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西方音樂風格與體裁賞析(下冊):從浪漫主義時期到20世紀(簡體書)
滿額折

西方音樂風格與體裁賞析(下冊):從浪漫主義時期到20世紀(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8 元
定價
:NT$ 348 元
優惠價
87303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西方音樂風格與體裁賞析(下冊):從浪漫主義時期到20世紀》正是建立在這樣一種學科認識的基礎上,專門針對藝術院校附中或中等音樂師範學校學習音樂專業的青少年,結合他們特殊的年齡層次和專業知識儲備特點而設計的。教材在西方音樂史風格與體裁演變的主幹線索基礎上,盡可能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從曲式結構、和聲、復調以及與風格緊密相關的音樂要素等方面,加大音樂本體分析的篇幅,幫助青年學生在建立史學視野的同時,增加作曲技術理論的知識。同時,教材還擴展了與音樂發展息息相關的文化藝術內容,希望藉此增進學生對音樂文化的理解,拓寬藝術視野。
《西方音樂風格與體裁賞析(下冊):從浪漫主義時期到20世紀》的具體特點如下:
1.強調風格與體裁的演變。力求用簡潔的語言勾勒出包含社會背景、風格特點、重要作曲家、經典作品的音樂“地圖”,幫助學生理解音樂。
2.講解重要作品。從曲式結構、和聲、復調、基本音樂術語等方面講解作品,使學生掌握作曲技術的一般概念;學習分析音樂本體的基本思路,促進對講解內容的理解與把握。
3.注重與西方文化史、西方藝術史的融會貫通。通過關聯文化史、藝術史來再現音樂產生的社會背景,從而理解音樂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曲家、作品和風格流派的衍變。
4.設立課後問題。為了鞏固對音樂歷史線索的把握,增強音樂分析的實際操作能力,促進思考,教材結合青少年所習慣的其他學科的學習方式,專門設立了課後思考題。
5.較強的趣味性和可讀性。為了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材中加入了一些據史料可考的作曲家軼事。

目次

講 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風格
第二講 浪漫主義時期的藝術歌曲重點作曲家: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沃爾夫
第三講 浪漫主義時期的器樂(一)鋼琴重點作曲家:門德爾松、舒伯特、舒曼、肖邦、李斯特
第四講 浪漫主義時期的器樂(二)室內樂與協奏曲重點作曲家:舒伯特、勃拉姆斯、門德爾松、舒曼、聖一桑
第五講 浪漫主義時期的器樂(三)管弦樂重點作曲家:柏遼茲、門德爾松、李斯特、勃拉姆斯
第六講 浪漫主義時期的歌劇(一)德國歌劇重點作曲家:韋伯
第七講 浪漫主義時期的歌劇(二)義大利歌劇重點作曲家:羅西尼、貝裡尼、多尼采蒂、威爾第
第八講 浪漫主義時期的歌劇(三)法國歌劇重點作曲家:奧芬巴赫、古諾、比才
第九講 19世紀中葉、下葉之瓦格納的樂劇
第十講 19世紀民族主義的音樂風格
第十一講 19世紀民族主義的歌劇重點作曲家:格林卡、柴科夫斯基、斯美塔那
第十二講 19世紀民族主義的器樂創作
重點作曲家:強力五人集團、柴科夫斯基、斯美塔那、德沃夏克、格裡格、西貝柳斯
第十三講 19世紀到20世紀之交的聲樂交響曲、歌劇重點作曲家:馬勒、理夏德·施特勞斯、普契尼
第十四講 19世紀到20世紀之交的管弦樂重點作曲家:德彪西、拉威爾、拉赫瑪尼諾夫
第十五講 20世紀的聲樂創作——聲樂套曲、歌劇重點作曲家:勛伯格、斯特拉文斯基、巴托克
第十六講 20世紀的器樂創作——舞劇、交響曲、協奏曲
重點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巴托克、韋伯恩、肖斯塔科維奇、普羅科菲耶夫、布裡頓

書摘/試閱

浪漫主義時期有特色的聲樂體裁是藝術歌曲。這其中又以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和沃爾夫所創作的德奧藝術歌曲代表性。
德奧的藝術歌曲(Lied)注重歌曲中詩歌情緒的表達,在作品中鋼琴聲部與歌唱聲部同等重要。藝術歌曲的興起與發展受到來自三方面的影響:初的影響可追溯到14到16世紀的法文復調歌曲尚松(Chanson);18世紀下半葉至19世紀初的蘇格蘭民間歌謠和敘事詩歌,也是促成德奧藝術歌曲體裁形成的主要因素;其更直接的來源則是德奧日耳曼語系自己的獨唱歌曲傳統,這些歌曲都是依據德文的詩歌創作,而且還配以簡單的鋼琴伴奏。
舒伯特是浪漫主義早期藝術歌曲體裁形式的開創者,尤其重要的是,他將原先在歌曲中“地位低下”的鋼琴伴奏提高到相當的高度,使其成為與聲樂部分平行的、不可缺少的歌曲部分。舒曼藝術歌曲的重要貢獻在於,他對詩歌的選擇格調更為高雅,更加追求對詩歌文學內容的準確表達,而且鋼琴聲部與詩歌的內在情緒表現進一步統一起來。稍晚一些的勃拉姆斯與沃爾夫代表了德奧藝術歌曲兩個不同的發展方向。勃拉姆斯回望巴赫、貝多芬以來的德奧古典音樂傳統,在歌曲創作上繼承嚴謹的結構,探索民間音樂風格的改編歌曲,並將宗教題材引入歌曲的創作中,進行人生命運的哲學思考;而沃爾夫則深受瓦格納的“革新”影響,大膽向前,在創作少部分旋律優美的民歌風格歌曲以外,更多地運用半音化豐富的和聲語匯模糊調性,以此來表現詩歌中心理層次豐富的緊張、矛盾、焦慮等感受。他更加強調詩詞的重要性,認為音樂要服從於文學的引領。他的音樂不見得要表達詩歌中的故事敘事性,而是更看重探索心理的體驗。
舒伯特的藝術歌曲
弗朗茨·彼得·舒伯特(Franz Peter Schubat,1797~1828),奧地利作曲家。他是從古典主義晚期過渡到浪漫主義早期音樂風格承前啟後的重要代表。他一生沒有正式的音樂職位,所有的收入均來自於作曲,是位真正意義上的“自由作曲家”。
舒伯特於1797年1月31日出生在維也納一個清貧的小學教師家庭。他從小就跟隨父親和哥哥學習鋼琴、小提琴,不久就表現出驚人的音樂天賦。11歲的舒伯特考入維也納皇家禮拜堂少年唱詩班,15歲跟隨薩列裡(A.Salieri,1750~1825)正式學習作曲,16歲回到父親任職的學校裡工作,並完成《交響曲》。舒伯特認為學校的工作大大影響了他的創作,即便如此,他仍然於1814年創作出首著名的歌曲《紡車旁的格雷欣》(Gretchenam Spinnrade),1815年創作了包括《野玫瑰》(Heidenroslein)、《魔王》(Erlkonig)在內的145首歌曲。1818年,21歲的舒伯特還是下定決心辭去教職,專心作曲。這件事違背了父親的心願,導致他與家庭關係緊張,但卻促成他交往到一群詩人和藝術家的朋友,他後來有很多作品都是為這個“舒伯特小組”中的朋友們而創作。
1823年,長期貧困與不正常的生活致使舒伯特患病,他終於1828年11月19日在維也納逝世,年僅31歲。舒伯特短暫一生的創作主要有四類:1.藝術歌曲:634首;2.鋼琴作品:22首鋼琴奏鳴曲和大量的舞曲、特性小曲;3.交響樂和室內樂:9部交響曲和35首室內樂作品;4.歌劇:17部歌劇。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0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