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聖詩歌:臺灣第一本教會聖詩的歷史溯源
滿額折
聖詩歌:臺灣第一本教會聖詩的歷史溯源
聖詩歌:臺灣第一本教會聖詩的歷史溯源
聖詩歌:臺灣第一本教會聖詩的歷史溯源
聖詩歌:臺灣第一本教會聖詩的歷史溯源
聖詩歌:臺灣第一本教會聖詩的歷史溯源

聖詩歌:臺灣第一本教會聖詩的歷史溯源

商品資訊

定價
:NT$ 900 元
優惠價
90810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89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2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台灣近代西洋音樂是隨宣教師的抵台傳入的,聖詩的流傳就是其顯著之一例。本書出版,就不能再短說「台灣音樂一百年」(以1895年算起)等類語了。此書不僅是台灣聖詩史的力作,對台灣教會史、音樂史、台語流傳史等都有所貢獻,對台灣教會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聖詩歷史資料。

作者簡介

江玉玲

臺北人,奧地利國立維也納大學音樂哲學博士。曾先後修畢企業管理、音樂學,副修藝術史、戲劇學及大眾傳播學。主要研究項目為音樂學(Musicology)、聖詩學(Hymnology)、基督宗教音樂、音樂史。研究內容包括:十六世紀西洋聖詩傳統系統比較史、十七世紀荷蘭在臺宣教音樂文獻、十七世紀《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的樂譜研究、十九世紀臺灣聖詩史源研究、戰後臺北縣西樂發展史調查、士林區音樂資源調查。現任東吳大學音樂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

目次

目錄
出版序/10
賴序/12
羅序/14
駱序/15
陳序/17
自序/18

第一章 漢文聖詩與敎會史/25

第一節 廣東:倫敦宣道會的開拓工作/28

第二節 廈門:倫敦宣道會與英國長老會的合作階段/28

第三節 臺灣:英國與加拿大長老會的宣道工作/30

第二章 《聖詩歌》底稿:《養心神詩》/33

第一節 廣東版《養心神詩》/33

一、1814年:羅伯馬禮遜(Robert Morrison)的第一本漢文聖詩/33

二、1821米憐(William Milne)/1845美魏茶(William Charles Milne)/36

三、1835年:儒翰馬禮遜(John Robert Morrison)/38

四、1838年及1851年:麥都思(Walter Henry Medhurst,又名尚德者)/38

五、1842年及1860年:理雅各(James Legge)/40

六、1851年及1870年:黎力基(Rudolph Lechler)/50

七、1854年:賓威廉(William Chalmers Burns)/51

第二節 廈門版《養心神詩》/52

一、廈門版《養心神詩》:從13首到59首的發展/52
1. 1852年:葉韓良(William Young)/52
2. 1857年:施敦力亞歷山大(Alexander Stronach)/54
3. 1859年:打馬字(John van Nest Talmage)/56
4. 1862年:杜嘉德(Carstairs Douglas)/57
5. 1862年:賓威廉(William Chalmers Bums)/61
6. 1871年:聯合養心神詩(Union Hymn Book)/62

二、1895年的90首版/67

三、1897年的152首版:假設1914年的151首版是它的再版/69

四、1902年版/72

第三章 《聖詩歌》的編輯與出版/73

第四章 《聖詩歌》出版之後/81

第一節 1903年的醫院版/81

第二節 1907年《聖詩歌》的再版/83

第三節 1918年版《聖詩》(20首)/85

第五章 《聖詩歌》的內容/87

第一節 《聖詩歌》122首的歌詞/87

第二節 《聖詩歌》的曲調來源/97

一、《Church Praise》:/98

二、《Sacred Songs and Solos》:/102

第六章 《聖詩歌》逐首檢視與綜合分析/109

第一節 《聖詩歌》逐首檢視/110

一、論上帝/111
1. 上帝創造天與地/112
2. 眞主上帝造天地/117
3. 上帝慈悲無窮無盡/120
4. 我心實在稱祝/123
5. 上帝眞正是我上帝/127
6. 天下萬邦萬國萬民/130

二、論救主/134
7. 耶穌原本是上帝/135
8. 天頂高高耶穌坐位/139
9. 看嬰兒在馬槽內/141
10. 請聽天使歡喜的聲/145
11. 耶穌眞活上帝/149
12. 天變暗日中若夜時 152
13. 大家當看上帝聖羔/155
14. 救主耶穌基督/158
15. 耶穌愛人格大深恩/160
16. 耶穌眞正死復活/162
17. 我今實在免再傷悲/167
18. 耶穌叫咱即時/170
19. 救主耶穌有萬權能/173
20. 救主施大恩/176
21. 耶穌召我來走大路/178
22. 至聖救主罪人朋友/182
23. 今人當就耶穌/184
24. 咱人在地面上/189
25. 耶穌尊名入我耳孔/192
26. 我認救主無驚榆╮K/199

三、論聖神/204
27. 可惜我心黑暗/205
28. 懇求聖靈降臨/208

四、讚美三位一體/211
29. 全能不二的王/212
30. 我信全能上帝/215
31. 同心讚美天父/217
32. 至聖至高上帝/221
33. 願咱救主耶穌基督/223
34. 天下萬邦萬國萬民/225
35. 讚美天頂主宰/228
36. 讚美上帝萬福本源/230
37. 讚美上帝萬福本源/235
38. 讚美上帝萬福本源/238
39. 阮在救主聖恩/239
40. 一三三一父子聖靈/241

五、救世的道理/243
41. 上帝命令衆人當聽/244
42. 萬世磐替我打開/246
43. 當散禧年號筒/248
44. 世人紛紛罪惡多端/253
45. 歎氣始祖逆天法度/257
46. 天下萬國得罪上帝/259
47. 異邦何事亂喧嘩/263
48. 律法條誡頭一個/267
49. 率到天堂永活所在/269
50. 咱人自己詳細問/271
51. 離開惡人道路/274
52. 重罪的人皆宜來拜/277
53. 天地主宰傳落命令/279
54. 至尊上帝至仁愛/282
55. 救主開路又設法度/285
56. 阮父上帝坐天頂/287
57. 祈禱實在是人本份/291
58. 上帝自然至尊無對/294
59. 有一層事實在好聽/297
60. 願主上帝掌權/299
61. 主講天頂有好土地/302
62. 天堂攏無苦難/305
63. 懇求上帝憐憫/308
64. 天下遍遍各邦國/312

六、論聖國/315
65. 我前若羊失迷/316
66. 我罪極重不得推辭/320
67. 收餉的人上帝面前/323
68. 替我打破石磐身/328
69. 上帝原本是我牧者/333
70. 上帝的子基督/338
71. 懇求上帝與我親近/341
72. 天父我知一生光陰/343
73. 我目攑起向天/346
74. 我聽耶穌的聲講明/350
75. 心目向主堅篤/353
76. 永遠同在至大上帝/356
77. 至高榮光耶穌/358
78. 耶穌仍引路/360
79. 天國君王的子兒/365
80. 今我有得朋友/370
81. 耶穌基督學生/372
82. 救主耶穌基督/374
83. 祈禱的時此時極好/377
84. 我心此時專心欣慕/381
85. 咱要得著生命在彼地/386
86. 我如出外人客/388
87. 我心思想在天頂好地/391
88. 永遠與主居住/394
89. 屬於耶穌朋友過往/398

七、論聖會/401
90. 宇宙萬物造成/402
91. 耶穌聖會上帝設立/405
92. 上帝百姓在曠野/408
93. 此時禮拜將近畢/411
94. 咱人出世旣然帶罪/414
95. 聖會所設的禮儀/416
96. 在昔上帝有記聖經/418
97. 耶穌身軀代咱釘死/421
98. 聖會應該有執事/427
99. 耶穌聖會有規矩/432
100. 咱今大家團團圍住/436

八、囝仔的詩/440
101. 主耶穌從天降臨/441
102. 主所愛的囝仔/447
103. 我若來就耶穌/451
104. 耶穌愛我我知明/454
105. 我是耶穌的羊羔/456
106. 小於聚會當謙卑/461
107. 天頂圍倚上帝面前/463
108. 細漢囝仔與大人/465
109. 大頂極美所在/468

九、雜首/473
110. 天光日出不可愛睡/474
111. 又過一日時刻平安/478
112. 安然再過一禮拜/489
113. 天地創造攏齊備/492
114. 安息聖日第一好/494
115. 主有恩典大慈悲/497
116. 跪你腳頭天父上帝/501
117. 咱人生命無定著/504
118. 日過日嗎哪降落/506
119. 讚美上帝創造始祖/509
120. 咱父上帝教以人倫/512
121. 懇求上帝幫助/515
122. 願主賜福保護你/519

第二節 綜合分析/522

一、依中文歌詞:/522
1. 依《聖詩歌》編成序號/522
2. 依出版序/526
3. 依1964年版長老會《聖詩》排序(詳表)/530
4. 依1964年版長老會《聖詩》排序(簡表)/534
5. 依首版中文歌詞韻律/536
6. 依聖經節來源/540

二、依西文歌詞分類/541
7. 依西文歌詞首句/541
8. 依西文歌詞作詞者/543
9. 依西文歌詞起源地/546
10. 依西文歌詞起源時序排列/548
11. 依西文歌詞韻律/551

三、依曲調旋律分類/554
12. 依《聖詩歌》編號/554
13. 依調名排列/562
14. 依旋律起源地/573
15. 依旋律的韻律分類/583
16. 依旋律產生時序/593
17. 依作曲家分類/603

附錄/613
一、1860年杜嘉德與金輔爾兩位牧師自廈門來臺查訪後,致函英國總會書信613
二、1914版《養心神詩》源於《SACRED SONG AND SOLOS》33首旋律 630
三、《聖詩歌》「詞曲對照表」/631
四、聖詩系譜/635
參考資料/637
一、文獻檔案/637
二、漢文聖詩版本/638
三、其他參考書目/641
索引/653
一、西文人名索引/653
二、中文人名索引/659
三、調名索引/665

書摘/試閱

第一章
漢文聖詩與教會史

十七世紀聖詩史上有關聖詩在臺灣的記錄:繼英國東印度公司(East India Company,1600-1858)成立之後,荷蘭也於1602年設立荷屬東印度公司(VOC,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1602-1816)1,並於1627-1662年間,派遣了29位荷蘭基督教改革宗(De Gereformeerde Kerk)的宣教士來臺2。這29位宣教士中3,以甘治士(Georgius Candidius,1597-1647)4及游紐士(Robertus Junius,1606-1655)5績效最著。甘治士於1627-1637在臺,游紐士稍後1629-1641年在臺。根據他們兩位所留下的出版品及手稿,其中包括詩篇吟作及講道稿本。游紐士曾經在當時被稱為「福爾摩沙」(Formosa)的臺灣,用詩篇第一百篇的旋律作新詩數首,這是目前所知的基督教聖詩史中,有關臺灣的最早記錄6。十九世紀臺灣聖詩的「前史」:經過兩百多年的中斷,基督教在臺灣的宣教工作是由英國長老會的宣教士再度開始開拓的。在敘述英國長老會與臺灣聖詩的關係之前,必須先粗略了解一下英國長老會的歷史背景,以及它與蘇格蘭長老會的關係,藉以進一步追溯初代的臺灣聖詩與蘇格蘭聖詩之間的歷史淵源。

1. 蘇格蘭長老會―英國長老會的淵源:
加爾文的基督教改革被他的學生諾克思(John Knox,1514-1572)從瑞士帶回蘇格蘭之後,繼續發展成長老組織。1560年,蘇格蘭政府甚至禁止羅馬天主教,並頒佈「第一蘇格蘭信仰條例」(The first Scottish Confession of Faith)。後來繼任的幾位國王,卡爾一世(Carl I,1625-1649)、卡爾二世(Carl II,1660-1685)以及雅各二世(Jacob II,1685-1688),他們試圖把蘇格蘭教會改成英國國教(Anglican,現稱「安立甘」或「聖公會」),都未成功。1690年,長老會組織的蘇格蘭政府(Presbyteriangoverment)成立。自此,宗教改革在蘇格蘭奠定不移的地位。

2. 基督教改革在英格蘭:十七及十八世紀,長老會在英格蘭與蘇格蘭一直各自發展7。1647年,英格蘭長老會在蘇格蘭長老會的影響下,頒佈殖民時代影響深遠的「西敏寺信仰條例」(Westminster Confession),成為現今世界各國長老會的主要依據8。正當長老會在蘇格蘭以及北美日益盛行的同時,英格蘭的長老會在首相克倫威爾(Oliver Cromwell,1599-1658)的統治以及十八世紀的啟蒙主義引導下,逐漸失勢。最後只有靠蘇格蘭的移民支撐傳承。1795年,倫敦宣道會(LMS,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由聖公會(Anglican)、公理會(Congregational)、衛理公會(Methodist)以及長老會(Presbyterian)等四個教派聯合組成,其中大部分的經源來自蘇格蘭。

3. 倫敦宣道會(LMS)、英國長老會(PCE)與加拿大長老會(PCC):
倫敦宣道會在中國的宣教工作始於1807年。第一位受派的宣教師是祖籍蘇格蘭長老會的羅伯馬禮遜(Robert Morrison,1782-1834)10。馬禮遜牧師以澳門(當時稱馬口,Macao)為宣教中心。1842年左右蘇格蘭教會分裂,部分蘇格蘭教會人士移民加拿大,並於1844年成立加拿大長老會(The Presbyterian Church of Canada)。同年,與蘇格蘭自由教會(The Free Church of Scotland)友好的英國長老會(PCE,The Presbyterian Church in England)成立11。英國長老會成立後,設置了掌理國外傳教事務的海外宣道會(FM,The Foreign Missions Committee)。1847年,中英鴉片戰爭(1839-1842)後,海外宣道會派遣第一位在蘇格蘭出生的英國長老會牧師賓威廉(William Chalmers Burns,1815-1868)到亞洲傳教。此時,距第一位倫敦宣道會羅伯馬禮遜牧師到澳門(Macao),正好四十年。賓威廉先到香港學廣東話,到廈門後,因廣東話在廈門無用武之地,再學廈門話。此時英國在中國的宣教中心已漸由澳門移向香港、廈門及上海等地。由於語言相通之故,英國長老會再把宣教區擴充到臺灣,1865年,馬雅各醫師(James Laidlaw Maxwell,1835-1921)受派到臺南傳教。另一方面,1871年,祖籍蘇格蘭的馬偕牧師(偕叡理,George Leslie Mackay,1844-1901)受加拿大長老會的派遣,以淡水為起站,開始在臺灣北部的傳教。以上,只是有關教會史方面粗略的敘述。由於本書重點在探討聖詩史,有關教會史的進一步資料,請參考註釋所附相關文獻。接下來將開始討論與《聖詩歌》有關的漢文聖詩版本。

第一節 廣東
倫敦宣道會的開拓工作西元1814年,羅伯馬禮遜牧師編印了第一本漢文基督教聖詩,書名《養心神詩》。在漢文聖詩中,目前只有發現廣東版(Yang Sin Shin She)以及廈門版(Iong Sim Sin Si)的聖詩以《養心神詩》為名。以下為目前所知的廣東版《養心神詩》,斜體字是本書採用的十個版本(依出版年份排序):

第二節 廈門
倫敦宣道會與英國長老會的合作階段鴉片戰爭後,各國傳教單位漸在廈門設宣教中心。在英國長老會之前已有1842年的倫敦宣道會(LMS),以及1844年的美國荷蘭改革宗宣道會(後來的美國歸正教會,The American Dutch Reformed Mission)分別以廈門為傳教據點。1849年,英國長老會也把宣教中心之一定為廈門13。自此,有五位宣教師陸續參與出版廈門話聖詩的事工。

一、葉韓良
1852年,倫敦宣道會的葉韓良牧師(William Young,出生於馬來西亞,本屬於浸信會)編了第一本13首的廈門話版《養心神詩》。成為日後各廈門《養心神詩》的基礎。

二、施敦力亞歷山大
1857年,同屬倫敦宣道會的施敦力亞歷山大牧師(Alexander Stronach,1800生,1846-1870在廈門)也在廈門出版了一本58首版的《養心神詩》。

三、打馬字
1859年,美部會(ABCFM,The American Board of Comissioners for Foreign Missions)打馬字牧師(John van Nest Talmage,1819-1892)編了第一本羅馬字的25首版廈門話《養心神詩》。

四、賓威廉
如前述,賓威廉(William Chalmers Burns)於1847年抵香港。1851年,他與養雅各醫師(James H. Young)前往廈門14。1858年,賓威廉又往汕頭。首先,他在香港學廣東話,到廈門後,再學廈門話15。1854年,他先在廈門編了一本65首廣東版《神詩合選》。繼1861年在潮州的29首《潮腔神詩》以及福州的30首(外加3首「頌榮詩」)福州話版《榕腔神詩》後,又於1862年在廈門出版了一本20首的《廈腔神詩》。

五、杜嘉德
在賓威廉出版《廈腔神詩》的同時,同屬英國長老會的杜嘉德牧師(Carstairs Douglas,1830-1877)也在廈門出版了一本《漳泉神詩》17。1862年,廈門三個宣教單位(LMS、PCE及ABCFM)聯合成立「大會」,1870 年組織「和會」,最後,於1893年廈門的南北「大會」併為「總會」18。1871年,由廈門「和會」編了一本羅馬字59首版《養心神詩》(1873年羅馬字再版)即由上述五位牧師的作品為主,成為日後各廈門聖詩的基礎,其影響甚至遠播臺灣。1872年,這59首《養心神詩》出了漢字版(1875年漢字版再版)。以下是目前已知的廈門話《養心神詩》至少有十四個版本,斜體字表示本書所使用的九個版本(出版年份):

第三節 臺灣
英國與加拿大長老會的宣道工作1858年中英亞羅船事件後,締結天津條約。臺灣的淡水與打狗(即高雄)於1862年及1864年相繼開港,並准許傳教士自由傳教。1859年已有天主教道明會(Dominican)傳教士來臺20。1860年,英國長老會的杜嘉德(Carstairs Douglas)與金輔爾(Hur Libertas Mackenzie,1833-1899)兩位牧師自廈門來臺查訪21,並於同年十月分別致函英國總會,敘述查訪經過。這兩封信成為英國長老會有關臺灣最早的正式報導22。自此,英國長老會的海外宣道會(FM)決定把中國的宣教區擴展到臺灣。第一位受英國長老會派遣來臺的是馬雅各醫師(James Laidlaw Maxwell,1835-1921),他先於1864年10月在杜嘉德牧師陪同下,從廈門來到高雄。隔年5月29日再度來臺,並開始臺灣南部的傳道工作。1871年加拿大長老會的馬偕牧師(偕叡理,George Leslie Mackay,1844-1901)也到臺灣北部傳教。同年廈門和會編的59首版《養心神詩》正好供兩位牧師的使用。1895年日本佔臺。漢字漸由日文取代。1900年英國長老會的甘為霖牧師編了一本適用於「臺灣南部」的包含122首詩歌的「臺南腔」詩集,以羅馬拼音字編成。為有別於版本眾多混淆的廈門聖詩,這次不叫《養心神詩》,而叫做《聖詩歌》,成為臺灣的第一本教會聖詩。這122首詩裡,其中104首來自廈門《養心神詩》。這本《聖詩歌》開啟了臺灣聖詩史的序幕,之後於1918年(20首),1926年(192首),1936年(347首),1937年(342首)以及1964年(523首)分別新編及擴充,直到1985年新增了60首詩歌,2002年補充了130詩歌,喚名《世紀新聖詩》。
日本佔臺後,五十年間(1895-1945),臺灣人「由滿清人變成日本人」。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臺灣從1949年起,再度「回到中國的懷抱」。三代同堂裡,阿公說「閩南話」,阿爸說日本話,第三代開始學「北京話」(國際上通稱為「普通話」)。五○年代來臺的大量中國移民25,帶來1936年在上海所編512首的《普天頌讚》。這本「超教派」的北京話聖詩,是由中華基督教會、中華聖公會、美國衛理公會(美以美會)、華北公理會、華東浸信會以及華南監理會等六個教派,費時七年聯合編成。它也影響到了長老會1964年擴編的523首聖詩。話說回來,臺灣在荷蘭人佔領之前,原為無文字,無人管轄的荒島。荷蘭佔臺的38年間(1624-1662),曾試圖把當時在臺灣使用的語言記錄下來。此由1650年哈柏特牧師(Gilbertus Happart)編的一本383頁的Favorlang(虎尾舊名)語字典可為佐證26。從1662-1871年,滿清統治了210年之後,臺灣的識字者使用了漢字(大多數平民百姓仍屬文盲),大部分人說的已不再是Favorlang語,而是閩南話之一的廈門話。由於海峽相隔,「廈腔」與「臺腔」的說法與用法卻有區別。這也是為什麼甘為霖牧師於1900年以「臺南腔」重編聖詩之故。如果當時甘牧師的教區在羅東的話,是否會以「羅東腔」來編聖詩?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81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