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生死隨業:惟明法師開示語錄01
滿額折
生死隨業:惟明法師開示語錄01
生死隨業:惟明法師開示語錄01
生死隨業:惟明法師開示語錄01
生死隨業:惟明法師開示語錄01
生死隨業:惟明法師開示語錄01

生死隨業:惟明法師開示語錄01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80 元
優惠價
90432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8元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係由作者的閱經札記、學佛心得等彙編而成,內容散漫無章,屬隨筆性質,然其重點則在闡發佛法要義。
本書分上中下三編。上編「閱經錄片」,內容以阿含經為主,在每擷一段經文後,附有筆者的一些心得感想。中編「珠璣集」,係將佛經祖語精簡部分,加以分門別類;屬於閱經札記。下編「禪悅錄」,為筆者較早時期的學禪心得,內容多引證祖師語錄。

自序

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為人生最迫切需解決的問題!試一閉目,前際茫茫,後際墨墨,何處是吾人安身立命之處?生死大事為根本,飲食男女乃至利名家國為枝末;根本問題不獲解決,則一切枝末落空!
然,為何有此生死輪迴現象?現前迷惘的身心世界由何而起?曰:由眾生迷失真心,隨逐妄想而起!譬猶清淨的水(即真心),為灰土等雜質(指煩惱亡想)所污染(真妄和合),遂現此混濁狀貌(各各有情的根身),和不可樂現象(濁水苦澀猶老、病、死等八苦)。
由以一譬喻,我們可以明白,眾生由於背覺合塵,故有此生死流轉,今欲返本還源,也唯有自背塵合覺下功夫!亦即:混濁的水(六道眾生),須經沈澱、過濾等過程(修戒定慧三無漏學),俟水質純清淨白(朗然大覺,常、樂、我、淨)即大功告成(成佛)。
同時,佛法如大海,愈入愈深,進一步我們可以觀察到:真如不變隨緣,隨眾生煩惱的厚薄,而有右述的昇沈互見(猶水隨污染程度顯現不同形狀顏色);復由真如隨緣不變,佛與眾生雖迷悟之有殊,而現前一念覿體無二(水雖混濁,然此水性究與灰土等雜質性離;亦猶虛空雖為雲霧所翳,然此虛空終不更動絲毫;鏡花,水月,均可為喻),苟起真正觀照,一念即至佛地(昔本無迷,今亦無悟;體自如如)!世尊菩提樹下睹星悟道,首先明見斯理(在此之前,六年苦修,雖行的是背塵合覺功夫,仍屬漸修),以後禪宗燈燈相傳,皆奠基於此!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不外以此頓漸二種法門,使眾生翻迷啟悟,脫出苦海。
《法海點滴》係由筆者的閱經札記、學佛心得等彙編而成,內容散漫無章,屬隨筆性質,然其重點則在闡發右列要義。
本書分上中下三編。上編「閱經錄片」,內容以阿含經為主,在每擷一段經文後,附有筆者的一些心得感想。中編「珠璣集」,係將佛經祖語精簡部分,加以分門別類;屬於閱經札記。下編「禪悅錄」,為筆者較早時期的學禪心得,內容多引證祖師語錄。筆者一向疏於文墨,且所閱讀過的經典也極為有限,但以佛恩難報、信施難消,且經律中有「剝皮為紙,析骨為筆,書寫經典」的訓喻,古德有「半偈亡軀,一句投火」的求法精神,是以不得不勉,遂斷斷續續集成這一冊子,自覺深度、廣度均不夠,然意在接引初機,使對正法生起欣求之心;尚望博達之士,賜予教正。
書成,蒙真華老法師於百忙中撰序,悟明老法師題字,法振法師設計封面,增光篇幅,併致謝意。

民國六十八年九月五日 釋惟明於埔里

目次

明暘法師題字
真華法師序
自序一
自序二

上篇 閱經錄片

一、梵天與上帝
二、如來在世間應行五事
三、擔的譬喻
四、四果喻四種沙門
五、利養壞人善法
六、色味、色大患、色出要
七、生死長遠、實可厭患
八、今得值佛、云何空過
九、愛國與拔親
十、佛躬看護病比丘
一一、六年寒徹骨,心苦有誰知
一二、波斯匿王對佛陀的讚歎
一三、過去讓他過去
一四、不認六塵緣影為心
一五、根、塵、識虛妄不實
一六、云何名世間
一七、看破、放下、自在
一八、五陰(蘊)略釋
一九、湼槃境界的譬喻
二○、有三因緣,識來受胎
二一、尊者朱利槃特的故事
二二、舍利弗辯謗
二三、佛呵斥污道沙門
二四、僧尼堪受人天供養
二五、僧寶不可輕
二六、殺生「拜拜」,佛不稱歎
二七、從闇入明與從明入闇
二八、布施得法,獲大果報
二九、生死隨業
三○、如何做一個標準的居士
三一、隨生子、勝生子、下生子
三二、佛教的時空觀
三三、種族平等的先驅者
三四、民主、平等和不講權威
三五、真人法和耆年法
三六、一切苦生、皆由貪愛
三七、大師唯說調伏欲貪
三八、身苦患心不苦患
三九、燒燃法與不燒燃法
四○、如何為困篤病人說法
四一、善說法要,不為名利
四二、色身無常,湼槃可欣
四三、世間無常,國土危脆
四四、守護根門,繫心正念
四五、訶欲三部曲
四六、九惱法和九無惱法
四七、福慧雙修四料簡
四八、七種斷煩惱法
四九、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五○、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五一、障人說法,得不善報
五二、神通未足為常法
五三、不輕慢未悟善知識
五四、聲聞慈和菩薩慈
五五、沙門不宜聚集財寶
五六、消除隔閡,教團為重
五七、恆遊行與恆一處止
五八、道場、知識揀擇四料簡
五九、四衰出家、非法門幸
六○、何等長老,為人愛敬尊重

附錄
一、佛法的真善美
二、獅頭山的弘法標語
三、「名山警言」讀後感
四、如何制止報紙謗佛誣僧
五、我們要做護法的金剛
六、讀「破廟裡的女人」有感
七、作如是因得如是果
八、批評文章的商榷
九、讀「繫於一念」有感
十、評正周堃君的反佛論調和對禪的誤解
「法海點滴」書後
附語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32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