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遠方圖物:早期中國神靈考古探索(簡體書)
滿額折

遠方圖物:早期中國神靈考古探索(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88 元
定價
:NT$ 528 元
優惠價
87459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早期中國是中國文明起源和發展的重要歷史階段,始於距今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下至夏商周時期。本書以早期中國的玉器和鑲嵌銅牌飾為研究重點,基於考古出土的實物資料,並結合古代文獻記載,詳細分析復原了一批殘缺不全的神靈形象,系統收集研究了一批流散於海外的珍貴收藏品。在此基礎上,集中探討了早期中國的神靈形象和神靈崇拜及其演變,主旨在於探索這一歷史階段原始信仰和藝術傳統的形成過程。

本書可供從事考古學、歷史學和美術史方面的研究人員及愛好者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王青,男,1967年1月出生,山東威海人。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導師。1990年山東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畢業,1990-1996年工作於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96-1999年就讀於吉林大學考古系,獲博士學位,2000年至今工作於山東大學考古系(期間2012—2018年文化遺產研究院)。2001年以來曾往英國、韓國、日本學術交流和訪問。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山東大學杰出中青年學者。主要從事先秦考古、鹽業考古和環境考古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已出版《海岱地區周代墓葬與文化分區研究》、《環境考古與鹽業考古探索》等專著3部,在《考古》、《文物》、《東南文化》、《中原文物》等專業雜志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考古系王青教授的著作《遠方圖物: 早期中國神靈考古探索》即將付梓,我有幸事先拜讀書稿,並獲王青教授惠予機會,說點我的認識和感想。

我與王青教授相識,緣於我和他是山東大學校友、他執教於我的母校,且我們都從事夏商周考古研究;我與王青教授相知,起於和他共同關注史前玉器和二裡頭文化嵌綠松石青銅牌飾研究,相互之間有所切磋和啟發;我與王青教授相熟,始自我近年承擔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項目《古代玉器綜合研究》,邀請他就考古出土玉器的有關問題進行共同探討。

本書所收論文共計20篇,是王青教授前後歷經20多年的探索與積累,主要分為古代玉器研究和嵌綠松石青銅牌飾研究兩部分,此外也涉及夏代陶器紋飾等研究。而其研究核心,是這些玉器、銅器所蘊含的古代社會信息——主要與神靈崇拜有關的思想信仰。

關於本書內容的學科歸類,按照以往認識可歸為玉器考古、青銅器考古,也可納入美術考古或宗教考古範疇,具體怎樣歸類主要看分類標準。近年考古界提出了“精神文化考古”的概念——我的同事何駑研究員在其新著《怎探古人何所思——精神文化考古理論與實踐探索》(科學出版社2015年)中認為: 精神文化考古即是“考古探索人類社會認知能力的主流成果所形成的文化內涵,即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式”,“社會心理是社會意識形式的心理基礎,社會意識形式以自然觀、社會觀、宗教觀為核心,以符號、藝術為兩大表達體系”。他指出: 精神文化的核心內容有兩種表達形式系統,“一是符號包括文字系統,即有關自然觀、社會觀、宗教觀以及藝術和社會心理的符號或文字表現。二是藝術系統,即有關自然觀、社會觀、宗教觀以及符號系統和社會心理的藝術表現系統”。

在這一學術背景之下,此書顯然可以歸入精神文化考古之列,而且就我而言也更願意將其歸屬於精神文化考古,因為玉器考古、青銅器考古的概念,更多偏向考古學基礎研究,多屬就物論物;宗教考古包含了宗教建築和造像畫像考古研究,美術考古則更多體現為藝術形式以及工藝技術研究。其實,王青教授將本書冠以“早期中國神靈考古探索”,便已歸入精神文化考古了。

王青教授的神靈考古和精神文化考古研究,在山東大學具有極好的歷史淵源。山東大學考古專業創始人、我和他的共同業師劉敦願先生,早年曾多次從事山東地區考古調查,如20世紀50年代在日照兩城鎮遺址和五蓮丹土遺址的田野調查均發現了珍貴玉器,揭開了山東史前玉器的神秘面紗,尤其是在兩城鎮遺址發現的著名玉器獸面紋玉錛,所刻兩幅神徽圖像,已成為山東龍山文化玉器的標志性紋飾,也是研究此類玉器及其紋飾的最珍貴材料之一。王青教授的研究可以說是劉敦願先生的學術傳承,也是山東大學考古人的學術傳統。他在文章中屢屢提及劉敦願先生關於龍山玉器研究之貢獻,便是一種自覺的學術傳承。

通觀這本書,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值得稱道:

第一,專而深。該書就玉器研究而言,無非是前代遺玉研究和神徽玉器研究;而青銅器研究則只限於鑲嵌綠松石的青銅牌飾一類文物。其研究可謂專注,但是從這些數量不多、品類單一的文物身上,卻能深入挖掘出古代人類的自然觀、社會觀、宗教觀,乃至社會發展和變遷軌跡,可謂用心一矣。

第二,透物見人。一般而言,上述玉器和青銅器研究,常常屬於考古學基礎研究或文物學研究範疇,也常常就物論物——類型源流、文化屬性、時代考辨、工藝技術,大致如此。王青教授則並未止步於此,而是把目光投向了玉器、銅器背後的“人”——思想觀念、社會形態、文化交流,使其文物價值陡然高升。

第三,融會貫通。習慣上,人們通常把二裡頭文化青銅牌飾歸為青銅器,其實,此類文物更為重要的應是綠松石和玉石(在勾勒神靈形象、反映神靈神態方面,綠松石和玉石至少與青銅起到同等作用)。因此,如果將其歸為寶石器也說得過去。王青教授對古代玉器、陶器上面的神徽與嵌綠松石青銅牌飾的研究,歸根結底都是對於古人之神靈觀念的研究。因此,在他的文章中,從陶器紋飾,到玉器造型和紋樣,再到青銅器造型與紋飾,從史前到夏商周,所見所論,統合歸一,最終歸結為中國古代精神文化的討論。

第四,逐步深入。無論是遺玉還是嵌綠松石銅牌飾研究,都有一個逐步走向深化的過程。王青教授對遺玉的研究堪稱典範,從海岱地區商周墓葬史前遺玉入手,經過豫南地區商周漢墓遺玉研究,再到婦好墓遺玉,其研究方法、角度和力度,都在逐步提升。尤其是婦好墓遺玉研究,不但資料發掘細致,論辯入微,且眼界寬闊,多有創新。如他認為婦好墓遺玉中除了拿來主義的現成制品,還有利用舊器分解改制的舊玉新器,以及從遺玉演化而來的仿古復古作品,把遺玉研究推向新高度。

關於嵌綠松石銅牌飾研究,他在《神秘精靈: 夏代鑲嵌銅牌飾掠影》及其姊妹篇《海外遺珍——國外收藏的五件鑲嵌銅牌飾》兩文集中討論了16件考古出土和傳世品文物,開始了他鑲嵌綠松石銅牌飾的系列研究。爾後的《發現解讀——鑲嵌銅牌飾的分類、年代和寓意》、《辨偽求真——紐約新見的兩件鑲嵌銅牌飾》屬於跟進的考古學基礎研究,及至《時代驕子——鑲嵌銅牌飾所見中國早期文明化進程》和《移植匯聚——鑲嵌銅牌飾的起源和傳布》,則躍升為一個新的認識高度,從精神內涵透視了社會進化,大致描繪出中國文明形成過程中十分可能的一條演進脈絡——從良渚文化經由大汶口文化、陶寺文化到中原龍山文化再到夏商周的一條文明因素移植與匯聚之路。

第五,客觀謹慎。在大膽探索與小心求證的結合上,王青教授做得比較出色,提出了一些很有啟發性的見解,但他對於這些見解采取了客觀謹慎的態度,體現了一個嚴謹學者的治學態度。如《鑲嵌神靈——西朱封龍山文化大墓出土玉冠飾紋飾的復原》一文,在過去我把神徽細分為冠、目、口、鼻、翼、珥六個組成部分的基礎上,每個部分再進行飾紋復原,細膩而科學。但是他同時聲明:“由於筆者沒有親自接觸到這件神徽實物,所以本文的復原就不可避免地帶有保守與大膽的雙重色彩,這決定了本文的復原只能是想象復原,而非實測復原。”運用類型學方法對考古出土和傳世玉器進行排比分期,現在也是考古研究的常見做法,但王青教授也指出,這種方法存在不確定性,“用純類型學方法排比這些特殊用途的且是傳世的神徽,而且玉神器本身的形制特徵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它的原本演變脈絡也不很清楚。這兩點決定了本文關於神徽演變的認識尚有待更多的考古發現來檢驗”。

關於這本書的學術創新和精湛論述,我覺得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現:

王青教授研究“遺玉”始於《東夷遺珠——海岱地區商周墓葬出土的史前遺玉》,此文資料翔實,梳理清晰,年代和文化性質判別有據,來源分析可信,是一篇很好的古玉研究論文。遺玉概念的提出和遺玉現象的確認,在文物及考古研究上有重要意義。盡管“晚期文物組合中可包含早期文物個體”是大家熟知的考古現象,學術界也早已關注到了商周時期存在史前遺玉,如林繼來先生的《山東濟陽劉臺子西周墓的史前遺玉》明確提出了“遺玉”概念,但是比較深刻地揭示這種古代社會現象,應該是王青教授的《東夷遺珠——海岱地區商周墓葬出土的史前遺玉》、《玉傳千年——豫南地區商周西漢墓出土的前代遺玉》、《巾幗藏家——婦好墓出土的前代遺玉》這三篇大作,由此徹底打破了部分人固守的什麼時代的墓葬(及窖穴、灰坑等)出土文物都是這個時代的產物之觀念,玉器(以及青銅器)作為一種特殊遺產,得到古人的特別關愛而得以傳世,應該比較容易理解了。其實就連很容易破碎而不易流傳的陶器,其幸運者也可以千年流傳,我們在漢墓中發現仰韶文化彩陶罐,可以為證。這些都在考古研究中足以給我們一種科學啟發。遺玉不僅是一種考古學現象,更是一種影響深遠的古代社會現象——這種愛玉惜玉的觀念,至今仍深深扎根於中國人心中!

在《鑲嵌神靈——西朱封龍山文化大墓出土玉冠飾紋飾的復原》一文中,他提出史前玉器神徽的特徵有“陰陽或雄雌的分別”,其中“把口生兩對獠牙和臣字眼神徽看成是獸面或人面的形象”,而口無獠牙圓形眼之神徽“所表現的很可能就是‘鳥面’”。這是一個極其到位的發現和論述!日照兩城鎮出土的玉錛就同時裝飾了這兩種神徽紋樣,而有些傳世玉器上的神徽紋樣,顯然繼承了兩城鎮玉錛神徽之精髓。二裡頭遺址出土的鑲嵌綠松石銅牌飾之神靈圖像,有臣字目和圓形目之分,其身形也有相應區別,應該也是互相關聯的——既有密切關係又截然不同,它們共同構成了當時人們神靈崇拜的主要物件或內涵。

本書的開篇之作《北玉南史——莒縣陵陽河出土小玉片背後的南國訊息》,從很不起眼的小玉片看到了太湖地區與海岱地區史前人群遷徙和文化交流,很是令人贊嘆。確實,陵陽河遺址出土的大汶口文化小玉片,系三級神壇形象,與良渚文化玉器上面的神壇圖像如出一轍。結合其他考古學現象,良渚文化曾經北上侵入原屬大汶口文化地盤,形成兩地人員及文化的交流、交融,從而為後來的早期中國醞釀、華夏文明形成打下了一根基樁。

《匠心獨運——早期中國組合式玉器上的神靈形象》一文以山西羊舌晉侯墓出土的一件組合式遺玉入手,將早期中國存在的神靈形象組合式玉器分為三大類共計六種,指出: 這三類組合式玉器應起源於良渚文化,後經大汶口文化晚期的過渡,在龍山—二裡頭時期的山東和中原地區繁榮開來,有些組合形式又為商代所繼承和發展,基本覆蓋了早期中國的歷史發展進程。這些組合式玉器的寓意,則基本是以象形和轉喻的思維模式,圍繞鳥(鷹)崇拜製作出各種大小不同的神物作品,擁有這些神物作品就意味著擁有了通神法力,亦即擁有了統治社會的合法權力,這實際上就反映了早期中國社會不斷走向複雜化的進程,王室貴族階層就此產生。

我在贊同王青教授觀點的同時,也有一些不同意見。如王青教授指出,在早期中國的龍山時代、二裡頭文化時期,即已奠定了龍崇拜之民族信仰,可謂一語中的!只是,如果更進一步研究便可發現,在龍崇拜形成的同時,還有鳥崇拜的流行(尤其是在早期文明重要發祥地的東部沿海地區,即黃河下遊至長江下遊一帶),無論良渚文化那娟秀的鳥兒,還是山東龍山文化之兇猛的鷹,均與古代文獻所說東方民族為“鳥夷”(島夷)相合。除了神壇上的鳥圖騰,用鳥羽裝飾的王冠,也充分說明人們對鳥的崇拜。到夏商周時代,鳥崇拜演化成鳳鳥崇拜,中華民族之龍鳳文化,終於定型。可以引出上述結論的考古資料,本書論文中多已涉及。

目前,神靈考古和精神文化考古在我國只是初步發展,王青教授現在已經有了豐厚積累和深入研究,希望他今後能繼續在這一領域深耕細作。為此我的一點建議是: 研究方向可進一步拓展,研究方法與手段可進一步提升。例如: 遺玉研究應突破考古類型學之單一手段,從材料的實驗室檢測分析、加工和使用的微痕觀測分析等角度,就年代判斷、文化定性、傳承歷史等進行更全面的研究;青銅牌飾研究,可把比較研究的目光投向商代動物形象。此外,可將研究範疇擴展至青銅鑄造技術和寶玉石加工、鑲嵌技術的科學研究。尤其是關於傳世文物的辨偽,除了從考古類型學角度入手,更加有說服力的可能是以科技手段提取的信息進行相關分析。顯然,這是跨學科綜合研究,對於一個考古學者來說有些勉為其難,但也正是因為有跨界之難,才更具挑戰性和突破性。

總之,通觀王青教授本書,給我的感覺是: 文如其人——老老實實,踏踏實實。一句話,學風穩重,視角獨特,論述有力,值得一讀。


杜金鵬

2018年5月識


目次

序(杜金鵬)1


溝通天地: 早期中國玉器上的神靈

壹由微知著

北玉南史——莒縣陵陽河出土小玉片背後的南國訊息3

鑲嵌神靈——西朱封龍山文化大墓出土玉冠飾紋飾的復原7

西朱封遺址龍山文化玉冠飾紋飾的復原補正20

饕餮先聲——新砦遺址出土殘器蓋紋飾的復原與思考23

貳美玉流芳

東夷遺珠——海岱地區商周墓葬出土的史前遺玉28

玉傳千年——豫南地區商周西漢墓出土的前代遺玉46

巾幗藏家——婦好墓出土的前代遺玉71

匠心獨運——早期中國組合式玉器上的神靈形象97

象形轉喻——早期中國玉禮器創作的思維模式122


神巫世界: 以鑲嵌銅牌飾為中心

參夏代遺寶

神秘精靈——夏代鑲嵌銅牌飾掠影153

海外遺珍——國外收藏的五件鑲嵌銅牌飾159

發現解讀——鑲嵌銅牌飾的分類、年代和寓意167

時代驕子——鑲嵌銅牌飾所見中國早期文明化進程179

辨偽求真——紐約新見的兩件鑲嵌銅牌飾195

一首雙身——保羅·辛格所藏第二件鑲嵌銅牌飾198

多源融合——鑲嵌銅牌飾的寓意諸問題201

肆見龍在田

尋龍——二裡頭遺址鑲嵌綠松石龍面部紋飾的復原224

釋龍一——二裡頭遺址出土雕刻類神靈形象的復原234

釋龍二——二裡頭遺址出土的鑲嵌綠松石牌飾262

移植匯聚——鑲嵌銅牌飾的起源和傳布288


後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5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