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世界宗教十三講(簡體書)
滿額折

世界宗教十三講(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2 元
定價
:NT$ 192 元
優惠價
87167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世界宗教十三講》中盡量避免一二三四、甲乙丙丁的條目性分析和列舉,而是把觀點和邏輯隱藏起來,融合在敘事的連貫性里,這就使得這本書看起來文學性質比較突出。但是因為結構的需要,我沒有辦法把每個宗教的教義、儀軌、禁忌、節日、戒律等詳細列舉,只是在敘事需要時隨時抓過來一點。為了彌補這一欠缺,作者在書中附上了宗教知識答問。 和其他同類書籍不同,這本書比較重視對宗教歷史沿革和宗教教義的介紹,而且盡力使得復雜的理論看起來容易理解一些,尤其是對基督教和佛教而言。相信讀者能夠注意到這種努力。

作者簡介

武立波,男,籍貫山東,1978年生于黑龍江明水。出哈工大。修習未曾達奧徑;入哈商大,授講竟已逾十年。學士業外語,但稱文墨粗通;碩士研哲思,只為命心略放。雖有文字,無甚可言者。

名人/編輯推薦

《世界宗教十三講》由中國物資出版社出版。

這本小冊子孕育了四年,但也還是一個早產兒。
自從為社會工作專業講授宗教學這樣一門課程,這本小冊子就開始構
筑,嚴格來說,它只是一份講稿。而且由于個人的學養有限和課程的性質
,對各個宗教都只是淺淺地進行一般性介紹,開始只想編著一本教材,畢
竟這樣還容易一些。但是很快這樣的教材就逐漸多了起來。
于是我就打消了這樣的念頭,下決心進行具有一定深度的討論,把諸
多宗教作為一個整體框架中的構成部分,在人類的需求和人生境遇中把握
宗教的本真力量,進而實現不同語境的躍遷,實現不同宗教體系間的思想
溝通。我把自己定義為一個宗教語言的翻譯者。後來又在這個基礎上開設
了宗教學選修課。因為是選修課,所以更強調趣味性和敘事性。所以就有
了這本書的風格,姑且把它稱做結構性敘事吧。這樣這本書的缺點就變得
很明顯了。
書中盡量避免一二三四、甲乙丙丁的條目性分析和列舉,而是把觀點
和邏輯隱藏起來,融合在敘事的連貫性里,這就使得這本書看起來文學性
質比較突出。但是因為結構的需要,我沒有辦法把每個宗教的教義、儀軌
、禁忌、節日、戒律等詳細列舉,只是在敘事需要時隨時抓過來一點。為
了彌補這一欠缺,我在書中附上了宗教知識答問。
更要命的是,作為一名普通教師,我離專家的距離還很遙遠,所以內
容上和學術上的欠缺才最讓人忐忑不安。對于自己的既定目標,這本書也
只是一個粗略的基礎框架,當然這本小書也可以在探索中繼續完善,但是
生活的壓力迫使我早早地交出一份并不完美的答卷。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希望讀者能夠理解。
盡管如此,這本書還是表現出了一些聊可安慰的特點。
要是我的自信心還沒有膨脹成為自大的話,那么從授課時學生的反響
來看,這本書應該具有一定的可讀性,閱讀它應該是輕松而又愉快的。對
于對宗教感興趣的年輕人來說,這應該是一個還過得去的讀物。這也難怪
,淺白的東西總是易于理解的。
為了敘述盡量準確,我也曾努力參與和體驗過一兩個宗教,對于其他
的宗教,我也盡可能征詢了宗教人士的意見,尊重他們的感情。我保證對
信仰有著足夠的尊重,如果有時在介紹宗教時不夠莊嚴,那也是出于親切
感和調節氣氛的需要,希望不會引起極端人士的憤怒,如果有人對此反感
,我愿意事先致以誠摯的歉意,請把我看成是自己人好了。
在每學期授課之初我都要強調,宗教學這門課程的目的不是消滅或者
弘揚某一種宗教,一個理想的狀態是聽完我的課程,信仰任何一種宗教或
者主義的人都能夠對自己的信仰理解得更加深入,獲得智力上的支持,同
時也對他人的信仰有了一定的理解和寬容。從課堂的效果看,這個目的在
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實現。
最重要的是,和其他同類書籍不同,這本書比較重視對宗教歷史沿革
和宗教教義的介紹,而且盡力使得復雜的理論看起來容易理解一些,尤其
是對基督教和佛教而言。相信讀者能夠注意到這種努力。
還是那句話,由于水平的限制,這本小冊子的問題肯定很多,我真誠
地歡迎來自各方面的批評和指教,我將會在再版時努力改進,當然,前提
是如果還能再版的話。
作者
2011年2月

目次

第1講 關于宗教:覺醒的罪惡與救贖
宗教的定義
儒教到底是不是宗教
宗教的結構與分類
迷信與邪教
被壓抑的人性
符號語言背後的秘密
生存危機與自我意識
宗教引導的人生道路
內容回顧
常識提要1:宗教概論常識

第2講 早期宗教:生命的沖動與限制
人類的起源
猿人的情感與可能的火崇拜
智人的靈魂
鮮血的力量
生命的源動力
圖騰中的生殖意味
崇拜的本質和核心
控制自然的嘗試
神聖者的源泉
超值的交易
人手里的鞭子
內容回顧
常識提要2:早期宗教常識

第3講 神話:生存的希望與勇氣
神話是自我的異化
神話安頓世界的秩序
神話為人類提供安全感
神話提供對未來的應許
理想人格的投射與完成
美索不達米亞神話
古希臘羅馬神話
北歐神話
內容回顧
常識提要3:神話常識

第4講 古埃及宗教:諸神之戰與
復活的木乃伊
拉神創世
天地絕戀
生死恩仇
太陽崇拜的宗教核心
鷹神赫魯斯成為太陽神
牛神阿圖姆融于拉神
拉神與谷神兼冥神奧西里斯并立
期待復活的木乃伊
空氣神阿蒙與拉神的結合
阿蒙神超過拉神
內容回顧
常識提要4:古埃及宗教常識

第5講 猶太教:亞伯拉罕教傳統與
流淚的猶太人
亞伯拉罕之約
約柜與聖殿
猶太復國之路
內容回顧
常識提要5:猶太教常識

第6講 基督教(上):羅馬帝國與
歐洲的秩序
上帝的私生子
關于重生和勝利的秘密
歐洲的秩序
內容回顧

第7講 基督教(下):傳統的更生與
新的世界
拜占庭的黃昏
悲哀的十字軍
教授的革命
新帝國的使命
內容回顧
常識提要6:基督教常識

第8講 伊斯蘭教:神聖和世俗的統一
阿拉伯人的命運
安拉的使臣穆罕默德
穆斯林的信仰
從半島到世界
宗教超越帝國
內容回顧
常識提要7:伊斯蘭教常識

第9講 婆羅門教:禁欲或狂歡的解脫之路
雅利安人的征服與吠陀時代
梵天創世
梵我一如與奧義書時代
種姓制度與經書時代的開始
輪回和修行
性力派
佛教的挑戰
慧道、業道與虔道
四種人生態度
內容回顧
常識提要8:印度教常識

第10講 佛教(上):超越虛妄的世界
佛陀的出身
四如是我見
自我否定之道
求解脫
說法、省親和女子出家
佛陀入滅與薪盡火傳
部派佛教
阿育王弘佛
龍樹造論中觀
佛教在印度本土的衰落
內容回顧

第11講 佛教(下):世俗與哲學的糾纏
香艷名僧與三論宗
自學成才的天臺宗
快速成佛的凈土宗
無甚可說的禪宗
唐僧玄奘與法相唯識宗
明是辨非看律宗
法界圓融的華嚴宗
向左向右說密宗
藏傳佛教與轉世活佛
朝鮮和日本的佛教流傳
內容回顧
常識提要9:佛教常識

第12講 道教:從智慧、謊言和毒藥到天尊、
天師與天子
華夏宗教的源起
圖騰和鬼神
女性崇拜和男性崇拜
對世界統一性的追求
宗教實踐和宗教理論的分離
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
海外有仙山
神仙不禁欲
毒藥與春藥
節省糧食的氣功
治病與革命
捉鬼世家的坎坷路
天師掌道門
呂洞賓的徒弟與三教合一
全真道士,佛教生活
邱處機的半壁江山
內容回顧
常識提要10:道教常識

第13講 終篇:宗教與科學的整合及其社會化
內容回顧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但是儒家哲學的信奉者,尤其是現代的儒士并不承認這種說法。孔子為終極問題設置了一個懷疑論的開端:“祭神如神在”,“子不語亂力怪神”,“未知生,安知死”,這種假設性的信仰很難引發熱烈的宗教熱忱。儒家學者更重視創造日常生活的意義,達到個體精神的超越。至高無上的“天”生成但不干預,“天聽自我民聽,天視自我民視”,天的意志不過是人間的神化,中國人對此的認識過于清楚,因此與宗教總是保持一定的距離。
或許人們對祖先的祭祀具有更多的真實感,但是正如康熙對歐洲教會解釋的那樣,祭祖更多的是對祖先的追思和懷念。誠然,一個面對祖先牌位的人會覺得列祖列宗就在面前,但是他們并不真實地把自己的人生交托給祖先。他們會說祖先有靈,保佑自己如何如何,也會說自己對不起祖先。但是沒有人會把祖先的牌位掛在門前辟邪。在某種程度上,祖先才是需要被保護的。
出于感情,人們對祖先履行著各式各樣的義務,以獲得精神上的安慰。祖先與自身的關系無非是共同精神生活的延續,這里并非沒有原始宗教的遺留,但是崇拜的色彩已經淡化。這極大地影響到中國人的精神生活,所以有人說,中國的士大夫來到宗教場所,他們看到的不是神靈而是哲學。
儒教這個詞并非是現代人的創造,但是在傳統上,儒教的“教”是教化的意思,也就是前面所講的“自證為宗,化他名教”。
關于儒教的性質,人們仍將繼續爭論。爭論的結果并不重要,因為很大程度上,定義不過是一種分類的方式,是我們的視野決定了我們的定義,而不是相反。所以儒教是不是宗教并不是一個問題,問題在于我們是不是愿意在討論宗教的時候討論它。在儒教的問題上更值得我們討論的是,同樣作為一種生存方式,儒教到底給我們留下了多少精神遺產,值得我們去繼承而不僅僅是懷念。考慮到儒教的內容過于龐大,我們暫不將儒教列入本書的討論范疇。
因為最早研究宗教的學者基本都信仰基督教或者猶太教,其中還不乏神學家,他們往往從一神教的立場來定義宗教,排除多神教和巫術一類的早期宗教。這是狹義的宗教定義。目前仍有極少數人持這種觀念。宗教的結構與分類如果我們按照呂大吉的觀點去理解宗教的結構,把宗教分成宗教觀念、宗教行為、宗教體驗和宗教組織這樣的四個要素,那么:宗教觀念包括崇拜對象和教義。崇拜對象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多個,可以是人格化的,也可以是非人格化的;按照崇拜對象就可以把宗教分為多神教、一神教和無神教。一些學者就將早期佛教和儒教都歸類為無神教。然而,無神教不同于無神論,無神論不是宗教而是一種哲學世界觀,它否認任何神的存在,也否定超自然力量的存在,包括靈魂。無神教并不否認超自然力量的存在,只是不將其看做是崇拜對象。舉早期佛教為例,它持有輪回與地獄觀念,但是鬼魂乃至神靈都不過是眾生的一種,人們只有實現自體解脫和空有的圓融,才能獲得真正的超越。目前南傳佛教仍然比較堅持佛教早期理論,但北傳佛教已經引入了對神的崇拜。
教義包括神話、宗教符號等內容。宗教的教義可以是成文的典籍,如道教的《道德經》、佛教的《金剛經》等,也可以是不成文字、但是卻被信眾廣泛接受的思想信條和神話傳說等。信奉同一宗教的信眾也會根據對教義理解的區別分為不同的派別,所謂歧路亡羊,較大的宗教總是面臨著這樣或那樣的分歧,并產生諸多的派別。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6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