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15-20世紀江蘇海岸鹽作地理與人地關係變遷(簡體書)
滿額折

15-20世紀江蘇海岸鹽作地理與人地關係變遷(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8 元
定價
:NT$ 228 元
優惠價
8719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15-20世紀江蘇海岸鹽作地理與人地關系變遷/復旦博學文庫》一書分為12個章節,圍繞明清時期江蘇海岸鹽作活動時空分布變化,探索海岸自然過程、社會經濟過程與政治過程的互動關系,刻畫明清江蘇海岸人地系統構成要素運動基本規律、內部遷移變化與區域特征,總結歷史時期海岸人地關系變遷。通過歷史文獻與現代模擬結合、多學科多要素綜合研究,是本文的主要特點,并主要依據明清多部鹽法文獻、官私*述,以及古地圖、各類方志等資料。

作者簡介

鮑俊林,男,1979年生,安徽樅陽縣人。歷史學博士。2011至2014年,為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博士生,指導教師葛劍雄教授。2014至2016年,為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博士后,合作導師高抒教授。主要興趣為長時段海岸人類活動與環境適應、近海歷史地理與可持續發展研究。在國際SCI期刊(Sustainability science, Ocean&coastal manage-ment)與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經濟史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論叢》《清史研究》等)發表多篇研究論文。

目次

章 導論
一 學術回顧
二 研究意義、理論與方法
1.海岸開發與環境適應
2.歷史文獻與現代模擬——多要素綜合研究
三 海岸人地系統:研究思路與分析框架
四 基本概念與研究范圍
1.海岸帶
2.環境變遷
3.演替與過程
4.時間與空間范圍
五 本書主旨與結構
1.研究對象與主旨
2.本書結構
六 主要研究特色
七 基本文獻資料
第二章 16-19世紀江蘇海岸生態環境變遷
一 江蘇海岸自然環境概述
二 黃河奪淮與“海勢東遷”
1.“海勢東遷”基本過程
2.明清小冰期氣候波動
三 海涂要素演替規律一觀察海岸環境變遷的一把鑰匙
1.海岸帶生態要素演替序列與特征
2.“沿海馬路”與海涂淤漲情形
3.海涂生態類型的演替時間
4.宜耕帶、宜鹽帶、宜漁帶的分異
5.草灘帶資源利用的雙重性——助鹽利墾
本章小結
第三章 海岸鹽作環境變遷及其影響
一 淮鹽概況
1.鹽場與銷岸
2.鹽產與格局
3.技法與環境
4.鹽場形態
二 鹽作環境之“變”與“不變”及對淮鹽的影響
1.“海勢東遷”、灘地淤漲與草蕩
2.鹵潮資源分布變化
3.土壤質地與空間分布
4.“不變”的鹽作要素組合關系
三 “海勢東遷,海水淡化”考
1.咸潮:近岸表層海水鹽度、制鹵以及納潮
2.土鹵:新淤鹵旺與老蕩鹵淡并存
本章小結
第四章 “移亭就鹵”:獨特的兩淮鹽作生態
一 “海勢東遷”與亭場位移
二 草鹵分離與亭場選址
三 亭場搬遷頻率、引潮溝與移筅臨界點
四 “移亭就鹵”與投入——以清末為例
本章小結
第五章 海岸鹽作活動變遷及其地理背景
一 傳統煎法與分布流變
二 淮北曬法演變
1.淋鹵曬鹽
2.分池曬鹵一磚池曬鹽
3.分池曬鹵一泥池曬鹽
三 晚清淮南鹽場板曬法
四 鹽作活動分布變遷的自然地理背景
1.兩淮鹽場內部鹽作分布差異
2.兩淮鹽場與其他海鹽產區的差異
本章小結
第六章 淮南鹽場廢煎改曬
一 煎與曬:不能脫離地理環境比較
1.曬鹽的區分:淋鹵曬鹽、曬鹵曬鹽
2.煎、曬法效率的相對性
3.閩北三場及其啟示
4.曬鹽效率與土質、蒸發狀況
5.淮南鹽場土質、蒸發狀況
二 淮南鹽場的三次改曬
1.明末徐光啟的推廣
2.清末張謇的試驗
3.20世紀60-70年代的改曬
本章小結
第七章 晚清淮南鹽衰
一 自然環境變化與淮南煎法鹽作
1.海涂演替規律與煎法鹽作環境
2.灘地面積增多對淮南鹽作的促進作用
3.丁日昌、許星璧的查勘
二 經濟環境變化對晚清淮南煎鹽的影響
1.鄂、湘銷岸喪失
2.銀錢比價:桶價、鹽價、米價與草價
3.墾進鹽退
4.鹽斤加價、鹽稅沉重
5.移筅乏力
本章小結
第八章 淮北曬鹽的產生與發展
一 曬鹽出現
二 16-19世紀曲折發展
1.官府壟斷與抑制
2.廢引改票
三 清末民初曬鹽勃興
本章小結
第九章 重鹽輕墾:海岸農作、漁作活動
一 沿海農作
1.明清興灶禁墾與鹽墾爭地
2.清末民初廢灶興墾:廢灶不廢鹽
3.鹽墾事業衰落:乍興乍滅
4.鹽墾轉換與人地壓力背景
二 漁作活動
1.灘涂采捕
2.近海漁作
本章小結
第十章 捍海與避潮:海岸水利活動變遷
一 范公堤時期
1.范公堤與農作活動
2.范公堤與鹽作活動
3.淮北“范公堤”考異
二 避潮墩時期
1.小冰期氣候波動與潮災
2.明代潮墩的出現:“連墩為堤”
3.清代潮墩擴張:筑堤與建墩之矛盾
4.地名與潮墩分布
三 新海堤時期
1.公司堆
2.全線海堤、新運河計劃
3.“堤一墩—堤”與“農一鹽一農”互動演化
本章小結
第十一章 制度與環境:海岸管理與社會經濟變遷
一 海岸社會經濟變遷的時空特征
1.生產格局變化
2.演替特征
二 海岸管理與土地利用變化
1.“蓄草供煎”制度的長期施行
2.禁私鹽、私墾
3.明末與清末的比較——人地矛盾程度的變化
4.傳統時期海岸人地系統及諸要素運動關系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后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9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