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中華經典解讀:道德經(簡體書)
滿額折

中華經典解讀:道德經(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2.8 元
定價
:NT$ 197 元
優惠價
87171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作者簡介

作者:(春秋)老子 編者:梁明德 注釋解說詞:東籬子
老子 春秋時期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擔任過周朝管理藏書的史官。《老子》一書反映了他的基本思想。他用“道”來說明宇宙萬物的演變,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著名觀點。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老子的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

名人/編輯推薦

老子編著的《道德經》共八十一章,分為上下兩篇,上篇《道經》三十七章,下篇《德經》四十四章。《道德經》的魅力首先源于它的博大,短短的五千來字,內容涵蓋了哲學、政治學、倫理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道德經》又極具實用價值和包容性。無論是治國、治家、治學還是修身、處世、待人,無論是王公貴族還是平民百姓,總能在《道德經》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

《道德經》又名《老子》,在中國,但凡有點文化的人幾乎都聽說過這本書。那么,它究竟是一本怎樣的書?我們先不要主觀臆斷,看看以下古今中外的名家評語就可略知一二。
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
唐玄宗說:《道德經》其要在乎理身、理國。理國則絕矜尚華薄,以無為不言為教。理身則少私寡欲,以虛心實腹為務。
宋太宗說:伯陽(老子字伯陽)五千言,讀之甚有益,治身治國,并在其中。
歐陽修說:老子為書,其言雖若虛無,而于治人之術至矣。
著名學者、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魏源說:《老子》,救世之書也!
曾國藩說:老莊為體,儒墨為用。
魯迅說:不讀《道德經》,不懂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林語堂說:我覺得任何一個人翻閱《道德經》的人最初一定會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后會覺得現在很需要這種學說。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
俄國文豪托爾斯泰說:孔子對我的影響很大,老子對我的影響更甚。
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尼采說: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日本著名學者盧川芳郎說:《道德經》有一種魅力,它給在世俗世界壓迫下疲憊的人們以一種神奇的力量。
理論物理學家、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日本人湯川秀樹說:老子似乎用驚人的洞察力看透個體的人和整個人類的最終命運。
能得到如此高的評價,《道德經》的魅力可見一斑。
《道德經》的作者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謚號聃,春秋末期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人,是我國古代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
《道德經》共八十一章,分為上下兩篇,上篇《道經》三十七章,下篇《德經》四十四章。《道德經》的魅力首先源于它的博大,短短的五千來字,內容涵蓋了哲學、政治學、倫理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道德經》又極具實用價值和包容性。無論是治國、治家、治學還是修身、處世、待人,無論是王公貴族還是平民百姓,總能在《道德經》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
一個“道”字貫穿了《道德經》的始終。那么究竟何為“道”?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意思是說,“道”是宇宙的根本,是天地萬物變化的玄機所在。老子認為,人類的一切活動都必須遵循“道”的規律,要與宇宙、天地、自然融為一體,共生共存。無論你做什么事,一旦違背了“道”,那就一定會遭到報應和懲罰,甚至帶來災難性的后果。
《道德經》的魅力還在于它樸素的辯證哲學思想。老子的辯證法綜合了對立統一的觀念,并加以發展和創造,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世界觀、人生觀。
《道德經》的智慧源于老子對世態炎涼、人情世故深邃、透徹的觀察和思考。社會動蕩,人事紛爭、生命無常,從當時殘酷的現實中,老子經過高度的提煉和總結,逐漸形成了有關個人修養、處世哲學、做事謀略、治國之道、治人之方的智慧之學。
但是,和其他傳世經典一樣,《道德經》對于常人來說也存在“晦澀難懂”的問題,用老子自己的話說就是“玄之又玄”。為了讓《道德經》更通俗易懂、更貼近我們的生活、更積極地影響我們的人生,便有了這本《道德經全鑒》的問世。在書中,我們一邊引“經”據典,一邊借古明今,相信你會對老子的思想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編者

目次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無形大道的智慧之光
1.大道看“有無”
2.大道看“禍福”
3.大道看“堅柔”
4.大道看“曲直”
5.大道看“簡繁”
6.大道看“無為”
7.大道看“動靜”
8.大道看“虛實”
9.大道看“巧拙”
第二章 修身之道:謙謙君子的養成法則
1.圣人都知道自己的無知
2.自矜者不會長久
3.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4.善下者為王
5.不武不怒,不與人爭
6.內斂方能成名士
7.取長補短天之道
8.不視,不聽,不搏
9.時時提醒自己做個正直的人
10.美善與邪惡相距多遠
11.“德”是修身養性的甘霖
第三章 養心之道:純真、幸福是根本
1.超然曠達,寵辱不驚
2.道是簡單的,快樂也是很簡單的
3.心“虛”是一種境界
4.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5.像水一樣保持自己純真的本性
6.靜止的水才清
7.欲心雜念使人心累
8.知道“止”就沒有那么累了
9.得失都是“道”
10.不要想得太多,太遠
11.無“患”即無憂
12.無拘無束,給心靈一片廣闊的天地
13.道法自然,心境自可平和
第四章 處世之道:游刃有余地立足于世
1.誠信不足就得不到別人的信任
2.不要輕易許諾
3.忠言多逆耳,美言常害人
4.不要固執地堅持己見
5.示人以弱,將鋒芒隱藏起來
6.“道”無需言說
7.剛柔并濟,進退有道
8.給別人留點空間
9.神龍在天,不見首尾
10.為人處事必須具備“大”的胸懷
第五章 待人之道:包容、善良是待人良方
1.不要隨意傷害人
2.智者都明白成人達己的道理
3.用平等之心看天下
4.學會包容,終身不殆
5.付出時不要想著回報
6.君子須有仁慈之心
7.真正的朋友不在于多少
8.天道公平,作惡必受懲
9.受到傷害不要急于報復
10.待人接物要以“和”為本
11.美善的言辭可以贏得尊重
12.施予者得到的最多
第六章 謀事之道:踏實穩健,萬事可成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萬丈高樓平地起
3.圣人更懂得如何去做正確的事
4.天下事須做精、做細
5.踮著腳是站不穩的
6.不要被主觀的感覺所束縛
7.謹慎地開始,堅持到結束
8.空杯子才能用來盛水
9.處亂不驚,變弱為強
10.不因艱險失去斗志
11.勤而行之,可為“上士”
12.正確地思考,小心地謀劃
13.做事的“大道”取法于自然
第七章 為上之道:管理其實很簡單
1.為上者要有不爭無為之德
2.善用人者,為之下
3.要聽得進忠告
4.用最合適的人做最合適的事
5.做領導的必須以身作則
6.上有“為”,則民難治
7.最簡單的管理之道
8.有權不可無威
9.治大國若烹小鮮
10.民眾不需要太多繁瑣的法令
11.施政不可過于苛刻
12.天道坦然而善謀
第八章 避禍之道:清醒、淡泊方可保全自身
1.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2.功成而不可居
3.功成身退也是不錯的選擇
4.不要被表面的利益所迷惑
5.魚再得勢也不能離開水
6.當糊涂時則糊涂
7.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8.不爭則無禍害之憂
9.用超然的心態看待眼前的榮華富貴
10.事盛則衰,物極必反
參考文獻
附錄:《道德經》全文

書摘/試閱

居安思危才能守福避禍
商王帝辛的時候,雀在城邊生了一只烏鴉,占卜的人說:“凡是小的生出大的東西,國家一定會吉祥如意,您的名望一定會增加一倍。”帝辛聽后喜不自禁,以為從此自己就會受天佑護了,從此不再管理國家,為人殘暴兇狠,結果導致了外族的侵擾,商國因而滅亡了。這就是逆道而行,由福轉為禍患的例子。
《列子·說符篇》上有這樣一個故事:宋國有一戶人家為人十分仁義,三代都是如此,待人真誠,常常做善事。有一天,他們家的黑牛生下一只白牛,別人就去問孔子。孔子說:“這是吉祥的征兆。”過了不久,那家人父親的眼睛無緣無故地瞎了,而牛又生了一只白牛,過不多久,兒子的眼睛也瞎了。人們都覺得詫異,說這哪里是吉祥的征兆啊,明明就是惡兆啊。可是后來楚國攻打宋國,年輕力壯的人都被征召去打仗,而這父子兩人因為雙目失明而免于征役。等到戰爭停止的時候,他們的盲病不治而愈了。這時候人們才懂得吉兆的含義。
明朝人楊慎所著的《韜晦術》中有一句名言:“榮利之惑于人大矣,其所難居。”意思是說榮華利祿、高官顯爵對于人的誘惑力很大,但是榮利場也是最難站穩腳根的。《周易》有云:“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一個人在成為大權在握的領導者之后,居安要思危,才能守福避禍。
唐朝郭子儀因平定“安史之亂”而立下大功,爵封汾陽王,任宰相,王府建在國都長安的親仁里。郭子儀戎馬一生,屢建奇功,但他從不居功自傲,忠勇愛國,寬厚待人,因此在朝中有極高的威望。
唐代宗大歷二年(767年)十二月,有人掘了郭子儀父親的墳墓,可是盜賊卻沒有抓到。人們懷疑是朝中宦官魚朝恩指使人干的,魚朝恩一向嫉妒郭子儀,并向代宗屢進讒言,一再阻撓皇上任用郭子儀。郭子儀對于祖墓被毀的原因是心里有數的。他人朝時,皇帝先提起此事,郭子儀哭奏道:“臣長期主持軍務,不能禁絕暴賊,軍士掘毀別人墳墓的事,也是有的。這是臣的不忠不孝,招致上天的譴責,不是人患所造成的。”滿朝的公卿大臣原來都很憂慮,怕郭子儀鬧出事端,聽了他的回奏后,都對他無比欽佩。郭子儀想到的是國家安危事大,朝廷的安穩遠比自己的私事重要。
汾陽王府自落成后,每天都是府門大開,任憑人們自由進進出出,而郭子儀不允許其府中的人干涉。
有一天,郭子儀帳下的一名將官要調到外地任職,來王府辭行。他知道郭子儀府中百無禁忌,就一直走進了內宅。恰巧,郭子儀的夫人和愛女正在梳妝打扮,王爺郭子儀在一旁侍奉她們,她們一會兒要王爺遞毛巾,一會兒要他去端水,而郭子儀毫不在意自己被使喚來使喚去。
這位將官當時不敢譏笑郭子儀。,回家后,就禁不住講給他的家人聽。于是一傳十,十傳百,沒幾天,整個京城的人都把這件事當成笑話來談論。郭子儀聽了倒沒有什么,他的幾個兒子聽了卻覺得大丟王爺的面子,他們相約一起來找父親,要他下令,像別的王府一樣,關起大門,不讓閑雜人等出入。郭子儀聽了只是大笑。一個兒子說:“父王您功業顯赫,普天下的人都尊敬您,可是您自己卻不尊重自己,不管什么人,您都讓他們隨意出入。兒子認為,即使商朝的賢相伊尹、漢朝的霍光也無法做到您這樣。”
郭子儀聽了這些話,收斂了笑容,對他的兒子們語重心長地說:“我敞開府門,任人進出,不是為了追求浮名虛譽,而是為了自保,為了保全我們全家人的性命。”
兒子們感到十分驚訝,忙問其中的道理。郭子儀嘆了一口氣,說道:“你們光看到郭家顯赫的聲勢,而沒有看到這聲勢有喪失的危險。我爵封汾陽王,往前走,再沒有更大的富貴可求了。月盈而蝕,盛極而衰,這是必然的道理。所以,人們常說要激流勇退。可是眼下朝廷尚要用我,怎肯讓我歸隱,再說,即使歸隱,也找不到一塊能夠容納我郭府一千余口人的隱居地呀。可以說,我現在是進不得也退不得。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緊閉大門,不與外面來往,只要有一個人與我郭家結下仇怨,誣陷我們對朝廷懷有二心,就必然會有專門落井下石、妒害賢能的小人從中添油加醋,制造冤案,那時,我們郭家的九族老小都要死無葬身之地了。”
郭子儀的確明智,他能在自己位高權重之時保持清醒的頭腦,懂得福禍相依的道理,善于規避災禍,所以才能四朝為臣。如果他對于自己的高官厚祿感到自滿,就難免會生出驕橫之氣,不能忍氣,那么那些想和他作對的人也就有機可乘了。
所以說,不論自己處在什么樣的位置上,也不論眼前的風景有多么迷人,都不應該忘記一件事,美麗的風景之后可能就是懸崖峭壁。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規避可能會有的禍患。
P5-7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7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