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中國音樂思想史五講(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音樂思想史五講(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5 元
定價
:NT$ 390 元
優惠價
87339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中國音樂思想史五講》作者揭示出中國音樂思想中許多重要的命題,許多有價值的觀念,許多極有趣味的觀點,這是值得我們驕傲的,在強調國家“軟實力”建設的今天,我們民族的優秀音樂傳統無疑應該列入其中,而這個偉大傳統中的音樂思想則更需要研究和承接。

作者簡介

羅藝峰

西安音樂學院教授,無黨派人士,陜西省政協第九、第十屆委員。曾在1993—2010年間任西安音樂學院副院長、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目前擔任該院西北民族音樂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學報《交響》主編。2010年起受聘為中國音樂學院博士生導師。

自1988年以來,長期從事音樂美學、音樂人類學和中國音樂思想史的教學與研究,發表論文近百篇,出版著作和主編文集多部,獲得國家級、省級和校際間科研項目及各類學術研究獎多項。1992年被評為陜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

1993年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享受國務院專家津貼;2004年獲得陜西省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2011年獲得陜西省第七屆教學名師稱號。

學術兼職主要有:中國音樂美學學會副會長、中國世界民族音樂學會副會長、中國傳統音樂學會常務理事、上海高校音樂人類學E一研究院學術顧問及特約研究員、上海音樂學院“錢仁康音樂學術講壇”特約講座教授、馬來西亞藝術學院特聘研究員、新加坡華樂團海外藝術咨詢委員會委員,并擔任多所大學的兼職教授。

名人/編輯推薦

羅藝峰等編著的《中國音樂思想史五講》是為“錢仁康音樂學術講壇”所做的講座的文字稿。《中國音樂思想史五講》討論了中國音樂史的學科體系,中國古代音樂思想的范式特征,以及前史研究、文獻、儒釋道音樂思想特點等問題。《中國音樂思想史五講》給供相關學者參考閱讀。

目次

總序

序一

序二

導言思想——文化中的文化

大開大合的歷史脈動。講什麼和怎樣講:本講座的範圍和目的/歷史觀:綜合的史觀,同情的理解,具體的解悟,分期與開端/材料觀:生與熟,新與舊,官與民/方法觀:跨學科,長時段,個案化/“概念的去脈絡化”與方法論的緊張性/音樂思想史材料在古代典籍中的分佈/本講座的不足和遺憾

 

第一講 中國音樂思想史研究什麼?

在光怪陸離的人世表像背後,潛藏著內在的思想區域/思想史是什麼?/音樂思想史是什麼?/中國音樂思想史研究的現狀和問題/音樂史與音樂思想研究/美學史與音樂思想研究/一般思想史研究與音樂思想史研究/音樂思想史學科何以晚出?/造成“半部”中國思想史的原因/一般思想史對音樂思想史的價值/作為操作原則和精神技術的天人哲學/中國音樂思想家的知識結構/中國音樂思想史學科建設問題

 

第二講 從《韶舞九成樂補》的數理運演看古代音樂思想的範式特徵

“範式”是一種公認的理論模型/中國音樂思想范式從何而來?/《韶舞九成樂補》的作者與個案分析/“數的邏輯”——工藝基礎與“天的哲學”——學理預設/強大的思想傳統與複雜性技術/古代音樂思想的運演邏輯與思想方法/“普遍聯繫,整體思維”與“普遍聯繫的世界觀”

 

第三講 中國音樂思想前史研究

“相聲術”與中國人的音聲迷信/何謂中國音樂思想的“前史”?/研究這些前史現象的意義/歷代與音樂占候術有關的文獻/音樂占候術——“風角鳥情占”:占名、占史、占法、占例/音樂占候術與音樂思想史:樂占與軍事、師曠的真相/音樂讖緯術與音樂思想史/讖緯的一般評價/讖緯與樂事、樂律、樂曲、樂器、樂舞/研究音樂讖緯的意義

 

第四講 由《樂緯》的研究引申到《樂經》與《樂記》的問題

經學史上的《樂緯》文獻與研究/濃厚的星占意識/音樂天文學與音樂政治學/“商為五湟”的人文解釋/星位一時位方位一音位的統一/“天人同度”的哲學思想/濃厚的卦氣說色彩/《樂緯》的五元系統/音樂卦氣說與“氣從其類”/音樂卦氣的理論與實踐問題/卦氣說包括了和諧的理想/緯書的循環論哲學方法廠卦氣理論的批判/《樂經》有無諸說/熊十力《樂記》即《樂經》說/以緯證經的思路與“緯”、“記”、“經”的關係

 

第五講 儒、道、釋三家音樂思想的基本性格-一以《路史》、《文子》、淨土宗為中心

儒道釋共同形成中國音樂思想的主體/什麼是思想性格?/《路史》與儒家音樂思想/“聖王作樂”與國家宗教/“樂與政通”的千年律令/音樂倫理的三個基本模式/儒家音樂思想的情本論/強烈的世俗理性/濃厚的宗法意識/重情的人性論色彩/《文子》與道家音樂思想/以道論樂,道論通樂論/以樂養生,道體即身體/靜漠恬淡,神聽而悟道/“反”或“複”的道的思維/簡深玄遠的哲學意味/對清靜寂寞的美學追求/淨土宗與佛教音樂思想/淨土佛國是音樂的樂園/佛教音樂思想的三個歸處:法空自然、美音演法、修心證果/思識獨特的哲學理性/濃厚強烈的宗教氣息/象徵豐富的美學意味

附錄:

一、從美學史到思想史:尋找學術“鑄式”的轉型與轉向

二、思想史視野中的20世紀上半葉中國音樂美學

三、音心不二論

四、從梘敵的器用及思想內涵看雅樂在東亞的文化可公度性

五、西漢揚雄《太玄》律學思想的初步認識

書摘/試閱

故,奸聲、正聲,本文并無其他深意要糾纏;逆氣、順氣,也不是指“人的內心之氣,即精神狀態”。這樣,《樂象篇》的“倡和有應”,“萬物之理各以類相動”也就可以得到解釋了。所謂“淫樂”、“和樂”之興,在古代卦氣理論的患維里,也非指淫亂之樂或和雅之樂,而是指在節氣正常或不正常的情況下,如果應了逆氣,則邪氣浸潤擴散而有淫樂之興,《楚辭·七諫·自悲》“邪氣入而感內兮,施玉色而外淫”即此意也。而如果應了順氣,則和樂,正是《禮記·中庸》所說的“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此“中”字非“中間”或“中道”之“中”,而應讀若“中”(讀若zhong,重,重量的重,射中的中或正中下懷的中),即音律皆中節氣之律,產生中節之和。這樣的和樂,當然是符合天道節氣的,也是《樂記》“動四氣之和”的“和”。中國樂理有“節奏”一詞,實在是妙不可言,因為此音樂節奏來源于天道節奏。從前文所引朱載堉《靈星小舞譜>可知,古人正是在一天圓地方的舞圖上劃出二十四節氣,而在每一節氣點上立一稚子持節板打奏,以宇宙節律規范人文節奏,這便是《樂化篇》所謂“比物以飾節,節奏合以成文”,《師乙篇》所論“動己而天地應焉,四時和焉,星辰理焉,萬物育焉”。《魏文侯篇》子夏所謂“大當”,因為它符合天道。反是,則如《樂施篇》所論,必然“寒暑不時”、“風雨不節”,而至于“傷世”、“無功”。如此天人關系,令人嘆為觀止矣!
按,《周禮》有專門的樂師司職其事,“大師掌六律六同以合陰陽之聲”、“小師掌六樂聲音之節與其和”,故可知其源極古。在天人感應的哲學思維上,逆氣自外作,故有淫樂自內應;天道節氣正,當然人心和樂興。所以,《樂記》有“樂行”和“倫清”的要求,即“五色成文而不亂,八風從律而不奸,百度得數而有常”。按《白虎通義》,八風從律,即是說以天氣的八個節氣(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之風而劃分十二個月的一年,則每風得四十五日,這便是“有常”而“不奸”。而《樂言篇》所說的“律小大之稱,比終始之序,以象行事”的“象”,卻是卦象之象,非如此不能解釋文中土敝、水煩、氣衰、犯節等詞語。正是因為由卦象而來的陰陽之氣的升降、開合的氣機變化,反映了自然宇宙的運行規則,而有了敝、煩、衰、犯的物候,所以才能夠以聲律之管的小大短長來比擬天道終始之序,這樣的“樂”也才可能“清明象天,廣大象地,終始象四時,周還象風雨”。《樂化篇》所說“夫樂者,天地之命,中和之紀.人情所不能免也”,豈非至理乎!
其二,是樂情論思想在兩種文獻里的聯系。
我們知道,《樂記》是建立在中國文藝美學的情本論一樂情論基礎上的,許多論述人們耳熟能詳。而《樂緯》也包含了樂情論思想。茲舉數例以明其理。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3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