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誰殺了麥可傑克森:真正認識流行樂之王
滿額折

誰殺了麥可傑克森:真正認識流行樂之王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80 元
優惠價
90342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麥可.傑克森的成就與影響力:
《時代雜誌》譽為「貓王以降最熱門的個人奇蹟」。
《紐約時報》說在流行樂壇裡只有兩類人:「麥可傑克森與其他人。」
NBC稱麥可.傑克森的影響力是「世界流行文化40年來第一人」。 
《顫慄》專輯已在全球賣出了超過1.04億張,為史上最暢銷的音樂專輯。
曾獲得16座葛萊美獎。
史上個人慈善捐款最高藝人,金額高達三億美元。
曾兩次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2009年6月25日巨星隕落之後,人們更渴望知道事情的真相;了解真相,是懷念最好的方式。

「看看這些男孩臉上由衷的快樂和喜悅,這就是童年的真諦,
是我從未曾擁有過,而永遠在追尋的夢。」
~麥可傑克森

自從麥可.傑克森1996來台、熱力點爆中山足球場的歷史之旅後,我們再從媒體上聽到他的消息,幾乎都令人不禁皺眉。2003年在柏林旅館的陽台上「晃嬰兒」、2005年穿著睡褲出庭他的「孌童案」世紀大審,我們不禁搖頭嘆息,這位在全球擁有數億歌迷的的偶像、「流行樂之王」到底怎麼了?
2005年的無罪宣判跌破國際傳媒的眼鏡後,大眾仍忖度,是因為花得起重金禮聘一流的名律師,所以靠著巨富而逃脫法律的制裁嗎?新聞喧鬧一過,除了資深歌迷之外,一般人各自回歸各自的生活,自然也就淡忘了這件事、這個人。畢竟這位明星離我們太遙遠。
直到在沉寂數年之後,在50歲的「高齡」,麥可宣布要舉辦多達50場的「This is it」最後謝幕演唱會。這位超級巨星在孌童醜聞案後是否已遭歌迷背棄?答案很快揭曉,演唱會的75萬張門票,在開售後短短四個半小時內搶購一空,麥可又打破了史上演唱會門票銷售最快的紀錄。麥可.傑克森幾乎可以算是東山再起了,他的確沒有「過氣」,之前幾年只能算是「淡出」罷了。
但接下來的事更令人震驚。就在演唱會倒數前幾日,2009年6月25日,麥可.傑克森竟然突然過世了。這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消息,讓全球數億人急切上網搜尋,差點讓Google停擺,一度以為是遭受駭客攻擊,這時世人才見識到這位巨星影響力的真實規模。
在歌迷的淚水中、在眾人的狐疑中,人們等待著死因的鑑別,當偵察結果指向藥物致死後,人們覺得驚恐。到底是因為治療長年的失眠而不當用藥,還是圍繞著「傑克森賺錢機器」的某個環節進行著可怕的陰謀。在這個詭譎、震撼的事件後,真相是否有水落石出的一天?誰都不敢說。麥可無論生時或死後都是一團猜不透的謎。
麥可.傑克森死後的短短幾個月內,關於他的各種瘋狂傳言比起他生前毫不遜色。其中被狠狠戳破的一個是他的驗屍報告,真假版本「差很大」。然而當八卦小報在第一時間就散播了一個極其污衊的驗屍報告時,大部份的媒體就像往常一樣,就是照單全收報導出來。只有緊追麥可各種訊息的傷心歌迷知道,這只不過是「又一個」聳人聽聞的謠言。
關於麥可的事,再離譜誇張都有人會相信,而這正是2005年這場審判時大環境的氛圍。
麥可曾說,〈童年〉(Childhood) 這首歌幾乎等於他的自傳,歌詞中說:「你瞭解我的童年嗎?……人們說我不太對,因為我熱愛這樣初始的東西……」
起訴他的檢察官湯姆.史奈頓不吃他這一套,他說麥可不是愛兒童,而是戀童癖。他想方設法要定麥可的罪,可說是無所不用其極。很多人都深信史奈頓是麥可的宿仇,因為在1993年的錢德勒孌童案及2005年的阿維佐孌童案,「恰好」都是由這位聖塔芭芭拉的檢察官積極主導。
1993年,史奈頓打定主意要起訴麥可,運用了極具羞辱性的手法,這讓麥可十分著惱,於是寫出了〈D.S.〉這首以人名縮寫為題的歌,指的無疑就是史奈頓,這幾乎是半公開的祕密。麥可在歌詞中寫:「不管死活一定要逮住我……我敢說總之他媽媽當初沒有把他教好……D.S.是個冷酷的人……」然後在「歷史之旅」世界巡迴演唱會(包含1996的台灣場次)中唱遍全球。不論我們是否會因麥可的幽默式反擊而莞爾,但這個仇結深了。
麥可的首席辯護律師湯瑪斯.梅塞洛指出,這個起訴案根本完全站不住腳,而史奈頓的論點也複雜到連自己很難講得清楚。即使如此,麥可仍得從2005年1月31日起到6月13日間,不斷回到法庭,去面對一列列的人對他丟出難堪指控。美國媒體長期對麥可懷有敵意及偏見,即使在這樣漏洞百出的起訴案中,他們卻一路選擇與檢方站在一起,把最低劣、聳動的最新證詞做成即時新聞放送,所以大眾也被誤導成深信麥可最後一定會被判刑。
這場世紀大審,列名的兩千兩百名全球媒體人來到聖塔瑪麗亞做現場報導,創下史上採訪人數最多的審判。本書作者阿芙羅狄蒂.瓊斯代表福斯電視台採訪這起審判,她本身也是資深的犯罪紀實作家,常出現在電視上評論美國國內的犯罪案件,並數次抨擊麥可。對於孌童案,她原本深信麥可當然有罪,否則在1993年的錢德勒案中,麥可為何付出美金2200萬的天價和解金,這太可疑了。她是受禮遇可以待在法庭內旁聽的兩位作家之一,5個月下來,她聆聽所有證人講述的證詞、研究檢方辯方的激烈攻防、觀察麥可每日坐在被告席的表現、看見媒體報導的偏頗程度,甚至還去傾聽歌迷的心聲。
麥可遭受史上最嚴苛的審視、摧毀式的審判,那是難以想像的折磨。但是,如果他真的沒有犯下這些可憎的罪名呢?想到這點就令人不寒而慄。瓊斯女士覺得,坐在法庭中穩重謙和的麥可,完全不像媒體形容的那個「怪胎」,此時,這位已經寫過7本暢銷犯罪紀實作品的作家,突然覺得應該要替媒體還給麥可公道。她打算把審判的真相用一支客觀的筆寫出來,傳遞給隔著媒體哈哈鏡看著麥可審判的眾人。沒想到,換她被冷酷的現實擊垮,竟然沒有一家出版社願意出一本支持麥可的書,他們覺得麥可的負面形象已經根深蒂固了。她最後只能選擇自費出版。
在巨星隕落之後,本書成為關於麥可最近年、最受好評、也最暢銷的一本書。讀者在亞馬遜網站上寫下書評,幾乎人人都是欲罷不能、一口氣看完。很多人懊惱,原來真相一直在那裡,為什麼不是在麥可還活著的時候,就去瞭解這些罪名只是子虛烏有、含血噴人?
巨星隕落後,人們突然難過的記起他帶給世人前所未見的、令人讚嘆的音樂及舞蹈,人們想起自己很愛他的才華,但卻一路隨著媒體誤解他。這些不經意的批判眼光,帶給麥可的痛苦,我們也能在本書中清楚感受。
作者用動人的筆觸,將整起龐雜的審判過程勾勒清楚。幾乎不用任何加油添醋,這場有著135名證人出席的審判,光其戲劇性就令人嘆為觀止。這場審判等於將麥可的世界一寸寸攤開在眾人面前,我們看到他驚人的財富、他周遭圍繞著各懷鬼胎的夥伴及顧問。我們也可看到,他和索尼公司因為共有SONY/ATV音樂版權目錄的龐大利益而暗潮洶湧、還有他因為成名過早的孤獨感及不堪回首的童年……而他為了自己不能擁有的童年,打造了恢弘的夢幻莊園,又大方的將它與貧童、朋友分享。
在這位流行天王最黑暗的日子裡,他在法庭內為莫須有的指控而難受、顫抖,難以置信的聽著他人冷血、抹黑的控訴。這樣的折磨讓他不能吃、不能睡,驚心這個世界竟能對他這麼狠。無罪宣判之後,他沒有再回到夢幻莊園「他的家」,至於原因,不需要太猜測,也可以知道那裡已成了他的傷心地。
讀著這本書,我們看到最接近真實的麥可,但是這場悲劇只是以更大的悲劇收場。希望本書的出版,不只是麥可的歌迷覺得他們的偶像得到平反,也希望一般人能夠經由獨立判斷,真正認識流行樂之王,重新給予麥可.傑克森及其音樂藝術應有的評價。畢竟隨著YouTube等影音網站的盛行,麥可的音樂及表演繼續吸引更多新的及新一代的歌迷,若說他曾經超越種族與國界,現在他還進一步跨越時間。了解真相,是懷念最好的方式,李茲文化很榮幸在台出版本書的繁體中文版。

作者簡介

阿芙羅狄蒂‧瓊斯 (APHRODITE JONES)
她是社會新聞記者,也是暢銷書作家。在許多受矚目的名人案件中都作過評論,包括辛普森案、小飛俠布萊恩案、史葛‧彼德遜案,以及麥可傑克森案等。身為享譽國際的犯罪案權威,瓊斯是媒體上的熟面孔,經常出現在電視、廣播上,也寫作報章專欄。瓊斯致力於將媒體激情後的真實故事傳遞出來,已經寫了七部暢銷犯罪紀實作品,包括《她要的只是這些》(All She Wanted),該書改編成電影《男孩別哭》,榮獲奧斯卡金像獎。

麥可‧傑克森無罪開釋那天,福斯 (Fox) 的王牌新聞主播比爾‧歐瑞利 (Bill O’Reilly) 要我老實說出對判決的看法。那幾個月,我為福斯新聞評論整場審判,說過很多不利於傑克森的話,引導觀眾相信這位流行樂明星有罪。當歐瑞利一定要我對「無罪」判決給個說法,我結結巴巴。歐瑞利要我直截了當一點,我總算說出陪審團是對的。
但內心深處,我仍然很吃驚。
在我對案子做最後幾次的公開評論時,突然意識到我也是未審先判的媒體人,我錯了。我身邊很多人深信傑克森有罪。某些記者用偏頗的電視和廣播報導附和檢方,我也走上這種危險的偏鋒。
不知怎麼回事,我忽略了真相。
我閱讀每份報紙上的無罪判決報導時,覺得自己很可恥,竟然跟著媒體對傑克森死纏爛打,試圖摧毀他。我思考幾小時,然後聯絡陪審團團長保羅‧羅里奎茲 (Paul Rodriguez)。他跟我談論傑克森,斷言他一直是眾人的箭靶,說傑克森真的沒犯下那些罪名。他覺得傑克森受到媒體迫害。
在聖塔瑪麗亞審判期間,我沒有想過要寫書說明傑克森的清白。我尊重梅塞洛的律師專業,我逐漸明白陪審團否決所有罪名的原因,卻不想提起自己報導偏頗的事實。此外,我當然不想披露媒體「朋友」選邊站,行事不公。
我要把話說清楚:兩千兩百位有列名的媒體人報導過審判,沒幾個人承認自己蓄意將傑克森描述成有罪。那些媒體人有一些是我的密友。指謫別人太沒品,因此本書只提到一位媒體人的名字:馬丁‧巴索先生 (Martin Bashir)。追蹤過審判報導的讀者,自然清楚哪些媒體人犯了錯。
我必須承認庭審接近尾聲的時候,我替傑克森難過,覺得整個媒體圈都與他敵對。我要歌迷知道我對媒體報導也很反感,因此決定走一趟夢幻莊園,向他的歌迷表明心跡。我要讓他們知道我不是想對麥可不公,我只是報導事實。我試圖說服他們我對麥可沒有意見。
但歌迷不相信。他們看過我的報導,很多人認為我在說謊。我待了很久,努力讓大家瞭解我沒有抹黑傑克森的居心,但他們懶得理我。
我傾聽歌迷的心聲。他們來自世界各地,諸如西班牙、愛爾蘭,甚至伊朗。他們說出各自的看法。我聽到他們堅稱美國媒體腐敗、美國人以各種偏差的理由痛恨傑克森。有人提起種族歧視,有人說全世界都認為麥可和兒童做朋友沒什麼奇怪,唯獨美國例外。
他的歌迷讓我另眼相看。對,是有一些過度熱血的人,比如有一位女士用西班牙文罵我賤,但也有很多麥可的支持者寬宏大度,願意姑且相信我。
我很感謝他們。
我和幾位歌迷在夢幻莊園前門合照,門上擺滿了麥可支持者做的心型擺飾。一段時間後,我們一小群人開始取笑原告阿維佐一家人及他們誇張的「辯駁錄影帶」。我們模仿原告的母親珍妮特‧阿維佐 (Janet Arvizo)。她在帶子裡聲援傑克森,說他是她唯一的「家人」。在辯駁錄影帶上,珍妮特納悶為什麼巴索訪談播出後,忽然冒出那麼多人關切、擔心她,而事實上只有麥可在照顧她的家庭。
我們異口同聲,複誦珍妮特的話:
「我沒辦法讓小孩吃飽、連一盒穀片都沒有的時候,他們在哪裡?」
「我和小孩哭泣的時候,他們在哪裡?」
「我和小孩寂寞的時候,他們在哪裡?」
「我付不起公車錢的時候,他們在哪裡?」
我們一遍遍問「他們在哪裡?」取笑珍妮特誇大的駁斥方式。
在夢幻莊園跟歌迷相處的經驗,讓我的報導稍微轉向。我更能接受麥可‧傑克森無罪的觀點,竭力避免重蹈先前的錯誤,不讓報導充滿負面評論。我之前不但在電視上偏頗,也參與邁克‧雷根 (Michael Regan,雷根總統養子) 的廣播節目,連續幾星期在全美國播放的節目裡抨擊麥可‧傑克森。
若說媒體陰謀扳倒傑克森,那我也有份。
幾星期後,最後的電視採訪車都離開了聖塔瑪麗亞,獨留我一個人,我悵然若失,不再有麥可,不再有媒體「夥伴」陪我度過新的一天。我很沮喪。
聖塔瑪麗亞是個好地方,我卻感到空虛。傑克森「事件」結束了,我是小鎮裡的陌生人。我回想媒體朋友的事情,意識到他們很多人根本不是朋友。他們只是利用我所提供的消息,而且已經又去跑下一條大新聞。有些人已經在阿魯巴現場報導,尋找一名失蹤的少女。
幸好,我不必為下一則新聞花絮心煩。我有更宏觀的想法,而且收集到各種資料。我仍然想寫一本傑克森的書,我採訪審判,畢竟不是單純地為了報導新聞。我的主要身分是作者。
我以自由電視記者的身分出席審判,所以必須自己打點離城事宜,將所有東西運送回家。我在聖塔瑪麗亞坐著思考,試圖釐清該怎麼處置所有的文件,以及我做的大量審判筆記。我決定將東西都帶回,萬一我真的要出書。
回東岸的途中,我思忖起這麼多人必須浪費的財力,加州納稅人付出的代價尤其高。根本無法計算被浪費掉的確切金額,但一定有幾百萬美元之高。傑克森受審是美國史上的大事之一。光是耗費在維安的金額就很驚人。我想到付給聖塔瑪麗亞政府強制課徵的高昂「衝擊費」,我在犯罪寫作生涯裡出席過不少庭審,倒是第一次碰到這種事。我納悶為什麼得付那麼多錢,才能在任何美國納稅人都應該能自由旁聽的公審裡得到一個席次。
最後,我納悶為什麼有些主流媒體的人似乎認為我「不算」記者,尤其是起訴黑人運動明星辛普森 (O. J. Simpson) 失敗的前檢察官瑪夏‧克拉克 (Marcia Clark),也以《娛樂今宵》(Entertainment Tonight) 記者的身分站在聖塔瑪麗亞法院外面。我很訝異某位電視網的天才認為我沒有做電視報導的能耐,可是我明明已經擔任過幾年的電視記者和電視名嘴。在傑克森受審期間,我知道自己遭背後捅刀。有時記者批評我,甚至當面對我出言不遜。
我納悶為什麼要承受這麼多是非、付出這麼多金錢,一切所為何來。我到紐約後,發現美國出版商碰都不想碰關於傑克森的書,對支持傑克森的內容尤其是敬謝不敏。
我被擊垮了。
但我想到麥可的處境。
我思忖他的感受,意識到他才是飽受煉獄煎熬的人。他才是主流媒體機器設法毀滅的人。他才是被背後捅刀的人。
他獲判無罪後不到一個月,我得知傑克森帶著三個小孩和保母,移居巴林王國,而我明白為什麼。至少,去做巴林王室阿卜杜拉王子 (Sheik Abdullah) 的座上客,可以要回隱私權,也終於能夠休養生息,放鬆心情,思考如何捲土重來。據報,有人請他開設釀酒莊園或主題樂園,但傑克森不感興趣。他有更大的計畫,不過他暫時只想揮別惡夢。
幾個月後,我聯絡羅德尼‧梅爾維勒法官 (Rodney Melville)。他簽署法院命令,允許我檢閱、拍攝這場刑事審判的所有物證。我花時間去聖塔瑪麗亞無數次,埋頭研究文件、為麥可個人的夢幻莊園拍照、記錄我在審判期間看過的所有物證、申請法庭記錄謄本。讀者應該要明白,本書引用的證詞全部出自法庭記錄。
當我坐在聖塔瑪麗亞法院地下室,觀看幾個小時從未公開的錄影帶,我有了一項體悟。由於書記官在一邊審看我的筆記,我將帶子停在原告向警方說他「不確定」某些事情的那一刻。我倒轉警方跟原告的問訊影片,問書記官有何看法。我想知道她有沒有兒子,問她覺得十三歲的男孩是否知道性事。書記官看著我搖頭說:
「男生當然曉得,十三歲的男生一定清楚。」
就這樣,我有了答案。我決定聯絡傑克森的一位擁護者珀爾 (Pearl Jr.),她也報導了傑克森案。我們在洛杉磯共進午餐。
珀爾鼓勵我寫傑克森案的書,但我仍然覺得那將會是一場苦戰。
幾星期後,我巧遇湯瑪斯‧梅塞洛律師,而且不止一次,是兩次。我認為那是天意。
我覺得不管媒體、存疑者、甚至親友怎麼說,我都得為傑克森挺身而出。決定動筆後,四處都有人取笑我。一本支持傑克森的書?別鬧了。
越多人嘲笑、揶揄我,我越是怒火中燒。我跟幾千頁的法庭記錄搏鬥。我從一開始就被人潑冷水,後來漸漸覺得書永遠無法完成。這是我最艱鉅的寫作計畫,有時候我覺得扛了千斤重擔。
我納悶麥可是不是也活得這麼辛苦。
為了打起精神,我不斷回想麥可在受審期間跟我打招呼的事。那是休息時間的走廊,我盯著他看,彷彿他是座蠟像。突然間,麥可看著我說:「嗨!」
這聲「嗨」嚇了我一跳。
他是在開玩笑,我欣賞他這個樣子。
總有人問我有沒有跟傑克森面對面接觸過,我會說有。其實,我沒有自我介紹,他絕對不知道我是誰。
只有一次,我從媒體區問他問題。那是傑克森還會回應媒體問題的時候,我問他是否願意跟守在夢幻莊園門口的歌迷說說話。本來已經通過媒體區的麥可轉過身,看著我說:「我愛我的歌迷,我很愛他們!」彷彿歌迷是唯一重要的人。
希望這本書不僅僅傑克森的支持者會看,也能吸引對八卦媒體信任過頭的無數人。如果真相能廣為流傳,大家遲早會敞開心扉,接納事實。

阿芙羅狄蒂‧瓊斯
二○○七年三月一日

目次

1.“ABC … It’s Easy” 「ABC很簡單」
2.“Music and Me” 「音樂與我」
3. “Shake It, Shake It, Baby” 「寶貝,撩落去」 
4.“I Wanna Be Where You Are” 「我想要在你身邊」
5.“Wanna Be Startin’ Something” 「想要挑動事端」
6.“Rock With You” 「與你搖滾」 
7.“Stop! The Love You Save May Be Your Own” 「別這樣,你保留的愛可能是你自己的」
8.“Do You Remember the Time?” 「你還記得那段時光嗎?」
9.“Askin’ Him to Change His Ways” 「要他改變做法」
10. “If You Wanna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Take a Look at
Yourself and Make a Change” 「如果你想改善世界,先自我反省,改變自己」
11.“Who’s Bad?” 「誰很壞?」
12.“Got to Be There” 「約定好了」
13. “Livin’ Off the Wall” 「活在牆外」
14.“Little Bitty Pretty One” 「可愛的小不點」
15. “We Are Here to Change the World” 「我們就是要改變世界」
16.“Don’t Stop Till You Get Enough” 「不要停止,直到滿足」
17.“Be Careful Who You Love” 「小心你愛上的人」
18. “Black or White” 「黑或白」
19. “People Make the World Go ’Round” 「人讓世界運轉」
20.“With a Child’s Heart” 「童心未泯」
21.“She’s Out of My Life” 「她已經走出我的生命」
22. “Never Can Say Good-Bye” 「難以道再見」
23.“One Day in Your Life” 「在你生命中的一天」
24.“Beat It” 「滾開」
25. “HIStory” 「歷史」
26.“Ebony and Ivory” 「黑檀木與白象牙
27.“It’s a Thriller” 「顫慄」
28. “The Love You Save” 「你保留的愛」
29.“Ask Me How I Know” 「問問我怎麼知道
30.“Will You Be There?” 「你會在嗎?」
31. “I Want You Back” 「我要你回來」
32.“Leave Me Alone” 「不要打擾我」
33.“Moonwalk” 「月球漫步」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42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