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世局洽正完全印證了西方的沒落※《西方的沒落》被很多人稱為是一部未來之書,史賓格勒也因此書被稱為是「西方歷史的先知」,即因史賓格勒以其獨特的視角與細膩的觀察,將世界歷史分成八個時期,對世界各大文化進行了比較研究,他指出各大文化自有不同的象徵、風格與特徵,標示出各大文化有其共同的命運、歷程與階段。※以歷史比較的觀相學為方法,參照有機體的生命節奏描述了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並在比較視野下揭示了西方文明必然走向沒落的命運。他大膽預言「西方文化最終會走向沒落」的說法,對現代西方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放眼當今世界局勢,似乎也的確印證了他的預測!更證明了他的先知灼見!※本書的手稿,是三年寫作的成果,在世界大戰爆發之前,即已完成。一九一七年的春天,又重整了一遍,並在某些細節方面,加以補充與澄清。湯恩比曾自述,他的「歷史研究」(A Study of History)十巨冊曾深受史賓格勒的「西方的沒落」所影響,另外如文化哲學與社會科學的巨擘索羅金等多位史學家,均或多或少受到史氏的影響與啟發!◎上冊附有(一)各大文化相應的精神階段(二)各大文化相應的文化階段(三)各大文化相應的政治階段三張精美表格!◎下冊另附64頁精美圖片,配上完整圖說,以幫助讀者閱讀本書!從歷史的進程看西方的沒落 從歷史的借鏡看東方的崛起一部真知灼見的人類文明啟示錄一部發人深省的西方沒落預言書歷經工業革命、文藝復興等重大事件,積蓄了豐厚人文藝術根基的西方文化,為何會不可避免走上趨於沒落的命運?曾經被視為是歷史奇蹟的四大古文明,究竟是經歷了什麼異變以致不再輝煌?如今還碩果僅存發光發熱的又是哪個?隨著西方沒落、東方的熱度再度上升,人類應該如何抱持未來的前景與希望?《西方的沒落》是史賓格勒最重要的著作,全書分為兩卷,第一卷於1918年出版,第二卷以《世界史的視角》為名發表於1923年。在《西方的沒落》中,史賓格勒以生物生長過程的觀念進行歷史研究,把世界歷史分成八個完全發展的時期,考察各個時期的不同現象,揭示其共同具有的產生、發展、衰亡及毀滅的過程。在書中,他反對將人類歷史看作總是不斷進步的直線型敘述,認為文化是一個有機體,文明在經歷新生、發展、繁榮之後,最終必會走向衰亡,而西方文明已經越過了它的頂點,正處於衰落之中。本書出版之後,立即成為歐美的暢銷書,討論度至今不衰,更影響了後世的一些歷史學家,如《歷史研究》的作者湯恩比等
「舊世界無論獲得了什麼,都無法彌補在這場大戰中失去的一切。」讓我們重讀一戰前的歷史,重新思考我們的時代,試著讓人類的未來走向和平與自由暢銷著作《八月砲火》前傳兩座普立茲獎得主芭芭拉.塔克曼平生得意之作描繪一次大戰前歐美世界眾生相追究繁華表象之下,山雨欲來的戰爭線索 本書所描述的是一八九○到一九一四年,亦即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關鍵二十五年。此時的歐洲處於一個相對和平的時代,資本主義、科學技術,以及文化、藝術及生活方式等都在這個階段發展成熟,因此經常被稱為金色的美好年代(Belle Époque)。但芭芭拉.塔克曼指出,十九世紀是人類有史以來變化最快的時期,而此一前所未有的快速變遷,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這個時期到達了巔峰,少數特權階級享受著紙醉金迷的奢侈生活,下層階級則蓄積他們的痛苦、力量與仇恨。此一年代不全然僅有「信心、純真、舒適、穩定、安全與和平」,也同時存在「懷疑、恐懼、騷動、抗爭、暴力與仇恨」。不安定的因素正在和平的表象之下蟄伏、醞釀,埋下了戰爭的引信。書名《驕傲之塔》來自美國作家愛倫.坡(Edgar Allan Poe)著作中的這句話:從城市裡的驕傲之塔死神旁若無人地俯視一切作者以「驕傲之塔」作為一戰前夕歐洲與美國的寫照,並如此描寫當時的人們:在歐洲文明的偉大時代興建的這座驕傲之塔,是一座壯觀而熱情、富饒而美麗,同時擁有一座黑暗地窖的宏偉建築物。與後來的人相比,驕傲之塔的居民更自主,更自信,更有希望;更華麗,更鋪張,更優雅;更無憂無慮,更興高采烈,更樂於彼此的陪伴與交談,更不公義與更虛偽,更貧困與更匱乏,更感情用事,其中包括虛假的情感,更不容忍平庸,工作更有尊嚴,更徜徉於自然,更有熱忱。舊世界無論獲得了什麼,都無法彌補在這場大戰中失去的眾多事物。一戰前夕的人們渾然不知接下來的歷史大浪會將他們帶往何方,身為作者的芭芭拉.塔克曼,如同已預知小說結局的讀者,回望故事之中的眾生相。她無法出言警告,只能盡其可能地敘述這一切。當我們在這個時代以後來者的角度,眺望那個時代,更能強烈感受到當時的激越與凶險。本書分為八個獨立篇章,帶領讀者重返十九、二十世紀的交界――從英國到美國、法國、德國與海牙,主題包括:日漸衰微的愛德華時代貴族、歐洲與美國的無政府主義者、德國與理查.史特勞斯、法國的德雷福斯事件、海牙和平會議,以及英國與歐陸社會主義的起源,並且以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