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旁觀他人之痛苦
滿額折

旁觀他人之痛苦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20 元
優惠價
90198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商品簡介

媒體推薦

記錄戰爭暴行的攝影,可以導致南轅北轍的兩極化反應:有人力主和平,也有人則要血債血還。戰爭攝影激起了我們太多憎惡與憐憫的情緒,因為照片確實殘忍到令人無法逼視。然而,我們是否都不該忘了追問:還有哪些照片,誰的暴行,哪些死者,不曾被披露?

當代最重要的思想家桑塔格,以敏銳的觀察、尖銳的批判、理性而不失感性的筆觸,探討影像與戰爭暴力間錯縱複雜的關係。她認為戰爭的受害者、傷痛的親屬以及新聞消費者,各自與戰爭有著遠近不一的距離,似乎只在最遙遠的異鄉,也就是觀者最不可能知悉的地方,攝影師才能以坦誠的態度呈現戰爭的實相。桑塔格向來觀點犀利,本書更多了幾分直接而坦率的人道關懷。

這是蘇珊‧桑塔格2003年的最新論著,也是繼《論攝影》之後,另一部深入探討影像與當代文化關係的力作。桑塔格在書中追溯了現代戰爭與攝影的演進,近代反戰運動的發展,以及影像與新聞、藝術和文化之間的複雜與曖昧。那些源源充斥於現代生活中的戰災影像,究竟是「記錄了」戰爭的原貌,還是「建構了」災難的神話?究竟是激起了我們對暴力的厭惡痛絕,還是磨平了我的同情心?旁觀他人的苦痛究竟是為了謹記教訓,還是為了滿足我們的邪淫趣味?觀看這些凶劫的影像究竟是要令我們堅硬一點以面對內心的軟弱?還是令我們更麻木?或令我們接受生命中不可挽回的創傷?而面對這類由照片所帶來的遠方災痛的知識,我們又該做些什麼?桑塔格這本書不僅讓我們重新思考影像的用途與意義,更直指戰爭的本質、同情的局限,以及良心的責任等重大議題。

作者簡介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

1933年出生於紐約市,在亞利桑那州和南加州度過小學及中學生涯,十五歲進入柏克萊加州大學,隨後轉至芝加哥大學就讀,十八歲自該校畢業,1957年從哈佛大學取得哲學碩士學位。

1960年前後桑塔格開始活躍於紐約文壇,被視為新一代的才女接班人。1963年出版第一部小說《恩人》,贏得名哲學家漢娜‧鄂蘭的激賞;1964年發表的〈假仙筆記〉,被美國新聞學會列為二十世紀一百篇最重要的文獻之一;1966年結集出版的《反對詮釋》令她名噪一時,該書迅即成為大學校院經典,「美國最聰明的女人」的稱號不脛而走。

六、七○年代之間,幾乎每部桑塔格文集都是一宗出版盛事,其談論主題從法國結構主義人類學、法西斯主義、色情文學、電影、攝影到日本科幻片乃至當代流行音樂,筆鋒所及都得風氣之先,充滿睿智、卓見。1977年的《論攝影》榮獲國家書評人評論組首獎;1978年的《疾病的隱喻》肇自1975年間她與乳癌搏鬥的經驗,被女性國家書會列為七十五本「改變了世界的女性著述」之一。

除小說和評論文字之外,桑也涉足電影與舞台劇的編導工作,七、八○年代桑一共拍攝了《食人生番二重奏》等四部電影,並導演了皮藍德婁和昆德拉等人的劇作。1992年出版的第三部長篇《火山情人》,登入暢銷排行榜,是桑最雅俗共賞的一部作品;而2000年面世的小說《在美國》,更為她贏得該年的美國國家書卷獎。2001年5月,桑獲得兩年一度的耶路撒冷獎,表揚其終身的文學成就。

譯者簡介

陳耀成

電影導演、劇作家及文化評論家。編導的劇情片包括:《浮世戀曲》、《錯愛》、《情色地圖》及探討港澳回歸的紀錄片《北征》與《澳門二千》;錄像作品包括《紫荊》、《吳仲賢的故事》。

在香港已出版的書目包括:《最後的中國人》(素葉)、《從新浪潮到後現代》(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夢存集》(青文)、《浮世戀曲:劇本及評論》([中英對照]香港大學)、《情色地圖:劇本及評論》([中英對照]青文)。

陳現居紐約,曾於該市的新院大學(New School University)得哲學碩士學位。英文論文刊於網上學術季刊《後現代文化》(Postmodern Culture)。根據張愛玲《赤地之戀》改編的英語話劇曾於2000年春在百老匯外圍公演。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198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