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武藝:俠的武術功法叢談
滿額折

武藝:俠的武術功法叢談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60 元
優惠價
90324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商品簡介

你知道易筋經其實不是達摩寫的?少林武術也非出於達摩?
你知道張三丰可能並不懂拳技?
你知道金庸小說的葵花寶典源於何處?
你知道霍元甲迷?拳之謎?
學者龔鵬程對武藝的多年研究集結
完整論述各門武藝,並論大陸、台灣及華人世界的武術流傳。

此書首論達摩《易筋經》,次論張三豐武學,間接就說明了少林派與武當派的相關問題。接著分論崆峒、昆侖、峨眉、青城各派,及迷蹤拳、筋經門。少林、武當、峨嵋、崆峒、青城是傳統門派,迷蹤拳也是傳統拳種,但昆侖是新興門派,筋經門則不見經傳,乃所謂「秘傳」之學。武術門類雖雜,大體不外這幾種。

武術是我少年時最喜歡的活動,我之習武,本不是用來做學問的,主要是技擊實戰,每天邀人手搏,打得個不亦樂乎。可是由習武而博考文獻,考稽參互其異同,竟使我獲得不少文獻學的知識與方法,對武術史有些瞭解,實為意外之收穫。我後來成為文史工作者、學者教授,契機實肇於此。學武而有收穫者,不只如是。例如我因練拳習武而需略知醫藥經脈之學;因練功行氣,而需略知內養修道之學,也開?了我對醫學與道學的認識。後來我能在長庚大學中醫研究所講課、能參與創辦中華道教學院,均與此有關。而我因好武論俠,又需上溯中國俠義之傳統、討論武俠文學與實際武術之關聯,對於門派幫會在中國社會之發展也需留意,以致後來創立中華武俠文學學會、著作《遊的中國文化史論》《俠的中國文化史論》,亦皆得力於這段舊時童子功。可見我後來的許多作為,事實上都可說是練武生涯的延申。

台灣的武術,除傳統由閩廣傳入、一九四九年以後從大陸輸入者外,引進日本韓國武術亦較大陸為早,且發展蓬勃。這裏我選擇「中華合氣道」來做介紹,說明此種武術如何傳入、如何發展,並探討它未來與中國武術融合之道。增加這個面向,討論台灣武術才較完整。
中國武術向海外移民社會的拓展,台灣只是其中之一端,東南亞為另一更大之領域。例如近三十年武術文化復興,香港武打影片功不可沒。此即可見武術在東南亞華人社會中的地位及重要性,尤其是李小龍演出的「精武門」,開創了武術文化的新時代,也令功夫成為國際語言及中國文化的重要符號。而在那個時代,大陸的精武會乃至大部分武術團體和門派卻都還沒什麼活動;薪火相傳,往往僅能恃諸海外。

精武門電影當然是虛構的,沒有陳真這個人。但編劇之所以選擇以精武會來說事,正顯示了精武體育會在海外發展甚為蓬勃、精武之史事易為流俗所觀聽。可是到底精武會在海外的傳播如何,迄今我倒還沒見過有什麼正式的研究。我此處以馬來西亞的精武會為例,說明海外華人武術社團如何經營發展,以見傳統武術在海外之概況,或許可供有心人參考。
華人世界講完,接著就要談中國武術傳播於異邦之問題。琉球本是中國藩屬,後來並入了日本。日本原先也是中國藩屬,明代以後才獨立且與中國抗衡。所謂藩屬,即是廣義的中國屬地,是中國的一部分。後來雖然獨立了,淵源關係亦終不能掩去。故論中國武術,自不能不述及這個層面。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24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