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經濟倫理學(簡體書)
滿額折

經濟倫理學(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8 元
定價
:NT$ 168 元
優惠價
87146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經濟倫理學》從經濟與倫理的關系入手,闡明經濟倫理學的基本理論,旨在喚醒人們的道德良知,共建和諧的經濟社會。本書主要闡明的經濟倫理學基本理論有:經濟倫理學的核心問題——義利觀、企業社會責任倫理、誠信倫理、公平與效率倫理、消費倫理、競爭與合作倫理、社會公正倫理、和諧理念及幸福觀等。《經濟倫理學》是了解經濟倫理知識的入門教材,是普及經濟倫理知識、開展經濟倫理教育、提升大眾思想道德水平的讀物,適用于黨政干部、青年學生和普通讀者閱讀。本書由王珂主編。

名人/編輯推薦

《經濟倫理學》編寫注重經濟倫理的現實問題,內容涉及經濟倫理學的概論——闡明經濟倫理理論、經濟倫理學的核心問題——義與利的關系問題、市場經濟的主體——企業的社會責任、交易中的誠信倫理、制度層面上的公平與效率倫理、消費領域的消費倫理、企業間的競爭倫理與合作倫理、社會公正倫理、社會和諧理念及人們的幸福觀等。這些內容僅僅是經濟倫理學理論體系的冰山一角,通過了解這些內容可為進一步深入研究打下理論基礎。經濟倫理就在你我身邊,這正是經濟倫理學的魅力所在。本書由王珂主編。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創造了堪稱“奇跡”的經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整體提高,綜合國力顯著增強,成績舉世矚目。經濟發展了,但政治、文化、社會、生態還沒有同步發展,經濟快速發展背后存在著一系列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這既有經濟發展自身的問題,也有經濟發展引發的社會問題。在這些問題中最直接、最集中的表現是市場失序,如假冒偽劣的食品安全問題、坑蒙拐騙的誠信缺失問題、火中取栗的環境污染問題,等等。市場失序導致“一切向錢看”的理念成為一些人的首選行為準則,這種瘋狂的逐利行為扭曲著人們的心靈,改變著人們的價值觀。面對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人們不禁要問:市場經濟是否以道德的缺失為代價、市場經濟是否將帶來人性的泯滅、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能否協調、人類社會的未來將走向何方……
經濟要發展、社會要進步,就必須解決經濟發展自身的問題,解決經濟發展引發的社會問題。目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亟待解決的最突出的問題就是民生問題。百姓要求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空氣更潔凈、環境更優美,能夠吃上放心的食品、喝上放心飲用水,不斷提升幸福感……這不僅在考量著政府的執政水平,考量著企業的社會責任心,同時也是對每個人道德水準的考量。西方著名倫理學家麥金泰爾曾以“AfterVinue”來命名他的一部影響深遠的著作,既指明了現代社會處于古典美德淪喪的“后德性”時代,又表明了“追尋德性”的堅定信念。經濟倫理學要直面現實生活,要為市場經濟注入倫理關懷,這是人類理性面對經濟社會自身發展問題的一種理性選擇!研究經濟倫理學在實現中國夢的當下更是為謀求進一步發展提出了一條可操作性的路徑,意義更加重大!
本書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展開論述的。書中沒有從中外經濟倫理思想歷史發展的時間縱向來進行理論闡述,也沒有從經濟活動涵蓋的宏觀、中觀和微觀的橫向進行梳理,而是選取了一種新的視角——從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經濟社會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入手,精選案例進行剖析,闡明經濟倫理思想。力求以點帶面,整體推進,使經濟倫理學更貼近讀者、貼近生活。因為人不僅有物質層面的需求,更有精神層面的需要。人們對經濟倫理理論的需求來源于現實的需要,這是人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人格自我完善的需要。借此書推進人們的道德自覺、理論自覺;借此書規范人們的經濟行為,凈化經濟環境,為和諧社會建設盡綿薄之力。
本書編寫注重經濟倫理的現實問題,內容涉及經濟倫理學的概論——闡明經濟倫理理論、經濟倫理學的核心問題——義與利的關系問題、市場經濟的主體——企業的社會責任、交易中的誠信倫理、制度層面上的公平與效率倫理、消費領域的消費倫理、企業間的競爭倫理與合作倫理、社會公正倫理、社會和諧理念及人們的幸福觀等。這些內容僅僅是經濟倫理學理論體系的冰山一角,通過了解這些內容可為進一步深入研究打下理論基礎。經濟倫理就在你我身邊,這正是經濟倫理學的魅力所在。
本書的特色:
(1)結構新穎。引入案例,每章配有名人名言、思考題、知識拓展等內容。
(2)貼近生活。本書從人們日常經濟生活的事件出發,闡明經濟倫理的基本理論,易于人們理解和接受。
(3)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本書從生活中的實例出發,講述經濟倫理理論,目的是提升人們的經濟倫理意識,規范人們的經濟行為,為市場經濟打造良好環境。
(4)典型案例。選取具有說服力。、代表性、時代性的典型案例,增強本書的吸引力。
(5)可讀性。本書圖文并茂,條理清晰,內容深入淺出,親近讀者。
作為一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心懷崇高的社會責任感,希望通過這本書為患考經濟倫理的人們提供一種尋路的方向,以期共同促進經濟倫理環境的改善,共創一個文明有序、健康繁榮的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中國夢!
本書的出版得到了沈陽職業技術學院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特此感謝!有幸與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合作,甚是欣慰,對你們給予的無私幫助表示感謝!也感謝支持我的家人和朋友們!采用本書作為教學用書的學校和老師可以與王珂老師(wkwkwkwk@163。com)聯系,免費獲得電子課件。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本書難免存在疏漏和不足,真誠希望有關專家及讀者指正。
編者

目次

第1章 緒論
1.1 市場經濟呼喚經濟倫理
1.1.1 起因:市場失序現象頻繁出現
1.1.2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要求
1.2 何為經濟倫理學
1.2.1 經濟倫理學的概念
1.2.2 經濟倫理學的范圍和對象
1.2.3 經濟倫理學的學科性質
1.2.4 經濟倫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
1.3 大學生與經濟倫理學
1.3.1 學習經濟倫理學的目的
1.3.2 學習經濟倫理學的意義
第2章 義利觀
2.1 何為義利觀
2.1.1 義利觀的含義
2.1.2 義利觀的本質特征
2.2 義利觀的歷史考察
2.2.1 重義輕利——儒家的義利觀
2.2.2 重利輕義——法家的義利觀
2.2.3 義利并重——墨家的義利觀
2.3 義利觀的主要內容
2.3.1 物質利益與倫理道德的關系
2.3.2 個人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的關系
2.3.3 物質生活需要與精神生活需要之間的關系
2.3.4 志向動機與功利效果的關系
2.4 義利觀的重要意義
2.4.1 倫理學的核心問題
2.4.2 經濟倫理學的核心問題
第3章 企業社會責任倫理
3.1 企業社會責任倫理概述
3.1.1 企業社會責任的由來
3.1.2 企業社會責任的定義和性質
3.2 企業社會責任的內容
3.2.1 經濟責任
3.2.2 環境責任
3.2.3 社會責任
3.3 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3.3.1 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意義
3.3.2 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現狀
3.3.3 企業如何履行社會責任
第4章 誠信倫理
4.1 何為誠信
4.1.1 誠信是中國傳統道德體系中的重要規范
4.1.2 市場經濟條件下誠信的新內涵
4.2 當前社會誠信現狀
4.2.1 誠信缺失
4.2.2 誠信缺失的原因
4.3 誠信與市場經濟
4.3.1 誠信是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
4.3.2 誠信是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客觀需要
4.4 誠信體系的構建
4.4.1 抓支撐點,加強誠信道德建設
4.4.2 抓關鍵點,加強誠信制度建設
4.4.3 抓難點,政務企業個人誠信建設并重
4.4.4 抓切入點,嚴格執法、誠信執法
4.4.5 抓重點,加強誠信普法宣傳教育
第5章 公平與效率倫理
5.1 公平
5.1.1 公平的概念
5.1.2 公平的現實問題
5.1.3 公平的實現
5.2 效率
5.2.1 效率的概念
5.2.2 效率產生的原因及存在的問題
5.2.3 效率的實現
5.3 公平與效率
5.3.1 公平與效率的價值排序
5.3.2 公平與效率的辯證關系
第6章 消費倫理
6.1 消費和消費倫理的含義
6.1.1 消費的含義及特征
6.1.2 消費倫理的含義和實質
6.2 消費倫理思想的演變
6.2.1 中國傳統消費倫理思想
6.2.2 西方消費倫理思想
6.2.3 消費倫理的價值取向
6.3 消費中的倫理問題
6.3.1 消費行為的表象
6.3.2 消費倫理問題
6.4 消費倫理原則
6.4.1 可持續消費倫理原則
6.4.2 公正消費原則
6.4.3 和諧消費原則
6.4.4 科學消費原則
第7章 競爭與合作倫理
7.1. 市場經濟
7.1.1 市場經濟的含義和本質
7.1.2 市場經濟與政府干預
7.2 競爭
7.2.1 競爭的含義
7.2.2 競爭戰略
7.2.3 競爭的作用
7.2.4 惡性競爭
7.3 合作
7.3.1 合作的原因
7.3.2 合作的意義
7.4 競合關系
7.4.1 競合模式
7.4.2 競合成功的三要素
7.4.3 競合的效應分析
第8章 社會公正倫理
8.1 公正的含義與價值
8.1.1 何謂公正
8.1.2 公正的價值
8.2 社會公正與經濟發展
8.2.1 社會公正的含義
8.2.2 社會公正是經濟發展的現實要求
8.3 社會主義的公正及其實現
8.3.1 社會主義的公正
8.3.2 實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社會公正
第9章 和 諧
9.1 和諧的理念
9.1.1 認識和諧
9.1.2 和諧思想溯源
9.2 不和諧問題
9.2.1 經濟發展方式的不和諧
9.2.2 經濟發展帶來的不和諧
9.3 和諧社會
9.3.1 和諧社會的內涵及本質
9.3.2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涵與總體特征
9.3.3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原則
9.3.4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科學發展觀
9.3.5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主要舉措
第10章 幸 福
10.1 什么是幸福
10.1.1 何謂幸福
10.1.2 幸福的本質
10.2 幸福的價值
10.2.1 人類永恒的價值追求
10.2.2 影響幸福的因素
10.3 實現幸福的途徑
10.3.1 聿福觀
10.3.2 中國夢——引領中國人民走向幸福之路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這是一種比較實際或具體的利益關系,道義常常通過這一關系的認識和對待表現出來。這一關系涉及人我己群之間利益的對待與處理,是檢測有無道德和道德高低的試金石。是個人利益服從社會公共利益,還是社會公共利益從屬于個人利益,歷來是道德和利益關系的又一重要表現。凡是主張個人利益優先于社會公共利益的人大多持利己主義的立場,而凡是主張社會公共利益優先于個人利益的人大多持利群主義的立場。利己主義有不同的類型,如極端的利己主義、溫和的利己主義和合理的利己主義等。利群主義亦有不同的類型,如整體主義、國家主義、民族主義、集體主義和世界主義等。此外,還有調和此關系的己群兩利主義。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的關系,也可在這一關系的視域中來關照,一般來說,利群主義常常在人己關系上持利他主義的立場。區別在于,利他主義的道德合理性并不總是能夠與利群主義相匹配。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的關系在道德合理性上并不總是利他主義為上,要看其中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的相關性。馬克思主義在個人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的關系上持集體主義的立場,這是一種既反對資產階級的利己主義又超越封建的整體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國家主義之上的無產階級個人利益與無產階級集體利益有機結合的集體主義,是一種既肯定集體利益的優先性和重要性,又重視個人利益的正當性與合理性且主張二者辯證結合的集體主義,本質上是對個人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辯證思考與理性認識的產物。
2。3。3物質生活需要與精神生活需要之間的關系
這一關系在中國古代常常以理欲關系或天理人欲關系表現出來。天理與人欲涉及人的物質生活需要與精神生活需要的關系,它可以歸結為人與自己關系的范疇,即人如何認識自己肉體與靈魂需要借此來樹立人自己的道德理念。凡是主張物質生活需要更為根本、更為重要的大體可以歸結為物質主義者,凡是主張精神生活需要更為重要、更為根本的則可以歸結為精神主義者。倫理學史上的自然主義與超越主義從某種意義上說則可以看作是物質主義和精神主義的具體表現。一般來說,自然主義從人的自然需要和自然欲望或肉體感受性出發,堅持認為凡是能夠滿足人的自然需要和自然欲望的就是善的和正當的,故理直氣壯地為人的自然需要和欲望辯護。超越主義往往立于精神生活的需求,主張超越自然需要的藩籬,向著一種神性和不朽的精神價值奮進,故每每對人的自然需要或欲望持批判或不屑一顧的態度。也有主張將二者結合起來的觀點。馬克思主義主張物質生活需要與精神生活需要的統一,堅持認為人是人的形體與靈魂、物質與精神的有機統一體,人既有物質生活的需求,又有精神生活的需求,認為物質生活決定精神生活并構成精神生活的基礎,精神生活是物質生活的提升和發展并對物質生活具有能動的反作用。人們生活在世界上,首先必須吃穿住用,滿足物質生活的需求,才能生存。“憂心忡忡的、貧窮的人對最美麗的景色都沒有什么感覺。”可見,離開起碼的物質生活需要是談不上什么精神生活和幸福的。同時,馬克思主義又強調人畢竟是一種有理性的社會動物,精神生活構成人最內在、也最深刻的生活,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人們寧肯犧牲某些物質需要來滿足精神需要。并且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精神需要在人的需要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在馬克思主義看來,物質生活需要是精神生活需要的基礎和前提,并滲透于精神生活需要之中。精神生活需要是物質生活需要的補充和發展,它集中體現了人的需要與動物的需要的區別。
2。3。4志向動機與功利效果的關系
這一關系涉及道德評價和道德判斷的依據和方法,在中國歷史上是以“志功之辯”表現出來的,它可以歸結為內外關系的范疇。志,指人的志向或信念,也指人的行為的動機或目的。功,指行為的功效或效果,也指為達到目的所做出的努力。在中外倫理思想史上,“義利之辯”總是與“志功之辯”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事實上“志功之辯”恰恰是“義利之辯”的展開和升華,或者說“義利之辯”必須通過并借助于“志功之辯”來表現。我國南宋時期朱熹與陳亮的義利之爭,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就是志功之爭。朱熹從“不論利害,惟看義當為與不當為”的思想認識出發,持動機論的道德評價觀。在朱熹看來,三代之所以“得天理之正”,就在于當時圣人的動機是“天理”“道心”,而漢唐之君如劉邦、李世民等雖“能建立國家,傳世久遠”,但“察其心”,即“無一念之不出于人欲也”,因此不能“謂其得天理之正”。(《與陳同甫書》)而陳亮則持效果論的立場,認為“功到成處,便是有德;事到濟處,便是有理。”他拒絕了朱熹要他做“醇儒”的要求,向往做一個“有救時之志,除亂之功”的英雄。西方近代倫理思想史上,康德與英法唯物主義的義利之爭也莫不緊緊圍繞動機與效果問題而展開。康德是純動機論的代表,而邊沁、密爾等人則是純效果論的倡導者和擁護者。墨子崇尚義利合一,提出了“志功合一”的命題。《墨子·魯問》載“魯君謂子墨子曰:‘我有二子,一人者好學,一人者好分人財,孰以為太子而可?’子墨子曰:‘未可知也。或所為賞譽是也。釣者之恭,非為魚賜也,餌鼠以蟲,非愛之也。吾愿主君之合其志功而觀焉。”’馬克思主義倫理學堅持動機與效果的辯證統一論,它既反對動機論,又反對效果論,主張把動機和效果結合起來,通過效果去查動機,通過動機去看效果。誠如毛澤東所說:“唯心論者是強調動機否認效果的,機械唯物論者是強調效果否認動機的。我們和這兩者相反,我們是辯證唯物主義的動機和效果的統一論者。”毛澤東主張從動機和效果辯證統一上去評價人的道德行為,并且認為動機與效果統一于為人民大眾謀利益的社會實踐中,必須使為大眾的動機和被大眾歡迎的效果統一起來。
上述四個方面或四大關系范式彰顯了義利關系的深刻內涵,從不同層面支撐起義利關系的精神架構并拓展出義利關系的生長空間,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身諸關系于一體,展現出既相對穩定又動態發展的矛盾特質,不斷地作用、制約并引領人類的道德生活。P17-19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4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