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審美學
滿額折
審美學
審美學
審美學
審美學
審美學
審美學
審美學
審美學
審美學
審美學
審美學
審美學
審美學
審美學
審美學

審美學

商品資訊

定價
:NT$ 1600 元
優惠價
901440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從美學史探討美學觀點,並以科學的角度解析「美」、「美感」、「美學」及「全民美育」。

講座教授王鍊登先生將近60年的研究中,發現全世界美學都仍然停留在古老的思維中,沒有跟著科學走進現代。多年前,他驚覺全民的美育是國家向上發展,從社會到產業,全面文化建設最重要的核心問題。另一重點也就是在美學上,大眾對於美之真諦未能正確掌握做出應有的選擇。

至今普遍地有一個基本認知上的錯亂:那是「藝術等於美」的思維;這不是只有一般大眾如此,連從事藝術工作者,甚至更重要的藝術教育工作者,也都有這樣的迷失,這種情況影響國家現代化文化建設之成敗頗鉅。從十八世紀中葉以來,全世界就開始將「美學」當做一門獨立的知識在探討;但,一直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居多。尤其,王教授在本書闡述認為再也不能陷入古典美學之窠臼,應該帶著美學問題,跨入科學時代。

探討「美」的問題,再也不要被古老的概念性哲思論述圈住,而以客觀的,科學的方法去研究。因此本書的特色以科學的方法探討「美」的問題,本著作定名為「審美學」(Aesthetology),原因就是朝此正確理念之追求。本書分為2大部分,第1部分介紹從古希臘迄今的美學史,涵蓋歷史上重要的美學論點,第2部分以科學的角度解析探討「美」、「美感」、「美學」及「全民美育」。

本書特色

◎探討「美」的問題,跳脫古老的概念性哲思論述,而以客觀、科學的方法研究。英文不以AESTHETICS,而創新命名Aesthetology,強調科技立場之論述。

◎「科學」只是一套邏輯性的客觀「方法」,以此方法研究發展出來的技術,是「科技」,以此方法去研究「美」的問題,就是「美學」。

◎「審美學」對於目前台灣全民之生活美學運動為核心之文化建設,以及非常重要、但不容易實施的全民美育之推展,必定能成為一股前到性紮實之軟實力。

作者簡介

王鍊登先生

接受德國政府獎學金於1969年畢業於埃森福克旺造形學院,為台灣留德工業設計第1人。

憑著對台灣的熱心,返台投身教職,前後服務於師範大學、大葉大學及亞洲大學等,作育英才無數,是台灣設計界的先鋒。
王教授帶回德國理性、美感、邏輯且重視基礎的設計理念,應用於各式設計,例如首先於台塑企業引進vis、設計北一女儀隊制服等。

創辦國內第一家設計事務所,舉凡工業設計、商業設計、室內設計、印刷品設計等,近年來為提昇台灣設計競爭力,擔任台灣科技美學發展協會理事長。
3次代表中華民國參加國際設計會議ICSID,並為台灣館策展人。

簡歷整理如下:
中華民國工業設計金智獎(工業設計大獎)評議委員
中德技術合作研究會創會理事長
中華民國工藝發展協會常務理事兼國際交流委員會召集人
中央標準局商標專利審查標準起草委員及審查委員
教育部設計相關課程修訂審查委員
文建會台北燈會籌備總策畫
考試院典試委員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顧問及評審委員
台北市立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及國立歷史博物館評審委員

名人/編輯推薦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 美術系前系主任 省美展評議委員會顧問 沈國慶教授序

台中教育大學每年在校慶時,都會有傑出校友的表揚。幾年前,王鍊登教授接受到表揚,我才開始特別注意到這一位傑出的校友,也是學弟。後來常常和他有來往,更發現他是一位台灣的藝術與設計界,相當難得的奇葩。

就因為王教授是我學弟的關係,做為學長的我,經常會在心目中浮現出,他在藝術與設計領域上之相關理論與創作,以及在教育上非常傑出的表現。在寬廣學術高峰上,無不出現他的存在。我更特別注意到,他雖也已快八十歲,卻仍然不斷在努力研究與創作。他說他還有很多看不完的書和做不完的工作,希望老天爺給他一天二十五個小時,一個禮拜八天!

現在他完成「審美學」一著作,瀏覽過他的初稿,感受到他在深奧的美學範疇裏,有非常鮮明的創新論述,尤其是那客觀的科學性原理之立論,加上原理應用之創作範例舉證,讓人閱讀後莫不感覺淺顯而清晰易懂。那些重要的原理,相信對於後輩學習者,會有很大的啟發作用,而且可以直接應用。

本著作「審美學」,對於目前台灣全民之生活美學運動為核心之文化建設,以及非常重要,但不容易實施的全民美育之推展,必定能成為一股前導性紮實之軟實力。

如今到處響起「美學」的呼喚!政府正大力在推動「生活美學運動計畫」政策。在教育界也醒覺到全民美育之重要,而卻深感失敗,有心人正為此憂心忡忡。我從幼年時代就對藝術抱著莫大興趣而全神投入。

就讀台中師範學校(今之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等於高中--二年級時,得到恩師 林之助老師的鼓勵與協助,親自幫我送作品到台北去參加全省美展,就有水彩作品入選;得到莫大的鼓勵作用。後來考進省立台灣師範學院(今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系以後,多年一直執著於油畫創作,雖仍處學生時代,卻已理論與實作兼顧,追循著西方現代藝術發展的軌跡,徹底瞭解後期印象派的思維與實驗。尤其在師院一二年級時,風雨無阻地每晚到李石樵老師畫室,(當時李老師尚未受聘師大任教),一邊畫素描一邊聆聽 李老師與呂璞石教授在論畫;跟著他們討論中觸及的藝術問題,自己在心中也隨著思索,建立起自己的藝術觀。大學三年級(1967年)時,就大膽地進入「具象~抽象」、「自然摹仿~純造形表現」並進的創作。

1960年代開始,台灣積極開始推動現代設計,私立明志工專首設工業設計科;當時我在北一女中當美術老師,被聘到明志工專當講師。1967年很幸運地考上西德贈予台灣的獎學金,赴德學習工業設計。於是,同時來回於純藝術與應用藝術之間,跨領域地工作與研究。四十多年前從德國回來時,台灣從整個社會到產業界,還對工業設計一知半解;尤其產業界尚處於在代工時代,工業設計根本無用武之地。然而,因學習與專業界尚處於在代工時代,工業設計根本無用武之地。然而,因學習與專業應用涉及領域廣,卻也得到機會,從較廣視野與較多面向,思考相關知識而培養出較新觀念與較開闊思想,包括美學。

至今幾十年來設計專業無法發揮之情況下,只好走在教育界,反而較多機會投入相關學術研究。無論純藝術或應用藝術,美學都是核心問題。於是自然而然,對於美學之研究,點燃一把無名之火。2002年走訪歐洲,來的生活中,花了不少時間,一直在翻閱這些書。結果慢慢發現幾乎全世界,美學都仍然停留在古老的思維中,沒有跟著科學走進現代。從多年前,我就警覺到全民的美育是國家向上發展,從社會到產業,全面文化建設最重要的核心問題。

全民:從政府到民間,對美學的覺醒,確實是可喜的現象。但對美學真諦之掌握,卻是另外一回事!一件事的重點沒抓對就拼命去做,必將徒勞無功。目前的情況,似乎不能不去擔心有此現象。我在多處參與公共藝術之執行或評審中,無不警覺到,在評鑑作品之優劣時,連評審委員都有不少對於美之認知,就有顯著之落差。也就是在美學上,對於美之真諦未能正確掌握,而無法對公共藝術創作做出應有的選擇。

沒抓對就拼命去做,必將徒勞無功。目前的情況,似乎不能不去擔心有此現象。我在多處參與公共藝術之執行或評審中,無不警覺到,在評鑑作品之優劣時,連評審委員都有不少對於美之認知,就有顯著之落差。也就是在美學上,對於美之真諦未能正確掌握,而無法對公共藝術創作做出應有的選擇。

至今普遍地有一個基本認知上的錯亂:那是「藝術等於美」的思維;這不是只有一般大眾如此,連從事藝術工作者,甚至更重要的藝術教育工作者,也都有這樣的迷失。這種情況影響國家現代化文化建設之成敗頗鉅,真叫人十分著急。為此問題之正確解答,也希望將思索多年的心得整理出來,那將有別於美學之純粹的詮釋,另以「感性文化」成書。

從十八世紀中葉以來,全世界就開始將「美學」當做一門獨立的知識在探討;但,一直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居多。尤其,今天我們再也不能陷入古典美學之窠臼,應該帶著美學問題,跨入科學時代。我們探討「美」的問題,再也不要被古老的概念性哲思論述圈住,而以客觀的,科學的方法去研究。

去年初我發動成立一個「台灣科技美學發展協會」,動機來自一個醒悟:今天越來越多科技專家,研發出來的大眾日常生活所用的器具與設備,只注意到追求機械性功能造形,卻未顧及審美品質,以致大眾生活在越來越多硬梆梆的機器之中。於是希望今後設法追求另一「心性品質」(mental quality),也就是希望大眾生活中的諸多機器也能成為一種「美」的創作。本著作定名為「審美學」(Aest hetology),原因在朝此正確理念之追求。當然,此一新理念之追求,前方定然存在著許多需要繼續努力去摸索而求解決的問題,期盼各位賢達不吝多予指正,相助,則不勝感激!

目次

沈國慶教授序
文化部藝術發展司許耿修司長序
台灣文化會館基金會蘇進強執行長序
自序
一、導論
二、美學史瀏覽
2.1古希臘美學之萌芽到古典後期
2.2中世紀經文藝復興至近世紀初期之美學.
2.3包姆加登及其後繼者之美學
2.418世紀之德意志藝術評論
2.5批判主義之美學
2.6德意志觀念論之美學
2.7實證論形式主義之美學
2.8從下而上之美學
2.9感情移入之美學
2.10藝術學
2.11新康德派之美學
2.12生命哲學之美學
2.13表現學之美學
2.14現象學派之美學
2.15存在論之美學
2.16法蘭西之美學
2.17英美之美學
2.18蘇聯之美學
三、論美
3.1美學三層次
3.2美
3.3美感.
3.4美,美感層級之差異性
3.5美感經驗
四、藝術,設計與美學
4.1現代造形藝術與美
4.2現代設計之美
4.3科技與美學融合之新思維
五、美育
5.1經由藝術之美育
5.2全民之美育
5.3專業人才之美育
5.4數位化生活與美育
六、結論
6.1美學三層次之認知
6.2「美」之本質與「美感」
6.3「美」之原理與「美感」之特性
6.4「美感」內化後之演變
6.5移情作用
6.6科技與美學之融合
6.7大眾生活環境與全民美育
6.8徹底推展生活美學運動

書摘/試閱

一、導論

1.1 愛美是人的天性
「愛美是人的天性」,這一句話已成為大家的口頭禪。一個人一生下來,從小就喜愛美的東西,就懂得選擇自己認為美好的事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到處都可以聽到讚美聲:由美髮,美容,美貌到美人;面對美麗的藍空、山水;陶醉於一片美景;大嚐美味、美餚、美酒的美食。人們總是不斷在尋求美言、美意;在大力推展美術;提倡美德,美育......。

在各級學校裏,有不少美術系,藝術研究所;有美工科、美術班;有美容科,美術設計系;另外,工藝科系,各類設計科系,實質上也都認為在培養具美感能力之創作人才。當然在各其教學上,也都無不在強調「美」的追求。
在文化發展較高的國家,從僻鄉到都市,每一個角落都整理得潔淨優美;人們沉醉在歌劇、芭蕾舞或音樂之欣賞中。天天過著高品質的美好生活。在大眾的生活中,不能缺少承載美的藝術作品,因此處處都少不了美術館與畫廊;甚至市街廣場、路邊都可以看到好的藝術品。

不但是人有愛美的天性,據研究,發現其他動物似乎也有愛美的天性。我們期待研究「感性工學」的學者,能用最新進的測試儀器去測試看看,應該連植物對「美」也會有所反應。「愛美」這種天性,再經由選擇、掌握「美」的能力,使自己能夠活在「美」的、「和諧」的生活中。其實,這是順應自然,追求健康生命之本能。
從掌握「美」,營造「美」的生活之層級,可以看出一個族群文化水準之高低。在文化水準高的國家,走在馬路上,一眼望去,那美麗的街景,讓人自然而然湧起一股濃郁的生命力。那種大眾生活環境,當然來自他們大眾共同營造的結果;而從此可以肯定他們大眾此種「感性」(sense)能力之高強。

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啟示,所謂「愛美」,是來自一種「感性能力」(sensibility),這種能力是文化建設最基本的驅動力。

1.2 全民審美素養之效應
非常重要的一個啟示,進而讓我們自然而然覺醒:全民的審美素養是國家文化建設不可或缺的基石。當全民審美能力層次提高時,文化建設將成為非被動性之政策,而是積極之主動性要求,成為全民之文化運動。
全民美育之提升,促成全民美感能力強化之後,將可以達成二大效應:
其一)全民優質人性之育成,將進而建構祥和之社會,甚至推展世界之和平。此一效應現象,往往也被認為有「美」與「善」必然連接之關係。

其二)從較現實一面看,良好的美育;尤其正規學校之專業教育中的美育,可以培養出優秀之研發人才,投入產業一股不斷創新的力量,將促成產業升級,進而帶動經濟發展,產生之一股力量又回饋到文化建設,產生良性之循環。
就培育全民優質人性而言:本來教育之定義乃是「人格之完成」;人格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優質的人性。現今我們無不感受到,我們的社會充斥著暴戾之氣;天天都有兇殺事件,都有家暴新聞,人心污化嚴重。此等現象顯然起因於全面人性之嚴重惡化,因為缺乏「美」之教育。

美育之特質在良好優質感性之培育;這種良好優質的感性,將能讓人體會到生命之可貴,珍惜世上所有存在之生命,進而相親相愛,營造社會之安祥,促進世界之和平。這樣的情操更將進一步懂得維護健康的自然;因為強烈領悟到:自然是提供我們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溫床。

至於培養出具備高度優質感性(qualified sensitivity)的人才,不僅可以投入產業,促成產業升級;就更廣的文化建設而言,尚能懂得積極為大眾營造生活所需的優質環境,以及創造美好的優質生活內容。

1.3 生活美學運動
近年來政府正熱烈地在推展「生活美學運動計畫」,這是國家文化將升級發展的可喜現象,值得全民動員起來大力支持、參與。這個現象讓人回憶起一件值得我們特別注意,而做為最好借鏡的往事。

那是1907年,德國人在慕尼黑(Munchen),跨領域,跨黨派,跨族群所組織的「德意志工作聯盟」(Deutscher Werkbund,簡稱DWB),目的在讓全民動員起來。德國之所以能在一個世紀之後的今天,不管在那一個領域,都能達成世界最高水準,原因在此。在那個時候,他們已經領悟到國家要全面發展,必須靠全民文化修養先晉級到世界之最高點。

然而文化是廣泛的,甚至是一個模糊的概念性認知;因為嚴格地講:「文化」是指人類所有經驗之累積。一般人對文化往往有誤解,認為「文化」是與「科學」相對的一個名詞;其實「科學」應該也只是文化展出來的技術,是「科技」。以此方法去研究「美」的問題,就是「美學」。此一「美學」研究成果,從廣泛的文化抽離出來,應用於生活文化之推展,當然較為具體,不流於空泛。

由此,政府推動「生活美學運動計畫」,可以較具體掌握政策之核心。當然,大前提就是先要有正確之美學論述。為能確實掌握「美」之真諦而加以運用;為能確實推展真正的美育;也就是說:生活美學文化運動之推展要能落實,「美學」之確實研究與應用運作,已刻不容緩。

1.4 古典美學之箍咒

研究「美」的「美學」論述,自從古代,從有歷史記載以來,多如牛毛,我們一個人去研究,用一輩子的時間也無法徹底做到。但,擇其各時代之代表性美學論述,則不難窺探其對「美」認知之原義。今天雖說我們已懂得使用進步的科學邏輯去探究「美」的本質,以及其對人的作用。但也必須回顧史上諸多學者,對「美」的認知與因應情況,才能超越其混沌與不足。重要的是經過應有之比對,方能指出我們所提新的論述,其「新、進」之點是甚麼。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去發掘古典美學之迷失,到底是被甚麼煙霧籠罩使然。

古典美學之基本問題在那裏?在西洋十八世紀中葉,包姆卡登(A.G. Baumgarten)首先給予「美學」(Aesthetica)命名,「美學」方才成為一獨立學門。但,仍然定位在主觀性哲學思想論述之範疇中。嚴格地說,也就是仍然無法擺脫古典美學主觀性哲思之箍咒;纏繞在似是而非的理念中,難予揭發應有之清晰的思維。

如果回顧自十八世紀中葉到二十世紀,這兩個多世紀以來,會發現幾乎所有美學家之學說,都是這樣繞著強烈的哲學思想在打轉。以哲學思想談美,可以說是「美」感存在於個人內心之中。如果「美」是存在於個個不同人之心中,則當然將因人而異;你我所見雖有可能略同,但絕對無法找得出共同的「美」認知之真諦。當然,你可以談你的美,我可以談我的美;卻只能風花雪月,談不以運用。

主觀性哲思論述之美學,是「美感」概念化延伸的結果;雖然可能還潛藏著族群之共同性,但往往已因人而異。個人越成長,越會受到背景文化、時代特性以及生活體驗之影響,個別之差異性越大;所以同一「美」被不同個人感受後,一定產生完全不同之內化結果。

移情作用學說,本來就是在論述客觀存在之「美」,如何經過因人而異之「美感」主觀化轉移發展之作用。詩詞、文學欲表現之美,必須建立在先驗性直觀基礎上,始有可能達成。舉個例子:如果詩中有句「人生如浮雲飄在天」;假如你從來沒看過真正白雲在天空飄過,你將無法真正領略到那句詩的意境。如果另一個人說:他的生活如何多采多姿如彩虹,假如你沒看過彩虹,你將也無法體會到他的生活如何燦爛、美好。再來,提起東方的美學史,那就要去追溯具有古老歷史文化的中國著名之相關論述。

當然,那些論述仍然和西方啟蒙文化中的論點特性,相差無幾可言。從那悠久古老歷史中要找美學,只能間接地從二三古哲名人中去找尋。要找的古哲名人,可以孔子、老子與莊子為代表,他們各有對「美」的論述;但還是脫離不了哲學思想的範疇。倒是有一點必須指出:他們卻都已隱約領悟到「美」是潛藏在自然之因素本質中。尤其是老子之「道」,與莊子的「天地之美」之說最為明顯。只是他們也仍然把這「美」之本質,從人之主觀立場帶進哲學思想中在談論。

1.5 現代美學應有之發展

「美」乃原已存在於自然中之一種現象,要真正去認知此現象,並不是以主觀性哲學思想所能達成。這也就是上面所提過的那些古典美學之問題。現在我們應該以現代科學邏輯方法,去探討此現象及其衍生問題之究竟。

在這個問題上,首先要提出一個非常重要的基本認知:論「美學」其實涉及三個不同層次:那是「美」、「美感」以及「美感經驗」。至今談論「美學」,莫不將此三個問題混為一談。其實這三個問題,嚴格地講可說是三件事,只是相互影響而已。就「美學」之論述而言,也可以說是從「自然」到「自然人」,而後到「文化人」。「美」既然是存在於自然中之一種現象,必須以科學方法之現象學(phenomenology)的途徑去探討。「美感」是出自人之直觀本能的反應;這種直觀性反應,必須有自然之形象載體為條件。因此必須使用「形態心理學」(Gestaltpsychology),「心理力學」(psycho-dynamics)以及「感性工學」等去瞭解。

至於「美感經驗」則已牽連到個人生活文化體驗後之複雜問題,是「文化人類學」,「比較文化學」,「倫理學」,「神學」等,也就是必須以個人不同條件衍生出之問題去研究。簡言之,對美學之不同層次,應以不同基本知識去面對,去探討。

1.6 現代藝術、現代設計與美學

現今一般人的腦海裏,幾乎都有一個認為理所當然的觀念,那是「藝術就是美」。其實這個觀念,應該趕快還給已往歷史上那古老的藝術。從後期印象派的塞尚(Paul Cezanne 1839~1906)以後,全世界的藝術家再也不一定守著過去那種「唯美主義」的創作。他們莫不改變一種新的想法:那是要創作一件好的藝術品,是要表現自己體驗到的感受。他們感受的,當然可能包括美的,但也有可能是醜陋的、恐怖的、奇怪的..等等。他們朝著開闊的感性世界找靈感;用他們比一般人敏銳的感性能力感受到的,訴諸於他們的符號語言(Semiotics)表現出來,期望引發欣賞者的共鳴。如此,由於藝術家提供出一般人無法自己感受到的另一較開闊的世界,讓大眾也能活在更開闊的世界。

從這一個角度去瞭解現代藝術的特質,我們必須特別注意到:國家在推展「生活美學運動」之文化建設與「全民美育」之實務上,絕對要注意到現代藝術再也不可以認其為「藝術就是美」。例如「藝術介入空間」一項,最好糾正為「美介入空間;在教育方面則應注意到「藝術教育」與「美育」之不同意涵。對此,在後面「美育」章節中再詳加論述。

倒是中國特別的一個藝術領域「書法」,也就是書寫文字中的「筆墨之美」;尤其是行書、草書,都可謂捕捉到隱藏於形式之符號語言中,那直觀「美」之表現。其實中國書法中的行草,正是現代抽象藝術之一種,追求的是經由造形之直觀性,最精純的美感。

下頁一副行草「真心」,是幾年前我寫好送給德國好友的書法作品,德國人就是當做抽象藝術在欣賞,非常喜歡。

再來,想想全世界現代設計的起源與發展,大約只有一個世紀的歷史。從二十世紀初出現包浩斯(Bauhaus 1919~1933),全世界形成「設計」之新文化。後來隨著民權之勃興,認為現代科技帶來的產業碩果,應由全民共享,也就促成全球現代設計之急速成長。

這種新興的造形文化與傳統的造形藝術,一般人看起來似乎有其共同性,而卻又不一樣,於是用「純藝術」(pure art)與「應用藝術」(applied art)來區分。在英國此時正處於工業革命如火如荼,大眾用品出自初期粗糙的機械化量產劣品。於是乎,憂心忡忡的學者主張回到精緻手工製作之工藝文化。那就是史上有名的拉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與莫利斯(William Morris, 1834~1896)推動的「美術工藝運動」( Art &craft movement)。

所謂「應用藝術」之創作,不同於純藝術家的創作之在表現其個人的感受,而是在為大眾的日常生活,創作有用的東西。那必須是合乎目的性的有計畫之造形。因此曾經被西方早年的名設計學者馬克思-比爾(Tagliche Kultur)。另一位(Max Bill)稱「設計」為「日常文化」日本的名設計學者榮久安憲司也稱「設計」為「生活學」。

從此立場而言,設計師設計一件作品,必須照顧到非常多元的因素(詳細將在「設計美學」章節中說明。)因此,有一種說法:「設計是整合工作」(Design is work of integration);其中「美」是一項被整合的重要因素。

不過設計中的美學性質,與純藝術家只要求自我表現的美學不同,是要為所有其設計訴求對象追求的「美」。如此,「設計美學」往往都在創造「時尚」,都在帶動大眾的「生活美學」文化。因此我們也可以說:「設計美」來自大眾共同所需美的客觀追求,加上設計師個人主觀性審美表現之整合結果。從整體之美的呈現而言,審美之主客觀性,莫不來自個人之先天個性,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1440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