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每天讀一點快樂心理學(簡體書)
滿額折

每天讀一點快樂心理學(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8 元
定價
:NT$ 108 元
優惠價
8794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你希望擁有什么樣的人生?每個人的回答都一樣:"快樂的人生"。 活著是一種生命狀態,快樂地活著則是一種修行。親愛的朋友,如果你至今還沒有做到快樂地生活,那么原因就在于你的人生態度錯了。該怎樣讓自己擁有快樂的人生呢?
很多人快樂,不是因為擁有得多,而是因為計較得少;不是因為生活優越,而是懂得仔細體味生活的味道……當你學會放下,就會因為減負而獲得輕松;當你懂得滿足,就不會因為得不到而苦惱;當你做到大度,就會因為寬容而寬心……
快樂生活的秘密就是這么簡單,每天讀一點快樂心理學,你就能找到快樂生活的真諦。

名人/編輯推薦

快樂是什么?我們兜兜轉轉,尋尋覓覓,我們窮盡畢生的精力去尋找。快樂其實很簡單,那就是貓吃魚,狗吃肉,奧特曼打小怪獸。快樂讓人生充滿希望,快樂讓我們放聲歌唱。懂得快樂,你就能活出全新的人生。

目次

Part01
樂由心生
快樂是什么
給快樂一個沙發來坐
快樂讓人耳聰目明
轉角之處有驚喜
遇見夢中情人的快樂
只想吃到美味的冰激凌
快樂會疊加,也能遞減
每個人都是生活的藝術家

Part02
我們為什么不快樂
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的狐貍
抱怨是刺穿心靈的利劍
Part01
樂由心生
快樂是什么
給快樂一個沙發來坐
快樂讓人耳聰目明
轉角之處有驚喜
遇見夢中情人的快樂
只想吃到美味的冰激凌
快樂會疊加,也能遞減
每個人都是生活的藝術家

Part02
我們為什么不快樂
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的狐貍
抱怨是刺穿心靈的利劍
人人都有紅眼病
總學井底之蛙呱呱叫
眼前是副有色眼鏡
這樣想要,那樣也想要
感染了“踢貓效應”
原來自己才是渾身緊張的刺猬
快一點兒,再快一點兒
沒有人完美無缺,正視自己的不完美
越攀比,越有氣;越比較,越傷心
給精神松松綁,給心靈放放風

Part03
快樂的原始動力
別那么輕易就不滿
拆掉郁悶的墻
不要好心辦壞事
給“敵人”一個機會
來一場華麗的自嘲
先接受最壞的結果
沒有不勞而獲的快樂
定時清理心中的垃圾
不完美才完美的快樂
不值得的事不要做
很多事不該那么著急

Part04
快樂的心靈能量
警惕時間在流逝
麻煩不是用來嫌棄的
不幸未必就是災難,也可能是幸運
一只貓咪的幸福生活
別讓仙人掌渴死在你的窗邊
不浪費每一粒糧食
校花的故事
一口吃掉虛無
愛我的人請舉手

Part05
快樂在左,我在右
給心靈做個透視,看看什么讓你不快樂
快樂就像毛毛雨,只要伸手就能接住
快樂、痛苦是兩條路,就看你選擇哪一條
不做壞情緒的奴隸,就在快樂中生活
看開、想開,心開了,人就開心了
生氣與危險只有一個英文字母之差
不要讓別人制造的麻煩變成你的煩惱
心情郁悶時不妨“窮開心”一下
情緒是個多面體,轉一下就是快樂
為何團團轉,皆因繩未斷
抱怨像個黑洞,會吞掉你所有的快樂
以怨養怨,是將痛苦N次方
只有擁有希望,才會擁有快樂
當你微笑時,整個世界都在笑
沒有愛的人生是不快樂的人生
活在當下,快樂其實很簡單
換一種想法,每天都有好心情

Part06
從今天起快樂地生活
關于快樂的三個故事
傾聽曾經聽而不聞的聲音
像塔莎奶奶那樣快樂地活著
買最好的禮物送給自己
和親愛的他一起做飯
只用改變一點點
找到屬于自己的床
認識最真實的自己
做個收藏快樂的收藏家
眼里能容沙,心中能撐船
糊涂一下又怎樣
樂活秘籍:做個有用的人

書摘/試閱

快樂讓人耳聰目明
煩惱、抱怨、自卑,這些讓人不愉快的詞語,在某些時候會像一塊灰色的布一樣蒙住我們的雙眼,讓我們失去對事物最準確的判斷,從而跌入反復苦惱的惡性循環當中去。但快樂不一樣,它就像沉沉黑暗里的一道曙光,會讓人變得耳聰目明,充滿能量。
巴斯特是一個樂觀積極的人,他沒有顯赫的家世,但憑著自己的努力,終于在27歲坐到了大學教授的位子上。由于這些年將精力都放在了學習和做研究上,他還沒有女朋友。不久,巴斯特就看上了校長的女兒瑪麗小姐。“她像天仙一樣美麗”,巴斯特常常在心中感慨道。可是她身邊追求者如云,怎樣憑著自己根本不優秀的條件,去戰勝那么多的“情敵”呢?要是貿然地進攻,不小心惹惱了瑪麗小姐,說不定還會遭到校長的譴責。
巴斯特思考了幾天,想出了一個絕妙的點子:寫幾封信,擊破各個防線。
首先,他給校長大人去了一封信,在信中開門見山地說:“我喜歡您的女兒,并且非常渴望能夠成為您的女婿,可是在追求親愛的瑪麗之前,我還是應該先向您闡明一些事實,讓您好決定是默許我對您女兒的追求呢,還是直接拒絕我。”
他在信中坦白地告訴校長,他的父親只是一個普通工人,靠著微薄的薪水將孩子撫養長大,非常辛苦,同時也很窮,因此他不可能繼承任何財產。但是他有健康的身體,并且每天堅持鍛煉;他有大學教授的職位,并且工作認真負責,積極進取;他生性樂觀,每天都感到快樂,也能給身邊的人帶來快樂,他擁有的不多,但他一直很努力。
在信的最后,巴斯特說:“我希望能把我微薄的一切作為聘禮,來向您的女兒求婚,希望您能夠成全我。”
校長看過信后,非常欣賞巴斯特,他覺得這個年輕人膽子大,同時很淳樸,是個值得信賴的人。于是校長把信給女兒看了,并且表示尊重女兒的意見,自己絕不干涉。
接下來,巴斯特發出了自己的第二封信。這封信是寫給瑪麗的媽媽,也就是校長夫人的。他在信中說:“其實我更加擔心的不是我聘禮的微薄,而是瑪麗小姐對第一印象的在意程度。說實話,在這一點上我沒有信心,第一印象對我來說一向是不利的,但是我記得那些熟悉我的人曾經告訴過我,他們都很喜愛我。”
這封信打動了校長夫人,她告訴女兒,自己對這個年輕人也充滿了好感,一切就看瑪麗自己的決定了。
最后的“進攻”開始了,巴斯特發出了自己的第三封信。毫無疑問,這封信是寫給瑪麗小姐的。他在信中用溫情而快樂的語氣寫道:“親愛的小姐,我知道這樣冒昧地向你求婚,的確有一些莽撞,但祈求你不要在這一刻放下手中的信,不要那么快地作出決定。因為你有可能錯了,時間老人或許會在不久之后告訴你,在我不出眾甚至有些靦腆的外表之下,其實有著一顆深愛著你,愿意將滿腔熱情都奉獻給你的心。”
結果當然是巴斯特成功了,瑪麗小姐在看過父母收到的信之后,就已經對這個小伙子產生了好感,再加上最后一封信中的誠懇表達,瑪麗小姐認定這是一個值得托付終身的人,應該去珍惜。
沒有上好的條件,也沒有吸引人的外表,但巴斯特最終還是捕獲了愛人的芳心。因為他雖然不帥氣,卻耳聰目明。他懂得各個擊破的原理,懂得如何真誠地用事實說話,懂得合理地去爭取,而不是莽撞或者自卑。
遇見夢中情人的快樂
以甜心特有的魅力:好奇心、自主性與愛的特性,展開探險之旅。每一天對甜心而言都是一段不凡的旅程,她知道該如何善用每一天,她擁有魅惑的魔力,將每段遭遇化為生命中難以忘懷的片刻。
——菲拉格慕夢中情人香水宣言
年少時,我們會滿懷期待,堅持這世間必定有一個人,在某處為我們靜靜等待;我們心存美好,堅信這世間必定有一個只屬于自己的情人。為此,我們愿意將真心作為賭注,進行一次次愛的冒險。
但是,當我們靠近夢中情人的時候,我們卻遲疑了,不敢相信了,甚至打算扭頭離開。那個有著這樣那樣缺點的人,真的是我們期待已久的夢中情人嗎?
相傳神明最早造出來的人是有著兩個腦袋、四條胳膊、四條腿的怪物,神明不喜歡這樣的怪物,揮刀將怪物從中間劈開,才有了我們今天的人。原本是一體的兩半,從被分開的那一瞬間,就期待能再次成為一體,所以才有了我們苦苦追尋夢中情人的沖動。
既然被分成了兩半,人就注定是殘缺不全的,如果沒有另一半,那么人就會不完整,所以我們必須要尋找另一半來彌補自己的缺陷。
然而就像理想和現實總有很大差距一樣,我們在腦海中幻想出來的另一半,與現實中找到的另一半也有很大的差異。
是堅持理想,只求夢中情人?還是接受現實,填補自我的缺陷?
一個二選一的問題,讓我們面臨兩難的選擇,也讓我們有了許多不快樂。
有的人選擇接受現實,不過他最后發現,當初的現實就好比嘴角的白飯粒,而曾經拋棄的理想,卻依然如記憶中的紅玫瑰,散發出誘人的香。
也有人選擇堅持理想,不過他仍然不快樂,因為他發現理想的情人不過是手背上的蚊子血,而放棄了的現實,卻升華成了白月光。
所以,最后的結論是,無論我們得到了理想或是現實,我們都會不快樂。當我們得不到的時候,情人就是夢中人,夢中人永遠是美好的,是心口的朱砂痣,是手心的白玫瑰。當我們得到的時候,當夢中情人走到我們身邊的時候,他就已然失去魅力,變成蚊子血和白飯粒。
希臘有位雕刻大師,他娶了一位非常美麗的妻子。他很愛他的妻子,準備為她雕刻一座真人大小的塑像。為了完成給愛妻的禮物,他每天關在屋子里精心雕刻,他的妻子滿懷期待,等待丈夫的禮物,不過她最后等到的不是禮物,而是訣別的話語。
雕刻大師愛上了妻子的雕像,他覺得這座雕像才是他夢中的情人,而他的妻子只是給了他認識夢中情人的契機。
原來雕刻大師愛他的妻子,是因為妻子羞澀沉默,而兩人結婚后,妻子開始變得嘮叨啰唆。所以雕刻大師覺得不會說話的雕像比嘮叨的妻子更值得愛。
如果雕刻大師沒能娶到他的妻子,他大概不會發現妻子的真性情,反而會對這位美麗的女子念念不忘吧。
所以聰明的人總會分清楚現實和理想,將理想捧得高高的,永遠不給它落地的機會。
每個人都是生活的藝術家
藝術源于生活,所以藝術無處不在。從生活中發現點滴,用心思考,我們就能夠從中找到令人快樂的理由,成為生活的藝術家。
春秋戰國時期,魯國國君想要在自己的宮殿旁邊修建一座豪華的別院,于是,他命令魯班務必要在15天內完成準備工作。經過粗略的計算,魯班發現要想按國君的意思建造別院,前期至少要準備300根梁柱,于是,他帶著眾弟子上山去砍伐木材。
師徒們在山上搭了臨時住所,不分晝夜地干了起來。一連干了10天,大家都累得實在舉不起胳膊了,可是也才砍下了不到100棵大樹。工期將至,磚瓦也都準備好了,要是到時候梁柱不能到位,魯班和徒弟們是要掉腦袋的。想到這里,魯班連覺都睡不著。他起身去山上走走,想要緩解一下壓力。
突然,他感到手不知被什么東西劃了一下,一陣刺痛。抬起手來,只見長滿老繭的地方竟然已經滲出了血珠。魯班低下頭仔細尋找,發現“罪魁禍首”居然是一棵絲茅草。
魯班感到很驚訝,他摘下了那片草葉細細觀察,發現那看似柔弱的小草,葉片邊緣竟然布滿了密密的細齒,他又看到旁邊還有只大蝗蟲,正在啃食這種絲茅草。
魯班捉起大蝗蟲,發現它的板牙上面也有細密的利齒。看著眼前的一切,魯班突然想到了什么。他轉身跑到竹林,砍了一棵竹子,然后取了一條竹片,將竹片的一邊刻成了鋸齒狀。魯班叫上弟子,一起用這個新制作的竹片鋸樹。他們驚奇地發現,只是來回幾下,樹皮就已經破了,再反復用力幾次,樹干上就出現了一條很深的溝痕。可惜竹片本身也因為不斷摩擦而很快變鈍或直接折斷了,于是魯班覺得應該改良一下材質,用鐵來制作這個東西,就能夠堅持使用更長時間了。
這就是鋸子的發明經過。有了它,魯班和徒弟們在第十三天的時候就提前完成了任務。
從那片劃破手的草葉上受到啟發,這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因為一般人在承受刺痛感的時候,心中更多的是憤怒和抱怨,很難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待那“傷害”了自己的事物。從平凡中制造不平凡,魯班就是生活的藝術家。
魯班一年到頭都很忙,要四處為人們做活。有一次,他去給一家人幫忙,這家人準備做飯招待他,可是卻發現沒有面粉了,于是,這家人只能拿來一些麥子放在石臼里,用很重的石杵去費勁地搗。盡管很用力,可是忙活了半天,也只搗碎了很少一點兒麥子。因為麥粒都很飽滿,使的勁大了,就會把麥粒砸跑。但要是溫柔些,又根本砸不碎。魯班看著主人家的動作,已經忘記了自己是在等待吃飯,他一心只想著如何改良一下這套“費力不討好”的工具。
回到家之后,魯班讓妻子找來了兩大塊石料,然后將其鑿成兩個大大的圓盤,還在圓盤邊上分別安上了兩個把手。接著,他又分別把每個圓盤的一面鑿出一道道凹槽,最后再將兩個圓盤摞在一起,有凹槽的兩面相對,中心掏空,裝上了一個軸。
看著魯班忙東忙西,誰都不知道他究竟想要做什么。這時候,魯班讓妻子拿來一些麥粒,把它們放到圓盤的中間,然后推動上面的石盤。不一會兒,這些麥粒就變成了細細的面粉。大家都為魯班鼓起了掌,這真是一個絕妙的辦法呀,省時又省力。
魯班之所以能成為令后人景仰的發明家,并不因為他有多么的聰明,而是因為他善于從生活中發現一些點點滴滴,然后仔細思考,勤于動手,來解決問題。
這樣想要,那樣也想要
“擁有幸福需要智慧,智慧的人珍惜得到的東西,有感受愛的能力,而不幸的人們是在計算那些得不到的東西。你靜靜地坐下想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調整呼吸,心情寧靜,陽光照在身上,你覺得自己什么都不需要,可能只需要一袋大米和一桶油,就是這樣。”
北宋文學家蘇軾和佛印禪師兩人之間的交情非常深厚,二人時常見面,在一起討論佛法和禪理。有一次,蘇軾又去拜訪佛印禪師,兩人相聊甚歡,不一會兒,竟然面對面坐起了禪。
蘇軾感覺自己坐得已然達到了一種境界,于是就問佛印禪師:“以你看來,我坐在這里像什么呢?”
佛印禪師將蘇軾從頭到腳打量了一遍,笑著回答:“我看你呢,就像是一尊佛。”蘇軾聽了很是高興,心中也免不了得意起來。
佛印禪師反問蘇軾:“那么你看我又像什么呢?”蘇軾嘴角還掛著得意的笑容,他看佛印禪師穿著暗色僧袍,盤腿坐著,黑黑胖胖一大團,再加上之前同老禪師討論佛法,自己總是敗在下風,于是回答道:“我看你呀,就像是一坨牛糞。”
佛印禪師聽了之后沒有絲毫生氣的意思,只是低頭微笑著不說話。蘇軾心中暗自想:“哼哼,這次你說不出話來了吧,無言以對了吧。”
蘇軾滿心歡喜地回家去了。到家后,他向妹妹蘇小妹炫耀這次贏了佛印禪師的經過。誰知蘇小妹并沒有像他那般高興,反而嘆了口氣說:“哎,你這次還是輸給佛印禪師了呀。”
蘇軾感到很迷惑,怎么會呢,自己分明說得禪師啞口無言了呀,怎么可能還是輸呢?
蘇小妹搖著頭說:“佛印禪師之所以說你像佛,那是因為他心中有佛,所以他看什么都像是佛。可是你不同,你說他像牛糞,那是因為你心中只有牛糞。佛和牛糞相比,很顯然,你又輸了。”
心中有佛,自然看什么都是佛;心中有善念,自然看什么都心懷善念;心中有滿足之感,自然不會隨意地去奢求那些不必要的東西。
所謂欲壑難填,有些人的欲望像深谷一樣,很難填滿。這種人的內心混濁不堪,理不清頭緒,一味盲目地去追求,不擇手段地去獲取,直到最后才發現自己一直心心念念追求的一切,未必就是自己真正需要的。
人的欲望會左右人的價值取向,而價值取向又會左右著人的生活習慣,進而決定著人的行為結果,欲望太多,會給人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
酸、甜、苦、辣、咸本是五味,可是如果每樣都來點兒,放在一起調和,口味就太重了,不但會影響到人的味覺,還會干擾人的正常攝入,造成體內營養比例失調。
喜好奔馳狩獵本來是健康的,可是常常這樣做的話,會讓人變得狂野,心浮氣躁,長期劇烈運動對身體也是有傷害的。
喜愛那些珍稀的、奢侈的東西,甚至不考慮自己的實際收入而盲目購買,只會使自己的生活陷入一團糟。
快一點兒,再快一點兒
美國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說:“我們的生活質量顯著提高了,錢也多了,但越來越多的人感到抑郁,人們對生活的滿意程度也大大下降。”
向往繁華都市的澳大利亞姑娘愛麗終于來到了快節奏的美國紐約求學。
她一下飛機,就感到一種截然不同的氣氛。愛麗激動地看著這一切,心里充滿對新生活的期待。
“嘿,姑娘,你怎么還在這里發呆!”一個爽朗急切的聲音在她耳邊響起。
愛麗回頭一看,原來是接機的學姐,“不好意思,我才剛??”
“行了,我知道你想說什么,我們每個人剛來的時候,都有同樣的感觸。”學姐豪爽地拍拍愛麗的肩,拉著她的胳膊往停車場走。“你有大把的時間來細心觀察機場,不過可不能是這個時候。今天一整天,我們還有很多事情需要處理。”
“噢,學姐??”愛麗剛想給學姐道謝,學姐就說:“別客氣啦,明年說不定就輪到你來機場。現在我們還是盡快到學校吧。”學姐利索地把愛麗推進車里,把行李放到后座。“你可以先休息一會兒,飛機上一定不好受吧。”
一整天,愛麗跟著學姐東奔西跑,把入學和入住的手續都辦理妥當了。愛麗在心中驚嘆,“大都市的生活節奏果然更緊湊,這樣我應該會學到更多東西吧。”
很快,愛麗就融入了新生活,她的腳步一天比一天快,每天在校園里來去匆匆。
不知不覺中,愛麗臉上寧靜的笑容漸漸消失,一種嚴肅急迫的神情占據了她的臉龐。她不自覺地緊繃著臉,心里的時鐘跑得飛快。“糟糕,快要遲到了!”“我還有一個報告沒完成呢!”
當我們在心里催促自己加快腳步的時候,我們總是難以保持心靈的平靜。當我們每天都與時間賽跑的時候,我們沒法克制自己的焦慮。
愛麗也是如此,不過即使這樣忙,她還是樂在其中。“如果把1分鐘當成3分鐘來用,那就等于自己延長了3倍的生命。”愛麗這樣堅信著。
暑假,愛麗的表妹從澳大利亞過來看望她。一見面,表妹就發出一聲驚叫,“天哪,愛麗表姐,我幾乎不敢相信這是你了。你看起來又嚴肅又焦急,難道最近過得不好嗎?”
愛麗茫然地搖頭,“我們趕緊走吧,讓我帶你去看看我的學校。”
一路上,表妹總用奇怪的眼神打量愛麗。
終于,當愛麗皺著眉頭等紅燈的時候,表妹開了口,“愛麗表姐,等紅燈不是很正常的事嗎,為什么你看紅燈像是看仇人?”
“等紅燈的3分鐘里,我可以看15頁報告,或是吃一頓午餐,或是洗個澡。可是我卻不得不把時間浪費在無用的等待上,這難道不值得怨恨?”
表妹搖搖頭,“你曾經說過最喜歡等紅燈的3分鐘,你說可以用這3分鐘聽音樂,看街頭的帥哥,或是吃點兒零食。”
“那些都是浪費時間,我現在經常為以前的散漫后悔。”
“從前的你總是面帶笑容,看上去好極了。而現在的你總是板著臉,總是在抱怨,看起來很糟糕!”表妹大聲地說,“難道留學不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嗎?為什么在你的臉上只能看到焦慮?”
“我并不是??”愛麗開了口,卻不知道自己該辯解點兒什么。通過后視鏡,她看著自己的臉,確實是一張看起來充滿苦悶和焦慮的臉,把皺眉當作習慣,是記憶中全然陌生的臉。
我們并不是為學習而生,也不是為工作而生。在學習和生活之外,還有其他值得我們花費時間去經營的事業,比如讓自己過得快樂。
固然我們需要抓緊生活中的每一分鐘,不過這并不是說我們就一定要強迫自己加快腳步,時刻牢記日程表的安排。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9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