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華語電影:新媒介、新美學、新思維(簡體書)
滿額折

華語電影:新媒介、新美學、新思維(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2 元
定價
:NT$ 312 元
優惠價
87271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華語電影:新媒介、新美學、新思維》為2011(第二屆)世界華語電影主題論壇論文集。21世紀初以來華語電影進入難得的欣欣向榮的戰略發展期。論壇上來自中國內地、香港和其他地區的電影業界專家、學者、藝術家以及資深電影從業者,就世界華語電影的美學新美學與文化、華語電影的創作與趨勢策略、華語電影的發展趨勢、資本合作與華語電影的發展關係等諸多議題進行交流和互動,為開拓華語電影的持續有效的發展道路、中國電影的新方向帶來嶄新的啟示和思考。本書暫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論壇專家發言,有敏銳的觀察、精彩的言語帶來新銳的觀念;第二部分為論文集,深入探討華語電影的相關議題。·

作者簡介

陳旭光,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影視系主任及影視戲劇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高教影視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著有《詩學:理論與批評》《藝術的意蘊》《電影藝術講稿》《影像當代中國》等。·

名人/編輯推薦

《培文?電影:華語電影:新媒介、新美學、新思維》是華語電影界的百科全書。來自全世界的知名專家學者、著名導演以及資深產業從業人士,與您共同探討創作與類型、內涵與發展、產業與資本、技術與媒介、視覺與美學、敘事與想象等等。
21世紀初以來,華語電影作為一種跨區域、跨資本、跨文化的獨特文化景觀,日益在全球電影文化生態中占有重要地位。《華語電影(新媒介新美學新思維)》來自國內外重要研究機構和高等院校的眾多知名專家學者、著名導演和資深產業從業者,深入探討世界華語電影與新媒介、新科技、新市場的互動關系,為開拓華語電影的持續有效發展道路、開辟中國電影的新方向帶來嶄新的啟示和思考。本書由陳旭光主編。

目次

代前言
華語電影:新媒介背景下的新美學與新思維
創作與感言
該換人了! --談華語電影的發展和轉折 鄭洞天
一個香港導演的電影觀 羅啟瑞
華語電影:最好的時代還是最壞的時代? 戚家基
類型化的電影的創作和進步 陸亮
怎樣拍一部好的商業電影 金依萌
華語電影的類型創作與敘事策略
內地電影,宿命觀的電影大潮流與現實的敘事 谷雪兒
高新科技背景下華語電影創作 梁明 齊崢崢
內涵與發展 淺談華語電影的幾層含義 王一川
全球化語境下的華語中國電影 戴錦華
華語電影海外傳播的機遇與挑戰 尹鴻
全國化與全球化:中國電影的再想像 張頤武
華語電影:新的美學策略和文化戰略 饒曙光
21世紀華語電影的發展及作用 丁亞平
試論華語電影發展的新症候 王志敏
電影的華語規劃與母語電影的尷尬 李道新
華語電影反同質化的美學路徑 趙衛防
從中國電影、華語電影到東亞電影
華語電影的特徵及展望 陳宇
產業與資本
好萊塢,中國和中美電影市場 [美]駱思典
華語電影:產業、資本、市場現狀解析 趙軍
電影版權類無形資產價值點的回顧性分析 向勇
電影版權分割融資及其對華語電影的意義 劉藩 餘宇
全球化與華語電影:內地電影發展策略思考 劉漢文
小型民營電影機構的成功之道
以小馬奔騰為例 郭燕
借助華語電影力量打造中國電影產業 黃群飛
內地電影機構與港臺片方的合作模式 韓小淩
兩岸電影合作緣起考 劉輝
技術與媒介
新媒體時代的電影產業新業態 郜壽智
淺談互聯網背景下的華語電影新走勢 高瑾
淺談數字巨幕影院的發展 強阿南
虛幻中的現實 --電影發展中的新技術 吳鋒
鋼索秀及科幻夢 --新媒體新科技下的華語電影新走勢 于朝宗
開放的平臺:利用好電視電影的平臺資源 董瑞峰
視覺與美學
影像化時代的視覺禁忌 賈磊磊
從電影銀幕到移動屏幕:影音感知的轉變與創意管理的挑戰 李天鐸
重新定義電影:電影現象學思潮與影像體感經驗 孫紹誼
新媒介背景下華語電影美學文化的走向 周星
全媒介時代電影的美學分化 陳旭光
新技術與華語電影美學 --以華語3D大片《龍門飛甲》為例·

書摘/試閱



華語電影的類型創作與敘事策略
——內地電影,宿命觀的電影大潮流與現實的敘事
大家好!我來自深圳大學,教世界文學和民俗學的。我不是電影專家,我是拍紀錄片的,我的紀錄片剛剛在香港獲獎,并且獲得了電影節明年的邀請,拍了六年,剪輯兩年。對電影我沒有太高深的更好的建議,因為我是學詩的,寫小說的,自己也寫劇本,所以從敘事的角度談一下我的見解。電影在生活當中是消遣和娛樂的影像藝術手段,看電影是想從消遣和娛樂當中獲得一些樂趣。電影人從諷刺現實到揭示生活,觀眾從享受電影藝術到排斥電影敘事,解決這些矛盾,不是某一方妥協,就能夠握手言和的。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精神特質,這個時代的精神特質,恰逢泛濫的信息沖擊,使人們沒有了主張和觀點,精神是盲目的,也是晦澀的。
因此,當下的電影遇到了兩種命運,一種是宿命帶來的市場的認同,一種是成為宿命的結束。畢竟帶著宿命觀去拍電影的人,結果必須是接受,不管是批評還是什么,一定要接受。身價放低不一定就能讓觀眾癡迷。內地電影在很長一段時間,包括現在,主要是以張藝謀、陳凱歌為中軸的領軍人物,也曾經是讓國人驕傲激動的導演。近十多年來,很多作品基本上成為取悅觀眾,是宿命觀帶來的東西。張藝謀的《紅高粱》、《活著》丟棄原則、精神的作品,是我非常不喜歡的,陳凱歌從堅守高貴的《黃土地》,到鬧劇色彩的《無極》和《風月》,這是電影與上帝說不清的暖昧的關系,最終用娛樂討好觀眾,因為并沒有得到我們的認可。
我們其實是代表大多數的,因為我們首先排除以評論家的眼光去看待他們的作品。第二,我們就是一個普通的觀眾,對他們有所期待。相對他們,我覺得馮小剛電影,名正言順的屬于當下商業電影當中比較成功的電影人,一切以當下所發生和正在發生的社會現象和熱議的話題作為創作題材,風格統一,票房領先。但是我覺得,尤其拍《非誠勿擾2》的時候,沒有一點可笑,一點幽默感都沒有,完全是用葛優特有的腔調去逗著你去笑的感覺,沒有一點文學的價值觀在里面。賈樟柯前面的電影是耐我尋思的,安靜的敘事。近年的作品有討好商業利益的痕跡,但能看出導演極其想保留自己的主張,巧妙地掩飾與市場的曖昧。
看電影的人永遠是那么多,但是人們的需求發生了變化,電影也在敘事中喪失了真誠度。電影不能聽天由命,我們或者高貴,或者特立獨行。這些與技術無關,是生活態度當中最為珍貴的兩樣東西使然,一個是智慧,一個是道德。
我始終在問,憑什么花八九十塊錢看電影,出來就覺得被騙了。無論大家如何討論這個時代的觀眾沒有理想,缺乏情懷,需要娛樂,但是還是電影人放低了身價,為了保全投資。從上午一直到現在的發言,我覺得,不光是導演參與,因為之前很多都是導演,還有一些批評界的學者們。導演考慮的就是我怎樣給投資人有所回報,這部戲虧了,下一次不太容易找到資金。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7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