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不曾結束的一戰:帝國滅亡與中東歐民族國家興起
滿額折
不曾結束的一戰:帝國滅亡與中東歐民族國家興起
不曾結束的一戰:帝國滅亡與中東歐民族國家興起
不曾結束的一戰:帝國滅亡與中東歐民族國家興起
不曾結束的一戰:帝國滅亡與中東歐民族國家興起
不曾結束的一戰:帝國滅亡與中東歐民族國家興起
不曾結束的一戰:帝國滅亡與中東歐民族國家興起
不曾結束的一戰:帝國滅亡與中東歐民族國家興起
不曾結束的一戰:帝國滅亡與中東歐民族國家興起
不曾結束的一戰:帝國滅亡與中東歐民族國家興起
不曾結束的一戰:帝國滅亡與中東歐民族國家興起
不曾結束的一戰:帝國滅亡與中東歐民族國家興起
不曾結束的一戰:帝國滅亡與中東歐民族國家興起
不曾結束的一戰:帝國滅亡與中東歐民族國家興起
不曾結束的一戰:帝國滅亡與中東歐民族國家興起
不曾結束的一戰:帝國滅亡與中東歐民族國家興起
不曾結束的一戰:帝國滅亡與中東歐民族國家興起
不曾結束的一戰:帝國滅亡與中東歐民族國家興起

不曾結束的一戰:帝國滅亡與中東歐民族國家興起

定  價:NT$ 550 元
優惠價:90495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54元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1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一戰過後,帶給歐洲的不是和平,
而是一連串悲慘的戰亂,
並宣告「歐洲內戰延長」的時代到來!


★ 20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戰百年必讀佳作
★《泰晤士報文學副刊》年度好書
★ 獲第一次世界大戰歷史協會(WW1HA)頒發湯姆林森獎(Tomlinson Book Prize)
★ 市面上唯一一本探討歐洲所有戰敗國之作
★ 民主為何沒有帶來和平?本書解釋為何帝國滅亡後反而內戰四起
★ 特邀臺北大學歷史系副教授伍碧雯作序推薦、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周惠民背景導讀


一戰可說是歐洲秩序混亂的開端:
極端主義出現、大型帝國瓦解、民族革命四起,
讓歐洲人民落入比一戰更悲慘的暴力循環中,永無寧日。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初,大部分的歐洲人以為一戰僅是將原本巴爾幹地區與奧斯曼帝國的混亂情勢導正,迎向更穩定的局面,可讓人民回歸和平無爭的生活,沒想到戰事不僅讓全歐洲淪陷戰場,還持續了四年之久,而一九一七年以降,戰爭本質轉變,以消滅異己為目標,視暴力為唯一手段,也為往後的歐洲革命戰亂埋下伏筆。

因此,一戰的終結並未帶來和平,對戰敗國的人民而言,反倒陷入更殘暴、更恐怖的戰亂之中。從戰敗國所處的東歐、中歐到東南歐連接形成「弧形暴力地帶」,在這些國家及地區,因大帝國的瓦解而分裂成小型民族國家,當中極端主義崛起、內戰頻傳、民族革命四起,甚至發生跨國武裝衝突,導致歐洲內戰延長。進而醞釀未來二戰發生的種子。

這是一部還原戰敗國人民再度身陷戰火的悲慘故事。作者葛沃斯將焦點放在戰敗帝國,他蒐集這段時期各種資料、文獻,重現史實,試圖完整探討當時歐洲各戰敗國的狀況:各國是如何結束一戰,又是如何開啟戰後的內戰與革命。若能釐清一九一七年至一九二三年間的戰亂真相,就能了解歐洲二十世紀的暴力循環的運作,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戰原由的背後祕辛。

◆專文推薦
伍碧雯│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背景導讀
周惠民│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人文中心主任
◆好評推薦
杜子信│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周雪舫│輔仁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作者簡介

羅伯.葛沃斯 Robert Gerwarth
都柏林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近代史教授兼戰爭研究中心(Centre for War Studies)主任,著有《俾斯麥神話》(The Bismarck Myth)以及納粹大屠殺執行者萊因哈特.海德里希(Reinhard Heydrich)傳記《希特勒的劊子手》(Hitler’s Hangman),現於美國、英國、德國與法國等地研究並講學。
 
譯者
馮奕達
政治大學歷史學系世界史組碩士。專職譯者。譯有《帝國與料理》、《消失在索穆河的士兵》、《世界帝國二千年》、《旅人眼中的亞洲千年史》、《大人的地圖學》、《全球史的再思考》等書籍與論文若干。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序
從一百年後的今日,省思一戰帶給我們的教訓
伍碧雯 (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歷史學者大致上都同意,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於一九一八年。這場在二十世紀初期讓近一千萬歐洲年輕人,命喪戰場的災難,距離今年──二〇一八年—終於百年了!在戰場上倒下的每一個身軀,原本都擁有青春的未來與等待開展的人生,但是長達四年的暴力相向、武力對峙,讓他們化為哭泣的孤魂與哀怨的幽靈,埋入了千人墓、萬人塚內。歷經百年時光,今日我們重新再檢視這齣人類歷史剛剛跨入二十世紀時的大悲劇,不應聲嘶力竭的咒罵,也不是悲憤難抑的怒吼,我們已經累積足夠的時間距離,願意用不激情的態度,嚴肅冷靜的評論與回顧這場大時代的大事件。目的呢?不是浪漫的百年懷舊,而是要記住這百年前的血色歲月!

歐洲近代長存的敵對政治情勢,如何變成了「大戰」?甚至演變成「大混仗」?最簡單的答案:眾多的B咖政治人物上場了!將場景拉回一九一四年夏天,歐洲政壇B咖政治人物對於薩拉耶佛刺殺事件處理不當,導致數十天後,「到巴黎郊遊」、「在巴黎相見」、「從萊比錫到巴黎」、「從慕尼黑到巴黎」這些歡慶的語句,豪放地寫在全德國總動員運兵的火車車廂外。年輕士兵帶著無懼戰爭的自信表情,揮手道別;年輕女性以欣慰的笑容,獻上花束,歡送保家衛國的弟兄、丈夫、男朋友。這一張張黑白照片的史料,訴說著一九一四年夏天,德國加入戰爭的樂觀氣氛。同樣洋溢著高昂參戰情緒的照片,在德國的敵對方——法國與比利時,也是多不勝數。歐洲年輕人這麼好戰嗎?不知戰爭是邁向死亡的捷徑嗎?是的!人類果然健忘!前一次的歐洲大戰是拿破崙時代,早已遠在百年之前。一八一五年之後,歐洲百年之間沒有地理空間的大戰了!然而就在年輕人摩拳擦掌,興奮期待衝鋒陷陣,欲大展殺敵護國的英雄想像之際,迎來的卻是外於所有過去戰爭經驗的停滯戰:壕溝中的整日窩蹲,長期待命的神經緊繃,夜半敵人摸黑前來的割喉,突然投擲過來的手榴彈,以及瀰漫戰地與沈降於壕溝的毒氣。非死即傷,手斷腳殘,失明與發瘋,腦袋轟掉了一半……出征時的健全身心與贏家夢想,四年後已是身殘心悔,活著就是勝利。對於「小我」的士兵而言,這場戰爭的目的與意義已經完全模糊不清了!

不甩無數「小我」的垂死與傷殘,屬於國家民族層面的「我族」,權力算計與政治角力加碼續演。一九一八年秋冬時節,戰火好像停止了!但是僅侷限於兩大陣營(英、美、法為主的協約國與德、奧匈為首的同盟國)國際交戰狀況停止而已。鍋仍熱、火仍燒:這頭國際戰場的武力稍熄,那頭國內左右派系的纏鬥猛火正旺;這方民主人士召開巴黎和平會議,那方社會主義工人揪團暴動。和平會議裡:民主是假的,報仇是真的;工人運動裡:正義是假的,奪權是真的。列寧已開始出口他的國際共產革命模式;極左國際思想的大紅潮來襲,激發出極右的民族主義反撲對抗。一方要從資產、共產到無產;另一方則從恐共、防共到反共。相異意識型態的對罵,落實為恨死對方的武裝廝殺,更激化為絕不留活口的滅絕異己。請問誰是「異己」?不僅僅是意識型態不對盤者,更擴及族群、習俗、文化,甚至外貌長相……無限上綱到所有與「我族」不同者皆是。歐洲歷史曾經長存的多元族群共存政體,在戰末B咖政治人物提倡民族自決理想之下,已失去存在價值,「我族」的獨立建國才是主流。這也製造了各國社會內,尖銳的排他與屠戮異己族群的合理動機。至此,讀者或許會質問:一九一八年戰爭不是結束了嗎?當然不!只是暫停喘息。「休息」果然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更長遠的暴力血腥之路。國際戰場的結束,卻是各國內部各派人士混仗的開始。此時,請忘記基督教的博愛、和平!請記住:歐洲精神在戰爭血泊中展現,歐洲價值在仇恨鐵蹄中實踐!

一次大戰後歐洲這段極其複雜「殺到飽、戰到死」的史實,橫跨的地理空間非常廣泛:從波羅的海區域,到巴爾幹半島內部;從近東地區原奧斯曼帝國領地,到中歐德國與南歐義大利,也不能摒除西班牙和葡萄牙。涉及的被害與加害族群甚多:猶太人、亞美尼亞人、哥薩克人,還有斯拉夫的不同族群……錯綜交織的暴力對抗蠻力,共產武力對撞民族勢力。百年後的我們,再怎樣的理性與冷靜研究爬梳,還是會一聲聲的嘆息:太複雜、太離奇、太嗜血了!這段歷史應該不可能以單本專論的容量來解讀。但是都柏林大學戰爭研究中心主任葛沃斯教授,很有勇氣地挑戰這項高難度的工程。這位正值壯年的德裔歷史學者,二〇〇五年曾出版關於俾斯麥的專書,二〇一一年撰寫納粹黨政要人海德里希(Reinhard Heydrich)的傳記,兩本學術論著都深受歐洲學界重視。然而除了集中研究明星級歷史人物之外,他更以十年時間,鑽研思考有關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相關議題。這次學術的鎂光燈不再聚焦單一歷史主角,學術雷達廣泛偵測到的標的物,反而是複數的歷史人物與複雜的內政、外交暴戾事件。葛沃斯教授於二〇一六年出版的《不曾結束的一戰:帝國滅亡與中東歐民族國家興起》一書,如他所言,「大規模暴行」是這部論著的核心課題。一九一八年前後歐洲各個社會積累的暴戾能量,其摧殘力道,實不低於二戰原子彈的威力,也使得本書句句血跡,頁頁暴行,閱讀之時,足以擰出一大灘血漬。仔細分析這部專論的特點包括:

第一、民主發展擺一邊,共產革命放首位:翻轉讀者習以為常的以西歐為主的觀點,而直接從比東歐更東邊的列寧共產革命運作與影響切入。

第二、大國的政治動向擺一邊,新興小國的生存掙扎成焦點:芬蘭、保加利亞、拉脫維亞、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等這些被史家略而不談的小國,卻是當時真實存在的獨立國家。一戰後,他們都面臨了國內左右派系的流血對抗,解決惡質競爭的困境,大家仍然選擇以暴制暴來解困,造成大戰結束,小戰不斷的持續動盪。

第三、粗糙的民主談判擺一邊,嗜血的殲滅武鬥為主線:一戰後多次的國際談判與成立國際聯盟,似乎象徵人類追求永久和平的意願,也是政治文明進步的指標。但是,說穿了,這都是民主國家的自得其樂與自我催眠。證諸史實,戰爭不曾結束,暴力沒有終止,蹂躪加劇,屠殺延續,「殺到飽、戰到死」在一戰後的許多歐洲社會,已是政治常態,更為下一階段──第二次世界大戰──更極端的屠戮工程鋪平了道路。

站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百年,葛沃斯教授的論著逼著我們直視這些真實發生的醜惡殺戮事件。我們無法迴避或掩飾,我們只能承認,也必須記住:在上一世紀,民主政治曾經很偽善,民族主義確實很危險,共產革命製造了大災難,眾多的B咖政治人物放縱社會的仇恨膨脹,他們讓這段血色歲月更加腥紅、深紅!一九一八年之後的百年之間,狀況改善了嗎?如果沒有,百年之後,二〇一八年的此時,除了省思與憑弔,或是例行公事的應景紀念活動外,我們必須有更實際的行動了!

 

目次

推薦序 從一百年後的今日,省思一戰帶給我們的教訓 伍碧雯
背景導讀 周惠民
地圖
引子

第一部 挫敗
第一章 春日列車行
第二章 革命復革命
第三章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
第四章 勝利的滋味
第五章 前路將盡

第二部 革命與反革命
第六章 戰爭沒有盡頭
第七章 俄羅斯內戰
第八章 民主的勝利表象
第九章 激化
第十章 紅色恐懼與法西斯的崛起

第三部 帝國傾頹
第十一章 潘朵拉的盒子:巴黎和會與帝國問題
第十二章 重新打造中東歐
第十三章 哀鴻遍野
第十四章 阜姆
第十五章 從士麥那到洛桑

後記 「戰後」與世紀中的歐洲亂局
謝辭 
參考文獻
圖片版權聲明

書摘/試閱

背景導讀
未完的戰爭
周惠民(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一九一八年列強簽訂凡爾賽和約真的結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嗎?當然,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停戰協定結束軍事對抗,原本沒有勝利者,美國總統威爾遜不斷呼籲各國放棄對立心態,重建和平。雙方陣營雖然響應這種呼籲,卻沒有好好處理停戰後的各種問題。俄國早已退出戰場,美國國會也不同意凡爾賽和約,只留下英、法兩國不斷指責德、奧等同盟國。許多人因此認為:凡爾賽和約只是一個逗點,各國整理戰場之後,一九三九年又重新開戰。兩次大戰間的因果關係為何?需要進一步討論。但我們要先提出一個問題:為何會有這一場戰爭?為何會動員這麼多人?造成這麼大的損失,卻沒有一個清楚的動機與結果?
一九一八年列強簽訂凡爾賽和約真的結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嗎?當的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慘烈超乎當時人的想像,但當時的政治領袖完全不清楚將面臨怎樣的前景。薩拉耶佛槍響之後,歐洲戰雲緊布,各個國家開始動員。當時許多英國政治人物並不以為意,相信這只是「一場快樂的小仗」(a jolly little war),即使軍隊得開赴戰場,一定可以返鄉過耶誕。只不過他們沒有想到,這場戰爭拖延四年,波及世界各地,造成近一千萬軍人死亡,兩千萬軍人受傷,七百萬平民也遭戰火吞噬,小仗成了大戰。受創最為慘重的當屬東歐羅馬尼亞、塞爾維亞及蒙地內哥羅等國,塞爾維亞損失近五分之一的軍隊百分之十一的人口,蒙地內哥羅則損失近六分之一人口。
戰爭還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各國政府為了要應付戰爭開支,不但開徵新稅,還到處舉債。表面上,因為軍火及軍需工業興起,造成生產毛額暫時增加,但也有幾國國家羅掘具窮,經濟衰退。各國因龐大軍費開支,被迫向美國借款,戰後,英法強迫德國賠款,以償還債務,德國只得向美國舉債,不斷循環,直到一九三一年各國經濟瓦解為止。英國在第一次大戰期間對美債務,在一九三四年時還有四十四億美金,到二〇一五年才清償完畢。戰時,德國財政吃緊,每天要支出六到七千萬馬克,但新增稅收僅能支應十三%,財政根本無法平衡。戰爭結束時,德國國債高達一千四百五十億馬克,還要面對巨額的賠款。但法國政府認為:一八七一年德法戰爭後,法國人也被迫支付五十億法郎賠款,加上割讓亞爾薩斯與洛林兩地。因此認為法國對德國的要求並不過份。
第一次世界大戰影響甚大,許多男人出征,迫使女性投入職場,造成人類歷史第一次重大的家庭結構改變,甚至許多國家女性爭取投票權也與此有關。但戰後許多復員軍人又回到職場,女性又面臨失業衝擊。此外,戰時男性大量死亡也使男女性比例失衡,許多失婚的女性必須就業。
這場戰爭所以拖延、擴大,而且似乎沒有終止,與當時的科技發展有關,也與政治環境改變有關,更與人們對許多事物的錯誤認知有關。十九世紀以前,戰爭的目標不在殲滅對手,只在取得上風,交戰者往往在取得優勢之後,便願意議和。以十七世紀的「三十年戰爭」為例,雖然號稱三十年,但戰事斷斷續續,交戰陣營中隨時加入或退出。戰爭最後階段,大約是神聖羅馬帝國、西班牙與波蘭合作,對抗瑞典、薩克森、尼德蘭、普魯士、英國與最後加入的法國等。一六四四年前後,各方已經開始議和,分別簽訂了漢堡、奧斯納布呂克等條約,最後總稱為西發里亞和約,解決大部分衝突。但西班牙與法國的衝突仍然持續進行,到一六五九年才算完。這場兵燹到底造成多少人死亡,一直沒有定論,重要原因是,大部分人員並非死於戰鬥,而是死於軍隊移動造成的瘟疫傳播與飢荒遍地。第一次世界大戰也有類似情況,除了各種新式武器發展,大幅提高傷亡數字外,戰爭造成的人員移動,往往使得疫情擴大。學者指出:一九一八年,全世界約有五億人感染流行感冒,約為當時人口的三分之一,死亡人數推估在數千萬到一億之間。歐洲正值歐戰高潮,疫情發展甚快,法國、西班牙、英國都受極大衝擊。戰時物資供應失衡,許多地方食物短缺,有些國家被迫配給食物。一九一八年初,英國開始實施配給制度,肉、糖與奶油都在配給之列;而奧地利的肉品供應中斷,缺乏豬肉。疫情擴大與食物短缺是否有關,不妨與三十年戰爭對照一下。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規模與動員都是史上空前的。十九世紀工業革命發展以後,歐洲的科技突飛猛進,各交戰國均無所不用其極地將各種技術應用於戰場之上,包括通信技術、化學工業與煉鐵工業的成果,都派上用場。飛機、槍砲、毒氣、食品加工乃至香菸,都成為重要的軍用物資。
一九〇九年,法國人已經可以用單翼飛機飛越英吉利海峽,一九一三年,俄羅斯也出現了使用四具發動機的大型飛機。時速可達兩百公里,可以連續飛航十三個小時。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許多國家試圖將這項新發明應用到戰場,除了偵察敵軍動境外,還可以對地面射擊,投彈。當時並無高砲防空的概念,飛機的效果相當出人意表。
十九世紀末,化學有長足的發展,各種合成物質紛紛出現,其中影響最大的要算是一八六七年瑞典人諾貝爾發展出以矽藻土穩定硝化甘油的方法。具有大規模爆炸能力的火藥不斷問世,並用於戰場之上,造成第一次世界大戰傷亡人數大量增加。另一種重要的化學藥品為芥子氣。人類早在一八二二年便已發現芥子氣,但要到一八八六年時,德國化學家才能以人工合成芥子氣,並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使用於戰場之上。此後,交戰各國如法泡製,造成極大傷亡,據統計,一戰期間共消耗了一萬兩千公噸的芥子氣,成為主要的「毒氣」,造成一百多萬名士兵傷亡,希特勒也是芥子毒氣的受害者。
除了武器進步以外,通信與交通技術進步,也使得戰爭規模相對擴大。蒸汽火車與輪船可說是工業革命的重要表現,促進了交通的進步。一八三〇年以後,歐洲各國紛紛鋪設鐵軌,發展火車。一八七〇年的德法戰爭中,德軍用火車運兵,達到快速打擊的效果。一八九〇年以後,俄國積極發展西伯利亞地區的鐵路系統,造成日本高度緊張,這與日俄戰爭的爆發不無關係。而一九一〇年代,歐洲鐵路基本建設已經完成,加速了軍隊移動的速度。另一項有關交通建設的發展是無線電報系統。
戰陣之中,指揮官必須克服通信問題才能有效指揮軍事行動。原本使用飛鴿、狼煙、旗號與燈號等方式。十九世紀中,電報成為快速的聯絡方法。一八三九年,英國在鐵道間架設電纜,開始發送電信,成為電報的原型。在此同時,美國的摩斯電碼也開始應用於傳遞信息。此後,各國積極架設電纜,電報成為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但不需要電纜的無線通訊要到一八九〇年代才出現。一八九五年,無線電電報問世,到一八九九年,無線通訊可以跨越英吉利海峽,到一九〇二年,無線電可以跨越大西洋,通訊便利,戰場指揮也更為有效。
此外,當時政府的動員組織能力也不斷增強,透過教育、宣傳,國民願意為國效忠,開赴沙場,就連遠在非洲的列強殖民地也各自組成陣營對抗。婦女們則接手男人留下的工作,生產活動得以持續,這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戰規模擴大的原因。
不過當時人對這種變化並無清楚概念,仍然想像著這是一場傳統戰爭,大傢伙遵循歐洲古老的傳統,貴族帶著跟班,與田獵無異;這也是許多士兵唯一能夠出國見識的機會。不久之前,許多歐洲國家還派遣軍隊,遠渡重洋,前往中國,洗劫搶掠。當時,兵員傷亡率極低,出征的士兵不僅安然回家,還都能帶回許多戰利品和說不盡的故事。十多年後的這場戰爭,又會有何不同?
一九一八年初,美國總統提出「十四點計畫」,企圖說服各國停止敵對行為,各國政府討論之後,大致同意,才戲劇化地結束戰爭。當時德國內部發生騷動事件,軍方認為戰事不利,因此決定接受和平計畫。一九一八年十一月,興登堡元帥前往法國,會見法國的福煦元帥,達成停戰協議,結束軍事行動。戰後另一個重大課題是誰該為這場戰爭負責?根據凡爾賽條約二三一條規定:德國及其盟國應當為挑起戰爭負責,並有賠償義務。這一點與美國總統威爾遜在「十四點和平計畫」中所楬櫫的概念並不相同。而德國政治領袖卻因為相信威爾遜的主張而願意和談。沒想到巴黎和會中,德國被視為「戰敗國」,因此德國國會要公布其檔案,為自己的行為辯解。新國會因此委託學者將戰前的外交檔案編輯後公布,就是著名的《德國外交檔案選輯》,又稱為《歐洲內閣政治檔案》(Die Grosse Politik der Europäischen Kabinette, 1871-1914)。儘管德國公布其政治相關檔案,說明其參戰的決策過程,企圖藉此避免引發戰爭的指責,仍免不了割地賠款。德國除了喪失其海外殖民地外,歐陸上的領土也少了六萬五千平方公里领土及居住於其上的七百萬人口,還要交出德法邊境上的魯爾工業區與薩爾礦區。
美國國會並未批准凡爾賽和約,美國也放棄戰爭索賠,但英、法等國卻要求德國賠償兩千億金馬克,並須先以萊茵流域許多領土為擔保,為期十五年,希望能避免德國再發動任何軍事行動。英、法要求賠款的另一個動機是計畫利用賠款償還美國貸款;德國加速印製鈔票,以支付賠款,這種作法無疑會加深歐洲的通貨膨脹危機。
英、法兩國的作法讓德國上下深感不滿。英、法的有識之士也有些不安,英國經濟學者凱因斯就批評英法要求巨額賠款的作法無助於歐洲經濟重整,一定會導致不可預期的後果。果不其然,當希特勒提出「撕毀凡爾賽和約」的政治口號時,立刻獲得德國民眾普遍反響。凡爾賽和約簽訂二十年後,沉寂已久的槍砲聲再度響起。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95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