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提醒您!您有折價券未完成領取,請盡速登入以保存至您的帳號。
爵士樂:美國古典音樂(簡體書)
滿額折

爵士樂:美國古典音樂(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8 元
定價
:NT$ 168 元
優惠價
87146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新視聽高等院校音樂教育專業系列叢書·爵士樂:美國的古典音樂》是“新視聽高等院校音樂教育專業系列叢書”之一,《新視聽高等院校音樂教育專業系列叢書·爵士樂:美國的古典音樂》共分為九章,主要內容包括:認識爵士樂;爵士樂起源;Blues布魯斯;新奧爾良爵士樂;“爵士樂的化身”—LouisArmstrong(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等。

作者簡介

丁鈮,生于北京,原就讀于中央音樂學院附小,附中時赴美留學,后加入美籍,就讀于紐約曼哈頓音樂學院,曼納斯音樂學院,分別獲得爵士鋼琴演奏學士與古典作曲碩士學位,并一直擔任橫跨音樂與媒體兩者之間的工作。
回北京定居后,丁鈮曾擔任中國國際廣播電臺FM90.5主持人與制作人,現在創辦尚樂國際文化傳媒,并兼任中央音樂學院外聘教師,教授爵士樂課程。

名人/編輯推薦

《新視聽高等院校音樂教育專業系列叢書·爵士樂:美國的古典音樂》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出版。

得到廣泛使用的格勞特《西方音樂史》的修訂者帕利斯卡在該書第6版(余志剛譯)中,醒目地增加了爵士樂和流行音樂的內容,如果說,這在某種程度上是由于美國本土音樂教育需要的話,那么,第7版的修訂者伯克霍爾德卻是把流行音樂與藝術音樂相提并論了。第7版《西方音樂史》里,不僅在20世紀“兩次大戰之間”中有整章介紹爵士樂和流行音樂,而且,還在“戰后的對立傾向”和“20世紀末期”最后兩章中用相當篇幅涉及流行音樂。很明顯,在他們的觀念里,西方音樂史不應再像過去那樣僅僅局限于“藝術音樂”。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
流行音樂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爵士樂。為什么?
爵士樂的出現是20世紀音樂的一大奇跡。它不是來自宮廷、教堂或個別作曲家,也不是單純地來自某個地區或僅僅接受周邊地區的影響,而是多種文化遠距離交融的結果。當初,西非黑人被當作奴隸,越過大西洋,販賣到北美。為了適應婚喪儀式和社交場合的需要,他們用小型管樂隊的形式,把家鄉帶來的獨特的舞蹈節奏,與當地流行的軍隊進行曲、歐洲舞曲,以及美國南方種植園中的農奴舞曲等結合而創造出一種新的音樂。也就是說,爵士樂是好幾種音樂形式、特別是非洲民間音樂與美國都市音樂的混合,導致一種以嶄新面貌出現的、節奏更為豐富的音樂的產生。它是特定歷史條件下才能形成的一種音樂。它獨特的文化形態、精神氣質、風格語言與情感表現在眾多音樂品種中別樹一幟。爵士樂生性自由,無拘無束而又有規有矩,與歐洲藝術音樂的傳統、體系、觀念、習慣有很多不同。不僅表現為高度的、有著無限表現可能的即興性;個體與群體的默契互動;而且,它還可以用自身作為基礎進行變化和發展。這種變化和發展自它誕生以來從未停息過,隨著不同時代、場合,民族、地區以及個人愛好而不斷進行。它接受各種外來因素,從不排斥任何一種音樂形式,能夠做到如此開放、包容的音樂品種在世界上少有。記得有一次在北京保利大廈觀看日本坂田明爵士樂團演出,它把節奏強烈的、帶有勞動歌曲特點的日本民謠與薩克斯管悠長、激越的音調相融合,很有表現力,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爵士樂被日本化了,通常概念中的“美國”爵士樂,穿越了國界,成了日本爵士樂。
有人說,21世紀是個融合的世紀。融合,當然不是一個新事物。如前所述,爵士樂的產生和發展就是不斷融合的結果,融合在其中起了關鍵的作用。“音樂會爵士樂”和“酒吧爵士樂”之所以差別如此之大,以致有人堅持爵士樂是一種“嚴肅”音樂,就是因為它們分別融合了不同的音樂成分。但是,隨著科技、交通、信息,特別是網絡的發展,把兩種或幾種文化結合起來的現象越來越普遍。融合,成為一種新的趨勢、一個大的潮流,在上個世紀末以來的音樂創作中變得突出起來。想當初,劉索拉的《藍調在東方》把中國說唱音調與美國布魯斯等音樂相結合,紐約的唱片商店都不知道該把這張唱片怎么分類、放在哪個貨架上,而現在,類似的音樂不勝枚舉。很多音樂,打破了傳統的分界,卻很受歡迎。龔琳娜和她丈夫老鑼(德國作曲家)的那首《忐忑》,不像民歌,不像流行歌曲,也不像藝術歌曲,他們自稱是“新藝術音樂”,就是因為結合了中國戲曲音樂、西方古典音樂和20世紀的“新人聲音樂”中的特點。融合,可以說是“后現代”的表現形式之一,但是不管21世紀是不是還被人們叫做后現代,融合作為一種創作現象看來還將繼續下去,因為它為作曲家提供了巨大的創造空間。爵士樂在這個方面,為我們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像爵士樂的發展一樣,現代音樂中的融合,也不會導致一種統一的風格,而只是出現更多的不同的混合體。作曲家們各取所需,各抒己見。21世紀既是一個融合的世紀,也是一個多樣化、個性化的世紀。
2012年3月,中央音樂學院外聘美籍華裔教師丁鈮為同學們開設了一門選修課“爵士樂”,是對該院歷史上沒有教授爵士樂課程的突破。爵士樂如果一直停留在娛樂場所,而不能進入音樂學院課堂的話,它的發展將大受局限。事實上,它從最初的不登大雅之堂,很快就進入了學術圈內。上個世紀30年代開始,出現許多文章和書籍,介紹、研究爵士樂。1950年紐約大學開設了爵士樂課程,1959年開辦了美國第一所爵士音樂學校。此后,很多音樂學院或音樂學系,陸續開設了爵士樂課程,有的還設立以爵士樂為專業的學士、碩士,甚至博士學位。“自1970年以后,正規的爵士樂課程逐漸成了音樂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①爵士樂從產生后,吸引了很多專業的音樂家參與其中,如作曲家拉威爾、斯特拉文斯基、米約、興德米特、韋爾等都采用爵士樂作為創作的素材,格什文更是因把動人的爵士語言融入音樂會作品而大放異彩;演奏家、指揮家如梅紐因、普雷文、小澤征爾、馬友友等都參與了爵士樂的演繹,其中,普雷文年青時還是專業的爵士鋼琴家。就我個人所接觸到的事例:1988年曾來中央音樂學院講學、時任耶魯音樂學院院長的蒂羅(Frank Tirro),作為單簧管和薩克斯管演奏家,經常參加爵士樂隊演出,而且作為一名音樂史學家,他還是《爵士音樂史》一書的作者。當代音樂美學家邁爾(Leonard Meyer)也是一名爵士樂愛好者。1998年他曾托人送我一張菲茨吉拉德和阿姆斯特朗演唱(奏)的爵士樂激光唱片,不僅說他自己喜歡,而且希望我也能喜歡它。
隨著丁鈮根據在音樂學院講課整理而成的這本《爵士樂》一書的發行,我想一定會引起更多讀者和同行們對爵士樂的關注。
鐘子林
2012年5月于中央音樂學院
①彼得?馬丁《音樂與社會學觀察》(柯揚譯),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11年,第143頁。
作者序
每一個人的記憶中都有那么一些難忘的時刻,它可能是某個轉折點,或者僅僅是一幅畫面中的某個人說的某句話。隨著時光流逝,它可能被打入記憶的最底層,而每當某個事件像鼠標一樣地被點擊,那些存儲在大腦D盤,E盤甚至F盤的數據,便鮮活地再次呈現…
那是曼納斯音樂學院的爵士樂史第一講的課堂上。課程是在學校的大演奏廳中進行,那是一個可以容納幾十到一百多人的禮堂…
臺上,Lewis Porter在生動地講著爵士樂的發展;臺下,幾十人當中,有歐洲人,有美國人,有韓國人,有日本人,當然還有我,怕漏掉任何一句話而特意坐在前排的,唯一的一個中國人。
Mr.Porter繼續講著,從Charlie Parker(查理?帕克)的即興演奏與巴赫復調的相似之處,到拉威爾受爵士樂啟發寫出的小提琴奏鳴曲,再到爵士樂的出現是受歐洲古典音樂還是非洲音樂啟發而成的爭奪戰…,突然,一句話,傳到了我的耳邊,讓我不得不陷入思考。Mr. Porter說:“今天的世界,已經是多元化的世界,音樂也超越了種族和文化而更加豐富,爵士樂的包容精神使得這種音樂響遍了全球。不過遺憾的是,全世界只有一個重要的國家還沒有爵士樂,那個國家就是中國。”
中國沒有爵士樂嗎?帶著這個疑問,10多年前我短暫回到北京,與中國歌舞團的大樂隊合作,排練我的爵士大樂隊作品;光顧各種爵士樂酒吧,找到了零零星星的自學成才的爵士地下人,而每個人都在為如何即興而傷破腦筋…20天的北京行,留下的只有失望,Porter的那句話一直縈繞在我的耳邊:“中國沒有爵士樂…”
今天的中國,已經今非昔比。不光有了林林總總的爵士節,而且無論是在音樂廳還是在酒吧中,都可以看到樂手們在用各種方式來推廣和分享自己的音樂感受。中國涌現出了新生代爵士音樂家,中國樂手對于爵士極度癡迷。
但是…
當我重回母校,卻仍舊驚訝地聽到對于爵士樂學習無門的困惑。爵士樂中文書籍的匱乏,使得爵士樂雖然不再像當初一樣只是星星之火,但卻似乎仍像當初一樣無法燎原。如果中國可以像國外一樣,將爵士樂教育普及到各大院校,并有大量的書籍可供樂迷選擇,那么爵士樂手將不再孤獨,愛樂者也可覓到知音。
一直以來我的心愿,就是希望用所學之長,同國內的同行一起,把感受到的多元化音樂同大家分享。而任何一門新學科,都是從推廣教育到專業教育的一個過程,爵士樂也是一樣。目前國內的爵士樂仍屬推廣教育階段,在傳遞真正的信息之前,首要的工作常常需要端正誤解,消除偏見,才好真正進入正題。這是一個漫長而辛苦的工作,但是當我們每一個人都盡心盡力,在自己的崗位上腳踏實地去做,那么終有一天,會開花結果。
這套爵士樂叢書共有四冊,其中兩冊為爵士歷史,兩冊為教授演奏的教程。說到歷史,這百余年的爵士樂歷程,用區區20萬字實難概括。因此,這本書《爵士樂——美國古典音樂:古典爵士》是一個開篇,講述從爵士樂的起源到30年代末期的古典爵士時期,系統地介紹爵士樂的發生、發展、與不同時期爵士樂的風格,以及代表人物。
本書的后續書籍《爵士樂——美國古典音樂:現代爵士》,則是講述從二戰開始之后一直到今天的爵士樂演變歷史。
正如外國人要說好中國相聲必須要學懂中國文化一樣,我從來認為學習一種藝術,必須要包含學習這種藝術背后的文化。只有理解了文化,才可能對這種藝術產生共鳴并拉近距離。
這兩本音樂史類的書籍,我希望更加側重的是文化背景,在介紹樂曲和音樂家作品與風格的同時,我會刻意多些人文色彩的故事。因為只有了解了社會背景,以及在這些背景中成長起來的音樂家的不同個性,才可能理解這些大師們為爵士樂賦予的特殊色彩。
這本書的附錄中還有一些本書中用到的有關爵士樂的中英對照詞匯,希望這些詞匯能夠自然地進入到我們的音樂語言中。好的音樂不該只有少數人懂得欣賞,古典音樂可以在中國成就如此崇高的地位,爵士樂也理應在中國的音樂殿堂中占據一席重要之地。
爵士樂就像一列從遠處駛來的列車,只為準備好的旅者停留,并載你駛向遠方。作為旅者的你,背好行囊來搭乘了嗎?
讓我們共勉…
作者
2012/8/28于北京
關于譯名:
此書重要的人名都使用了雙語,這是因為爵士樂中的譯名現在并沒有規范,呈現雙語會對于大家查找資料提供方便。還有一些人名在本書中并不是主要人物,因此沒有給出中文譯名。
大部分樂曲的名稱都是使用雙語。這是因為很多樂曲沒有公認的譯名,本書是以本人的理解做出翻譯,并不排除與別人的譯名產生沖突的可能性。
感謝:
感謝外經貿大學出版社的強曉潔編輯的邀請,沒有她的熱情推動,這套四本為一個系列的爵士樂書籍不可能面世。
感謝我的朋友/校友——遠在德國的柴明女士的大力推薦,使得我有幸結識鐘子林教授,并將爵士樂帶到我的母校。
感謝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鐘子林教授,為我寫序,并極具使命感地推動在母校開展的爵士樂課程,對于您所做出的所有努力和幫助我深表感激!
也感謝中央音樂學院和音樂學系領導、有關部門,以及西方音樂史教研室主任余志剛教授,對于本人爵士樂課程的大力支持。

目次

序 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教授——鐘子林
作者序
第一章 認識爵士樂
第一講 何為爵士樂?
Jazz Feel
即興演奏
創造力
爵士樂與布魯斯
爵士樂是流行音樂嗎?
音樂會爵士與酒吧爵士
第二講 了解爵士樂
初聽爵士-欣賞階段
再聽爵士-學習階段
聽懂爵士-積累階段
體驗爵士-掌握階段
第二章 爵士樂起源
第一講 爵士樂誕生地-New Orleans 新奧爾良
建立之初
新奧爾良的別名
第二講 種族環境
“Free People of Color”(自由的有色人種)
Jim Crow Law (黑人隔離法)
第三講 新奧爾良的音樂環境
Congo Square (剛果廣場)
Storyville District(斯托里維爾區)
第四講 早期的流行樂風
1. Ragtime(拉格泰姆)
Ragtime之王——Scott Joplin(斯科特?喬普林)
古典Ragtime三杰中的另外兩位
Ragtime 復蘇
2. Blues(布魯斯)
3. Dixieland (迪克西蘭)
Dixie(迪克西)
第三章 Blues 布魯斯
第一講 起源
史上第一首布魯斯
第二講 布魯斯之父:W.C.Handy 漢迪
Memphis Blues(孟菲斯布魯斯)
“the Jazzman's Hamlet”:Saint Louis Blues
(爵士人的哈姆萊特:圣路易斯布魯斯)
漢迪的紐約歲月
漢迪的榮譽
第三講 Ma Rainey閏尼媽媽
第四講 Bessie Smith 貝西?史密斯
貝西?史密斯之死
第五講 布魯斯的曲式
第六講 五聲音階與布魯斯音階
第七講Jazz Blues (爵士布魯斯)
Jazz Blues 的變型
Big Band Blues (大樂隊布魯斯)
Bebop Blues
Boogie Woogie (布吉烏吉)
Minor Blues (小調布魯斯)
第四章 新奧爾良爵士樂
第一講 早期爵士樂
第二講 史上第一位爵士樂演奏家:Buddy Bolden 巴蒂?波頓Big 4 (大四拍)
第三講 承襲短號“王位”的Freddie Keppard 弗萊迪?凱帕德
第四講 自稱爵士樂創始人的Jelly Roll Morton 杰利?羅爾?莫頓
出生日期之謎
兒時的莫頓
Jelly Roll Blues《杰利?羅爾布魯斯》
事業巔峰
窮途末路
藝術成就
第五講 火爆脾氣的天才:Sidney Bachet西德尼?貝徹
與路易斯?阿姆斯特朗
與艾靈頓公爵
巴黎槍戰
紐約歲月
落葉歸…?巴黎
貝徹其人
第六講 ODJB與史上第一張爵士樂唱片
Papa Jack Laine's Reliance Brass Band
(杰克?萊恩爸爸信心銅管樂隊)
Tom Brown's Band From Dixieland (湯姆?布朗的樂隊)
ODJB
第七講 Joe“King” Oliver“小號之王”:喬?奧利弗
新奧爾良—獲得“王”位
芝加哥—難保“王權”
失意的紐約
最后的歲月
不可不聽的錄音
奧利弗影響力
第五章 “爵士樂的化身”- Louis Armstrong路易斯?阿姆斯特朗
第一講 綽號的由來
第二講 新奧爾良的童年
勝似親人的Karnofskys卡諾夫斯基家庭
除夕夜槍聲
路易斯的英雄
第三講 芝加哥歲月
Chimes Blues《編鐘布魯斯》
第二次婚姻
第四講 紐約歲月
第五講 The Bible of Jazz(爵士樂圣經)
West End Blues《西街布魯斯》
第六講 路易斯的歌唱生涯
第七講 娛樂業中的路易斯
路易斯與格萊美
第八講 “The Real Ambassadors”《真正的大使》
最后的歲月
第九講 路易斯音樂中的美好世界
對爵士樂的偉大貢獻
第六章 “The Roaring Twenties”——Jazz Age(咆哮的二十年代——爵士時代)
第一講 咆哮的二十年代
The Lost Generation迷失的一代
Prohibition 禁酒法案
The Harlem Renaissance 哈林文藝復興
Jazz Age 爵士時代
第二講 美國爵士樂的首都——20年代的芝加哥
臺上臺下的《芝加哥》
爵士樂的首都——芝加哥
黑幫老大Al Capone(艾爾?卡彭)
芝加哥的別名
第三講 音樂之都——紐約
20年代的紐約音樂風情
Harlem (哈林區)
Harlem Stride Piano (哈林大跨度鋼琴風格)
Tin Pan Alley(叮砰巷)
The Great American Song Book (偉大的美國金曲集)
Irving Berlin (歐文?柏林)
Cole Porter (科爾?波特)
Jerome Kern(杰羅姆?科恩)
紐約的別名
第四講 格什溫
George Gershwin 喬治?格什溫
《藍色狂想曲》
兒時的喬治?格什溫
Song plugger(歌曲示范員)
紐約——巴黎——紐約
Folk Opera (民間歌劇)
好萊塢歲月
身后名譽
Ira Gershwin 艾拉?格什溫
“I got Rhythm”《我有節奏》
第五講 大樂隊的兩大陣營
“爵士之王?”–Paul Whitman(保羅?懷特曼)
音樂生涯
爵士之王?
無冕之王Fletcher Henderson(弗萊徹?漢德森)
學者型樂隊長
"Paul Whiteman of the Race"(黑色的保羅?懷特曼)
偉大的伯樂
第六講 “吹號的年輕人”- Bix Beiderbecke (畢克斯?貝德貝克)
自學成才的天才
The Austin High Gang (奧斯汀高中幫)
Singin'the Blues 《唱著布魯斯》
對比路易斯
天才的隕落
緬懷畢克斯
第七章 譜寫與演奏“美國音樂”的Duke Ellington——艾靈頓公爵
第一講 “公爵”的由來
第二講 Cotton Club棉花俱樂部
第三講 大樂隊時代的艾靈頓公爵
Caravan《大篷車》
第四講 Mary Lou Williams(瑪麗?盧?威廉姆斯)
第五講 艾靈頓與Billy Strayhorn 比利?斯特瑞弘
Take the A train 《坐上A號地鐵》
第六講 潮起潮落的40—50年代
第七講 晚年輝煌
第八講 向公爵致敬
第八章 The Swing Era 搖擺的30年代
第一講 經濟大蕭條下的美國30年代
精神追求
搖擺時代的序幕
第二講 搖擺之王——Benny Goodman 本尼?古德曼
貧寒家境
音樂奇才Chick Webb(奇克?韋伯)
“Let's Dance”–讓我們舞動
John H. Hammond約翰?哈蒙德
燃眉之急
Swing Era-搖擺的大樂隊時代
世紀音樂之戰
卡內基音樂廳
本尼與黑人樂手
本尼?古德曼的個性
后搖擺時代
第三講 Count Basie貝西公爵以及堪薩斯城爵士樂
堪薩斯城爵士風格
William James Basie(威廉?詹姆斯?貝西)——伯爵
One O'Clock Jump 《一點鐘跳躍》
芝加哥——紐約
薩伏依舞廳擂臺賽
搖擺狂歡節
后搖擺時代
第四講 大樂隊時期的其他領軍人物
“成功恐懼癥”的Artie Shaw阿迪?肖
搖擺樂中的感傷紳士—Tommy Dorsey 湯米?道爾西
讓爵士樂更加貼近大眾的Glenn Miller格林?米勒
第九章 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大樂隊時期的兩名爵士樂歌手
第一講 墮落的天使——Billy Holiday比莉?荷莉戴
不幸的幼年
大樂隊生涯
“Strange Fruit” 《奇怪的果實》
上帝保佑自力更生的孩子
The Sound of Jazz 《爵士之聲》
第二講 The First Lady of Song-Ella Fitzgerald
歌曲第一夫人—艾拉?費茲吉拉德
不幸的幼年
大樂隊生涯
Bebop
美國金曲
就是那些常發生的事
第十章 尾聲
附錄:
爵士樂詞匯中英文對照表
參考書籍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46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