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俄羅斯東正教會與國家政權關係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俄羅斯東正教會與國家政權關係研究(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7.8 元
定價
:NT$ 167 元
優惠價
87145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俄羅斯東正教會與國家政權關系研究(9-18世紀末)》主要闡述俄國歷史上政教關系變化的軌跡。主要集中在9~18世紀這一時段,具體分為五個時期:基輔羅斯時期、封建割據時期、蒙古統治時期、莫斯科時期、羅曼諾夫王朝初期。在此基礎上總結不同歷史時期政教關系的特點,探究影響政教關系的主要因素:政權與教權力量的對比;外部因素的影響等。總體來說,俄國歷史上政教關系的特點是教權長期依附于政權,二者關系以聯合、協作為主體,但不乏激烈的斗爭與對抗。二者是對立統一的矛盾體。

名人/編輯推薦

《俄羅斯東正教會與國家政權關系研究(9-18世紀末)》內容的主線是研究俄國國家政權與東正教會的關系,分析在各個歷史時期的重大事件中東正教會與國家政權的相互作用和影響,歸納出各時期東正教會和國家政權的關系特點及其演變的規律性:“羅斯洗禮”是羅斯引進外來宗教的必然選擇,確立拜占庭基督教為羅斯國教,由此確立了羅斯教權依附于王權的政教關系的傳統。基輔羅斯時期是俄國羅斯國家和教會的初步發展時期,二者關系和諧。封建割據時期,羅斯國家統一的中央政權不復存在,但東正教的都主教依然存在,中央一級的政教聯盟解體;各地方王公的勢力迅速強大,普遍發展的各地教區與地方王公結成聯盟,出現了教區主教各為其主的局面。蒙古統治時期,蒙古人侵使東正教會和教堂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莫斯科國家時期。隨著中央集權國家的建立,各教區也統一在莫斯科都主教的控制之下,實現了教會的統一,政教雙方為建立統一的國家互相利用。羅曼諾夫王朝初期。教會作為封建統治的精神支柱,積極參與鎮壓農民運動的活動,并成為沙皇對外擴張的工具。教會是俄國專制制度強大和穩固的重要思想武器。

目次

前言
第一章 羅斯洗禮:政教關系的確立(9~10世紀)
第一節 羅斯王公與基督教的早期接觸
第二節 確立拜占庭基督教為國教

第二章 基輔羅斯和諧發展的政教關系(988~11世紀中葉)
第一節 東正教勢力在羅斯的扎根和早期發展
第二節 東正教羅斯化的開端
第三節 東正教促進新興封建國家的發展

第三章 羅斯封建割據時期的政教關系(12~13世紀初)
第一節 主教為地方王公服務
第二節 教會在對外政策中的作用

第四章 蒙古統治時期的政教關系(13世紀初~15世紀末)
第一節 蒙古統治前期的政教關系
第二節 蒙古統治後期的政教聯盟

第五章 莫斯科國家時期的政教關系(1480~1598年)
第一節 統一的國家需要統一的教會
第二節 王權對異端和官方教會的利用
第三節 教俗雙方關于教會地產的斗爭
第四節 教會與沙皇專制的確立

第六章 混亂時期和羅曼諾夫王朝初期的政教關系(1598年~18世紀末)
第一節 尼康改革及教會分裂
第二節 教會成為沙皇專制馴服的工具
第三節 教會成為沙皇政府的附庸
第四節 東正教是俄羅斯帝國對外擴張的工具
第五節 俄羅斯帝國利用教會鎮壓農民起義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45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