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中國花生品質區劃(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花生品質區劃(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8 元
定價
:NT$ 348 元
優惠價
87303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中國花生品質區劃》概述了中國近現代花生生產歷史、花生種植分佈及生產和社會經濟態勢,介紹了花生品質的內涵和標準,詳細論述了氣象、土壤肥力、土壤類型對花生品質的影響及其空間耦合性和中國花生品質空間分異規律,提出了中國花生品質區劃的原則、指標體系和方法。最後,詳細闡述了中國九大花生品質區的花生生產現狀特徵、區域花生品質特徵和花生產業發展方向與對策。全書共分六章,內容主要包括中國花生生產歷程與態勢、花生品質概述、環境因子對花生品質的影響、中國花生品質的空間分異規律、花生品質區劃的原則與方法和中國花生品質區劃方案。《中國花生品質區劃》可供政府相關決策部門,廣大農業科研人員,涉農院校師生,農技推廣人員以及廣大花生貿易、流通、加工業等相關從業者參考。·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花生品質區劃》共分6章,內容主要包括中國花生生產歷程與態勢、花生品質概述、環境因子對花生品質的影響、中國花生品質的空間分異規律、花生品質區劃的原則與方法和中國花生品質區劃方案。《中國花生品質區劃(精)》可供政府相關決策部門,廣大農業科研人員,涉農院校師生,農技推廣人員以及廣大花生貿易、流通、加工業等相關從業者參考。

目次

第一章 中國花生生產歷程與態勢第一節 我國近現代花生生產歷史第二節 我國花生種植分佈一、我國花生種植區劃概述二、我國花生主要生產省份第三節 我國花生生產態勢一、生產區域分佈廣,主產區相對集中二、種植結構地位重,單產與總產高三、消費與需求量大,出口貿易作用凸顯四、產業化水平較低,食品安全任務重第四節 我國花生社會經濟分析一、花生生產的經濟效益分析二、花生消費情況三、花生市場潛力分析第二章 花生品質概述第一節 花生品質與用途一、花生是優質作物二、市場需要決定花生用途三、不同用途的花生具有不同的品質要求第二節 花生品質的內涵一、營養品質二、加工品質三、商業品質第三節 花生品質標準一、花生種子質量標準二、花生(莢果、子仁)質量標準三、綠色食品花生(莢果、子仁)品質標準四、出口花生品質標準五、花生衛生安全標準第三章 環境因子對花生品質的影響第一節 氣象因子與花生品質關係分析一、氣象因子與花生品質指標的相關分析二、氣象因子與花生品質指標的通徑分析三、花生品質指標與主要氣象因子的量化分析第二節 土壤肥力因子與花生品質關係分析一、土壤肥力因子與花生品質指標的相關分析二、土壤肥力因子與花生品質指標的通徑分析三、花生品質指標與土壤肥力因子的量化分析第三節 土壤類型對花生品質的影響一、實驗設置二、不同土壤類型與花生品質的關係三、不同土壤類型與花生品質變異分析第四章 中國花生品質的空間分異規律第一節 花生品質預測模型建立一、數據源二、花生品質預測模型及空間分佈第二節 氣候條件與花生品質的空間耦合性分析一、光照與花生品質的空間耦合性二、溫度與花生品質的空間耦合性三、降水量與花生品質的空間耦合性第三節 土壤因子與花生品質空間適應性分析一、土壤類型與花生品質的空間適應性二、土壤質地與花生品質的空間適應性三、土壤肥力水平與花生品質的窄間適應性四、土壤DH與花生品質的空間適應性第五章 花生品質區劃的原則與方法第一節 花生品質區劃原則一、指導思想二、區劃目標三、區劃原則第二節 花生品質區劃指標體系一、品質區劃指標設置原則二、品質區劃指標體系第三節 花生品質區劃方法一、定量分析方法二、定性分析方法三、花生品質區命名第六章 中國花生品質區劃方案第一節 東北低油亞比花生區一、花生生產現狀特徵二、區域花生品質特徵三、花生產業發展方向與對策第二節 黃淮海高油花生區一、花生生產現狀特徵二、區域花生品質特徵三、花生產業發展方向及對策第三節 長江中下游高蛋白花生區一、花生生產現狀特徵二、區域花生品質特徵三、花生產業發展方向及對策第四節 華南高蛋白高油花生區一、花生生產現狀特徵二、區域花生品質特徵三、花生產業發展方向及對策第五節 雲貴高原低脂肪花生區一、花生生產現狀特徵二、區域花生品質特徵三、花生產業發展方向及對策第六節 四川盆地高油亞比花生區一、花生生產現狀特徵二、區域花生品質特徵三、花生產業發展方向及對策第七節 黃土高原高油花生區一、花生生產現狀特徵二、區域花生品質特徵三、花生產業發展方向及對策第八節 甘新高油花生區一、花生生產現狀特徵二、區域花生品質特徵三、花生產業發展方向及對策第九節 內蒙古長城沿線低蛋白花生區一、花生生產現狀特徵二、區域花生的品質特徵三、花生產業發展方向及對策參考文獻附錄 中國花生品質區劃一覽表彩圖·

書摘/試閱

第一章 中國花生生產歷程與態勢
我國花生種植的歷史最早始于明代,學術界對花生的起源、傳播與分布、品種與技術改良方面的研究由來已久。目前研究表明,我國雖然是花生的原產地之一,但在明朝之前的歷史典籍中并沒有明確記載與栽培種花生相同特性的作物。可以肯定的是,16世紀初引進南美的花生品種后,栽培種花生才開始在中國傳播開來。目前,花生種植范圍主要集中在華北平原、渤海灣沿岸、長江中下游、華南沿海及四川盆地等地區。花生已成為我國四大油料經濟作物之一,在我國糧棉油農作物中,花生種植面積和總產分別名列第8位和第6位。目前,我國花生的種植面積約為440萬hm2,總產在1470萬t左右,占世界花生總產的40%以上,居世界第一位。同時,我國也是花生的第一大消費國和出口國。
第一節 我國近現代花生生產歷史
受特殊歷史背景和社會經濟發展影響,我國花生生產經歷了曲折的發展階段,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大體可劃分為5個階段,如圖1-1所示。
1.花生生產的恢復發展階段(1949~1956年)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土地改革,解放了生產力,為花生生產的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1953年政務院發布了“關于油料作物增產的指示”,1954年又發布了“關于發動農民增加油料作物生產的指示”,要求各地在制訂農業計劃時,要妥善安排油料作物的生產,同時還采取了超產獎勵與合理的價格政策。在花生產區,增加榨油設備和開放農村土榨,盡量做到花生就地加工,減少運輸困難,以解決農民吃油和用餅的需要。這些政策和措施有力地調動了農民種植花生的積極性,全國花生生產迅速恢復,并出現了快速發展的好局面。花生種植面積和總產連年增加,不斷創造新的歷史紀錄,到1956年達到最高點,當年全國花生種植面積達到258萬hm2,單產為1290kg/hm2,總產為333.6萬t。這一時期,花生科技和推廣工作逐步恢復發展,花生主產區開展了花生科學研究和技術推廣工作。花生重點產區山東省進行了花生栽培密度及根瘤菌的研究,并對地方良種在收集整理的基礎上,進行了評選利用及配套技術的研究。
2.花生生產跌落階段(1957~1960年)
從1957年開始,受自然災害和社會經濟、政治、政策影響,花生種植面積急劇減少,1960年全國花生種植面積僅為134.5萬hm2,單產為新中國成立后的最低點,僅為600kg/hm2,總產僅為80.5萬t,剛剛恢復的花生生產又重新跌入低谷。由于油料生產的長期下滑,全國油脂供應形勢非常緊張,嚴重影響了城鄉人民的生活。
3.花生生產的低水平發展階段(1961~1978年)
與20世紀50年代末生產急劇下滑比較,1961年以后的花生生產呈逐步恢復態勢,花生單產、總產和種植面積均有所提高。但由于長期受“以糧為綱”的困擾,且處于計劃經濟和集體經營時期,發展速度相對緩慢。1961~1978年的連續18年,種植面積、單產和總產一直低于1954年、1955年和1956年水平,種植面積不到200萬hm2,總產低于240萬t,全國花生生產處于徘徊、低水平發展階段。
在此期間,全國花生科技水平有了顯著提高,廣大花生科技工作者響應國家號召,深入生產第一線進行調查研究和示范推廣。在北方產區推廣了以農家品種伏花生為代表的良種和清棵蹲苗栽培技術,在南方產區大力推廣了獅頭企花生良種。在防治花生病蟲害方面也獲得了重大突破,為以后的花生生產發展做好了技術儲備。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0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