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紅利積點抵現金,消費購書更貼心

三民網路書店 中文書 / 藝術設計 / 攝影 / 總論

133筆,1/7頁
⽇系攝影 II
滿額折
作者:千紅  出版社:尖端出版  出版日:2025/02/18 裝訂:平裝
★香港⾼⼈氣攝影作家千紅(幸福 相館,版主),繼《⽇系攝影》後最新續作!★前作探究了⽇系攝影的歷史、背景,這次⼀起體現更多⽇系攝影的美好與實作吧!⽇系攝影與⽇本的⽂化、美學和歷史息息相關。在攝影界、⼿機界常常會聽到這個指標性的⾵格和名詞。不論是商品、美⾷、設計或是⽚⾵格。只要和「⽇系」有關聯,都能夠成為品質和品味的保證。那麼,什麼是⽇系攝影?⽇系攝影是掌握光源,打造出清新、透明的氛圍感。讓⽚能夠有⼀種不經意的⽣活感。如何打造出⽇系攝影?* 掌握對的光線、鏡頭及⾊彩。* 了解如何透過沖洗、後製來營造氛圍。在攝影已經成為「速⾷化」與「⽇常化」的現代社會中,如果我們能深⼊探尋⽇本攝影的發展脈絡,汲取多樣⾵格與名家作品的精髓,便能為⾃⼰的作品注⼊更深刻的內涵與視覺張⼒,使其展現出獨特⽽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美感,同時流露出令⼈難以忽視的「⽇系」韻味。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優惠:0313悅讀日
定價:750 元, 優惠價:9 675
亡魂之眼:鬼魅、影像的視覺思辨與論述形構
滿額折
作者:梁廷毓  出版社:臺北藝術大學  出版日:2025/01/01 裝訂:平裝
這是一本思索鬼魅、影像與視覺論述的寫作,匯集了作者近幾年在創作與研究實踐過程當中,陸續發表在學術期刊、研討會論文集、藝術評論平台上的系列性書寫,並經由篇章修改與章節重整,成為一部具有連貫性的論述。本書 共分為「人.死者.攝影」;「巫.檔案.技藝」;「光.視像.鬼魅」三個相互關聯並層層推進問題的章節,每章當中又分有四個探究的子題。而這本書的問題意識,在於如何將影像和死亡、鬼魅與歷史的關係重新問題化,進行視覺論述的思辨與形構。
庫存:4
優惠:新書特惠
定價:450 元, 優惠價:88 396
攝影訪談輯6:PHOTO-LOGUES VI
滿額折
作者:姚瑞中; 鄧博仁-主編  出版社:田園城市文化  出版日:2024/12/20 裝訂:平裝
攝影訪談輯透過獨立出版,收錄並累積重要攝影家與影像研究者的對話,讓缺乏攝影教育系統的台灣攝影工作者、研究者、創作者、收藏家,透過口述歷史,回溯重要作品發展的時光環境與觀念啟蒙,勾勒出台灣攝影朦朧輪廓,補充在地攝影斷裂脈絡。本輯收錄十位創作者,皆不約而同審視人性本質、社會公義、國族鬥爭、意識形態、歷史宿命、大自然與少數民族之可貴。
庫存:6
優惠:新書特惠
定價:800 元, 優惠價:79 632
影像發聲 :參與式行動研究方法
滿額折
作者:Amanda O. Latz; Thalia M. Mulvihill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出版日:2024/11/10 裝訂:平裝
專業推薦鄭怡雯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曾任「影像發聲法的分析與應用」國科會研究計畫主持人「影像發聲」在實務研究上該如何操作?不論是學術界或一般社會大眾,都可以學習如何「讓影像說故事」!在1990年代,Caroline C. Wang和Mary Ann Burris兩位研究者創造了名詞「影像短篇小說(photo novella)」,這是一種後來被稱為影像發聲的質性研究方法、參與式行動研究的一種形式。從歷史上看,影像發聲曾被用來突顯那些被邊緣化者的經歷和觀點,那些在權力位置上通常聽不到的聲音,影像發聲將邊緣化的人帶到中心,透過這個過程,影響並執行產出正向改變。這本書就是特定為有使用於影像發聲需求的人所寫的,學術內、學術外都可以使用。影像與照片,幫助我們理解、質問和建立認同。
庫存:8
定價:550 元, 優惠價:95 523
攝相現象學
滿額折
作者:張燦輝  出版社:二○四六出版  出版日:2024/06/19 裝訂:平裝
現象學X攝相理論時空凝結,存在主體的攝相還原「攝相不是重現世界事物,而是改造或轉化現實世界。」——張燦輝「從現象學的觀點來看,攝相的看基本上就是一種現象學看世界的活動。每張相片所呈現的是經過現象學還原,或攝相還原後的世界,即是萬千世界在攝相機轉化的現象——相。」——張燦輝「面臨著巨大的存在抉擇,在本與存在、拋擲與流亡之間的攝相凝視與思維,即將決定流亡之前的現象學家/攝相師張燦輝,在巨變籠罩下,他的攝相踟躕。」——龔卓軍(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副教授,專長法國當代哲學、現象學、美學)「存在主義者說沒有不安便沒有獨特的心魂,也沒有詩;更沒有相片;勇敢和美麗的思想便無從產生。」——文潔華(香港浸會大學榮休教授)「在觀看的物體和觀看的外源觀眾附近,攝相師的存在變得像幽靈一樣稀薄透明。攝相師和觀眾並沒有捕捉到攝相師在這些自拍照中的目光,反而留下了一種轉瞬即逝的光芒。」——魯道夫・貝耐特(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系教授,著名現象學家)「即使攝相機試圖抓住主體,但它給人的印像是不可動搖的,彷彿它可以逃脫或已經逃脫了快門的控制。所以可以說,這一切的樞紐,同樣是一扇無形的玻璃窗,既能揭開主體,又能在揭開之前保護主體。這就是一切開始和一切將結束的邊界線,這就是照相機的眼睛的可見不可見的雙重性及其對主體的超越-攝相的邊界:抓住一個真實對象的力量,同時又不可能把它作為一個真實的對象。」——石漢華(Hans-Rainer Sepp,捷克布拉格查理大學哲學系教授)「全書以現象學為體的辯証思考攝影,恰恰填補華人攝影界長期需要的哲思建構基礎。」——阮慶岳(小說家、建築師、評論家)本書為香港哲學學者張燦輝的攝影哲學理論+作品集。所謂「攝相」,是因為張教授一直覺得「攝影」一詞,未能表達英語「Photography」源於「光」(photo)和「書寫,描繪或繪畫」(graphe)的意涵,即是「運用光線來繪畫」之意。所謂「攝相」,是指相機捕捉光線再呈現一切事物的特質。「相」一詞源自佛學,代表世界的一切表象。張教授是一位現象學家,在大學教授哲學的基本理論是「現象學」。他說,現象學教會他如何攝影,並認為攝相(攝影)是將立體空間和時間轉移到平面上,成為一個記錄,同時它是一種被動的呈現(並非如繪畫那樣可以「無中生有」)。我們透過眼睛和相機在既定的框架下觀看事物,所以拍攝的「相」是改造或轉化的現實世界,也是被重構的
庫存:3
定價:420 元, 優惠價:9 378
後獨立影像時代檢討文集
滿額折
作者:Reflections in the post-independent cinema era  出版社:唐山  出版日:2024/03/01 裝訂:平裝
中國獨立影像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出現,到2003年陸續在中國的雲南、北京、南京,出現獨立影展,應和著彼時中國公民社會的發展,但可惜的是隨著中國政府對公民社會的打壓,獨立影展在2013年後也「被禁」,隨即轉入地下放映,一直持續到現在。為了紀念曾經的獨立影展的「黃金時代」(2003-2013),檢討獨立影像的過去,展望未來。2023年,在台灣舉辦的「後獨立影展檢討會」,邀請在世界各地的中國獨立導演共30多人,進行線上交流,並形成這本書。書中四輯,分別是:一,對獨立影展史的考古;二,獨立影像作者的個人史;三,影像工作者的具體工作的多角度描述;四,策展人和學者們的不同學術立場闡述。
庫存:3
定價:420 元, 優惠價:9 378
變局:20世紀中國影像史(1900-1909)
滿額折
作者:師永剛; 東亞; 何謙  出版社:天地圖書  出版日:2023/05/10 裝訂:平裝
歷史不能單從文字紀錄來了解,也可透過影像由另一視角去認識。編著者鈎沉過千張來自全球頂尖國家圖書館、國家檔案館、史料館、通訊社、收藏家、西方遊歷者的珍罕歷史圖片,精選出最能反映20世紀中國變遷的圖像,旨在輯成一套中國近代史的簡明視像讀本。這套「20世紀中國影像史」系列,記錄了自1900年起劇烈變動的中國,內容由圖片與外國人以及中國人的發現共同構成。系列第一本名為《變局》,收錄了1900-1909年的中國歷史大事,包括八國聯軍巷戰、義和團入城、北洋軍興起、清末新政、日俄戰爭、慈禧太后晚年統治下的大清國,書中也選輯了當時各行各業百姓的生活圖像,讓讀者從大歷史中容易令人忽略的小細節,了解處於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中國。
庫存 > 10
定價:670 元, 優惠價:79 529
覺醒:20世紀中國影像史(1910-1919)
滿額折
作者:師永剛; 張泉  出版社:天地圖書  出版日:2023/05/10 裝訂:平裝
歷史不能單從文字紀錄來了解,也可透過影像由另一視角去認識。編著者鈎沉過千張來自全球頂尖國家圖書館、國家檔案館、史料館、通訊社、收藏家、西方遊歷者的珍罕歷史圖片,精選出最能反映20世紀中國變遷的圖像,旨在輯成一套中國近代史的簡明視像讀本。這套「20世紀中國影像史」系列,記錄了自1900年起劇烈變動的中國,內容由圖片與外國人以及中國人的發現共同構成。系列第二本名為《覺醒》,收錄了1910-1919年的中國歷史大事,包括清王朝的最後統治、孫中山策動革命、軍閥割據、復辟亂局、日俄在中國爭利、「一戰」後的中國、「五四運動」,書中也選輯了當時各行各業百姓的生活圖像,讓讀者從大歷史中容易令人忽略的小細節,了解在新世界秩序下步向覺醒的中國。
庫存 > 10
定價:620 元, 優惠價:79 490
異獸藏身處的精靈:藝評召喚術
滿額折
作者:陳寬育  出版社:陳寬育  出版日:2022/09/01 裝訂:平裝
這本書所收錄的文章,發表於2018年至2022年之間,以國藝會「現象書寫:攝影評論研究與書寫計畫」的寫作成果為基礎,進一步擴充與發展,是作者近三年藝評寫作工作的階段性成果。全書主要由「攝影評論的研究與書寫」、「藝評作為創作?寫作實驗數種」,以及「邊角料:閱讀紀事與隨筆」等三大部分組成。第一部份是對攝影評論文章之蒐集、閱讀與再書寫。「藝評作為創作?寫作實驗數種」系列是作者的藝評實踐,也是與藝術領域中不同的專業工作者合作、對話、彼此激發所生產的文字作品。「邊角料:閱讀紀事與隨筆」,則是伴隨著藝評寫作者的日常而生的隨記、閱讀筆記,以及捕捉一些萌生的點子。在讀者面前的這本書,以業餘者的視野從攝影專業領域汲取許多資源並獲得藝術寫作的動力,只是,它的真正的意圖,更多的是自我暗示的藝術寫作狀態之開創。
庫存:1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這裡沒有夢:逆父、不肖子和潛行者
滿額折
作者:李阿明; 李靖農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2/07/12 裝訂:平裝
影像,比文字真實。快門捕捉漁工的一瞬,是日常也可能是無常,是過去現在也是未來?《這裡沒有神:漁工、爸爸桑和那些女人》出版後,作者李阿明從顧船ㄟ爸爸桑多了作家身份生活增添了鏡頭外、照片後的風浪,老人不改其志,繼續佇港紀實,加入兒子李靖農共筆,互嗆互嘲既往人生。南方漁港,夜宿遠洋漁船的昔時報攝影記者,以一本影文書,外籍漁工作題的:《這裡沒有神》令人驚豔在前,感傷在後,猶若漁港防波堤外的潮湧,看海的李阿明多少感概。李阿明按下相機快門,留存笑與淚群像。漁工們一定有夢:黃鳍鮪魚、巴丹島和蘭嶼潮湧之間的鬼頭刀追逐、吞咬蝴蝶四的飛魚群;逃與追,暴烈與溫柔的魚語說些什麼話?—台灣作家/政治評論者林文義看了李阿明的新書前言,我流淚了。我想,我們可以談一下「人生的感想」了。人,一生的路,本就像爬山,也像考試題目。爬得越高(不是社會地位的高) 就看得越高、越廣、越遠。然後,你就會知道你在哪裡,就多肯定一些自己在這條路上的存在價值,也就越清楚自己該做些什麼。—臺灣藝術家/天棚藝術村創辦人薄茵萍
庫存:1
定價:420 元, 優惠價:9 378
論攝影
滿額折
作者:蘇珊‧桑塔格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2022/04/28 裝訂:平裝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 經典 攝影理論、攝影史、文化評論名作所有運用影像創作、拍照、攝影的人必讀! ★《論攝影》於一九七七年出版,榮獲當年美國國家書評獎 至今仍不斷引發廣泛的討論回響,被譽為「攝影界的《聖經》」。攝影影像無所不在。它們擁有震撼、引誘人心,或讓人理想化的能力;它們創造一種鄉愁感並讓人將其當成記憶來使用;它們被當成證據來反對我們或認同我們。|內容簡介|桑塔格透過六篇尖銳鋒利的評論,檢視攝影的社會角色。 從「柏拉圖的洞穴」此一古典的哲論開始,桑塔格宛如持著手術刀般精準切開「攝影」的運作邏輯;接著從影像的流派(如現代主義、超現實主義)、用途發展(如肖像攝影、戰地攝影)與特質,談論影像與「繪畫」、「電影」等藝術的異同,直指當代社會的流變與肌理。〈影像世界〉一文則藉由安東尼奧尼的電影「中國」,試論影像與政治控制的社會特質。最後回顧柏拉圖的洞穴此譬喻,回顧影像的形義與現實世界的關係。最後,〈引語選粹〉則宛如萬花筒般,摘錄多則與前文相互呼應的精妙攝影語錄。全書文字不過分沉重,信手拈來評論攝影史的重要作品,論述精準且歷久彌新。內容有關攝影的媒體論、攝影作為研究社會的方法論、攝影與其他藝術之間的研究,最終,桑塔格亦是叩問——這些無所不在的影像是如何影響我們觀看世界的方式?我們又是如何倚賴這些影像為我們的生活提供現實感和權威性?|專文推薦|★ 郭力昕 攝影評論者,政大傳播學院教授兼院長★ 陳耀成 導演及文化評論家|經典讚譽|★ 一本非常重要又具原創性的作品……今日,凡是想深入探討或分析攝影在我們這個富裕的大眾媒體社會中扮演了何種角色,都必須從她的這本書開始。 —— 約翰.伯格★ 對過去一百四十年來,攝影影像如何深刻改變了我們觀看世界和自身的方式,提出精采的分析。 ——《華盛頓郵報.書世界》★ 沒有多少照片能勝過桑塔格的千言萬語。 ——羅伯.休斯《時代》 ★ 因為桑塔格,我們再也不能小看攝影,它不只是藝術界的主力,更是一股日益強大的力量,影響著我們這個全球化社會的本質和命運。 ——《新聞週刊》★ 這個主題最具原創性和啟發性的研究。 ——美國著名作家/記者,卡爾文.崔林,《紐約客》 ★ 每一頁都以最恰當的方式,針對攝影這個主題提出重要而激烈的質問。 ——《紐約時報書評》★ 《論攝影》不僅是一本論述攝影的經典
庫存:4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旁觀的方式:從班雅明、桑塔格到自拍、手機攝影與IG,一個台灣斜槓攝影師的影像絮語
滿額折
作者:汪正翔  出版社:臉譜文化  出版日:2022/03/03 裝訂:平裝
在速食影像時代下,攝影是否還存在靈光?做為一名攝影師貌似浪漫,彷彿時時都與生活中美好的那一面為伍,能捕捉到一般人所不能見的世界。然而在這影像環繞、美照充斥的時代,做為一名攝影師也代表要交出客戶滿意的照片,就必須永遠在主流所謂的「好照片」及自身主觀的感性間奮力一搏,在銳利畫素、修圖app、橡膠玩偶似的皮膚中,要不趨於麻木,要不就獻身一般,努力去迎合各種攝影類型對一張好照片的要求。本書為台灣攝影師汪正翔,繼《那些不美的台灣風景》後,又一本以攝影師之眼觀察台灣攝影文化熱熱鬧鬧又奇異的各種現象,思考影像如何改變現代人的行為與思維,也分析台灣社會如何定義什麼是「美」──│自拍的盛行,如何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旅遊模式?│從明星小卡、無名小站到IG,我們對「美照」的想像有什麼改變?│如果小學生也能拍攝出百萬畫素的昆蟲照片,攝影師跟一根只會按快門的手指又有什麼不同?│一場看似歡樂的典禮,會不會只是一名攝影師很會主持活動?作者同時也以肉身搏鬥,穿梭於公關活動、記者會、婚禮攝影各式需要「攝影大哥」的活動現場。一邊思考構圖、卡位、光線與視角,一邊還要負責控制活動現場的秩序、擺位,一切行禮如儀,只為用影像印證一場活動的美好。看一名攝影師/藝術創作者如何在傳統攝影與數位影像的交界,在社會大眾對「美」的既定印象與創作自主之間,保有思考的可能及感性的靈光,以文字及影像記錄下那些繽紛多元、眾聲喧嘩的台灣風景。本書特色●草根版《東京漂流》●台灣數位時代攝影文化點評
庫存:3
定價:360 元, 優惠價:9 324
攝影訪談輯04
滿額折
作者:姚瑞中  出版社:田園城市文化  出版日:2021/10/22 裝訂:平裝
攝影訪談輯透過獨立出版,收錄並累積重要攝影家與影像研究者的對話,讓缺乏攝影教育系統的台灣攝影工作者、研究者、創作者、收藏家,透過口述歷史,回溯重要作品發展的時光環境與觀念啟蒙,勾勒出台灣攝影朦朧輪廓,補充在地攝影斷裂脈絡。本輯主要切入面向在於檢視人性乃至於人道主義關懷,收錄十位影像藝術家對於自身作品的闡述與創作過程分享。
庫存:2
定價:588 元, 優惠價:9 529
攝影訪談輯03:PHOTO-LOGUES Ⅲ
滿額折
作者:姚瑞中-主編  出版社:田園城市文化  出版日:2021/07/01 裝訂:平裝
此攝影訪談輯系列計畫,由知名藝術家姚瑞中發起,希望能透過創作者現身說法,為台灣攝影發展脈絡留下第一手資料。藝術家名單不按輩份排序、也不採風格歸納或編年體,改採靈活配置老、中、青不同世代與個人創作風格為編輯考量,姚瑞中認為攝影不僅是視覺媒體產物,更應該是「思考的結晶」與「對話的機器」,因此本書英文名稱將Photography(攝影)與Dialogues(對談)二字合併為PHOTO-LOGUES,期盼
庫存:1
定價:588 元, 優惠價:9 529
模糊的歷史
滿額折
作者:烏利西  出版社:一行出版  出版日:2021/04/19 裝訂:平裝
「模糊的圖像常常不就是我們需要的嗎?」哲學家維根斯坦的這句話現在看來仍舊不過時,透露出「模糊」於我們之中存在的必要性。 本書以不只是藝術史的角度,詳細地考察梳理了「模糊」這個至今仍為當代所熟悉與慣用的圖像╱影像特徵及技法術語,其類型與承載的意義,以及所衍生出的跨越圖像史、科學史、感知史與文化史的種種問題。例如19世紀末的圖像史何以發生了從「清晰」轉向「模糊」的範式轉移;文學家歌德為何抗拒配戴眼鏡,
庫存:3
定價:400 元, 優惠價:9 360
影視攝影理論與實務:導演與攝影師必讀
滿額折
作者:Blain Brown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出版日:2020/09/10 裝訂:平裝
影視攝影領域,已經進入到自1929年聲音錄製技術出現後,最大的挑戰與改變。新的科技、新的工具、新的思維、新的做法,為視覺敘事藝術與技術,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在視覺語言的觀點、光線與色彩上的概念並沒有改變,但拍攝做法、工作流程、攝影機卻有了徹底的變化,即使是經驗豐富的從業人員,也需要跟上時代腳步,重新檢視新的做法與設備。這些改變不只影響攝影指導,與導演、攝影助理、燈光師、數位影像工程師,都會是相關的
庫存:1
定價:700 元, 優惠價:95 665
藝術市場上的攝影:從交易到收藏的操作與演變
滿額折
作者:茱麗葉.海金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  出版日:2020/08/25 裝訂:精裝
打破「這個我也能拍」的迷思,進入攝影藝術市場必備專書!照片真的有價值嗎?為什麼一張照片可以創下超過100萬美元的拍賣紀錄?為什麼世界各地的博物館、美術館都開始建立攝影典藏?攝影如何在藝術市場成為一股重要的勢力?它又是如何運作及發展?2005年11月,理查.普林斯1989年的作品《無題(牛仔)》(Untitled (Cowboy)),在佳士得紐約的「戰後與當代藝術」拍賣會中,成為第一幅成交價超過10
庫存:1
定價:580 元, 優惠價:9 522
日系攝影:探究日本美學的表現與本質
滿額折
作者:千紅  出版社:尖端出版  出版日:2020/01/17 裝訂:平裝
※ 剖析「私寫真論」,由名攝影師與文學家的角度解構「日系」風格※ 從日本的攝影史,徹底探究6個階段的攝影風潮轉變※ 分析禪學與日本美學的關聯性,轉化成獨到的攝影之美※ 具體說明何謂「日系攝影」,昇華攝影作品的表現力【各界名人 誠摯推薦】白茹|昭和相機店 店長 Genie|空姐發夢日記Lilian Kan|時裝設計師、KanaLili創辦人【解構日系寫真】在攝影界、手機界,甚至是日常生活當中,「日系
庫存:2
定價:699 元, 優惠價:9 629
心的視界:柯錫杰的攝影美學(玖齡復刻版)
滿額折
作者:柯錫杰-著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2019/09/28 裝訂:平裝
玖 齡 復 刻 版新增「玖齡‧柯錫杰」篇章珍貴圖文10則再次回顧‧全新補遺◎ 如果用眼睛看是一種框 ,用心去體會就是一種寬。「攝影的路上,指引我的,經常是天邊的一顆孤星。告訴我走自己的路,用自己的心感受天地。老天爺賜給我攝影家的眼睛,我已用我的一生回應。 五十年來累積的信念和看過的風景,是我所能回饋給這個世界最真誠的禮物。」――柯錫杰有一位攝影家,高行健讚喻他「用照相機取代畫筆,又超越了相機的機械
庫存:1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凝視時代:日治時期臺灣的寫真館
滿額折
作者:簡永彬; 高志尊; 林壽鎰; 徐佑驊; 吳奇浩等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2019/06/26 裝訂:平裝
乘著寫真館的時光機遨遊臺灣,從寫真了解臺灣,重建昔日生活場景與共同記憶。◆在日治時期的臺灣,由於攝影技術和文化的普及,寫真館(照像館)如雨後春筍般大量湧現,攝影不僅開啟民風在民間蔚為風潮,官方也委託民間發行寫真帖與繪葉書,記錄臺灣並彰顯臺灣總督府的豐功偉業。◆臺灣攝影第一個繁花盛開的時期,逾300張珍貴的照片讓我們看見日治時期大眾生活的樣貌。 西方攝影術發明至今已180年。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日
庫存:2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 1
  • 2
  • 3
  • 4
  • 5
  • 6
  • 7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