購樓面地價約三千四百元。

2008年,國森集團約共有六個收購項目,分佈於九龍城、旺角、大角咀、灣仔、北角和上環一帶。在金融海嘯下,國森集團改變業務發展方針,夥拍兩間分別來自內地及新加坡之外資基金公司,收購具發展成商住物業潛質的舊樓,以提高收購價,將收購後的舊樓發展成酒店或商廈。

2008年的金融海嘯席捲全球,各地股市大跌。恆生指數在年初一天跌了2061點,創歷年最大單日跌幅。公司倒閉,個人破產,許多人的財富在一夜之間減半甚至歸零。但對於許畯森來說,這個為無數人帶來巨大損失的金融危機,卻讓他的財富又翻了一翻。

原來許畯森又一次憑着他對商業市場的敏銳觸覺和經驗智慧,在金融海嘯到來之前,以最高價位賣掉了手上的大部分股票。他不但沒有因股災而損失,更由於掌有充足的現金而能夠趁低吸納。這一賣一買,充分體現了許畯森的眼光和膽識。

這分眼光和膽識,也使許畯森的身家更上一層樓。在大部分生意人身家縮水的2008年,許畯森的個人資產已超過了一億港幣。

一億港幣當然還不能算是大富豪,但對於本來能在三十歲之前把五十萬債務還清就很滿足的許畯森來說,這筆財富已大得難以想像,甚至是,難以承受。

迷途與歸途

沒有人會想到,這個時候的許畯森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意氣風發,反而感到了一股難以壓抑的孤獨。這種孤獨對於許畯森來說是太熟悉了,自從他媽媽在黃大仙警察宿舍電梯口將他交給葉太的那一刻起,這種孤獨感就伴隨着他的一生。

在他被後媽打的時候,在他甩掉祖母跑去公園玩的時候,他感到了這種孤獨;在他逃學流連街頭的時候,在他在擂台上捧起冠軍獎杯的時候,他感到了這種孤獨;在考不上大學,在找不到工作,在欠債五十萬的時候,他感到了這種孤獨;如今在他名成利就的時候,這種孤獨感依然沒有消失。

就在許畯森站在人生的高峯舉目四顧之際,他發現自己的身邊沒有人。他沒有親密的朋友,沒有顧家的戀人,母親已沒有聯絡,和父親也依然疏離。財富與成功不但無法填補這種缺乏情愛的空虛,更增加了許畯森的迷惘。他認為自己從事的地產業務對社會似乎沒有甚麼貢獻,有時甚至會因狠辣的收購或買賣手法而產生厭惡感。故此他無法從自己的工作中找到滿足感和成就感,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價值。

許畯森患上了抑鬱症。在2008年到2009年期間,許畯森身處事業的頂峯,心靈卻沉在谷底。他再一次向自己的信仰求助,這一次祖母已不能幫他了,他必須自己向神祈禱。

「以我這樣的貧困和孤獨的出身,學習不好,人也不是很聰明,為甚麼會有今天這樣的財富和成就?我想這就是神的安排,是祂要我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去宣揚祂要告訴世人的某種信念,去鼓勵那些和我同樣出身的年輕人不要放棄自己。」

許畯森說這就是他在那次祈禱後所悟出的道理。

就這樣許畯森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存在價值,這是他那些八位數的銀行存款無法帶給他的滿足,是他收購某座舊樓再脫手的成功無法帶給他的自我肯定。出生至今一直伴隨他的孤獨感從此消失,因為他發現自己並不是只作為自己而存在,而是作為傳達某種有益世人有益社會的神的信息而存在。

年輕人,你需要甚麼?

2011年,許畯森成立了「青少年勉勵基金」,專門幫助基層青少年就業創業。他不但運用自己在商場上的人際關係網絡,為基層青少年提供免費的職前培訓,安排他們到不同的機構試工,還資助青少年在年宵市場擺攤學做生意,通過不同的非牟利機構贊助不同年齡層的青少年舉辦不同的活動,例如成立青年足球隊、慈善馬拉松賽跑、出版勵志漫畫等等。他還經常接受傳媒在這方面的採訪,積極地與青少年分享自己的經歷。

「因為我的出身背景和他們一樣甚至更差,我了解他們的想法,知道他們的感受,更明白他們的需要是甚麼。」所以許畯森一方面以過來人的身份為基層青少年樹立了一個榜樣,讓他們看到了希望。同時他也像是年輕人的經理人一樣,積極地向不同的組織和社會人士說明基層年輕人的困難,讓更多的人明白他們的需要。

2011年初,當時的政務司司長唐英年指責年輕人經常埋怨政府,並要年輕人自己反省為甚麼做不了李嘉誠。許畯森看不過眼,寫了封公開信給唐英年為八十後年輕人發聲。這個時候,許畯森又儼然是香港年輕人的代言人了。

1980年出生的許畯森也許已過了青年的階段,此刻正以自己獨特的地位、財富和關係,努力地切實地為基層青少年爭取更大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未來的香港社會,一定還有許多孤獨的小畯森,讀不了書的少年畯森和工作失意的青年畯森,我想,他們的路一定會走得比當年的許畯森更容易。

許畯森未婚。平時的興趣是看電影,最喜歡看勵志片。

 

後記

許畯森給我的感覺是舉止温雅,應對有禮,一點都不像是街童屋邨仔出身。而他樸實的生活方式也不像是身家過億之人。

許父說他兒子有了錢依然「知慳識儉」,並舉了一個例子來證明。

話說某次許畯森為父親賀壽,大家在卡拉OK飲酒玩樂到早上五點。眾人散去後,許畯森叫許父再坐一會。許父以為兒子還想喝酒,誰知許畯森是要等地鐵站開門才走。

「他為慶祝我的生日用了幾萬塊,但離開的時候卻不坐的士而坐地鐵。所以他不是捨不得花錢,而是不亂花錢。像他這麼有錢的人還這樣做,真不簡單。」

許畯森和父親的關係雖然無法像正常的父子般親近,畢竟失去的那段童年時光已無法追回,但如今父子倆的感情已比之前深多了。

一直沒有固定職業的許父現在是兩間中式餐廳的老闆,餐廳的收入不俗,又有專人管理,做父親的錢賺得很輕鬆。

「跟我那些朋友說起兒子給我兩家餐廳打理,大家都很羨慕,都說阿森乖仔。」說這句話的時候,許父臉上神采飛揚。

許父是個很爽朗的人,言談間一直以兒子今天的成就自豪。他在朋友開的酒樓接受我的訪問,知道我沒吃午飯,還特意為我叫了許多點心,說吃不下就帶回去給同事吃。

許父的餐館名叫「太爺雞」,分別位於大角咀和筲箕灣。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33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