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教宗愛上推特說:改變世界,從停止冷漠開始
79折

教宗愛上推特說:改變世界,從停止冷漠開始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40 元
優惠價
79268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真正的力量,是服務。教宗必須為所有的人服務,特別是貧窮者、軟弱者,以及受到傷害的人。
◎願每個教會、每個基督徒團體,為如此冷漠無情環境,都是慈悲的場所。
◎衡量一個社會是否偉大,得看它是否善待最有需要的人和貧窮一無所有的人。

以上短短的每一句話,都被轉貼分享給超過世界上的兩億人口,
是全世界領導人中,最高的推特轉推率。
是誰這麼有影響力?他是天主教宗方濟各。

教宗方濟各於2013年3月13日就任後,立刻繼承了前任教宗本篤十六在三個月前所啟用的推特帳號:@Pontifex,這個帳號原本只有三百萬個追蹤者,但在方濟各接手的短短幾個月,追蹤人數就暴增五倍。
如今,教宗用九種不同語言的帳號共累積了三千萬名追蹤者,而且追蹤人數每天都在增加。然後透過轉貼分享給世界上超過兩億的人口。

本書作者麥可˙歐洛夫林畢業自耶魯神學院,是專門報導天主教相關新聞的知名記者。他用教宗最關心的議題—寬恕、慈悲、不正義、貧窮、戰爭、喜樂、環境等,將這些簡潔的推文進行分類,並分析這些訊息背後的歷史與靈性上的脈絡,每一則訊息背後都有更大的意義。

為什麼教宗的推特能觸動人心?因為他效法了耶穌的講道,簡短有力。
耶穌這樣說:
「你們中間誰沒有罪,先向她投石頭吧!」(15字)
「一粒麥子如果不落在地裡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纔結出許多子粒來。」(30字)

對方濟各而言,推特是個完美的平台。它強迫發文者必須精確用字(每篇發文上限為140字)、切入重點,同時又要能夠打動人心。
就像教宗本人一樣,他用最通俗的、一般教友都能明白的方式來表達想法。他不斷捨棄原本準備好的講稿,只為與現場聽眾真實對話;他即席地講道,內容總是圍繞著天主教徒和非教友的實際需求;他在教宗專機上臨時的新聞發布會,就是最真實的新聞現場。
把方濟各的推文整合在一起,能幫助我們搞懂這位令人熱血沸騰,也許有點難以理解的教宗。到底教宗要帶給教會什麼,我們可以從他的推特頁面中找到線索。

作者簡介

作者:
麥可˙歐洛夫林(Michael J. O’Loughlin)
畢業自耶魯神學院(Yale Divinity School),是The Boston Globe記者,專門報導天主教相關新聞。他也為Foreign Policy、America、National Catholic Reporter以及美國老牌同志雜誌Advocate撰稿,並在Cruxnow.com網站上發表文章。各大電視媒體包括美國公共電視(NPR)、MSNBC、Fox News經常邀請他擔任評論員,評論天主教事務。他是麻州人,現居芝加哥,經常赴羅馬採訪,推特帳號是@MikeOLoughlin。

譯者:
常祈天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曾任輔仁大學進修部宗輔老師。資深圖書編輯,編譯經驗近十年,曾任童書編輯、我識出版集團語文書系總編輯。現為專業編輯人、文字工作者,期許透過各類好書來傳遞福音價值。譯有《耶穌的好消息》、《天主的盟約》(光啟文化)、《幸福也需要練習》(上智文化)。

陳思宏
美國紐約市立大學Baruch College人力資源碩士、美國九型人格學院The Enneagram Institute認證專業培訓師、The Colorado School For Family Therapy認證遊戲治療師。現為專業講師,致力將九型人格結合各種實用工具,如NLP、教練技巧、遊戲治療等,廣泛應用於企業培訓及個人成長課程。著有《我的第一本圖解九型人格》、《圖解九型人格人生整理術》(我識出版)。譯有《天主的盟約》(光啟文化)、《幸福也需要練習》(上智文化)。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
李克勉 天主教新竹教區主教
王增勇 政治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副教授
陳文良 耕莘文教基金會董事


推薦序一
在共同的核心價值上,一起前進

天主教新竹教區主教╱李克勉

我在2015年10月4日至25日到羅馬參加世界主教會議,主題是「家庭在教會和當代世界上的聖召和使命」。我最大的收穫之一就是親炙教宗的風範。誠如本書作者麥可‧歐洛夫林所言,教宗方濟各絲毫沒有官僚作風、相當親民,他鼓勵我們要毫無顧忌的說出內心話。
但是,我們的收穫不僅僅是在這樣的盛會有一個可以盡情發言的舞台而已。由全世界各地來參加會議的主教與平信徒相當多,高達三百多人,來自各大洲、各種文化,有各種思想方式,但我們有很多的時間在小組祈禱與討論,每個小組有長達數天的時間聚會,所以我們擁有一個盡情發言與聆聽的環境。那種開放的氣氛與深層的聆聽是一種恩典,讓我們互相了解各自是從怎樣的社會環境來的。我們長時間的祈禱,讓我們不只是聆聽彼此,而且一起聆聽天主。最後在形成會議結論的表決階段,我們發現,13個小組最後決議的內容都差不多,所以過程相當平和、沒有太多爭議。教宗本人對於我們的報告,與每一個人的發言,都相當專注聆聽,對決議的文件內容完全尊重,沒有任何更動。我在這整個會議過程,切實體驗到「同道偕行」的精神與產生的力量。
很多人認為教宗方濟各要改革教會,但他進行的改革並不是改變教會結構,而是更活出信仰的核心價值,在態度上、在行事上要更有愛德,更有基督的慈悲精神與行動,確保信德的寶庫。我看到過去教會依靠制度與體系渡過各種危機,現在則是走向對話與聆聽,並在共同的核心價值上,一起前進。「世界主教會議」英文爲「Synod of Bishops」,源自希臘文synodos,由syn(意思是一起、一同)和hodos(意思是道路、行走)結合組成,其本意就是「同道偕行」。而教宗方濟各把同道偕行的精神徹底落實,希望不僅是在教會內,也希望全世界都是如此。
如同本書所分析的,教宗在推特上所談的議題非常廣泛,關於這個世界的不正義、貧窮、戰爭、環境…等等他都相當關注,對於各種人、事、物有時讚揚、有時批判、有時鼓勵行動,完全不說客套、不痛不癢的話,但所有的推文都是基於他對這個世界的聆聽,尤其重視各種弱勢者的聲音,更重要的是所有的推文「全部指向耶穌,挑戰我們活得更肖似祂」,吸引我們一起以耶穌的福音精神行動。這是「同道偕行」的真正意義,也是教宗方濟各吸引數千萬人在推特上追隨他的原因。

推薦序二
愛中自有語言

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副教授╱王增勇

仔細想想,新的科技已經將這個世界如此緊密交織著,我不曾見過教宗方濟各,他在忙碌的行程中,對不同的群眾、針對不同的議題、用不同語言所說的話,被記錄下來,又被人蒐集起來集結成書,翻譯成中文,來到我書桌的電腦前。此刻的台灣社會正因為同志婚姻議題進行激烈的辯論;而身為同志天主教徒的我,因為台灣天主教會強力動員反對同志婚姻,感到強烈的衝突與矛盾。自己與眾多同志在面對歧視所經驗到的痛苦與掙扎,渴望社會對同志的歧視可以被改變;但這樣的經驗沒有被慈母教會所看見,反而面對教會對同志嚴厲的批判與指責。這樣的衝突不只呈現在媒體報導上,更深入我的日常生活中,引發我與教會朋友之間的對立與衝突,而這些朋友都是我生命中所珍惜的人。憤怒與生氣讓我無法愛,我因此而痛苦。希望自己保持愛的能力,與受苦的耶穌同在,是自己面對這些紛擾時獲得平靜的依靠。
就在此刻,一封電郵讓教宗方濟各曾說過的話在電腦螢幕上出現,閱讀中我有被聖神擁抱的喜悅!教宗方濟各於2013年到里約參加世界青年日的世紀參訪,在飛機上的記者會,他被記者問到關於同志神父的議題,將議題擴大至所有同志朋友,他說:「如果有人是同性戀,並全心尋求天主,那我憑什麼論斷他呢?」當台灣基督信仰教會手持聖經以全知者的身份指責同志時,教宗卻謙卑地看見同志身上的天主印記,相信天主對同志的召叫與計畫。
教宗更進一步同理受苦的同志在生活中因為「孤獨感、都會陷於誘惑,或因各種原因而無法時時依照天主教會的教導生活。通常當人們遇到這些狀況時,心中僅有恐懼而無慈悲」,面對經歷孤獨、恐懼的同志,「教會也只會給予論斷」。教宗希望教會改變過往一貫的指責態度而以慈悲面對,「如果有一個人因為自己犯了很多過錯,感到羞愧而離開原本的教會團體,耶穌會怎麼對待他?會因為他們受傷而加以責備嗎?不,耶穌會來將此人扛在肩上。這就是慈悲。」方濟各心疼受傷的同志基督徒,因為他們沒有被仁慈地對待,更被「拒於門外」。他嚴厲斥責缺乏慈悲的基督徒,因為他們關上了天主恩寵之門。他說:「聖神在人心中的作為,被懷著『法學士』心理的基督徒破壞了。」
教宗深信,慈悲勝過律法主義,他寧可要一個「因行動而受傷的教會,也不要一個因自我封閉而生病的教會」。教會需要什麼行動?他直截了當地表示要教會開放:耶穌希望教會是歡迎人的,方濟各希望教會成為世人的避風港,特別是那些第一眼看起似乎不屬於這個地方的人。畢竟耶穌也是這麼做的。我知道讓同志進到教會,讓教會恐懼,如此做會引發內部反彈,但方濟各邀請我們學習用流著淚的雙眼來看世界,看見同志的苦難,也看見天主,這不正是十字架的奧秘?教會敞開門接納同志,不是為了同志,而是為了福音需要在受苦的耶穌身上被不斷體現。
婚姻平權爭議終將會落幕,法利賽人與撒馬利亞婦人、律法與慈悲之間的拉扯是基督徒每日的功課,考驗我們肖似耶穌愛人如己的能力。因著慈悲,教宗展現了福音的清新與芬芳,透過科技,他成為有史以來最貼近人們的教宗。從我領洗以來,我不曾感受到教宗離我如此之近,教宗向我們提出一份特別的邀請,讓我們與方濟各並肩而走,在愛中找到新的福音語言,為這個古老的組織注入新生命!

推薦序三
修補裂痕的一本書

耕莘文教基金會董事╱陳文良

這是一本從教宗方濟各在推特(Tweeter)上的推文,探索他的教宗牧職對普世天主教會,乃至全世界的影響力的書。淺顯易懂、貼近生活,每一位天主教徒都應該讀一讀。內容從基督徒應該關切的貧富差距、環境保護、社會平等、工作尊嚴等社會議題、基督信仰的核心精神,乃至如何祈禱這種基本功。令人喜歡的是,作者補充了推文背後的時間與事件脈絡,讓簡短的文句立體了起來。
網路與社交媒體的盛行,改變了普世天主教會的牧養方式。過去,教友們只能在教會刊物,一週一次看見教宗的相關報導,偶而出現在電視新聞也未必有詳細內容,對教友們而言,是典型的「天高皇帝遠」。然而,近年來梵蒂岡充分善用了新媒體的功能,加上教宗方濟各來自依納爵靈修特色的福音默想方式,時時刻刻親自牧養了這個教會,而且幾乎天天都有新的信仰反省資訊,哪怕只是短短的推特文句。
教宗方濟各帶來的改變,給了全世界的天主教教區主教們、各國的主教團不小的壓力,我相信,主教們最頭痛的應該是聽到:「可是教宗不是說……」
本書中文版推出之際,台灣的基督宗教正因為同性婚姻議題,鬧得沸沸揚揚,天主教會對於婚姻的定義向來堅持一男一女,這不是問題,問題在整個基督宗教界在少數基本教義派的領頭之下,用了非常多以常識判斷就知道不正確的方式散播恐懼與歧視,非常不幸地,這些反見證恐怕要很長的時間,以悔改的行動修補台灣年輕世代對基督信仰的反感。天主教會裡面,青年世代一方面受到方濟各教宗上任以來教會新氣象的鼓舞與福音默想式的教導所培育,一方面卻在少數神長散播不實言論的氛圍中,出現了世代間的裂痕。
這本書讓我們看見,教宗方濟各如何努力帶領教會回到基督信仰的初衷,這樣的回歸有助於修補這個裂痕,讓教會內不同主張的人們,能夠看見天主的慈悲,效法耶穌基督聆聽渴望的態度,彼此和好。更重要的,是讓社會大眾重新看到基督信仰的價值有益於所有人靈,而非僅是傳統、守舊的形象。願這本書成為教會與社會和好的開始。

導言
教宗方濟各是個搖滾巨星,每星期前往聖伯多祿廣場聽他講道的群眾已經破紀錄了!有數百萬的人被他吸引,想要一睹這位年逾七十、穿著磨損白袍的阿根廷老人。人們不停地將嬰兒抱給教宗(降福),就連警方設置的路障都毫無用武之地。喔!廣場上還有各種可愛的東西:方濟各教宗的搖頭娃娃、T恤,甚至還有絨毛玩具。人人都想與這位教宗有連結,他也已經出現在各種雜誌封面上:《紐約客》(The New Yorker)《提倡者》(The Advocate)《財星》(Fortune)《滾石》(Rolling Stone),當然還有《時代》(Time),並成為《時代》的年度風雲人物。
這位年近八十的教宗,已承認他不會使用電腦,而是用傳真機來與他的樞機諮議會溝通,而且他領導的機構至今仍使用煙霧信號來發布最重要的訊息。乍看之下,方濟各似乎是個落伍的領導者,帶領著一個過氣且無趣的組織(至少在溝通方面是如此)。然而,如果想要深入了解這位令人神魂顛倒的人物,以及他對教會的願景,所有關鍵都集中在一個現代化的地方:推特。

目前估計有三億名用戶利用推特來發表想法、靈感,或者網站的連結,這些訊息統稱為推文,每篇發文上限為140字。在一天內,平均每秒鐘有6000則推文產生,且每天都是如此。是的,你沒看錯,每秒6000則!
有些人因為字數的限制而不使用推特。他們說,在這裡無法表達太多深入的想法,但其實是這些批評者沒有搞懂。要想辦法將複雜的訊息濃縮成重點,在這忙碌、速食的世界中抓住人們的注意力,並說服他們反思自己的生活,僅用短短的文字遠比用一篇文章或專欄更加困難。然而一旦能做好,將帶給觀眾一整天強而有力的反省素材;若是做得更好,你甚至可能改變世界。

還是無法說服你嗎?我們來看一些耶穌最強有力的教導。用推特談耶穌的教導太深奧了吧?一點也不!「神貧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才短短18個字,還有充分的空間加幾個主題標籤。「你們中間誰沒有罪,先向她投石吧!」只有16個字;「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經過我,誰也不能到父那裡去。」才27個字。「我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你們也該照樣彼此相愛。」也只有37個字,距離140字的推文上限,還大有空間。現在你明白了吧!要把我們最深刻的想法轉化成吸睛的簡練話語,不但需要技巧和能力,也需要深刻瞭解手邊的主題。能做到這些,便會帶來無可估量的益處,因為人們看過後會記住和反思;當然,更期待他們能因這些想法而改變自己的生活。

教宗方濟各是這方面的專家。他捨棄古老陳舊的羊皮卷,採用更符合數位時代的方式介紹耶穌。他善於依照人們不同的背景,給予輕鬆但正統的道理;他能讓看似平凡無奇的每一天變得充滿恩寵、意義非凡。這也是他透過推特所做的事,與全世界數百萬人連結,邀請他們在忙碌的生活中暫停片刻,做些更深層的反思。他的推文向人們點出恩寵時刻,展現出天主召叫我們的生活方式,使人得以與天主相連。即使只有140個字,教宗的推文對其追蹤者有強大的影響力。

方濟各教宗沿用本篤十六世的推特帳號「@Pontifex」,原本有三百萬個追蹤者,才短短幾個月,方濟各的追蹤人數就暴增五倍。如今,教宗九種不同語言的帳號共累積了三千萬名追蹤者,而且追蹤人數每天都在增加。
為方濟各而言,推特是個完美的平台。它強迫發文者必須精確用字、切入重點,同時又要能夠打動人心。這就像教宗本人一樣。教宗用最通俗的、一般教友都能明白的方式來表達想法。他不斷捨棄原本準備好的講稿,只為與現場聽眾真實對話;他即席地講道,內容總是圍繞著天主教徒和非教友的實際需求;他在教宗專機上臨時的新聞發布會,就是最真實的新聞現場。把方濟各的推文整合在一起,能幫助我們搞懂這位令人熱血沸騰,也許有點難以理解的教宗。《教宗愛上推特說》這本書將檢閱超過三分之一的教宗推文,也會提供方法讓你搞懂另外那三分之二。

目次

目錄
推薦序一 在共同的核心價值上,一起前進 / 李克勉
推薦序二 愛中自有語言 / 王增勇
推薦序三 修補裂痕的一本書 / 陳文良

第一章 像教宗一樣推文
第二章 祈禱會產生力量
第三章 慈悲是醫治所有受傷的人
第四章 不要害怕正視自己和他人的苦難
第五章 傳播流言 – 耶穌不會做這事
第六章 像耶穌那樣接納每一個人
第七章 守護受造物,就是守護自己
第八章 捍衛生命 – 從最小的到最老的
第九章 享受運動賽事,也能促進和平與愛
第十章 小心!真的有魔鬼
第十一章 不能容忍不平等
第十二章 工作,攸關人的尊嚴
第十三章 戰爭永遠不該發生
第十四章 別對移民冷漠
第十五章 停止空想,開始服務
第十六章 怎樣用推特為天主的國做外交
第十七章 耶穌到底要對我說什麼?
第十八章 方濟各的邀請
作者說明
致謝

書摘/試閱

書籍試閱
教宗方濟各是個搖滾巨星,每星期前往聖伯多祿廣場聽他講道的群眾已破了紀錄!有數百萬的人被他吸引,想要一睹這位年逾七十、穿著磨損白袍的阿根廷老人。人們不停地將嬰兒抱給教宗(降福),就連警方設置的路障都毫無用武之地。喔!廣場上還有各種可愛的東西:方濟各教宗的搖頭娃娃、T恤,甚至還有絨毛玩具。人人都想與這位教宗有連結,他也已經出現在各種雜誌封面上:《紐約客》(The New Yorker)《提倡者》(The Advocate)《財星》(Fortune)《滾石》(Rolling Stone),當然還有《時代》(Time),並成為《時代》的年度風雲人物。媒體和大眾認真拜讀每一個字,試圖從這些文字中找尋線索,猜測他要如何領導教會。至於那些熱愛方濟各的天主教徒和基督徒,也渴望習得要領,在生活中落實他的教導。
這位年近八十的教宗,已承認他不會使用電腦,而是用傳真機來與他的樞機諮議會溝通,而且他領導的機構至今仍使用煙霧信號來發布最重要的訊息。乍看之下,方濟各似乎是個落伍的領導者,帶領著一個過氣且無趣的組織(至少在溝通方面是如此)。然而,如果想要深入了解這位令人神魂顛倒的人物,以及他對教會的願景,所有關鍵都集中在這個現代化的地方:推特。
教宗方濟各使用@Pontifex這個帳號,將古老的真理、靈修省察,以及各種智慧,即時發布給數百萬名追蹤者。方濟各藉此平台拓展他的靈性革命,與歷任教宗相較,是有史以來散播最廣的,因為他擁有全世界領導人中最高的推特轉推率(即追蹤者轉發其訊息,供自己的追蹤者閱讀)。推特對方濟各來說是個完美的平台,在他試圖振興教會時,得以直接向他的牧民說話,就像是一對一說話一樣。
對於不熟悉推特的人,在此做個速成介紹:推特是一個社群網站,使用者可以免費在這裡建立個人檔案,與親朋好友互動,也可以和新聞記者、名人、政治人物互動,現在甚至連教宗也可以。目前估計有三億名用戶利用推特來發表想法、靈感,或者網站的連結,這些訊息統稱為推文,每篇發文上限為140個字。在一天內,平均每秒鐘有6000則推文產生,且每天都是如此。是的,你沒看錯,每秒6000則!
有些人因為字數的限制而不使用推特。他們說,在這裡無法表達太多深入的想法,但其實是這些批評者沒有搞懂。要想辦法將複雜的訊息濃縮成重點,在這忙碌、速食的世界中抓住人們的注意力,並說服他們反思自己的生活,僅用短短的文字遠比用一篇文章或專欄更加困難。然而一旦能做好,將帶給觀眾一整天強而有力的反省素材;若是做得更好,你甚至可能改變世界。
還是無法說服你嗎?我們來看一些耶穌最強有力的教導。用推特談耶穌的教導太深奧了吧?一點也不!「神貧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才短短18個字,還有充分的空間加幾個主題標籤。(如果你不知道什麼是「主題標籤」,它是推友們用來分類推文的工具,在某一詞彙前加上井號來做標記。這樣一來,如果有人想搜尋特定的主題或事件,只要查詢主題標籤即可。)例如這段真福八端的經文,或許可用「#窮人在這富人在那」來標記耶穌的簡短道理。
「你們中間誰沒有罪,先向她投石吧!」只有16個字;「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經過我,誰也不能到父那裡去。」才27字。「我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你們也該照樣彼此相愛。」也只有37個字,距離140字的推文上限,還大有空間。現在你明白了吧!要把我們最深刻的想法轉化成吸睛的簡練話語,不但需要技巧和能力,也需要深刻瞭解手邊的主題。能做到這些,便會帶來無可估量的益處,因為人們看過後會記住和反思;當然,更期待他們能因這些想法而改變自己的生活。
教宗方濟各是這方面的專家。他捨棄古老陳舊的羊皮卷,採用更符合數位時代的方式介紹耶穌。他善於依照人們不同的背景,給予輕鬆但正統的道理;他能讓看似平凡無奇的每一天變得充滿恩寵、意義非凡。這也是他透過推特所做的事,與全世界數百萬人連結,邀請他們在忙碌的生活中暫停片刻,做些更深層的反思。他的推文向人們點出恩寵時刻,展現出天主召叫我們的生活方式,使人得以與天主相連。即使只有140個字,教宗的推文對其追蹤者有著強大的影響力。
說到追蹤者,一個領導者的追蹤人數,也是多數人評估其影響力的指標。教宗方濟各的推文不僅限於英文版,而是以幾種語言同時發布,各版本的追蹤人數加起來接近三千萬人,雖然離流行巨星還有一段距離,但這個數字值得我們思考片刻。歷史上何時出現過這樣一位教宗,能夠同時和數千萬人直接交流?在電視機出現之前,答案是零。即使是透過電視,答案也是相當少數的。而這位教宗平均每週有4到5次,和將近三千萬人交流。
從教宗訊息的轉推次數,可看出追蹤者多次花時間閱讀這些話語,也許甚至覺得自己離天主更近了些。在推特上,每位追蹤者都能轉推貼文給自己的追蹤者,如此該推文的影響力便是成倍增長。因為方濟各的貼文轉推率如此之高,一些簡短道理能傳給多達二億人。而且教宗的推文影響力不僅止於網路,義大利新聞台使用教宗推文作為螢幕下方的滾動字幕。英語媒體定期報導教宗最犀利的推文。我甚至數不清有多少次聽見朋友和同事問道:「你有看到教宗的推文嗎?」
令人驚訝的是,教宗方濟各在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其他海灣國家,都有大量的追蹤者。一開始,教廷對此感到疑惑,因為天主教會在其中一些國家是不合法的,那一帶的基督徒人數並不多。雖然許多穆斯林都很尊重方濟各教宗,但民調顯示他們大多對教宗並無好感。那麼,如此大量的追蹤者是從哪來的呢?教宗的推特團隊深入了解後發現,海灣地區的追蹤者,大部分不是好奇的穆斯林信徒,而是移民到中東地區找工作的菲律賓人。
這些工人大多過著艱困辛苦的生活,社運人士認為他們等同於現代的奴隸。除此之外,他們有時無法公開表達信仰,就連讀聖經也可能是危險的。但是現在他們不用放棄信仰,只要登入推特關注教宗,就可以與教會、與自身文化相連結,甚至找到「家」的感覺。雖然在推特上有太多世俗的名人閒談,也充斥著散播仇恨的巨獸,但在這些阻力之外,它仍能成為一個表達信仰的有力管道。對於被派駐到利雅得的菲律賓工人來說,他們無法參與教會或基督徒團體,因此,推特不是干擾或浪費時間的事,而是與神聖連結的工具。
自從方濟各於2013年3月當選教宗,他受到全世界的關注(和喜愛)。根據皮尤研究中心 (Pew Research Center)於2014年12月的全球態度項目調查,很高比例的人喜愛這號人物:歐洲(84%)、美國(78%)及拉丁美洲(72%)。就連在比較少人知道教宗的地方,民調結果也不差。超過百分之四十的非洲人和亞洲人對他有好感;四分之一的中東人喜歡他。在美國,方濟各打破嚴重的政黨僵局,根據皮尤研究中心於2015年3月的調查,他同時吸引到至少百分之七十的共和黨及民主黨人。教宗的高人氣促使美國天主教徒更強烈的認同自己的信仰;義大利和愛爾蘭的天主教徒還重新參與彌撒,至少是這樣傳聞的。這也使方濟各教宗成為社會媒體上名副其實的明星,他的影響無遠弗屆,是前幾任教宗所無法想像的。
在推特上有個調查全球領導者影響力的群組,指出教宗方濟各連續三年都是推特上最有影響力的全球領導者。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是全世界最多人追蹤的政治領袖,他的追蹤人數可能是方濟各的三倍之多,但教宗的追蹤者更會轉推推文,他們對教宗推文的轉推率,遠遠高出其他領導人。最具影響力的領袖第二名,是沙烏地阿拉伯國王薩勒曼(Salman),他的推特訂閱率還不到教宗的一半。教宗發出的每則訊息都有將近一萬次回推,一篇短短140字的訊息,被傳遞的次數遠遠高於三千萬名追蹤者直接接收訊息的次數。
把方濟各的推文整合在一起,能幫助我們搞懂這位令人熱血沸騰,也許有點難以理解的教宗。或許可以稱他為「鐘擺教宗」,因為有時在一個星期之內,他便抨擊了教會的正反兩個面向。接下來我們將讀到,方濟各某日批評保守派天主教徒「失心瘋」似地反對墮胎,幾天後竟然又毫不留情的譴責墮胎行為;他的最高幕僚,即教廷國務卿,以「人性的失敗」來評論愛爾蘭在2015年5月對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決定,幾週之後,就有報導指出方濟各將出席南美的同志活動;這位教宗喜歡較簡單的祭衣和禮儀,但他還是指派了一位堅守傳統彌撒禮儀的樞機主教來領導教廷禮儀部。從這裡可以理解為什麼連方濟各的粉絲都被他搞得暈頭轉向。然而,到底教宗要帶給教會什麼,我們可以從他的推特頁面中找到線索。《教宗愛推特》這本書會檢閱超過三分之一的教宗推文,也會提供方法讓你搞懂另外那三分之二。
教宗做這件事的關鍵是,福音並不艱澀難懂。對一個一心想振興教會、激勵亂世的老人家來說,根本沒時間長篇大論。因此為方濟各而言,推特是個完美的平台。它強迫發文者必須精確用字、切入重點,同時又要能夠打動人心。這就像教宗本人一樣。
然而,使用推特不只是為了權力,教宗並不是一位尋求提升知名度的名人。藉由推特,方濟各設法激勵和教導信友,有時甚至挑戰他們在生活中做出改變。這就是他要改變教會的方式。「教會」的樣貌應該既是崇高且啟迪人心的,卻同時包含了人性的不完美。教宗方濟各就是想改造這樣的教會、與人們產生更多連結,並且與現代世界對話。很難想像有人敢奢望改變這個擁有全球高達十億成員的機構,即使是「教宗」。推特就是他的部分答案和策略。這是一項工具,對傳統教會來說,是一種現代化的媒介。對於圍繞著教宗的所有宣傳炒作,都與他無關,雖然從他大力重振了人們的信仰生活來看,炒作內容大多是實至名歸。他並沒有用推特來提升自己的形象或銷售某樣產品,而是透過推特,用現代化的方式來宣講古老真理。他絕對是第一個同意以下這18個字的人:等你聽過耶穌之後,再說你喜愛教宗方濟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268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