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紅利積點抵現金,消費購書更貼心

三民網路書店 中文書 / 社會人文 / 史地 / 中國歷史 / 中國斷代史 / 宋及遼金元史

274筆,1/14頁
宋朝來的信:用書信打開歷史(含長幅拉頁詳現「全書人物關係圖,人物生卒年及信札索引,歷史事件對照表」)
滿額折
作者:仇春霞  出版社:一卷  出版日:2025/04/23 裝訂:平裝
重磅宋史新作! 這不是後人記載的歷史,而是歷史人物親筆寫下的歷史! ★用書信打開歷史,直面卸了妝的宋代名人與宋代社會★ ★書信呈現歷史人物最真實的一面,折射出宋代政治、社會、軍事、文化、經濟的萬般景象。★這是一部以書信做為歷史切入點的重磅宋史新作。宋代群星閃耀,人才輩出;本書圍繞范仲淹、富弼、文彥博、歐陽修、韓琦、蘇洵、蔡襄、司馬光、蘇軾、黃庭堅、蔡京、米芾、劉錡、趙構等六十餘位宋人留存於世的〈邊事帖〉、〈安道帖〉、〈天聖帖〉、〈黃樓帖〉、〈付岳飛書〉等百餘帖親筆信札,依內容分為五卷:「請戰」、「為官」、「治學」、「通人情」、「了生死」。其中蘇軾的信札最多,計十九帖;其次是蔡襄,十八帖;米芾,六帖;其餘宋人一至三帖不等。 讀宋人書信,與歷史人物隔空相見,看見一個個鮮活的靈魂作者將簡短的書信與史料揉合並加以延展,巧妙的鋪陳每封書信所涉及的人、事、物及背景,還原大歷史,既生動、真實,又人性化。讀這些信,既是讀人,也是讀史。宋代重文抑武,全書卻以「請戰」開卷。這是因為宋代內憂外患,朝廷黨爭不休、頻繁換相,邊陲外敵侵擾、戰事不斷。以「請戰」開篇,正是作者徐徐揭開處於這種特殊情境下的宋代歷史大幕,所做的精心安排;多帖與戰事有關的書信,結合宋代政治、社會、軍事背景加以解讀,更能理解當時嚴峻的戰場形勢與激烈的朝堂矛盾。首篇以范仲淹的〈邊事帖〉為引,帶出當時北宋與西夏的戰況,以及范仲淹的沉穩風範。這封信是范仲淹在西北抗擊西夏時所寫,信中對戰事輕描淡寫,其實當時的處境相當兇險。之後他回到朝中,因推行新政不利又被貶謫,仕途坎坷,但他一生從未沉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名留青史。這些書信的主角大都是歷史名人,也有幾位名聲雖不響亮卻也是可敬的人物。例如沿著蔡襄寫的〈安道帖〉走入歷史深處,便能結識這封信的收件人——余靖。余靖既非大官也不是才子,一生所做的都是苦差事:兩次出使契丹,兩次出征國境最南端的蠻荒之地,他的生活與風花雪月沾不上邊,但是正因為有一批像余靖這樣勇於承擔的人,才成就了北宋玩家們的風雅。 作者也解讀了信中提到的各種特殊事件和有趣的細節,包括:蔡襄如何處理與皇帝的關係,宋代種茶、製茶的情況,男性給男性送花的時尚,名人之間的書畫、文房收藏與交流,李後主的澄心堂紙為何是絕代珍品,李庭邽墨如何一墨難求……;此外,宋代是飲食大繁榮的時代,自然也少不了飲食話題。 透過書信,
庫存:10
優惠:新書特惠
定價:750 元, 優惠價:79 592
顛覆世界史的蒙古【十週年紀念.經典重現】
滿額折
作者:杉山正明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2025/02/05 裝訂:平裝
大蒙古國,是歷史上第一個治理遼闊國土與多民族的跨域帝國十三、十四世紀的蒙古時代,顛覆了世界史,更是歷史上游牧文明的頂點蒙古時代是世界史的分水嶺,理解世界史不可缺少的重要構成日本長銷經典!臺版絕版多時,十週年紀念重現經典從蒙古等游牧民國家的角度看中國史,結論也令人跌破眼鏡。——杉山正明真相不在歷史課本上。課本上的「世界史」和「中國史」圖像,實際上謬誤多多。種種挑戰過往歷史認知的論述,在此書比比皆是↓↓↓◇世界史圖像以十九世紀的歐洲為核心,其根基是善惡的對立,進步和落後的分野。然而游牧民與其國家所創造出來的歷史,堪稱是「另一個世界史」。十三、十四世紀的蒙古世界帝國,便處於這「另一個世界史」的頂點。◇歐洲史觀認為:世界是在西方地理大發現後才一體化的。錯了!事實是,十三世紀末,人類史上首次圍繞著歐亞陸海循環的交通網絡,是蒙古人在和平狀態下形成並掌控。若是沒有「蒙古時代」,便不會出現西方人的「地理大發現」。◇蒙古人掌握的帝國大體上都是寬鬆的,而帝國變得接近嗜血、鎮壓、歧視、戰爭,乃是西歐殖民海外之後的現象。特別是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之間的各種帝國,幾乎都取法歐洲。◇游牧民推動的世界史,大家耳熟能詳的是匈奴人西遷,壓迫日耳曼各族並導致羅馬崩解,比較少人知道的是,游牧帝國貴霜王朝連接起中亞和印度次大陸,在佛像的誕生、佛法的北傳與東漸中,具有關鍵地位。◇蒙古殺伐無數?又錯了!蒙古軍整體而言其實是一支盡量不戰的軍隊,更為重視的是情報戰和組織戰。目的不是使他人降伏,而是使之「成為夥伴」。只要成為夥伴,就沒有敵我之分。蒙古之所以能有令人驚駭的擴展,可以說是這個彈性自如、豁達的國家觀所使然。◇關於漢朝和匈奴,事實上,匈奴讓漢王朝屈服,將之作為事實上的「屬國」將近七十年。而漢武帝的北征,其實是為了推翻自己的「臣屬」狀態。漢匈戰爭由漢主動發起,長達七十年,結果在漢武帝殴後,由漢一方提出和平要求,才結束戰爭。我們一般持中國本位觀,將漢朝視為善良的被害者,而匈奴是邪惡的加害者,這種解釋實在是不可思議。◇過往歷史書總說蒙古統治期間對中國文化進行鎮壓,但事實是正好相反,蒙古遠較歷代中國政權還更熱衷於尊重傳統中國文化,把「大成」王號冊封於孔子的是蒙古皇帝海山(中國稱元武宗)。而且不止中國,對伊斯蘭文化也是同樣,不但復興傳統,更推動歐亞文明與文化交流,伊斯蘭的細密畫、中國的青花瓷,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發展成出色
庫存 > 10
優惠:思維的深度-單79雙75
定價:460 元, 優惠價:79 363
風雲黃沙下的大元,鐵馬征途下的帝國傳奇:戰火硝煙、權力博弈、文化交融……書寫歷史奇蹟、重塑歐亞歷史!
滿額折
作者:覃仕勇  出版社:崧燁文化  出版日:2025/01/02 裝訂:平裝
大漠孤煙,煙硝四起成吉思汗崛起、忽必烈統一中原誰能在風起雲湧中掌控大局?元朝歷史比傳說更震撼人心!➤揭開元朝的多重面紗本書不僅聚焦朝廷內部的權力鬥爭,更探討了元朝在重大戰役中的戰略選擇,從政治、軍事到文化層面,如實還原元朝的歷史全貌,構成了一幅完整的傳奇畫卷,顯現元朝時代的多面性。➤深度探索元代文化風貌本書超越了傳統的軍事史範疇,著重於元代文化的多元性。書中詳述元曲的藝術成就、不同文化的交融及宗教信仰的影響力,展現了元代社會的豐富面貌。在多民族統治下,元朝實現了文化的融合與創新,極其珍貴。➤還原英雄人物決策過程成吉思汗如何從一名草原部落的首領崛起為一代天驕?忽必烈如何在內外夾攻中力挽狂瀾、統一中原?作者以生動的筆觸再現歷史片段,將歷史人物的英雄氣概描寫得淋漓盡致,讓讀者體會到權力博弈中的糾結。➤從草原崛起到橫跨歐亞本書以詳實史料為基礎,梳理元朝的歷史脈絡,除了細膩描繪鐵木真、忽必烈等關鍵人物,更剖析重大歷史事件,彰顯元朝在中國歷史中的獨特地位。透過本書,讀者能夠深入了解元朝如何從草原部落崛起,最終統一中原,建立一個橫跨歐亞的強大帝國。➤挑戰傳統史觀,打破既定印象元朝不僅是蒙古帝國的延續,更是中國歷史上一次重要的轉型。書中揭示了元朝統治期間在中外交流上的重要貢獻,如絲綢之路的興盛、對外貿易的繁榮,對於當時乃至後來的全球化進程都產生了重要影響。藉由作者的分析,帶領讀者重新了解這段被低估的歷史,感受到元朝的獨特價值。本書特色:本書以元朝歷史為主軸,闡述從成吉思汗開創蒙古帝國,到元朝滅亡的波瀾壯闊歷程。作者以輕鬆幽默的語言風格,將嚴肅的歷史內容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現,深度挖掘元代文化的多元風貌,是一部寓教於樂、雅俗共賞的歷史佳作。
庫存:4
定價:375 元, 優惠價:79 296
逆轉宋史:岳飛抗金與宋軍崛起之路:重現宋軍百年抗金史,挑戰「弱宋」的歷史迷思
滿額折
作者:黃如意  出版社:崧燁文化  出版日:2024/11/13 裝訂:平裝
宋金百年對抗,揭開大宋抗敵歷史挑戰歷史上傳統的「崇文抑武」觀點揭開不為人知的強大一面,一個不屈的鐵血王朝! 【歷史背景與戰爭焦點】本書聚焦於宋朝與金國之間的百年戰爭,揭開靖康之難後宋朝面臨的內外交困局勢。書中詳述了從北宋滅亡到南宋重建的過程,特別強調金國的崛起及其對宋朝的致命威脅。面對強大的女真鐵騎,宋朝經歷了國土被侵占、朝廷被逼南遷的屈辱,靖康之恥成為了書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名將與忠義,抗金名將的崛起】本書詳細描繪了岳飛、劉錡等忠臣名將如何在戰場上奮勇抗金。岳飛的岳家軍以「凍土不化」的忠義著稱,展現了宋朝將士在面對強敵時的堅忍與智慧;劉錡則被描繪為戰場上的戰略大師,善於利用地形與敵周旋,讓宋軍在不利局面下扭轉戰局……這些將領們的英勇事跡不僅表現了宋軍的剛毅,更為「鐵血強宋」的形象提供了鮮明的實例依據。 【軍事創新與戰術智慧】本書強調了宋軍在戰場上的戰術智慧,打破了宋朝軍事力量薄弱的傳統觀念。書中詳盡地描述了冷兵器戰爭中宋軍的技術革新和戰術發展,尤其是宋軍在防禦戰中的創新策略。劉錡和岳飛等將領的指揮展現了宋軍高超的戰術藝術,透過對地形的精妙運用,及時反擊敵方的強大攻勢。這些戰術創新使宋軍在面對女真騎兵和金軍壓迫下,依然能夠打出精彩的防守反擊。 ➔顛覆「弱宋」形象與上冊一樣,本書持續顛覆「弱宋」的歷史定論,透過細膩的戰爭描寫,展現宋朝軍隊並非軟弱可欺的形象。書中所述的多場戰役,從戰術布置到戰場上的堅守反擊,都證明宋朝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與戰略智慧。作者力圖讓讀者重新了解宋朝的軍事力量,推翻傳統上對宋朝「崇文抑武」的誤解,展現一個既重文也重武的鐵血王朝。 本書特色:本書為《逆轉宋史》下冊,透過詳實的歷史敘述,闡述了北宋末至南宋初的宋金戰爭,尤其是靖康之難後的歷史。書中描繪了宋朝在內外交困中的艱難抗爭,突出李綱、李彥仙、韓世忠等人的忠勇事蹟,刻劃了其在國難當頭的英勇表現,並深入剖析宋金戰爭的背景、過程與影響,並反思宋朝政治與軍事制度的問題
庫存:3
定價:330 元, 優惠價:79 261
逆轉宋史:從文官治國到軍事強權的逆襲:徹底顛覆「弱宋」觀點,以壯烈戰史重現宋朝的真實軍力
滿額折
作者:黃如意  出版社:崧燁文化  出版日:2024/11/01 裝訂:平裝
宋朝並非「文弱」,而是文治武功兼備的偉大時代 宋朝文武並重!反駁「崇文抑武」誤解 透過生動戰爭描寫,細述宋軍在冷兵器時代的戰術 以史實駁斥「弱宋」論,詳述宋朝與遼、西夏、金的壯烈對抗! 【戰爭藝術與軍事策略】 作者詳細講述了宋軍與遼、金、西夏等強敵之間的經典戰役,將戰爭戰術的複雜性和宋軍的戰場智慧生動呈現。書中特別提到宋軍在冷兵器時代所展現出的高超戰術,例如李繼隆與耶律休哥之間的對峙,兩軍指揮官的戰略謀劃與戰場決策被視為古代戰爭藝術的巔峰。 【宋朝將士的英勇精神】 作者透過一系列壯烈的戰鬥情節,強調了宋軍面對強大外敵時的頑強抵抗精神。宋軍將士如李繼隆、石保吉等,無論是對抗契丹還是西夏,總是在關鍵時刻展現無畏的決心和剛強的作風。他們的浴血奮戰展現了宋朝武人深厚的儒家精神內涵,書中透過歷史細節和人物描寫,傳遞出宋代社會的剛毅之氣。 【文官與武功的平衡】 作者認為宋朝採取文官掌軍的制度,是基於避免軍閥割據、維護國家統一的考量,這一制度後來成為文明國家普遍採用的軍隊國家化模式。本書駁斥了宋朝「崇文抑武」的負面評價,強調文官掌軍並不等同於軍事軟弱,反而促進了宋朝軍事與政治的穩定發展,並且有力支持了宋朝長達320年的國祚。 【戰爭與文明的衝突】 作者描述了宋朝在長期受到契丹、西夏、金、蒙古等游牧民族衝擊下,如何捍衛漢文化和儒家文明的正統性。特別是對南宋末期厓山海戰的描寫,強調了宋朝將士寧死不屈的精神,並將這種文明人的剛強與蒙古汗國的蠻橫形成鮮明對比。 ➔顛覆「弱宋」論調 宋朝並非一個軟弱的朝代,而是面對眾多強敵依然能夠屢次取勝,且保持長期的國家穩定。書中透過一系列戰例,如澶淵之盟、元豐伐夏等,展現了宋朝的軍事力量和外交智慧,並且駁斥了將宋朝與晚清相提並論的誤解。作者用充實的史實資料證明,宋朝能在如此困難的地緣環境下生存並繁榮,正是其強大的國家力量與人民精神的展現。 本書特色:本書為《逆轉宋史》上冊,以恢宏筆法描繪了宋朝的軍事實力和戰爭歷史,顛覆了「弱宋」的傳統形象。作者深入剖析宋朝與遼、金、西夏等強敵對抗,強調宋軍戰場智慧與冷兵器戰術的高超,並闡述步兵與騎兵共同作戰的藝術。透過多場經典戰役的詳細敘述,展現宋將士的剛強不屈精神,勾勒出一個鐵血強宋的鮮明形象。
庫存:1
定價:375 元, 優惠價:79 296
和戰、邊防與流民:南宋晚期的朝臣與國是爭議
滿額折
作者:黃寬重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2024/09/12 裝訂:平裝
和戰是南宋朝野長期關注、激烈爭辯的議題。倚江南立國的南宋,長期面臨金、蒙強敵的虎視與侵凌,和戰既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重大國政,更是承繼北宋議政傳統,高唱春秋大義的士大夫最關注、議論的核心議題。 到寧、理二帝的南宋中晚期,和戰議題更提升到相繫國家安危的重大國是,引發激烈論辯。寧、理二帝的繼位掀起黨爭,引發南宋內政嚴重對立,又在境外蒙古崛起、南侵及政權遞嬗的過程中,被迫捲入爭戰的漩渦,讓和戰及其衍生的邊防、流民議題相互糾結,甚至互相攻訐,演成嚴重政爭。 黃寬重長期深入研究宋代的政經環境與社會議題,並提出獨到論述,本書是認識南宋內政、外交、士大夫議政風格及晚宋政局發展,最關鍵的課題。
庫存:3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大宋官家現形記:撕開宮廷政治三百年的黑幕
75折
作者:吳錚強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4/09/06 裝訂:平裝
無疑處生疑,探照正史隱晦角落趙匡胤是順天法地,還是背叛幼主?黑殺將軍神諭,趙光義真是皇帝命?三子奪嫡你死我活,真宗漁翁得利?哲宗廢后孟氏逆襲,還朝垂簾聽政?風雅宋的另一面是詭譎、心計與權謀……不撥開宮廷政治的層層迷霧,無法看清真實的宋史宮廷鬥爭貫穿歷代政治史,無論是統一時期的秦漢、隋唐、明清,或分裂時期的三國、十六國、南北朝、十國等,無不經歷漫長的、殘酷的政治鬥爭。但宋朝正史的宮廷卻宛如一股清流,蔚為兄友弟恭、夫唱婦隨、父慈子孝、君聖臣賢的皇權政治典範。事實真的如此嗎?全書透過宮廷政治視角,圍繞政治鬥爭中聚訟紛紜的關鍵事件,如陳橋兵變、斧聲燭影、澶淵之盟、紹熙政變等,擺脫既有定論的束縛,力圖從史料中尋找未被遮蔽和美化的蛛絲馬跡,抽絲剝繭還原宋代政治權力的聚散變幻,最大限度地發掘兩宋宮廷權鬥的真相。將宋朝政治史劃分為皇帝、皇太后、太上皇與權相四個時期,北宋黨爭的悲劇,僅是書生清談誤國?太上皇導演的皇家倫理悲劇,如何決定王朝的命運?一一揭示不同時期複雜的派系權力問題,以及對歷史走向的影響,提供讀者一條全新理解宋朝的路徑。「大內偵探」吳錚強教授致力於比勘同一史事的文本差異,挖掘被忽視的舊史記載,鉤考史料的隱微內涵,參酌足資採信的今人研究,再細心拼綴史實殘片,適度運用邏輯推證,揭開層層塗飾的兩宋祕史。
庫存:2
優惠:春季閱讀書展
定價:500 元, 優惠價:75 375
宋朝來的信:用書信打開歷史(含長幅拉頁詳現「全書人物關係圖,人物生卒年及信札索引,歷史事件對照表」)
滿額折
作者:仇春霞  出版社:一卷  出版日:2024/07/10 裝訂:精裝
重磅宋史新作!這不是後人記載的歷史,而是歷史人物親筆寫下的歷史!★用書信打開歷史,直面卸了妝的宋代名人與宋代社會★ ★書信呈現歷史人物最真實的一面,折射出宋代政治、社會、軍事、文化、經濟的萬般景象。★這是一部以書信做為歷史切入點的重磅宋史新作。宋代群星閃耀,人才輩出;本書圍繞范仲淹、富弼、文彥博、歐陽修、韓琦、蘇洵、蔡襄、司馬光、蘇軾、黃庭堅、蔡京、米芾、劉錡、趙構等六十餘位宋人留存於世的〈邊事帖〉、〈安道帖〉、〈天聖帖〉、〈黃樓帖〉、〈付岳飛書〉等百餘帖親筆信札,依內容分為五卷:「請戰」、「為官」、「治學」、「通人情」、「了生死」。其中蘇軾的信札最多,計十九帖;其次是蔡襄,十八帖;米芾,六帖;其餘宋人一至三帖不等。讀宋人書信,與歷史人物隔空相見,看見一個個鮮活的靈魂作者將簡短的書信與史料揉合並加以延展,巧妙的鋪陳每封書信所涉及的人、事、物及背景,還原大歷史,既生動、真實,又人性化。讀這些信,既是讀人,也是讀史。宋代重文抑武,全書卻以「請戰」開卷。這是因為宋代內憂外患,朝廷黨爭不休、頻繁換相,邊陲外敵侵擾、戰事不斷。以「請戰」開篇,正是作者徐徐揭開處於這種特殊情境下的宋代歷史大幕,所做的精心安排;多帖與戰事有關的書信,結合宋代政治、社會、軍事背景加以解讀,更能理解當時嚴峻的戰場形勢與激烈的朝堂矛盾。首篇以范仲淹的〈邊事帖〉為引,帶出當時北宋與西夏的戰況,以及范仲淹的沉穩風範。這封信是范仲淹在西北抗擊西夏時所寫,信中對戰事輕描淡寫,其實當時的處境相當兇險。之後他回到朝中,因推行新政不利又被貶謫,仕途坎坷,但他一生從未沉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名留青史。這些書信的主角大都是歷史名人,也有幾位名聲雖不響亮卻也是可敬的人物。例如沿著蔡襄寫的〈安道帖〉走入歷史深處,便能結識這封信的收件人——余靖。余靖既非大官也不是才子,一生所做的都是苦差事:兩次出使契丹,兩次出征國境最南端的蠻荒之地,他的生活與風花雪月沾不上邊,但是正因為有一批像余靖這樣勇於承擔的人,才成就了北宋玩家們的風雅。作者也解讀了信中提到的各種特殊事件和有趣的細節,包括:蔡襄如何處理與皇帝的關係,宋代種茶、製茶的情況,男性給男性送花的時尚,名人之間的書畫、文房收藏與交流,李後主的澄心堂紙為何是絕代珍品,李庭邽墨如何一墨難求……;此外,宋代是飲食大繁榮的時代,自然也少不了飲食話題。透過書信,不僅可以解讀
庫存:3
定價:750 元, 優惠價:9 675
北南角力中的新秩序:遼金元史
滿額折
作者:陳昭揚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2024/02/01 裝訂:平裝
北族國家的擴張與征服,少數統治與挑戰 入主漢人世界的北亞民族, 如何建立起兼容並蓄的多元體制 ? 十至十三世紀之間,契丹、女真、蒙古等族相繼於中國北方建國,並開始向外擴張。隨後,南方的漢族社稷遭受波及,漢人的國家──尤其是宋朝──面對北方的衝擊及進逼,最終在西元1279年被完全征服,中國歷史由此進入了下一個階段。 南方的漢人起初極力抗拒這些侵略,但在這三個北族國家的努力下,被統治的漢人逐漸認同了他們。另一方面,在統治過部分或全部的中國之後,這三個北族國家也有了類近中國王朝的表現,並在日後被視為中國朝代的一部分。 遼、金、元雖然先後相承,然而三國的疆域與轄內百姓各有樣貌。儘管三國皆統治漢地,但遼朝僅得幽燕,金朝已轄漢人半壁天下,元朝則是混合漢人世界的南北。在國內漢人的數量,遼約占全國人口半數以上,金、元則多過北族人口的十倍以上。三國的人地格局落差如此大,統治上也因應各自環境而有獨特的表現。 本書試圖彙整學術界的研究所得,以北族的視角切入,利用三國本身的紀錄、「外人」的描述、考古的資料,勾勒出遼、金、元三國歷史的基本面貌。 ▍【聯經中國史】簡介 聯經出版公司五十週年鉅獻 戰後臺灣中國歷史研究的總整理 亞洲視野,國際視角,全新解讀 終於,我們有一套新的中國通史 過去幾十年,臺灣的歷史學者們在中國歷史和文化的研究領域取得了許多嶄新成果。對於這些學術成果的積累,我們認為有必要展開一項全面的整理工作,因此有了「聯經中國史」的出版計劃。 這套書有以下幾項特點: 第一、寫作對象是對中國歷史有興趣的一般讀者與學生,因此採用敘事性的手法,而非僅僅純粹的史學論述或理論解釋。 第二、融入最新的研究成果,呈現新的視角,讓讀者對中國的歷史與文化有新的瞭解與認識。 第三、敘述的重心放在社會經濟、日常生活與文化發展,減少對宮廷政治的詳細描述。 第四、不再將漢族或漢字視為中國歷史的唯一中心,更加強調自古至今中國歷史與周邊不同族群的互動和交融。 第五、強調中國歷史與亞洲和世界的緊密聯繫,從更廣大的視野中突顯中國歷史的特色。 ▍【聯經中國史】預定書目與作者 主編╱王汎森(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2024年2月出版: 《華麗的貴族時代:魏晉南北朝史》╱呂春盛(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北南角力中的新秩序:遼金元史》╱陳昭揚(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跨國交織下的帝國
庫存:3
定價:550 元, 優惠價:9 495
南宋朝野論王安石與新法
滿額折
作者:梁庚堯╱編著  出版社: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日:2023/12/08 裝訂:平裝
本書探析南宋朝野在不同時期、不同層面對於王安石的評價,從政局變化、學術思想、以及鄉里社會的基礎,分析王學與程學在南宋的消長起伏,進而對南宋末年與王安石相關的讖言與話本進行考證。全書內容豐富,考證詳實,對南宋的政局變化,教育與科舉的內容,尤其分析詳盡。因此,本書既是對先行相關研究的統整梳理,也包含作者深入相關史料後所得出的創見,對於有志研究南宋史的學者而言,本書是必須參考的論著。
庫存:3
定價:760 元, 優惠價:9 684
契丹:從白馬青牛的起源傳說,到草原帝國的崛起與沒落。
滿額折
作者:宇信瀟  出版社:大旗  出版日:2023/12/01 裝訂:平裝
好評推薦朱振宏/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系主任張中復/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教授、前系主任許守泯/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Cheap/百萬歷史Youtuber溫 蒂/Podcast「歷史下酒菜」主持人看馬背上的草原民族——契丹,如何成為中國歷史不可忽視的一環!傳說在大興安嶺南麓,有兩條大河奔流而下。有一天,一位久居天宮的天女駕著青牛車下凡,遇到了一位騎著白馬的年輕仙人,兩人一見鍾情便結為夫妻。之後生下的八個兒子,則繁衍為契丹民族的八個部落,這便是白馬青牛的傳說。出生時帶著神光異香的耶律阿保機,是如何步步平定皇族內部和部族間的紛爭,將契丹從零散的草原部落,變成強大的統一帝國?應天太后為了鞏固自己手中的權力和推舉心中的繼承人,竟然甘願自斷手腕?隱藏在斷腕事件背後的是傳統契丹皇室貴族的隱患……火神澱之亂後,糊里糊塗坐上契丹可汗皇位的竟然是一天要睡十六個小時的「睡王」耶律述律,對權力地位沒有興趣又嗜睡的他,卻幫助契丹帝國脫離了貴族對皇權的影響?經過耶律大石的西征與卡特萬草原戰役後,好不容易穩定的「喀喇契丹」,成為了中亞地區的霸主,卻因為收留了一位蠻部王子──屈出律,導致帝國走向滅亡的命運……本書聚焦中國契丹民族的帝國歷史,從民族的起源傳說到皇室內可汗之位的爭鬥、和不同中原王朝間的交涉與戰事因果,再到帝國是如何沒落,以及覆亡後的影響,呈現出最完整的契丹歷史!
庫存:3
定價:480 元, 優惠價:9 432
南宋時代抗金的義軍
滿額折
作者:黃寬重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2023/11/02 裝訂:精裝
女真侵宋入主中原後,眾多被統治的漢人為了求生存而組軍抗金,宋金戰爭爆發之際,宋人鼓勵義軍歸正抗金,等到宋金雙方議和,義軍的活動反而成為議和的障礙,宋廷對義軍的態度,時而厚賜招撫,時而猜疑拒納,使義軍無所適從。而義軍的活動,亦因民族意識與個人利益兩大因素的互為消長,終於變質,金亡之後,宋疑義軍而不用,義軍遂紛紛投奔蒙古,竟至成為蒙古滅宋之前鋒。南宋義軍的事蹟已成歷史,如何由史鑑中汲取經驗與智慧,大可深思。
庫存:2
定價:750 元, 優惠價:9 675
一讀就停不下來的大宋史:重文輕武的宋朝,國力真的有這麼弱嗎?
79折
作者:劉觀其  出版社:海鷹文化  出版日:2023/09/28 裝訂:平裝
★★劉觀其說的歷史,就是好看,讓你永遠忘不了!宋朝雖然戰亂不斷,卻是以文治國。宋太祖收武將之權,崇尚文治,實行中央集權,對於大臣是防之又防,可是結果卻不能如願。宋朝一直受辱於少數民族政權,多次低頭簽訂和約,委屈求全……◎ 這本書,給你不一樣的宋朝歷史!一直挨打、求和的宋朝,為什麼可以延續320年?僅僅一夜,造反點檢就成為天子!開國天子離奇之死大遼的沒落/北宋江山毀於誰手?智障的度宗/宋詞最多情◎ 全方位、新視角、多層面的豐富內容,讓你一讀就停不下來!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原本為後周的殿前都點檢,而後於陳橋驛發動兵變,成功奪取政權。宋仁宗、宋神宗想要改革,但是結果都未能如願,小人作祟,積重難返,更重要的是,改革並未切中要害,也不切實際。更讓人失望的是有一些荒唐之君,演出讓人啼笑皆非的鬧劇。不僅有身心俱病的宋英宗,還有縱情於聲色犬馬的宋哲宗,更有喜歡昂貴石頭、愛好文藝的宋徽宗。◎ 一段「無奈與辛酸」的歷史,勾勒出宋朝最真實的輪廓!清幽淡然的女詩人李清照,看著這個兵荒馬亂的世界,淒涼愁苦的生活也造就了一首又一首的名詞。後人都將岳飛與秦檜相比,就是在於他們不同的人生選擇:面對異族來侵,岳飛在背上刻下「精忠報國」,在沙場上為國為民馳騁;秦檜卻在思量自己的小惠小利,面對誘惑,最終成為辱國之賊。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范仲淹,寫下自己「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的鄉愁。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為出版書籍、傳播文化提供便利。沈括更是舉一世才華,寫出百科全書《夢溪筆談》……如此,宋朝沉重著,屈辱著,也輝煌著。
庫存:2
優惠:知遠全書系
定價:380 元, 優惠價:79 300
宋代中國的改革:王安石及其新政
滿額折
作者:劉子健  出版社: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2023/09/12 裝訂:平裝
海外宋史名家劉子健成名力作,繁體中文版首度推出士大夫政治研究典範之作,集王安石變法研究之大成以卓越洞察力,勾勒出「宋代中國的改革」簡明全景本書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重新闡釋了王安石變法的重點及其失敗的原因。全書以王安石變法為主線,將北宋中後期的歷史分為變法、反變法和後變法三個階段,完整地敘述了北宋後期士大夫政治全局的演變。
庫存:1
定價:530 元, 優惠價:9 477
宋遼關係史研究
滿額折
作者:陶晉生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2023/08/03 裝訂:精裝
傳統中國的對外關係,常以建立以中國為中心的世界秩序為理想,要求鄰邦對中國朝貢。但是朝貢制度不足以涵蓋中國數千年來的外交關係。本書根據豐富的史料和前人的研究,考察宋遼對峙的局勢之下,宋朝對遼外交的特色。當時宋廷不得不採取比較實際的政策,承認與宋勢均力敵的遼朝為兄弟之邦,建立平等的外交關係。著者並且在這一架構上,分析北宋對遼外交的幾次重要交涉。本書中文初版於1984年出版,此為新版。
庫存:1
定價:680 元, 優惠價:9 612
像趙匡胤一樣活著全集:從浪跡天涯到君臨天下的傳奇帝王
滿額折
作者:獨孤慕雨  出版社:普天  出版日:2023/04/25 裝訂:平裝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經濟與文化教育最繁榮的時代,開國始祖趙匡胤,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軍人出身的皇帝,與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和成吉思汗等雄君霸主並稱於世。從一個流浪漢到一代帝王,趙匡胤的人生有著一段段值得咀嚼的傳奇,有著一則則厚黑謀略,更有著一幕幕刀光劍影。趙匡胤是一位能征善戰的悍將,同時也是滿腹心機的謀略家,不但發動不流血政變,兵不血刃奪得政權,躍居帝王之後,也不像其他帝王一樣誅殺功臣,反而靠這些人翦滅對手,逐步統一混亂的中國。為了避免武將專權,他靠著巧妙手段勸退功臣,在談笑之間杯酒釋兵權,開創宋代重文輕武的全新局面。他是一個性格獨特,很有心機的皇帝,擁兵自重而不張揚,想篡位奪權卻不動聲色。有人說他狡詐虛偽,有人說他聰明睿智。高強的軍事謀略、高明的政治手腕、高超的馭人之術,讓他登上權力的頂峰。二十歲毅然離家,三十三歲君臨天下,趙匡胤靠著超群的謀略與膽識脫穎而出,從亂世中四處漂泊的流浪漢,一躍成為叱吒風雲的帝王,開創中國歷史上最繁榮的文治盛世。 這樣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君主,到底是聰明睿智,還是奸巧狡詐,至今仍沒有定案。本書採用全景式描繪,佐以紮實的史籍資料,從趙匡胤取代後周開始講起,細細描繪圍繞在他身邊發生的每一件重大事件,展現他多采多姿的一生。本書全方位還原大宋王朝開國精采歷史,作者以犀利風趣的筆觸,寫盡宋太祖趙匡胤的智慧與權謀。讀完本書,你一定會發現,原來這位創立大宋三百年基業的君主,一點也不輸秦始皇、漢高祖與唐太宗……
庫存:1
定價:399 元, 優惠價:9 359
北宋的改革與變法:熙寧變法的源起、流變及其對南宋歷史的影響
滿額折
作者:梁庚堯-編  出版社: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日:2022/11/30 裝訂:平裝
北宋的政治史基本上以兩大問題為中心,一是對外關係,二是改革運動,而這兩大問題又相互牽連。在對外的情勢上,北宋承受著遼、夏強敵的威脅,當外患進逼時,讓人警覺到內憂。由於中國對外一向有「修德來遠」的主張,北宋在取得對外和平的同時,也可能進一步從內政上反省致弱的原因,把「修德來遠」的意義從維持和平的消極態度,轉化為改革內政的積極要求。《北宋的改革與變法》主要爬梳北宋慶曆改革與熙寧變法的緣由、實施內容及其施政阻力與偏失,進而探究熙寧變法與北宋晚期黨爭激烈化之間的關係,以及新法對於南宋歷史的影響。本書將帶領讀者一窺慶曆改革與熙寧變法在宋史所扮演的腳色,並藉此說明這兩次改革事件是把握北宋政治史概觀的核心議題。
庫存:1
定價:720 元, 優惠價:9 648
宋徽宗
滿額折
作者:伊沛霞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2022/10/24 裝訂:精裝
他是文化的開創者,還是亡國的罪人?專門研究宋代史的漢學家伊沛霞,以全新視角,分析這位藝術家皇帝如何踏上悲劇之路。一一○○年正月,十七歲零三個月的徽宗登上了宋朝天子寶座,從此開始了近二十六年的統治,直到一一二五年的最後一個月。宋朝差不多有一億國民,是當時世界上最富有和最先進的國家。宋徽宗以對藝術的貢獻而聞名:他是造詣很深的詩人、畫家與書法家,他熱衷於修建寺觀與園林,是開風氣之先的藝術品及文物收藏家,也是知識淵博的音樂、詩歌與道教的贊助人。在支持藝術的範圍、對藝術領域的關注及投入的時間上,世界歷史上少有君主能與他相提並論。然而,在治理國家這項主要職責上,他卻一敗塗地。正是在他統治期間,女真人在北方鞏固了實力,並大舉入侵宋朝,攻陷都城開封,擄走徽宗、數千名宗室嬪妃,與宮中侍從。徽宗本人也在遠離故鄉的地方,作為一名俘虜,度過了生命中的最後八年。伊沛霞教授積數十年之力撰成《宋徽宗》,成為英文世界為這位皇帝撰寫的首部完整傳記,力圖矯正大眾對徽宗「腐化、昏庸」的偏見。伊沛霞重塑了宋徽宗的形象,將其放回歷史語境中,還原一個繁榮國度的君主不斷追求卓越榮耀的雄心——儘管這份雄心以悲劇收場。徽宗在即位早期竭力超越朝廷黨爭,隨後將精力轉到自己擅長的領域。他大大拓展了朝廷的慈善事業,建立官學、醫院、孤兒院、乞丐墓地。作為藝術家,他身邊圍繞著傑出的詩人、畫家、音樂家,他還修築了壯麗的宮殿、寺觀和庭園,後世幾乎難以超越。他對道士青眼有加,為道經作注,還讓臣民也接受並踐行這種信仰,不過他對道教的虔誠最終偏離了儒學主流,削弱了他的治國能力。本書特色▍十五張全彩繪畫,讓讀者賞析宋徽宗的瘦金體法與藝術造詣。▍以現代史家之眼,還原宋徽宗的真實生命歷程——拋開中國傳統史學符號化的道德指責,伊沛霞教授以「瞭解之同情」的現代學術立場與現代政治觀點,從宋徽宗自己的視角出發,再現了北宋末期的歷史與時代風貌。▍北宋末期,中國的藝術水準究竟取得了多高的成就?——作為歷史上屈指可數天賦極高的藝術家皇帝,在書法、繪畫、詩詞、茶道、建築等多個領域,宋徽宗在位年間,有何種影響。 他和同時代藝術家,如何往來。以繪畫為例,作者選取五幅名作,進行了細緻的分析。▍北宋的滅亡是偶然還是必然?在位二十餘年,宋徽宗犯過哪些錯誤?在走向盛世的時刻,宋徽宗在面對外交、戰爭、黨爭、經濟方面的棘手問題時,出於何種目的,做出了哪些決策,使得情勢急轉直
庫存:5
定價:850 元, 優惠價:9 765
遼夏金元史:多元族群的衝突與交融
滿額折
作者:張帆; 陳曉偉; 邱靖嘉; 林鵠; 周思成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22/09/07 裝訂:平裝
突破中國史框架,用更為廣大的視角審視過去被視為「外族」、「征服王朝政權」的遼夏金元 馳騁草原的馬上民族從部落聯盟走向專制王朝,這樣的轉變,如何撼動了東亞乃至全世界? 在中國歷史上,北亞草原散居著不同的游牧民族,他們以部落聯盟的姿態與南方中原王朝或交往、或征戰,長久以來被視為邊塞的不安定因子,是被稱作「胡」、「虜」的「化外之地」。直到十世紀,這樣的局勢出現了歷史上未曾有過的變化。 本書以遼、西夏、金、元四個政權為主體,試著突破以往中國史的框架,剖析這些游牧族群如何建立帝國體制、施行統治技術,以及經過長期的衝突與交融,呈現兼容多元族群的帝國特色,並對後來的明清政治發展造成深遠的影響。 ▎游牧民族的世界北亞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建立起部落聯盟的政治型態。為了生存所需,他們與南方農耕族群時有貿易互動,卻又時而發起侵奪行動,因此被中原王朝視為邊境擾動的不安要素,甚至貶抑其為無文化可言的「化外之民」。十世紀初,耶律阿保機躍馬持弓,建立東抵怒海、北絕大漠的「大契丹國」。騎兵鐵蹄不僅踏破中原邊防,策馬的長鞭聲更鼓動党項、女真、蒙古相繼崛起,呼嘯著游牧民族統略中土、席捲世界的時代已然來臨! ▎多元帝國的統治要統治一個廣納多族群的大帝國,「治天下」豈是容易之事!於是這些征服者創制自己的文字,既用以書寫自身的文化與歷史,也翻譯來自不同族群的文化結晶。無論是西夏文的佛經、女真文的論語、八思巴文的碑刻,都深刻地記錄著帝國璀璨的多元文化。除了文字語言外,大帝國更延攬來自不同民族的人才,還採取因地制宜的統治措施,在不同族群保留自身社會生活的同時,又可以為政府輸入新鮮的血液,構建出富有活力的多元帝國。 ▎跨界的亞洲史視野有別於漢人傳統的王朝更迭史,或者中國史、日本史的國別史,遼夏金元為亞洲史提供了真正的跨界視野。北亞民族所建立的多元帝國,跨越了原有的民族、國家、文化邊界,其統治的人民,無論其生活型態是游牧或農耕,信奉的是佛教、道教、基督教還是伊斯蘭教,都在廣袤的帝國之中得以接觸。中亞的商人能夠在漢人的城市中做生意,西藏的僧侶進到蒙古草原弘法,西亞的教士出現在太平洋畔的港口。游牧民族的帝國,不但是打開中國史到亞洲史的門扉,更是連結亞洲史與世界史的橋樑。 本書特色 1. 由張帆等五名專家學者合作編寫,為
庫存 > 10
優惠:特殊書展B
定價:520 元, 優惠價:79 410
蒙古帝國締造者成吉思汗:大敗金兵,降伏西夏,遠征中亞,建立蒙古四大汗國的一代天驕鐵木真
滿額折
作者:歐陽翰; 楊玲玲  出版社:崧燁文化  出版日:2022/08/15 裝訂:平裝
歷史上傑出的軍事統帥╳中國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帝王 蒙古帝國首任大汗,「擁有海洋四方」的歐亞霸主成吉思汗! ▎歷經波折的童年,造就堅毅的草原狼 ──走過亡父之痛,堅強早熟奉養母親 成吉思汗的父親「也速該」有勇士之稱,驍勇善戰的蒙古首領之一。他倔強、不服輸且天資聰穎,剛滿五歲就已經學會了騎馬和射箭,繼承了父親的天賦及意志,但在十三歲時承受亡父之痛。艱苦的環境,磨練了小成吉思汗的意志,形成其堅忍不拔的性格。 ▎初為首領,征戰失利卻贏得眾人之心 ──收復人心壯大自身勢力 十三翼之戰中,成吉思汗雖吞了敗仗,對手札木合大批殺害俘虜,其手段殘暴令人髮指,而他樂善好施的君主風度引人投奔。此戰雖敗,卻增強了實力,幾經征戰,他滅斡魯朵,成為了蒙古高原最強大的統治者。 ▎為父祖復仇,迎戰塔塔爾再攀巔峰 ──利用嫌隙把握機會為父報仇! 具有雄才大略的成吉思汗擅長把握時機,利用敵人內部的矛盾,毫不猶豫將敵人致於死地,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他與金朝聯合,一起夾攻塔塔爾,合作無間集中力量一舉打敗塔塔爾。 ▎不計前嫌,真誠相待,封賞功臣,頒布法典 ──論功行賞不手軟,立功善待親信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草原後,大封功臣、宗室,創立了軍政合一的千戶制;建立了便於統治、能征善戰的軍政組織;定青冊,頒《大札撒》法典;命人創蒙古語、蒙古文,讓蒙古文化得以傳承不朽。 ▎戎馬一生,臨死仍念城池 ──征戰歐亞開拓疆土的的一世梟雄 他病危之際,西夏首都興慶正在陷落,臨終前宣告「唐兀惕王國已逝,將作為死後陪葬。」為了征戰大業,舉行「特別的葬禮」。祕而不宣,將沿途遇到的人全部殺死,時長三月,從西域運至克魯倫河畔,無墓葬地,遺體深埋,以群馬踏成平地…… ★本書特色: 成吉思汗充滿波折又傳奇的一生,不僅統一蒙古各部,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在各場征戰中看見成吉思汗有勇有謀的一面,史稱「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卓越的軍事才能與堅毅的性格使他征戰沙場無往不利,看他在馬踏黃沙滾滾的煙硝中如何綻放璀璨光芒!
庫存:1
定價:299 元, 優惠價:79 236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4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