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逍遙天地:《莊子》與人生態度(簡體書)
滿額折

逍遙天地:《莊子》與人生態度(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6 元
定價
:NT$ 216 元
優惠價
87188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從莊子的言論與《莊子》這本書中,詳細分析了莊子的人生哲學,在激烈的競爭壓力中,充分利用莊子“外化內不化”的處世原則,獲得心靈的平靜和積極的人生態度。語言精彩絕妙,于莊子的智慧纏繞和激情碰撞,充滿了智慧的火花,訴盡看世間名利紛擾,人生舍取何其從容的人生境界。

作者簡介

路海華, 男,1969年8月生,安徽省太湖縣人,研究生學歷,副研究員,現為武漢工程大學學生處處長,主要從事政治思想教育和中國傳統文化教學和研究。李傳印,男,歷史學博士,現為華中科技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研究所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傳統文化教學和研究,出版《魏晉南北朝時期史學與政治》《速讀二十四史》等著作13部。先后應邀為安徽電視臺、中國石油南油集團公司、中國石化安慶石油化工廠、海南第一投資集團公司、十堰廣播電視大學等企事業單位舉行國學培訓或舉辦國學講座。

名人/編輯推薦

莊子對我來說,不是一種學問,而是一種活法,圣賢能讓我們活得更通透。——于丹 其文汪洋辟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魯迅
秦漢以來的一部中國文學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響下發展。——郭沫若

目次

目錄
第一篇 與莊子相識
莊子其人
《莊子》其書
第二篇 在人世間做一次逍遙之游
不要虐待和折磨自己
每個人都是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
尾生之死
“愁”婆婆變“喜”婆婆
杯子與水
酸葡萄中的大道理
高山流水,知音難覓
第三篇 把握好欲望的限度
嗜欲深者天機淺
須知香餌下,觸口是铦鉤
目錄
第一篇 與莊子相識
莊子其人
《莊子》其書
第二篇 在人世間做一次逍遙之游
不要虐待和折磨自己
每個人都是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
尾生之死
“愁”婆婆變“喜”婆婆
杯子與水
酸葡萄中的大道理
高山流水,知音難覓
第三篇 把握好欲望的限度
嗜欲深者天機淺
須知香餌下,觸口是铦鉤
想得多,心太累
舍得放棄是一種境界
第四篇 善待生,笑對死
“生”與“死”是一道多解題
骷髏為何不愿復生
第五篇 得之不喜,失之不憂
舉得起放得下是舉重,舉得起放不下是包袱
該割舍時要割舍
十根金條與一壺水的等式和不等式
是非成敗轉頭空
要錢還是保命?
吃虧是福
知足者富,心清者壽
第六篇不要為名利所累
功成不解謀身退,直待咸陽血染衣
乞丐也有快樂
蝂的悲劇
死要面子活受罪
美者不美,丑者不丑
第七篇 學會寬容
王安石也戴綠帽子
得饒人處且饒人
退一步與進二步
進一步懸崖萬丈,退一步海闊天空
害人又不利己
第八篇 逆境不絕望,得意勿忘形
倒霉者收到的賀信
臭腐化為神奇,神奇化為臭腐
第九篇低調做人,淡泊處世
夾起你的尾巴吧
擺正自己的位置
張狂的代價
賣弄的猴子
吹牛的后果
大智若愚
要甘心做千年老二
愛叫的狗不咬人
登高才能望遠

書摘/試閱

須知香餌下,觸口是铦鉤
須知香餌下,觸口是铦鉤逍遙天地:《莊子》與人生選擇須知香餌下,觸口是鉤莊周游于雕陵之樊,睹一異鵲自南方來者,翼廣七尺,目大運寸,感周之顙而集于栗林。莊周曰:“此何鳥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蹇裳躩步, 執彈而留之。睹一蟬,方得美蔭而忘其身;螳螂執翳而搏之,見得而忘其形;異鵲從而利之,見利而忘其真。莊周怵然曰:“噫 !物固相累,二類相召也。”捐彈而反走,虞人逐而誶之。
——《莊子山木》

莊子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天,他在雕陵栗園游玩,看見一只奇異的鵲鳥從南方飛來。這只鳥翼展達七尺,眼睛很大,眼眶直徑有一寸多。大鳥從莊子面前飛過,鳥的羽毛都碰到了他的額頭,最后落在栗樹林中。莊子奇怪地說:“這是什么鳥啊,翅膀如此大,卻飛不遠;眼睛這樣大,卻看不清。”于是撩起衣裳,快步走過去,手拿彈弓,等待射擊的最好機會。這時又看見一只知了,躲在濃蔭悠然自得地乘涼,忘記了自身的安危;旁邊一只螳螂隱藏在一片樹葉后面,以樹葉做掩護,蠢蠢欲動準備捕捉知了,一副得意忘形的樣子。那只奇異的大鳥緊隨螳螂之后打算捕捉螳螂當美餐,而連自己天性都忘了,以致利令智昏,迫在眼前的危險也忘了。莊周見此情景大吃一驚,說:“哎呀!身外之物確實太拖累人了,兩種事物間原來就是如此相互誘惑的啊!”于是莊子慌忙扔掉彈弓回頭就跑,卻發現看管山林的人正在后面追趕他,大罵他不該擅自闖入山林。莊子借這個故事告誡人們:見利忘危,則危在旦夕;居安思危,才能有備無患。
世間萬物能知足就安樂,貪婪必定招禍甚至身亡,人生之禍大多是由于不知足而起的。《紅樓夢》中第一回就講了“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杠”。因嫌官職小而鉆營往上爬,結果落得觸犯國法,鋃鐺入獄,這就是貪婪帶來的惡果。
唐人李群玉在《放魚》中說:“須知香餌下,觸口是铦鉤”。 作者為魚兒擔心,提醒魚兒小心“香餌下”的利鉤,企盼魚兒莫要江湖漫游,尋找好適合棲身的地方。古往今來,權力、金錢、美色這三個“原香餌”衍生出來的令人眼花繚亂的“誘惑場”已經放倒了一大批貪官污吏,且至今不乏來者,大大小小的“人魚兒”不時成為香餌包裹下的那利鉤的俘虜。
“香餌之下必有死魚。”如今的“誘惑場”磁性很強。 “香餌”不吃則饞涎欲滴,一吃則欲罷不能,久而久之,吃上了癮,被利鉤所鉤就只是遲早的事了,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幾千年的道家鼻祖老子對此早已看得清清楚楚。他語重心長地提醒人們:“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其意是說,聲名和生命相比哪一樣更為親切?生命和貨利比較哪一樣更為貴重呢?獲取和丟失相比,哪一個更有害?過分的愛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價,過于積斂財富,必定會招致更為慘重的損失。
欲望具有兩重性,有良莠之分,有正邪之別。如求知欲、成才欲、事業欲則當提倡,權力欲、金錢欲、美色欲即貪欲就應抑制。這是因為貪欲是情緒化的產物,是無止境的。如不抑制,任其肆意放縱,就會得隴望蜀,欲壑難填。古人講“一念之欲不制,而禍流于滔天。”一個人如果被欲望支配,成為欲望的奴隸,色迷心竅,物欲橫流,便會滋生出邪思妄念,十有八九要走上邪路。
十三世紀波斯著名詩人薩迪說:“世人往往如此,當他們不懂得生活價值的時候,就會羨慕虛榮的顯赫、浮世的榮華和縱情的逸樂,最終便是跌在蜜里的蒼蠅,永難自拔。”
唐朝時宿州一個太守叫陳璠,因貪贓枉法被處以極刑時,題寫了這樣一首詩:積玉堆金官又崇,
禍來倏忽變成空。
五年榮貴今何在?
不異南柯一夢中。陳璠把自己從高官到死囚的經歷充分展現了出來。宋朝的奸相蔡京在舉家南逃的路上,也寫過一首《西江月》詞:八十一年往事,
三千里外無家,
孤身骨肉各天涯,
遙望神州淚下。
金殿五曾拜相,
玉堂十度宣麻,
追思往日謾繁華,
到此番成夢話。這是北宋奸臣兼貪官蔡京“伸手被捉”后寫的“我的沉痛反思”的“檢討書”,“檢討書”雖然“很不深刻”,但說出了“貪戀榮華”是造成他人生悲劇的原因。
清代大貪官和珅在被處決前,滿懷凄楚,寫了這樣兩首自悔詩:其一:
夜月明如水,嗟予困已深。
一生原是夢,卅載枉勞神。
屋暗難挨曉,墻高不見春,
星辰和冷月,縲紲泣孤臣。

其二:
今夕是何夕,元宵又一春。
可憐此夜月,分外照愁人。
對景傷前事,懷才誤此身。
余生料無幾,空負九重恩。和紳認識到自己幾十年來積財積富,到頭來是枉費心機,可惜已經晚了。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委原書記李乘龍,受賄1600余萬元,在監獄里寫了兩首詩。其一:“出身布衣貧,自幼講誠信。大事不糊涂,唯因一念蠢。失足身名裂,鑄成千古恨。”其二:“錢遮眼睛頭發昏,官迷心竅人沉淪。功名利祿如糞土,富貴榮華似浮云。如君能出賚赦手,脫胎換骨重臥薪。”這方面的例子從古今歷史上可以列舉很多,問題出在起心動念處就有了貪念、邪念。
有的人投資事業,有的人買華屋、買名車,只要是不過分,都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有的人專用一些旁門左道的伎倆,罔顧法紀,大賺不義之財,雖然他累積財產是易如反掌,可是法網恢恢,遲早必有牢獄之災。又如一些愛名貪利的人,必定會拼命地去追逐,甚至犧牲生命亦所不惜,最后也都會應驗“多藏必厚亡”的古訓。所以老子教人適可而止,“適可而止”就不會遭遇“多藏必厚亡”。因為多藏必多欲,而人之患就在于欲望太多。
盡管社會的物質財富極為豐富,盡管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人們還是感到不滿足,還是感到困惑和迷茫,焦躁和煩悶,壓抑和憂慮,孤獨和自卑。在對待物質利益的態度問題上,儒家不否定人都有欲望,肯定人們對物質利益的正當追求。但是,這種追求不是無限度無節制的,而是要符合道德原則,要做到“欲而不貪”,正像孔子所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孔子還說:“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人在追求情欲上,在喜怒哀樂上,在追求物質利益上,要掌握中和適度的原則,要保持平衡謙和的心態。不能把物質利益作為人生的全部追求,更不能見利忘義、損人利己,杜甫說:“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如果把物質利益作為人生的全部追求,就會像孟子所說的那樣,“寶珠玉者,殃必及身”“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災禍一定會找到你的頭上。儒家這種“以義制利”的價值觀完全有可能成為人類構建共同價值觀、公共道德準則的基礎。
現代社會,生活在紅塵世間,總有太多的欲求,總有太多的不愿舍棄,得隴望蜀,欲壑難填。老子告訴我們,面對各種外在的誘惑,要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觀天外云卷云舒”。這是一種大智慧,高境界,得之不喜、失之不憂、寵辱不驚、去留無意,這樣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如果說儒家是側重于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道家是側重于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佛教則是側重于處理人與自我的關系。后世一直就有“以佛修心,以道養身,以儒治世”的說法以及“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莊》,不能忘世;不參禪,不能出世”的認識。儒、釋、道三家在對待人生問題上雖有差異,但又各具特色。雍正皇帝說:“三教雖各具治心、治身、治世之道。然各有所專,其各有所長,各有不及處……實缺一不可者。”傳統文化給我們提供的正是這樣一種人生大智慧,從自我修煉和道德完善做起,其宗旨都是解決人的安身立命問題。
人生大智慧,全在一個“大”字,一個“小”字,所謂“大”,就是說,凡事要從大處著眼,長遠著想;所謂“小”,就是說,凡事不要被眼前的既得利益、小恩小惠所蒙蔽。
《莊子山木》中的這則寓言是告誡那些財迷心竅、見色忘危的人,若不幡然悔悟,必將自遭禍患。在人世間,許多人被物欲、色欲勾引,一心只想到財貨美色給自己帶來的感官愉悅,忘記了這些財貨美色背后的陷阱和危險。
古希臘神話中有一個傳說,說的是在波斯灣的一個海島上有一群妖嬈而嫵媚的海妖,有著迷人的歌喉。當船員經過時,她們就會展示自己的歌喉和美麗的身材,美妙的歌聲使船員著迷,忘掉了所有的一切。過往的船員們會不由自主地駐足聽她們唱歌,從此沉溺在她們的歌聲中,一天天地萎靡下去,迷醉而死。
食色,性也,男女相吸相戀,本是自然規律,既正常又必須,但是君子好色不淫。美女當前,能坐懷不亂者是定力過人,非一般人所能做得到,大多數人肯定是美女不坐懷就心亂,坐懷就更亂了。人與人之間的區別不在于亂與不亂,而在于能否分清是非、辨明善惡。
歷史上曹操是個人才,但色心也很重。在攻打張繡的時候,雙方都各有勝負,最后張繡由于兵力不足而被迫投降曹操。曹操以為自己很成功,得意忘形,于是開懷痛飲。酒上心頭的時候顧問左右有沒有漂亮的妓女在城里,有人說城中張濟的妻子(張繡的嬸嬸)極有美色,曹操命人把張濟之妻搶奪過來,這件事讓張繡很沒有面子,很感屈辱,大發雷霆。在謀士賈詡的策劃下,張繡在一個月黑風高夜率部突然反叛,一直殺入曹操大營,幸好典韋以死守住寨門,曹操僥幸逃脫,但曹操損失了一個兒子曹昂,一個侄兒曹安民和心愛的大將典韋。在兒子曹昂死后,丁夫人一天到晚就哭著鬧著跟曹操要兒子,弄得曹操狼狽不堪,曹操一夜風流的代價不小。
在現實生活中,面對美色,一些人就如同那些古希臘傳說中的水手,在欲望中欲罷不能,不斷地墮落,從此墜進萬劫不復的深淵。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