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中國佛教哲學要義(全二冊)(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佛教哲學要義(全二冊)(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68 元
定價
:NT$ 1008 元
優惠價
87877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2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方立天文集?第5卷:中國佛教哲學要義(套裝上下冊)》內容簡介:今年是方立天先生從教五十周年,明年即將迎來八十大壽,值此欣盛之時,結集以為紀念。方立天先生為人可敬,為學可信,畢生孜孜矻矻,專注于中國哲學、佛學與文化的研究,著作頗豐,影響非凡。文集共12卷,凝聚方先生一生心血之作,堪為集大成,在中國哲學與中國佛學研究領域,具有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關鍵意義。

作者簡介

方立天,浙江永康人。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后任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助教、講師,1984年特批晉升為教授。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哲學系宗教學系一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所長、宗教高等研究院院長。歷任中國宗教學會副會長、顧問,中國哲學史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國哲學史》雜志主編,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等。專著有《魏晉南北朝佛教論叢》、《佛教哲學》、《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中國佛教哲學要義》(上下卷)等,其中《佛教哲學》獲第一屆中國圖書獎榮譽獎,《中國佛教哲學要義》獲第六屆國家圖書獎。2005年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佛教哲學要義(套裝上下冊)》編輯推薦:今年是方立天先生從教五十周年,明年即將迎來八十大壽,值此欣盛之時,結集以為紀念。方立天先生為人可敬,為學可信,畢生孜孜矻矻,專注于中國哲學、佛學與文化的研究,著作頗豐,影響非凡。文集共12卷,凝聚方先生一生心血之作,堪為集大成,在中國哲學與中國佛學研究領域,具有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關鍵意義。

目次

《中國佛教哲學要義上》目錄:
緒論
第一編總論
小 引
第一章 中國佛教哲學的形成
第一節中國佛教哲學的界說
第二節 中國佛教哲學形成的途徑
一、翻譯經典
二、講習經義
三、編撰佛典
四、判教創宗
第三節 中國佛教哲學形成的根源
一、地理環境
二、自然經濟
三、政治結構
四、文化環境
第二章 中國佛教哲學的歷史演變
第一節 “格義”式哲學的產生
第二節玄學化哲學的流行
第三節學派哲學的興起
第四節宗派哲學的繁榮
第五節心性哲學的合流
小結
第三章 中國佛教哲學的思想體系
第一節 中國佛教哲學體系的思想元素
一、人生論哲學
二、宇宙論哲學
三、實踐論哲學
第二節中國佛教哲學體系的多重聯系
一、層次和核心
二、內部聯系
三、外部聯系
第三節中國佛教哲學體系的內外作用
一、內部作用
二、外部作用
第二編人生論
小 引
第四章中國佛教的因果報應論
第一節驚世駭俗的新型人生哲學
一、“實理”與“根要”
二、質疑與挑戰
第二節報應說的新論證
一、報應的根源
二、報應的方式
三、報應的主體
四、報應的性質
第三節輪回說的新闡發
一、六道輪回與魂歸泰山
二、十界互具與刻刻輪回
三、輪回與持戒,輪回與心念
四、對儒家反輪回說的回應
第四節中國佛教因果報應論的特色
一、因果報應論的哲學內涵
二、因果報應論的社會功能
三、中國佛教因果報應論的思想特色
第五章 中國佛教的神不滅論
第一節令人困惑的重大哲學問題
一、兩個問題的對立見解
二、中國佛教的一般回應
三、形成分歧的深刻原因
第二節神滅與神不滅的論爭
一、論爭的開展
二、論爭的激化
三、論爭的高潮
第三節“神”的意蘊與神不滅的論證
一、“神”的多重意蘊
二、神不滅的系統論證
第四節佛教神不滅論與中國固有思想文化
第六章 中國佛教涅粲觀念的演變與發展
第一節印度佛教涅槊學說略述
一、部派佛教的兩種涅槃說
二、中觀學派的涅槃與世間無差別論
三、《大般涅槃經》的涅榘四德說
四、唯識學派的涅槃即真如離障說
第二節漢、魏、晉時代的涅槃思想
第三節南北朝的涅槃師說
第四節隋唐佛教宗派的涅槃論
第七章 中國佛教對于“佛”的涵義的轉換與拓展
第一節印度佛教佛身論略述
一、從一身說到多身說
二、從一佛說到多佛說
第二節 中國佛教對于“佛”的涵義的中國化詮釋
一、體道者是佛
二、“周孔即佛,佛即周孔”
三、佛是人格神
四、“法即佛”和“理者是佛”
五、天臺宗的“六即佛”說
六、禪宗的“如何是佛”說
第三節 中國佛教對于佛身的創造性闡述
一、隋唐前的法身觀
二、《大乘起信論》的三身理論
三、天臺、華嚴、凈土、禪諸宗的佛身說
第八章 中國佛教凈土觀念的類別與轉型
第一節 印度佛教凈土說略述
第二節 彌勒凈土信仰的興衰
第三節 彌陀凈土思想的歧解
第四節唯心凈土觀念的流傳
第五節 人間凈土思想的倡導
第三編心性論
小引
第九章 印度佛教心性論思想概述
第一節小乘佛教的心性說
一、心識說
二、心性染凈說
第二節 大乘佛教如來藏系的“一性皆成”說
一、菩提心
二、如來藏
三、佛性
第三節 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五性各別”說
一、種性與阿賴耶識種子
二、五種性說
第四節 如來藏說與阿賴耶識說的調和
第十章 中國佛教心性論哲學范疇網絡
第一節 “心"范疇的展開與關聯
第二節“性”范疇的展開與關聯
第三節合論
第十一章 南北朝時代佛教三大心性論思潮
第一節 佛性學說的探索與分歧
一、佛性的意義
二、佛性的有無
三、佛性的本有始有
第二節 關于阿賴耶識的歧解與爭論
一、阿賴耶識真妄辨
二、阿賴耶識與佛性
第三節 真心本覺的提出與闡揚
第十二章 天臺宗的性具善惡說
第一節三法無差
一、心無差
二、眾生無差
三、佛無差
第二節三因佛性
第三節相對種與同類種
第四節性具善惡
一、善性惡性本具不斷
二、“性具之功,功在性惡”
三、貪欲即是道
四、理毒性毒之爭
第五節無情有性
第十三章 華嚴宗的自性清凈圓明說
第一節明佛種性
第二節自性清凈圓明
第三節無住心體
第四節真心即性
第五節自心為不動智
第十四章 三論、唯識和密諸宗的心性論
第一節 三論宗的中道佛性論
一、對以往佛性論的總結和批判
二、 中道佛性論的提出與開展
第二節 法相唯識宗的一分無性說
一、三類闡提
二、理佛性與行佛性
第三節 密宗的本不生即心實際說
一、三界無二無別
二、本不生即心實際
三、心自覺心
第十五章禪宗的理論要旨與慧能前禪師的心性思想
第一節 禪宗的理論要旨心性論
第二節 達摩、慧可、僧璨的真性與自覺說
一、同一真性與安心法門
二、自覺圣智與是心是佛
三、一心不生與任性合道
第三節 道信和弘忍的念佛心與本真心思想
一、心心念佛與念佛凈心
二、明凈心與念佛心
三、自心與本真心
第四節牛頭法融的無心與忘情說
一、“無心”合“道”
二、喪己忘情
三、無情有性
第五節神秀的染凈二心說
第十六章 慧能《壇經》的性凈自悟說
第一節心、自心、本心與自本心
第二節性、自性、本性與自本性
一、《壇經》“自性”概念的性質
二、《壇經》“自性”概念的功能
第三節心地性王與心性同
第四節 自心是佛與本性頓悟
第十七章荷澤宗的靈知心體說
第一節靈知
第二節佛性與佛心
第三節禪門三宗心說
第十八章石頭宗的靈源皎潔說
第一節心靈湛圓
第二節心地自然
第三節性理歸宗
第四節無心合道
第五節無情說法
第六節一心為宗
第十九章洪州宗的平常心是道說
第一節平常心是道與觸類是道
第二節清凈本心與見聞覺知
第三節 即心即佛與非心非佛
第四節心即是佛與無心是道
第五節有情無佛性與無情有佛性
小結
第二十章臨濟宗的一念心清凈與無事是貴人說
第一節心清凈與自信心
第二節見聞覺知與全體大用
第三節“無事”與“無”字
第四節菩提心與忠義心
第五節清凈心與一心法界
第二十一章儒、佛心性思想的互動
第一節儒家心性思想的歷史演變
第二節學術思想重心的共同轉軌
一、儒家人性論與佛教學術思想重心的轉移
二、佛教心性論與儒家學術思想重心的定位
第三節 自心地位的突出與心性本體的確立
一、重視現實人心與自心地位的突出
二、真心本體說與心性本體的確立
第四節 心性思想內涵的調整互補
一、 性善惡之辯與性有善惡論
二、生靜心知與性靜性覺
三、真妄凈染與心性二元
四、忘心無境與無心無著
第五節 心性修養方式方法的吸取容攝
一、“極高明而道中庸”與“平常心是道”
二、盡心知性與明心見性
三、情染性凈與滅情復性
四、識得本心與發明本心
五、頓悟與神悟
六、禪定與靜坐
第二十二章 道、佛心性思想的互動
第一節道家對佛教心性論的影響
一、道與禪
二、自然與自性
三、無為而無不為與無修而修
四、靜觀、得意忘言與禪悟
第二節 佛教對道教心性論的影響
一、輪回果報與形亡性存
二、萬法皆空與忘身無心
三、心生萬法與心為道體
四、明心見性與修心煉性
余論一 心性論:中印佛教思想的重要同異點
一、中印佛教心性思想之同
二、中印佛教心性思想之異
余論二心性論:儒、道、佛三教哲學的主要契合點
……
《中國佛教哲學要義下》

書摘/試閱



(4)相離的關系。中國佛教宗派中,有的主張一部分人不能成佛,多數宗派則主張人人都能成佛,這兩種不同的觀點,雖非絕對排斥,但實處于分離狀態之中。禪宗一度主張呵祖罵佛,這與多數宗派的尊祖奉佛也是迥然不同的,是相互離異的關系。禪宗的“離經叛道”,實有轉變印度佛教性質的明顯傾向。禪宗成為區別于印度佛教的中國佛教的典型代表,也絕不是偶然的。
中國佛教哲學思想元素之間相容、相即的關系,不僅突出了佛教哲學內容的豐富性、廣博性,而且也增強了佛教哲學體系的保守性、穩定性。至于中國佛教哲學思想元素之間排斥、相離的關系,則表明佛教哲學的開放性、多元性。應當強調指出,正是由于佛教哲學體系內部的矛盾、對立、分歧、斗爭,最直接、最有力地推動了其自身思想的發展,從而不斷地開拓、深化了這一哲學體系的內容,這為一部中國佛教哲學史所證明。
三、外部聯系
中國佛教哲學體系不是孤立獨存的,也不是封閉隔絕的,它和其他哲學體系(主要是儒家、道家和道教的哲學)相互沖突、融合、交流、影響,形成了多種外部思想聯系。這些聯系表現為相通與相隔、相容與排斥、互補與互拒的關系,主要是相通、互補和排斥三種關系。
(1)相通與相隔的關系。佛教舍棄家庭,否定現世,即在對待國和家的問題上,被儒家認為是無君無父,不忠不孝,這與儒家注重人倫關系,提倡忠孝道德,是一種相隔乃至相斥的關系。但中國佛教學者又逐漸地利用和改造印度佛教的道德觀念,轉而主張孝敬父母、效忠君主,和儒家倫理道德相溝通。佛教與道家相通之處頗多,如道家“以虛無為本”的觀念與佛教的空觀可以比附、貫通。道家抨擊現實政治,批評儒家、墨家的道德和功利觀念,這種批判意識也是和佛教的出世哲學相通的。
(2)相容與排斥的關系。在人生價值觀和生死觀問題上,佛教與儒家、道教存在著鮮明的對立。佛教認為人生是苦,儒家主張人生要“自樂其樂”,“樂知天命”。苦與樂是不相容的人生價值判斷。又,佛教不重生而重死,宣傳輪回轉世觀念,道教則珍惜人生,注重養生,并且主張長生不死,羽化登仙。儒家是不重死而重生,不講來世而講現世。這表現了佛教與儒家、道教又一重大的思想對立。但就佛教成佛和道教成仙的理想境界而言,它們又有相容之處。佛教天臺宗就主張以成仙為成佛的先行階段,把道教的神仙納入佛國世界之中。
(3)互補與互拒的關系。佛教和道教作為宗教,存在著較多的互補性。首先是在宗教實踐方式上,道教吸收了佛教的修持形式,佛教吸取了道教養生修煉的經驗,以至兩教的宗教實踐活動頗多相似乃至相同之處。其次在神靈世界的組合上,佛、道兩教的神靈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補共存,和睦相處。再次在思想方面,佛教與儒、道兩家的互補關系,則集中表現在心性學說上。佛教倡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明心見性”,有著廣博宏富的心性理論體系。儒家也強調心性修養,力主“存天理,滅人欲”。唐代以后道教也逐漸走上“修心”的道路,提倡“性命雙修”,有的教派甚至不言羽化登仙之說,集中提倡道德性命之學。儒、道、佛三家在心性問題上互相汲取,互相滲透,以至形成了近于一致的心性學說。儒家還學習佛教的禪定方法,并改造和發展為“主靜”、“主敬”的心性修養方法。但是,儒家學者強烈反對佛教的靈魂不滅、因果報應和鬼神世界等重要思想,形成儒、佛兩家在這些哲學思想上的根本對立和長期的互相排拒。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877
庫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