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中國教育技術學科的發展與反思(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教育技術學科的發展與反思(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0 元
定價
:NT$ 180 元
優惠價
87157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對我國教育技術學科發展中的一些長期沒有得到解決的重大學術問題,如名稱問題、學科定位與性質問題、邏輯起點問題、學科發展階段劃分問題、理論體系問題等,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分析與反思,并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

作者簡介

汪基德,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1962年生,西北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本科與碩士階段分別就讀于河南大學物理專業和教育學原理專業),長期從事教育學和教育技術學理論研究。在《教育研究》、《電化教育研究》、《中國電化教育》等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四十余篇,主編、參編、撰寫教材與專著八部。現任教育部教育技術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實驗研究分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中國教育技術協會信息技術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河南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院長。

目次

引論
 一 研究的緣起
 二 研究的目標與意義
 (一)研究目標
 (二)研究意義
 三 研究的思路與方法
 四 已有研究成果述評
 五 幾個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中國教育技術學科的發展歷程
 一 目前關於我國教育技術發展階段劃分的幾種觀點
 (一)“六階段說”
 (二)“三階段說”
 (三)“四階段說”
 (四)“2×3”框架模型(“兩條線索、三個階段”模型)
 二 中國教育技術學科發展階段的劃分
 (一)電化教育學的萌芽
 (二)電化教育學的草創
 (三)中國特色電化教育學科體系的初步形成
 (四)教育技術學的多元化
 (五)教育技術學的中國化與本土化
第二章 中國教育技術研究的基本論題與主要觀點
 一 教育技術的名稱、定義與本質
 (一)名稱
 (二)教育技術的本質與定義
 二 教育技術學科的研究對象、定位與學科性質
 (一)教育技術(電化教育)學科的研究對象
 (二)教育技術(電化教育)學科的定位
 (三)教育技術(電化教育)學的學科性質
 三 教育技術學的邏輯起點
 四 中國特色的教育技術理論
 五 教育技術學的理論基礎與基本理論
 (一)理論基礎
 (二)基本理論和理論體系
 六 教育技術學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 教育技術的名稱與內涵
 一 電化教育的內涵
 二 教育技術的內涵
 (一)技術的內涵
 (二)教育技術的內涵
 三 電化教育與教育技術的關係
 (一)教育與電化教育、教育技術的關係
 (二)電化教育與教育技術的關係
 四 對教育技術名稱與概念問題的反思
 (一)有無必要更名
 (二)為什麼在概念下定義尚難以取得共識
 (三)如何看待教育技術的廣義概念與狹義概念
第四章 教育技術學的研究對象與學科性質
 一 教育技術學的研究對象
 (一)學科研究對象與學科分類
 (二)對幾種教育技術學研究對象觀的分析
 (三)教育技術學研究對象的確定
 二 教育技術學的定位與學科性質
 (一)教育技術學的定位
 (二)教育技術學的學科性質
 三 對學科研究對象與性質問題的反思
 (一)如何看待“根據問題找方法”和“拿技術找問題”
 (二)教育技術學科存在合法性的依據到底是什麼
 (三)如何看待教育技術定位于“技術”,而教育技術學姓“教”
第五章 教育技術學的邏輯起點
 一 邏輯起點的內涵與意義
 (一)邏輯起點的內涵與質的規定性
 (二)邏輯起點與研究起點的區別
 (三)探尋邏輯起點的目的——建立科學的理論體系
 二 對我國現有教育技術學邏輯起點觀的梳理與評析
 (一)借助現代教育媒體(技術)的教育(教學、學習)起點論
 (二)借助媒體的學習(教學)起點論
 (三)借助技術的教育(知識經驗共享)起點論
 (四)“如何教育”起點論或“教育教學問題”起點論
 (五)“教育和技術的雙重結構”起點論
 (六)“傳播”和“教育信息的傳播”起點論
 (七)“教育軟技術創新”起點論
 (八)“設計和促進入的生命成長”起點論
 (九)“教與學的活動及關係”起點論
 三 教育技術學邏輯起點的探尋
 四 對邏輯起點問題的反思
 (一)有無唯一的邏輯起點
 (二)能否取得共識
第六章 構建中國特色教育技術學初探
 一 構建中國特色教育技術學體系的理論依據和實踐基礎
 (一)理論依據
 (二)實踐基礎
 二 構建中國特色教育技術學體系的原則
 (一)民族性原則
 (二)開放性原則
 (三)現代媒體原則
 (四)系統性原則
 (五)組織性原則
 (六)“大電教”原則
 三 中國特色教育技術學科的框架
 (一)教育技術學的理論基礎
 (二)教育技術學的基本理論
 (三)教育技術學的框架
 四 對構建學科體系問題的反思
 (一)有無必要用AECT’94定義來重構我國的教育技術學
 (二)如何看待“媒體中心”與“系統方法”
 (三)如何看待“我們建造了大廈,大廈又塑造了我們”
研究結論與建議
 一 研究結論
 二 建議
 三 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附錄
參考文獻
後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