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中國樂評(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樂評(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2 元
定價
:NT$ 252 元
優惠價
87219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中國樂評》中收錄的這些文論,一方面反映出當代中國日常音樂生活的基本狀況。另一方面也彰顯出書中樂評家本人的人格魅力和學術風格。書中的作者各自以不同的批評視角、相異的批評觀念、寬闊的批評視域,為關心音樂批評的讀者展現出一幅幅鮮活的學術面孔、一個個錚錚的批評風骨、一場場壯麗的文化圖景。這些文章讀來頗有口燥逢甘露、沉悶沐清風的心理感受。面對這些活靈活現、睿智幽默的批評文本與批評家,我不禁開始追問音樂批評的一些基礎性問題。因為,只有對這些問題作出一定的梳理與解釋以后,讀者才有可能將他們之所以如是的緣由搞清楚,也才有可能為有志于從事音樂批評寫作與活動的音樂愛好者、音樂從業者提供學理上的答案。

作者簡介

邵奇青,筆名:岳評、崎清等。樂評人。
生于江蘇無錫。中國音樂評論學會會員、深圳攝影家學會會員、《音樂愛好者》雜志特邀編輯、《歌劇》雜志特邀記者。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樂評》由邵奇青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中國樂評》中收錄的這些文論,一方面反映出當代中國日常音樂生活的基本狀況,另一方面也彰顯出書中樂評家本人的人格魅力和學術風格。這些文章讀來頗有口燥逢甘露、沉悶沐清風的心理感受。

目次

陳紫茵
何若評樂 何堪樂評——20年個人評樂隨感散記
《趙氏孤兒》:春秋筆法古風新韻
一顆掙扎在地獄里的魂靈——大型舞劇《白鹿原》觀后
《媽媽咪呀》中文版:奇異幻彩魅力超凡
樂評摻“假”緣何在
《吉祥三寶》漲價了
再說“第一”、“著名”及其他
中國原創歌劇三大“頑疾”
在旋轉中情思飛舞
一個古老民族的現代表情——重讀何訓田《達勃河隨想曲》心得及其他
蔣力
勉說樂評
以簡代賀——致《音樂周報》編輯部
歌劇《楊貴妃》的另一面
關于指揮的一點雜感
亂云飛渡仍從容——由幾部新作品引發的思考
學會選擇
《圖蘭朵》劍出偏鋒在上海
《再別康橋》:進取與迷失
藝術至上
沒有李云迪的《肖邦》
外來的和尚
唱錯之后怎么辦?
呼兒嗨呀
“十大”三疑
我們紀念的還不夠
交響樂團建設的中國特色
“年度最佳歌劇”一駁
《金正日論歌劇藝術》
形式大于內容
金兆鈞
我寫樂評
從“新潮”論爭看音樂價值觀之分歧
大陸音樂不能承受之輕
歌詞20年,真實的謊言還是謊言的真實?
垃圾時代的興高采烈
互聯網文藝進入革命時代還是垃圾時代?
僅僅是歌手的素質問題嗎?
當下的歌詞創作是否需要“力作”?——由近年來走紅的歌詞所引發的思考
關于網絡歌曲的斷想
將謊言和無恥進行到底
不要太過分——從濫竽充數到魚目混珠
還要模仿到何時?
劉雪楓
一個愛樂者的“誤人歧途”
附文1 拒絕肖邦和拉赫馬尼諾夫的鋼琴家——聽阿爾弗雷德·布倫德爾有感
附文2 音樂,陷入概念的漩渦——觀《茶》有感
附文3 瓦格納:中國的制作還有多遠?——《指環》熱演上海之后斷想
附文4 音樂的品格
附文5“樂圣”的心靈自傳
附文6“變身”王羽佳
附文7 與布魯克納有關的旅行
附文8 皮娜·鮑什:搏命之舞
附文9 迷宮與冬夜
附文10 春日古寺的“秋籟”
邵奇青
項羽身后不寂寞——歌劇《楚霸王》觀后質疑
當黃土天籟與西洋交響碰撞
中國歌劇,離中國大眾有多遠?(2008中國歌劇論壇發言稿)
中國音樂批評還有悲哀嗎?
施雪鈞
從勛伯格到萊布雷希特
樂評家的“脊梁骨”
民樂,讓我說你什么好?
一部凄美壯烈的民族史詩——評趙季平《民族交響組曲——喬家大院》
“全軍覆沒”背后的警示
“鋼琴家”這職業
一代歌王“神話”終結
陜北的酸曲
樂評,可以遠程“制導”?——答多倫多朱賢杰先生
也談《茉莉花》的代表性——與葛劍雄教授商榷
中國音樂批評的悲哀
趙世民
“論原生態”和“青歌賽”
觀“第十五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有感
論歌唱評論
論聲樂大師班
渠成水到真、親、彬——鄧麗君的演唱特點
神曲雜談
與時俱化“新民歌”
趙季平談歌唱
代后記

書摘/試閱



故此,我以為評判音樂作品的價值觀應有不同的系統,對同一作品可以也應當進行不同角度和層次的分析。“新潮”音樂在我國音樂創作上的開拓——形式的拓展和創作上具有強大的進步意義;但不一定會在世界創造史上具有等同的意義。它在我國創作觀念上的開拓——破除極端功利主義和庸俗社會學、機械唯物主義以至于反社會主義方面也具有強烈的實踐意義,但“新潮”音樂至今的實踐不等于一種成熟的美學思想的形成。在社會功利角度上,“新潮”音樂在社會大范圍內的影響遠不如美術“新潮”及服裝“新潮”,也還不如中青年流行新潮作家的影響之大。從社會心理學角度講,“新潮”音樂主要反映的是中國當代一部分青年知識分子的心態,涵蓋面還很小。從作品的形式完整性來講,探索的成分大于成熟的成分,模仿的成分大于創作的成分。總之,“新潮”音樂前一階段成果的研究判斷不過剛剛開始。簡單的肯定與否定既缺乏理論的意義也缺乏實踐的意義。
通過以上分析,我以為可以這樣說:圍繞著“新潮”的爭論,一方是基于情感論的,源于儒家的,以新中國成立后十七年我國革命文藝理論為框架的音樂社會價值觀。
這一方的缺陷在于:(1)泥守于藝術功利主義的立場而忽視了藝術創作的自由本質;(2)缺乏對變化了的社會生活的考察分析,尤其忽視了中青年一代在當今社會中的歷史位置;(3)思維模式較為封閉,拒絕接受新思想、新方法。
另一方是基于絕對音樂思想的,源于中國道家與西方現代科學哲學的音樂本體價值觀,這一方缺陷在于:(1)哲學美學基礎的薄弱;(2)缺乏實證的科學研究;(3)或多或少地忽視了傳統音樂功利主義的實踐意義。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1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