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為什麼去遠方:啟程,到別人的生命裡尋找答案
滿額折
為什麼去遠方:啟程,到別人的生命裡尋找答案
為什麼去遠方:啟程,到別人的生命裡尋找答案
為什麼去遠方:啟程,到別人的生命裡尋找答案
為什麼去遠方:啟程,到別人的生命裡尋找答案
為什麼去遠方:啟程,到別人的生命裡尋找答案
為什麼去遠方:啟程,到別人的生命裡尋找答案
為什麼去遠方:啟程,到別人的生命裡尋找答案
為什麼去遠方:啟程,到別人的生命裡尋找答案
為什麼去遠方:啟程,到別人的生命裡尋找答案
為什麼去遠方:啟程,到別人的生命裡尋找答案
為什麼去遠方:啟程,到別人的生命裡尋找答案
為什麼去遠方:啟程,到別人的生命裡尋找答案
為什麼去遠方:啟程,到別人的生命裡尋找答案
為什麼去遠方:啟程,到別人的生命裡尋找答案
為什麼去遠方:啟程,到別人的生命裡尋找答案
為什麼去遠方:啟程,到別人的生命裡尋找答案
為什麼去遠方:啟程,到別人的生命裡尋找答案
為什麼去遠方:啟程,到別人的生命裡尋找答案
為什麼去遠方:啟程,到別人的生命裡尋找答案
為什麼去遠方:啟程,到別人的生命裡尋找答案
為什麼去遠方:啟程,到別人的生命裡尋找答案
為什麼去遠方:啟程,到別人的生命裡尋找答案
為什麼去遠方:啟程,到別人的生命裡尋找答案

為什麼去遠方:啟程,到別人的生命裡尋找答案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20 元
優惠價
90288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到陌生的地方,和美好的生命撞擊出生命的美好。
我的世界地圖,是世界各地的朋友拉著我的手畫出來的。──人助旅行

她沒有環遊世界的大夢,也沒有翱翔萬里的壯志豪情,
「熱血出走」更不是她旅行的意義……
然而,這幾年她卻走得比自己想像中的還要遠。
這一切,都是來自於對「人」的好奇,與愛。

第一次見到那位來自克羅埃西亞的女孩時,她因為舟車勞頓而擺著一張臭臉,染著白髮、眼神倔強的她看起來就像個不良少女。沒想到她竟然是哲學系畢業的,而且熱愛日本文化到無法自拔,甚至認為自己上輩子是日本人。她不僅勤學日語、嗜吃生魚片,甚至還拜師學習忍術!
在布拉格認識的德國男孩,有著小熊維尼般的笑容和肚子,開場白都夾雜著些許酒精成分。原本擔心這個宿醉的歐洲男孩會不會有誇張的舉動,但原來他只是敞開雙手,全然信任這個世界。他也教我們如何拿掉別人的「標籤」,真正去尊重一個「人」。
迷戀中世紀成癡的斯洛伐克人「楊過」,就像武俠小說中的俠士,留著一撮中世紀騎士的鬍子,自己設計皮製護腕、腰包、腰帶、衣服,甚至還手削弓箭!但他更熱愛自己生長的土地,著迷於小鎮的歷史、文化與傳統。他讓我們明白,瞭解自己、認同自己的土地有多麼重要。
經銷科技產品的巴勒斯坦大叔,曾在台灣機場被困住,只因地勤人員找不到「巴勒斯坦」這個國家。他羨慕光華商場內一邊賣電腦、另一邊賣書的環境,懷念人們還捧書閱讀、拿筆寫信的時光。而他自己的國家,卻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被佔領的國家,毫無遷徙自由,至今仍有許多人與家人分散在加薩走廊與約旦河西岸……
剛聚首又要道別的人們,一個又一個說不完的故事,穿插著好友充滿思念的信件。學會承擔了一些生命,還有一些眼淚,有別人的,也有自己的。沒有此生必去的景點,也沒有不去會死的國家。我們都在旅行中生活,也在生活中旅行;而這趟旅程最好的紀念品,就是一輩子的友誼。
為什麼要去遠方?因為遠方有我的朋友。只有啟程,才能到別人的生命裡尋找答案。

【本書特色】
不論是以旅行社為核心的跟團旅行、「機加酒」自由行,或是自助旅行,大多仍像是隔著一層保鮮膜,無法真正體驗當地文化、認識當地人、深入當地人的生活。
作者張苡絃自創「人助旅行」的概念:在生活中試著跟不同文化的人聊天,先認識朋友,發現彼此的異同,進而產生對對方文化的好奇。從拜訪朋友的角度出發,讓「朋友」帶我們在他們的國家旅行。
這樣的能力是可以培養的。苡絃以親身經驗紀錄八年來和世界各地年輕人的對話、一段又一段異國真摯的友誼,鼓勵大家透過「人」來瞭解世界,用一種最深刻、最安全、最特別、體驗最多、思考最多、收穫也最多的方式來旅行。
在人助旅行的時代,各種程度的文化交流密切頻繁,我們有廉價航空和社群網路,而分享與交換經濟的概念也漸漸取代了購買與消費。許多旅人以共享、共利、合作的方式,成立了各式各樣的社群,如「沙發衝浪」(Couchsurfing)。搭配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在旅行中體驗當地文化、結識當地人、和當地人一起生活,就會變得越來越簡單。
★ 特別收錄:
1. 人助旅行:沙發衝浪篇――收錄7則沙發衝浪客精彩的短篇故事。
2. 人助旅行:最難忘的一百零一件事――收錄101則在旅途中發生、卻因篇幅有限而無法一一提及的回憶。

推薦人:

王云菲 作家、知名主持人
林 輝 香港知名媒體人、社運人士
黃于洋 「歐北來」計劃創辦人之一
黃錦敦 心理諮商師、作家
鄭俊德 「閱讀」粉絲團創辦人

作者簡介

張苡絃
從小就是台灣教育體制下循規蹈矩的乖學生,順著社會潮流與家長期待,讀了自然組,努力考上好大學。因為怕失業,念了研究所,但是從來都沒問過自己:「妳到底喜歡什麼?」
和世界碰撞一圈之後,無數的內在對話,還有那些平行宇宙中的地球外星人給予的能量,讓這個台灣女孩勇敢地做出改變,拋開社會規範,正視自己,並且做自己。
回國後,毅然決然辭去科技業的高薪工作,投入華人心理學研究,研究華人社會中青少年生涯規劃背後的文化價值影響,也重新陪伴青少年時期的自己做出選擇。
2013年8月,成立人助旅行部落格與臉書粉絲頁,持續在網路上分享文章,紀錄長達八年來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跨文化友誼與文化反思。因為見解獨到且文字優美,粉絲人數持續暴漲;而部落格文章如〈你把身為父母親的責任都「外包」出去了,當然不好意思跟人家說那是你女兒〉、〈關於選擇與承擔:你要當爬樓梯的人,還是爬樹的人〉和〈台灣家庭為何不用洗碗機?老外:不是因為你們比較環保〉等篇,也都在網路上造成瘋狂轉載。
現任華語教師與中學校園國際專案課程講師。

人助旅行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fairyseyes
人助旅行部落格:http://fairyseyes.blogspot.tw/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序】走出開闊胸襟和美麗靈魂的人助旅行/黃錦敦(心理諮商師/作家)
拿到書稿,翻開書頁,我的眼睛就亮了起來,苡絃的文字和我心中的鼓咚咚咚地共振着。
當我讀到苡絃第一次學會滑雪,就執拗地報名捷克邊境的長程越野活動,她一路跌跌撞撞至半夜,在黑暗中砥礪自己:「深呼吸,相信自己,我相信我的身體,會帶我去該去的地方。」她說:「這場探險,讓我在星空下體會到全世界只剩下我自己的安靜。」我跟隨她的腳步,胸口澎湃。這就是旅行,讓人試煉自己,而窺見另一個世界。
當我讀到苡絃和克羅埃西亞的朋友把墓園當景點,在墓地裡聽她的朋友說:「我很喜歡墓園,我覺得那是一個充滿很多愛與回憶的地方,而且很適合思考人生……既然到頭來都是這樣,那到底什麼是重要的呢?」我聽到這樣的話語,就頻頻點頭。這就是旅行,讓人安靜地思考、活得清澈。
當我讀到苡絃在以色列見證以巴衝突之下的悲情,她說:「我深吸了一口氣,再也沒有辦法負荷這塊土地上更多的故事了。」然後,她問巴勒斯坦的友人如何看待那些「恐怖份子」?她的朋友回答說:「我不知道,如果你的父母無緣故地被殺死了,而你活了下來,建立了自己的家庭,然後,你的妻兒又被同一群人殺死了,換作是你,你會怎麼做呢?」用理解來代替批評,當下我觸動了雙眼。這就是旅行,讓人一次次面對衝擊,然後重新學習用新的視野看世界。
當我讀到苡絃在斯洛伐克看到一位年輕人如何愛自己的家鄉,她說:「Janko讓我看到,原來一個愛自己土地的人才是最有魅力的人……我看見愛台灣的另一種可能,重新愛上自己的土地,挖掘曾經被我棄如敝屣的美麗過去,以身為一個台灣人為傲,我要成為最瞭解自己、最特別的那個人。」我就會心地微笑,我也曾因離家,心靈才真正地回家。這就是旅行,透過身體的極大移動,造就心理的深刻探索。
旅行,是最立體的學習饗宴,只要你願意帶著自己啟程,就能吸取那層次分明、滋味肥美的養分。最後,我用書裡曾引述的一首短詩作結。
「森林裡分出了兩條小徑,而我,選擇了人煙罕至的那條,這讓我的人生從此不同。」對我來說,「人助旅行」可以陪著我們走入深邃小徑,讓我們的人生從此不同。

目次

推薦序一:橫跨地球,以世界為背景 王芸菲
推薦序二:走出開闊胸襟和美麗靈魂的人助旅行 黃錦敦
推薦序三:遠方不遠,世界很近 鄭俊德
自序:為什麼要去遠方?因為遠方有我的朋友

啟程:到別人的生命裡尋找答案

一切都是那麼地確定
有一天早上醒來
千尋――在半個地球外相遇
來自克羅埃西亞的忍者哲學家——Mateja
人助小筆記:怎麼跟外國人變熟?
我們都是千尋
Mateja來信:我回到克羅埃西亞了
布拉格交換學生的交換人生
屬於我的第一個小旅行
人助小筆記:怎麼融入當地人生活? 
沒有酒精的故事,不是好故事
Mateja來信:我想我有點不一樣了
Alcohol connects people
人助小筆記:東西學生社交觀大不同 
初訪克羅埃西亞
有些東西是不能犧牲的
Never say never
享受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
於是,我終於知道什麼叫做一條河
面對亞德里亞海的有機小店
車壞了,旅程更精彩
Mateja來信:下雪了,妳還習慣歐洲的冷嗎?
學會滑雪
遊覽車上的釣魚遊戲
You are amazing!!
全世界只剩下自己的安靜
芬蘭森林浴
是因為我們有森林
森林伐木工
斯洛伐克的大俠楊過
Survival Weekend
穿越時空來交換故事
我的中文名字
聖誕節來的那位不是聖誕老公公
重新愛上自己
人助小筆記:學會說自己的故事
我可能不會很有錢⋯⋯
Mateja來信:我徹底迷失了
重返克羅埃西亞過聖誕
墓園裡的生死對話
Mateja來信:香港大學的通知信
爬樓梯與爬樹:選擇與承擔
中東不思議
住棚節
一條人命值多少人?
他不知道「恨」這個字要怎麼說
恐怖份子索吻記
JIHAD 的意思是?
默罕莫德的心願
回不了的家 
後記
回家
他們都在哪兒呢?
好好地說再見
結語

人助旅行:沙發衝浪篇

透過沙發衝浪交朋友
日本怪叔叔——獨居時代超男子
我只是想要選擇屬於自己的地方
把沙發衝浪客帶到學校裡
溫柔的刺青客,來自瑞典的酒商
接受、相信、微笑
不老沙發客——彼得

人助旅行:最難忘的一百零一件事

書摘/試閱

千尋——在半個地球外相遇
來自克羅埃西亞的忍者哲學家——Mateja

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遇見的人,會如何改變你的一生。
她是來自克羅埃西亞的Mateja。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可能是因為舟車勞頓的關係,她擺著一副臭臉,即使我友善地打著招呼,她還是冷冷地回應。這讓染著一頭白髮的她看起來更像不良少女了,如果你跟我說她的背上都是滿滿的刺青,我也會相信。(她真的有打算這麼做!)
依照慣例,我會在當天晚上帶著她去逛夜市,週末安排台南輕旅行。但是,那是我在學校的最後一學期,她是我最後一個接待的外籍學生,當時的我已經是懶得帶他們到處跑的老骨頭研究生了,對於跟陌生人展示友善與熱情非常倦怠,只想趕快把這個燙手山芋結束掉,我才能繼續回宿舍趕我火燒屁股的論文。
有別於以往的積極接待、精心規劃,這次在用我的金頭腦算出最短路徑,幫她完成註冊、採買、入住宿舍等例行公事後,我只希望,接下來她在台灣的一學期可以自立堅強、自生自滅。
「喏,這是我的電話號碼,有需要再打。」我淡淡地說著。但暗自希望她不要再打來,因為接待外籍學生,通常打來就是又有什麼事要我幫忙了。

隔天傍晚,當我又陷在文獻回顧的五里霧中,一個陌生的號碼傳來了一封簡訊。
「嘿!我是Mateja,如果妳有空的話,要不要一起吃晚餐?」
眼看當天的論文應該是沒有進展了,肚子也咕嚕咕嚕叫了起來。
「好吧!十分鐘之後我到妳宿舍門口找妳。」反正都是要吃飯。
收拾包包的同時,我才意識到這麼一個簡單的邀約,對我來說卻非常陌生!
過往雖然有很多次和外籍學生互動的經驗,但是都好像必須做點什麼,我們才有理由可以聚在一起;得是要一起去哪裡看什麼台灣很特別的東西,或是一起去哪裡玩、吃什麼特色美食。我總是用著一種「需要照顧他們」以及「來者是客,要盡地主之誼」的心態在跟他們交往,因此「想知道他們喜不喜歡台灣」還有「怕他們玩得不盡興」的壓力如影隨形。
但是,在我意識到這是一個什麼都不用準備的邀約,我突然覺得好輕鬆。也許就是這麼隨興、沒有期待,見了面居然也不尷尬,更沒有一定要找些什麼話來說的生疏。
見了面,我們單純交換著彼此生活中的小細節。透過這樣簡單的相處,我發現我不是把她當成「克羅埃西亞人」,而是一個簡單的「人」來看。
我的好奇,不再只是對「克羅埃西亞」這個國家的好奇,而是對眼前這個染著白色頭髮、眼神裡透露著不容妥協的倔強女孩感到好奇。
「我念哲學。」她說。
「天啊!妳是不是大學考得很差,選不到妳要的科系才去念哲學的啊?」
「哇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她笑得無法自拔,差點把麵都噴出來,無法理解我的問句。等她收拾好自己的情緒之後,又換回一臉倔強的表情,跟我解釋:
「妳知道嗎?我除了主修哲學之外,還雙主修民族與人類文化學。在克羅埃西亞的中學,哲學是必修課,我從高中開始就對這些東西非常感興趣,也知道哲學就是我想要深入鑽研的領域。」
我身邊很少有在高中就把生命活得這麼篤定的朋友。
「那家人對於妳念哲學有什麼看法?」我理所當然地這樣問,因為在台灣選科系從來就不是自己的事……
「我跟我媽談過,我們都知道念哲學畢業後很難找工作,不然就是薪水很低,但是,我媽只說:『如果妳知道選擇之後的後果,還是想要去念,那就去做吧!妳可以為妳自己的人生負責,我會支持妳的決定。』」
「可是,難道妳真的不怕念哲學以後出來找不到工作嗎?」
「我當然知道念哲學出來工作機會不多,所以我除了哲學與民族學雙主修之外,還修了教育學程。我高中念的是語言專校,我會說八種語言,還包括那些已經沒有人在用的古拉丁文(她略帶得意地這樣說),所以我也可以去當老師。」
八種語言,我遇到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怪物啊……
「不過……克羅埃西亞現在的經濟狀況非常差,再加上我們的政府非常腐敗,所以老師的薪水還比不上垃圾車司機的薪水。而且我也沒有那麼想當老師,所以……還是繼續當個窮困的哲學家吧!」她又繼續笑得跟花枝一樣了。
「那妳呢?妳讀什麼?」
「我讀工程。」
「天啊!那妳一定很聰明,很喜歡物理化學數學這些東西。」每個外國朋友聽到我念工程的反應都是這樣。
「呃……其實我非常討厭物理化學耶,但是……當工程師可以賺比較多錢啦!」
「唔……」她揚起頭,若有所思。
我也在思考要怎麼解釋這個功利選擇背後的家庭和社會壓力與台灣產業發展背景……
一個愉快的夜晚,我們聊了很多彼此的小事,她問了很多我以前從來沒有想過的問題,也跟我說了我以前從來沒有想像過的生活方式。
之後,我常常要去吃飯又是一個人的時候,就會問她要不要一起去。我從來沒有刻意帶她到任何名店,她偶爾也會跟我說她發現了哪家素食店,我們就會一起去。如果不小心發現不知名的小店,我們就會開心很久。
因為這樣很日常的相處,我們變成了彼此都很熟稔的朋友。我們聊彼此的食物哲學,發現意外地貼近;聊求學過程、聊生活態度、聊家庭、聊未來、聊感情、聊剛剛在路上遇到的男生……就是平常你會跟朋友聊的話題。透過異文化成長故事,重新思考自己過去理所當然的人生。
兩條在不同時空的直線,就在此時此刻交會成一個點,彼此交換著故事,準備再次啟程。

Mateja的學校是東歐歷史最悠久也是規模最大的薩格雷布大學,其中她念的人文學院,又被稱為是「最愛罷課的學院」。受到哲學思想的影響,人文學院的學生批判思考能力非常強,並常以行動來抗議社會制度不公,一學期有幾次罷課都是很正常的。不僅學生會罷課,就連教授也會罷課!
Mateja就曾經參與過多次罷課;其中有一次,學生佔領人文學院的院所整整一週,無論如何都不讓教授進門上課。
她說,對她們來說,學生罷課就跟吃飯喝水一樣,是天經地義的事啊!
「那妳大學的時候參加什麼社團(club)啊?」
「什麼大學社團?我們大學沒有社團啊,只有要出去喝酒才有club。」
我到很後來才知道,在很多歐洲國家,大學並不是一個大社群的概念,就只是一個上課的地方;而且很多大學根本沒有校區可言,只有不同系所的建築物分布在城市的不同地方。
「下課了就想要做自己的事,一點兒都不想要再被綁在學校裡面了!」 Mateja這樣說。
「那妳都做些什麼事?」
「我在一間禮品店打工賣咖啡、茶、香料還有巧克力,賺我的學費。我媽常說,我都念到碩士了,為什麼要在一家小店裡當店員,做其他工作不是比較輕鬆又可以賺比較多錢嗎?但是她不能理解的是,我不是為了錢才做這份工作的。這份工作讓我瞭解了世界各地的咖啡品種,瞭解茶的知識,也認識了很多人。妳知道嗎?很多客人是因為我才來的。她們說,自從我在那裡打工之後,整間店的氣氛變得很不一樣,她們沒事也會來找我聊天!這是我喜歡這份工作的原因!
暑假的時候,我還會跟另一個朋友去戶外水上運動旅行社打工,接團帶遊客去溯溪、划獨木舟、開帆船到海上度假……,我從課外打工學到很多!打工不是只為了錢。」
正當我還在思考我的家教打工跟她的打工有何不同時,她又補充:
「喔,我還練過兩年忍術。」
這次換我噴飯!忍…忍…忍術?
「我的老師曾經到日本拜師於伊賀流的忍者門下,後來回到克羅埃西亞開了一間忍者學校。我當時在研究日本文化,覺得有興趣,就去了。
我們會學習使用忍者的各項武器和技能,但妳也知道,忍者是一個不太正大光明的角色,所以我們有很多關於保持安靜、偷襲、等待的課程。有時候,我們得在樹上保持靜止待上好幾個小時。有一天我在家裡練習的時候,我奶奶還被我嚇到呢!
整個訓練過程非常辛苦,折斷的骨頭數比訓練的人數還多,但是學習忍術帶給我最大的收穫,不是體能的訓練,也不是武器的使用,而是意志。我發現,我能將這些訓練運用到我生活中的各個層面、應付許多挑戰;我覺得我更堅強了,我有一種永不放棄的硬個性,可能也是那時候訓練出來的。」
那時候的我還不知道,這個念哲學、習忍術的白髮魔女,對我會有多麼重要。

我們都是千尋

在申請來台灣當交換學生之前,Mateja其實是想去日本念書的。
她常常說:「我覺得我上輩子一定是日本人!」
除了喜歡研究各種日本動漫、卡通電影,她還學習日文。雖然是素食主義者,但嗜吃生魚片。她養的貓叫京太郎,她讀《源氏物語》,還跟著一位曾經到日本拜師的忍者鑽研忍術、學會各種忍者武器。此外,在她的D槽裡,還有20G的資料夾,裡面全都是她歷年收集的Hentai Movie(日本情色電影)!就連碩士論文都是研究「從日本動畫來看未來人類生活之永續與科技發展—以宮崎駿電影《神隱少女》為例」。
「《神隱少女》我看了數十次,自己喜歡、為了研究、為了陪我的姪女看,我連裡面的台詞都背起來了!」
「這也是我最喜歡的宮崎駿電影!」
秉著這股對日本文化的熱愛,她在大學時期,申請了三次日本留學計畫,但一次都沒上。Mateja在她的學校是出了名的認真,年年都是班上第一,她同學得知她想要到日本念書,每個都說:
「Mateja,除了妳,我不知道還有誰比妳更有資格去日本了!」
「但是,克羅埃西亞整個系統都非常的官僚、腐敗,不管做什麼事,都得靠關係。找工作要靠關係,申請學校要靠關係,就連出國留學也得靠關係。」 Mateja這樣解釋。
第一次申請,學校把唯一一個名額內定給一個學校主任的兒子。
他一句日文也不會說!
第二次申請,學校以她未通過任何日文考試為由,拒絕了她的申請,但是把獎學金給了另一個也沒有通過日文考試的學生。
第三次申請,面試官是一個理工學院的教授,一坐下來,翻了翻她的資料,第一句話就問:
「嗯……念哲學跟人類民族學的,那麼,請妳告訴我……妳能生產出什麼? (What do you produce?)」
然後,在評分單上給了一個很低的分數。
心灰意冷的Mateja,已經是在學校的最後一年了,決定放棄她的日本夢。系辦小姐知道她已經試了三年,也不知道該怎麼幫她,卻跟她說:
「這樣吧,我們學校今年跟台灣的大學簽約,明天就是申請的截止日,不如試看看吧!」
她不置可否地「why not」,匆匆丟出了申請表。
幾個月後,她就出現在台灣了!
來台灣後,Mateja便一直規劃她的日本行,她在日本留學的大門前被狠狠拒絕了三次,現在是她離日本最近的一次,無論如何都要一圓她的日本夢!
但日本像是跟她有仇似的,或者像她說的:「我好像被神秘的魔法詛咒了一樣,永生永世不能踏上前輩子的故土尋根。」
雖然老早在幾個月前就買好機票,但就在她要前往東京的前一個禮拜,日本發生了三一一地震。勇敢如Mateja,也猶豫了,最後還是選擇妥協,取消了機票。
知道自己在回到克羅埃西亞之前,大概沒有機會去日本了,她就這樣悶悶不樂了好幾個禮拜。
於是,在她離開台灣之前,我決定送她一份禮物,帶她到一個地方,一個可能會讓她開心的地方。

趁著難得的連假,我們一路北上,幾乎到了台灣最北。
下雨後的夜晚,山城格外安靜,沒等天全黑,老巷裡的紅燈籠就一個接著一個亮起來了。我們快步追著燈籠,直到一個樓梯急下,所有燈籠都一起亮了起來,再加上雨後地面的倒影,小山城被燈籠照得紅通通的,閃爍著不屬於人間的光芒。
「哇……」
在那一瞬間,我們兩個都說不出話來了,但是感動卻在我們彼此的心裡迴盪。
那時候,MSN是大學生的主要社交工具,遇到Mateja之前,我的顯示圖片一直都是神隱少女「千尋」,放了好幾年。千尋,一直在尋找什麼的女孩,但是從來沒有忘記過她的真名。
我想,我知道這次旅行對她的意義有多大,因為她的眼淚在眼眶裡打轉。
那一瞬間,我突然懂了,原來我們都是千尋。不管到哪裡,都堅持帶著自己的真名,尋找一份歸屬。
我在台灣找不到,她在克羅埃西亞找不到,所以我們才會在這麼大的地球的這裡相遇。
或許,宇宙只是原子隨機的碰撞,但這一切,我們寧願相信不是偶然。
我們一起深呼吸,感受生命的美好安排。安排我們相遇,安排我們一起來到這裡,安排了這些燈籠。
「我好了。」她跟我這樣說。
我想她的意思是,對的,這是最好的安排了。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88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