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會員日限定登入禮】會員登入立即領券,先領券再買書,折扣更優惠
常見植物病害防治原理與診治(簡體書)
滿額折

常見植物病害防治原理與診治(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50 元
定  價:NT$ 300 元
優惠價:87261
絕版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常見植物病害防治原理與診治》利用通俗而且專業的語言,由淺入深地介紹了病害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常見植物病害防治原理與診治》將生態學原理、系統工程學原理、經濟學原理、遺傳學原理引入到植物病害防控體系中,介紹了Flor的基因對基因假說、第二基因對基因假說、閾值原理、病害管理系統、綜合防治等經典的和新的理論。
名人/編輯推薦
《常見植物病害防治原理與診治》對從事植物保護和農藥學科教學、科研、技術推廣和農藥開發、生產和經營等科技工作者具有實用和參考價值。
目次
1 概論
1.1植物病理學發展歷程
1.1.1定性—描述階段
1.1.2動態—定量階段
1.1.3理論—綜合階段
1.2植物保護學的病因觀
1.2.1非生物因素
1.2.2生物因素
1.2.3植物與病原生物的關系
1.2.4植物病害的防治
1.3植物病害發生與流行生態
1.3.1植物病害的定義
1.3.2植物病害與環境條件的關系
1.4生態條件對發病的影響
1.4.1真菌病害
1.4.2細菌病害
1.4.3植物病毒病害
2植物病害基礎知識、理論及學說
2.1植物病害基礎知識
2.1.1植物病害
2.1.2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
2.1.3病原物的致病性
2.1.4病原物的生活周期和病害的侵染循環
2.1.5侵染鏈和侵染環
2.1.6病原物有性生殖
2.1.7體細胞重組
2.1.8異核現象
2.1.9準性生殖
2.1.10突變
2.1.11免疫
2.1.12過敏性反應
2.1.13抗病
2.1.14感病
2.1.15耐病
2.1.16避病
2.1.17常發病(地方病)和流行病
2.1.18生理小種
2.1.19變種與專化型
2.1.20生理小種、生物型的區別
2.1.21寄主抗病性變異
2.1.22病害流行的概念
2.2植物病害的基本理論及學說
2.2.1植物病害發生與流行的生態學原理
2.2.2植物病害的系統觀
2.2.3植物病害發生及流行的遺傳基礎
2.2.4植物病害防治和病害管理
3植物病害診斷與鑒定
3.1生物害源引起的植物病害表征與診斷
3.1.1生物害源性植物病害
3.1.2植物病害診斷
3.1.3侵染性病害的表征與診斷
3.1.4植物病害現代診斷技術
3.2主要病原物所致病害的特點診斷
3.2.1真菌病害的診斷
3.2.2植物細菌病害的診斷和鑒定
3.2.3植物病毒病害的診斷和植物病毒的鑒定
3.2.4植物及土中常見線蟲的簡要檢索
3.3非侵染性病害植物病害表征與診斷
4植物病害綜合控制
4.1綜合控制定義
4.2植物害源的多樣性
4.3植物害源的治理技術
4.3.1植物檢疫
4.3.2農業防治
4.3.3生物防治
4.3.4化學防治
4.3.5物理和機械防治
4.4植物害源綜合治理體系和效益評估
4.4.1監測、診斷和決策
4.4.2診斷和決策
4.4.3植物和植物害源對治理技術的反應
4.4.4綜合效益評估
5主要植物病害防治
5.1花卉植物病害
5.1.1月季黑斑病
5.1.2月季根癌病
5.1.3月季灰霉病
5.1.4郁金香疫病
5.1.5菊花灰霉病
5.1.6花卉白粉病
5.1.7月季枯枝病
5.1.8玫瑰銹病
5.1.9花卉銹病
5.1.10菊花斑枯病
5.1.11菊花花腐病
5.1.12牡丹紅斑病
5.1.13牡丹(芍藥)炭疽病
5.1.14牡丹紫紋羽病
5.1.15牡丹病毒病
5.1.16百合疫病
5.1.17冬珊瑚疫病
5.1.18炭疽病
5.1.19百合病毒病
5.1.20百合細菌性軟腐病
5.1.21百合立枯病
5.1.22百合曲葉病
5.1.23百合灰霉病
5.1.24百合鱗莖軟腐病
5.1.25百合青霉腐爛病
5.1.26百合莖腐爛病
5.1.27百合莖潰瘍病
5.1.28百合銹病
5.1.29百合叢簇病
5.1.30百合葉枯病
5.1.31百合細菌性葉斑病
5.1.32仙客來炭疽病
5.1.33仙客來枯萎病
5.1.34仙客來灰霉病
5.1.35仙客來病毒病
5.1.36杜鵑葉枯病
5.1.37杜鵑葉腫病
5.1.38茉莉炭疽病
5.1.39花卉根結線蟲病
5.1.40觀賞花木白絹病
5.2觀賞果樹病害
5.2.1蘋果樹腐爛病
5.2.2蘋果輪紋病
5.2.3蘋果斑點落葉病
5.2.4蘋果褐斑病
5.2.5蘋果干腐病
5.2.6蘋果炭疽病
5.2.7梨黑星病
5.2.8梨黑斑病
5.2.9梨輪紋病
5.2.10葡萄霜霉病
5.2.11葡萄黑痘病
5.2.12葡萄白腐病
5.2.13葡萄炭疽病
5.2.14柿炭疽病
5.2.15柿圓斑病
5.2.16柿樹角斑病
5.2.17褐腐病
5.2.18桃瘡痂病
5.2.19桃細菌性穿孔病
5.2.20桃腐爛病
5.2.21櫻桃葉片穿孔病
5.2.22櫻桃根癌病
5.2.23棗銹病
5.2.24棗瘋病
5.3城市行道樹病害
5.3.1楊葉黑斑病
5.3.2落葉松、楊銹病
5.3.3 白楊銹病
5.3.4楊樹爛皮病
5.3.5楊樹潰瘍病
5.3.6楊灰斑病
5.3.7柳樹爛皮病
5.3.8柳樹枝枯病
5.3.9松針銹病
5.3.10松針落葉病
5.3.11落葉松早期落葉病
5.3.12松樹爛皮病
5.3.13松苗立枯病
5.3.14刺槐枝枯病
5.3.15刺槐枯萎病
5.3.16刺槐爛皮病
5.3.17槐樹枝枯病
5.3.18槐樹根癌病
5.3.19國槐腐爛病
5.3.20胡桃楸(核桃楸)干枯病
5.3.21丁香白粉病
5.3.22丁香白腐病
5.3.23李葉紅點病
5.3.24杏樹葉銹病
5.3.25核桃黑斑病
5.3.26核桃細菌性黑斑病
5.3.27核桃枝枯病
5.3.28黃櫨白粉病
5.3.29泡桐炭疽病
5.3.30柳杉赤枯病
5.3.31柚木銹病
5.3.32杉木炭疽病
5.3.33杉木細菌性葉枯病
5.3.34云杉球果銹病
5.3.35煤污病
5.3.36榆葉炭疽病
5.3.37榆樹荷蘭病
5.3.38’白紋羽病
5.3.39紫色根腐病
5.3.40竹竿銹病
5.3.41竹叢枝病
5.3.42毛竹枯梢病
5.3.43根瘤線蟲病
5.4草坪常見病害
5.4.1銹病
……
書摘/試閱


(2)病害管理復雜性的不同水平病害管理由于管理的對象和范圍不同,因而具有不同水平的復雜性。最簡單的是一個田塊中單一病害的管理。這時可以在不損害寄主植物和其他生態因素的前提下,把適用于所管理病害的幾種防治措施,其中有的減少,有的降低,有機地結合運用,就有可能達到管理的目的。
復雜性的第二水平是一塊田中幾種病害系統的管理。以馬鈴薯為例,據文獻報道至少有病毒病18種,真菌病46種,細菌病6種,線蟲病5種,以及非寄生的病害約40種。當然,這些病害并非任何一個地區都有發生,即使發生,其嚴重度也不是都要求給以專門的注意。但這時必須從種植到收獲,針對不同時期有經濟重要性的病害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以保證在收獲之前病害達不到經濟損害水平,而且為了預防貯藏期間或下一季的病害發生,在收獲后也要采取必要的防病措施。
管理復雜性的更高水平是一個農場甚至一個地區、一個縣、一個省和國家范圍的病害管理。這就要求進行全面的、系統的情況分析,針對不同地區、不同時期的主要病害問題,采取各種適用的防治技術,并應注意把病害系統管理與其他系統的管理有機地結合起來。
2.2.4.3 研制病害管理計劃的原則
Apple(1977)提出了病害管理的一些原則,現按照它們應用在研究制訂病害管理計劃中的次序陳述如下。
(1)鑒定所管理的病害 在一個生態系統中有明顯的或潛在的經濟重要性的病害必須給以診斷并鑒定其病原。要收集病原物生態學、病害流行學和該作物其他病蟲害的有關資料。鑒定問題是發展病害管理戰略的第一步。
(2)規定管理的單位——農業生態系統農業生態系統相當于自然生態系統的早期的、能動的演替階段,它的邊界常常是實用主義地決定的。一種常態的生態演替將在一個農業生態系統中進行,除非農民通過耕作、灌溉、施肥和農藥的使用,不斷地供應以能量。進入農業生態系統中的有機體流量也許是高的,因為其中有許多未充滿的生態位。這種人為保持的生態系統被一些不同特性的有機體所侵襲,其中有許多成為共居者,對于該系統所支持的產量是必要的(例如根際生物)。某些侵襲者也許無害而不被注意,但其他的則與栽培的作物競爭、取食或寄生,當它們的作用與人類的愿望沖突時,被宣布為“有害生物”。
病原物的遷移能力決定所要管理的農業生態系統的邊界。如果這些病原物遷移能力有限,管理單位的邊界也許被限制于單一田塊(例如土傳的胞囊線蟲屬,Heterodera)。如果這些病原物潛力大,病原物生態系統也許包括一個大陸的大部分,例如小麥稈銹菌等氣傳病原物。因此,病原物生態系統的地理界限是由病原物的遷移特性決定的。但農業生態系統(它是基本的管理單位)的大小是由一組子系統(生物的和物理的,它們組成農業生態系統)的外面界限決定的。
(3)發展管理戰略病害管理戰略必須針對著減少病害由已開始的接種體數量,或針對著降低病害在植物種群中增長的速率,或針對著減少二者。植物病理學者傳統上注意于減少發病率,而忽視發病率、病原物種群與病害增長率之間的關系,由于缺乏這方面的資料,成為預報發病率和發展長期管理戰略的障礙。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61
絕版無法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