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明末農民戰爭史(簡體書)
滿額折

明末農民戰爭史(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69.9 元
定  價:NT$ 419 元
優惠價:87365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十六年所向披靡,四百天一潰千里。翻開本書,看懂李自成為什么敗,敗得還那么快!
1644年三月,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滅亡,此時他已奮戰十六年;同年四月,李自成敗于山海關,清軍入關;次年五月,李自成犧牲于湖廣九宮山,距離明朝滅亡僅四百天。
輿論失勢:大順軍在追贓過程中刑拷相加,縉紳顏面掃地。而清軍為了在漢地站穩腳跟大肆籠絡漢族官紳地主,這些人曾飽受農民軍打擊,無不喜迎清軍。
戰略失誤:在大順軍心中明清之戰是前朝之事,自己未同清方交惡,完全可以相安無事,以為吳三桂投降后東北問題就已解決,清軍則被無視。
用人失策:大順軍缺少一批能放眼天下、統籌全局的戰略人才。清廷卻在入關前網羅了范文程、洪承疇這樣一批“引路人”。"

作者簡介

顧誠(1934—2003):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當代公認的明清史大家。他一生品性秉直,潛心治史,視學術為生命,被譽為“學術苦行僧”。
“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是顧誠治史的真實寫照。1978年,顧誠發表《李巖質疑》一文,該文鉤沉史料、嚴密考證,引起了學術界的矚目,也成為顧誠的成名作。1984年,《明末農民戰爭史》出版,為農民戰爭史的研究別開實證蹊徑; 1997年,被顧先生視為姊妹篇的《南明史》問世,該書在海內外均有廣泛的影響力,並榮獲了中國國家圖書獎和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兩部著作、四十余篇論文,對治學嚴謹的顧誠來說並不算高產,但其治史方法與治史精神,早已為明清史研究留下一座豐碑。"

名人/編輯推薦

1.十六年所向披靡,四百天一潰千裡。翻開本書,看懂李自成為什麼敗,敗得還那麼快!
2.明史泰斗顧誠先生14年心血結晶!參考千余本方志,正本清源讀懂明史!
3.榮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明清史研究程碑式重要作品。
4.成書四十年,至今仍是明末歷史研究不可逾越的巔feng
5.《南明史》前傳,真正讀懂明末三方勢力斗爭的來龍去脈。
6.輿論失勢、戰略失誤、用人失策!看懂李自成為何而敗!
7.如小說般精彩昂揚,身臨其境感受明末亂局,讀之令人欲罷不能!
8.絕版重來!重新厘清文字,糾正原版數十處錯誤,為名著增光添色。

明末農民戰爭,是我國封建社會裡規模最大的一次農民反抗地主階級暴虐統治的武裝斗爭。它距離現在不過三百多年,保存下來的各種文獻資料龐雜得很,發掘、整理和研究工作正處於方興未艾的階段,許多問題都還在探討當中,現在呈獻給讀者的這部拙稿,自然不可能是成熟的作品。只是由於它在某些方面比起前人略有進展,關心的朋友認為公開出版將有助於普及這方面的知識和推動進一步的研究,我也就不揣谫陋拿了出來,衷心地希望得到批評和指正。我以為,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通過接受正確的批評和自我批評,不斷否定錯誤的說法,澄清模糊的論述,是學術上有所長進的表現。但願我能夠對自己寫過的東西經常做檢討,不是見風轉舵,故意標新立異,而是唯真理是求。科學是在不斷發展的,後來者理應居上。如果拙著對於年輕一代治明末農民戰爭史的同志,能夠成為攀登高峰途中的一塊踏腳石,我就十分滿意了。
本書原擬寫成上、下兩卷。上卷自這次農民戰爭爆發的背景寫至大順政權和大西政權的失敗;下卷包括以農民軍為主體的抗清斗爭,至康熙三年夔東抗清基地被摧毀為止。計劃這樣寫的原因是,論述明末農民戰爭的歷史作用無法同農民軍余部二十年的抗清斗爭割裂開來。後來又考慮到,農民軍的抗清斗爭是在聯明的旗幟下進行的,在敘述這些篇章時勢必涉及南明的基本史實。為了讀者利用的方便,不如把原定的上、下卷分別成書,即至李自成、張獻忠犧牲為止的《明末農民戰爭史》和以農民軍抗清斗爭為主的《南明史》。由於上面已經說過的原因,明末農民戰爭的作用和歷史意義只有放在本書的姊妹篇——《南明史》中一並論述。
最後,我謹向北京圖書館、中國科學院圖書館、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國家檔案局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以及其他一些單位的同志表示深切的謝意。沒有他們的熱情支持,本書是不可能寫成的。

目次

封面
版權信息
我的治學經歷(代自序)
原版前言
第一章 明末農民戰爭的背景
第一節 明後期政治的腐敗
第二節 土地高度集中
第三節 國家財政破產和賦稅加派
第四節 水利失修和災荒頻仍
第五節 軍制的敗壞
第六節 裁驛遞
第二章 明末農民戰爭的爆發
第一節 陜西農民首建義旗
第二節 勤王兵的嘩變
第三節 張獻忠、李自成參加起義
第四節 起義早期的特點
第三章 起義初期明政府的對策和義軍主力轉入山西
第一節 楊鶴主撫政策的失敗
第二節 起義軍在山西的發展
第三節 陜西起義軍的堅持斗爭
第四節 起義軍的詐降和突破黃河天險
第四章 起義中期的千裡轉戰
第一節 向中原進軍
第二節 起義軍的漢中突圍
第三節 起義軍的大舉入豫和所謂“滎陽大會”
第四節 起義軍攻克鳳陽
第五節 崇禎八年起義軍在陜西的勝利
第六節 明廷的剿撫並用和高迎祥的犧牲
第七節 李自成等部進軍四川
第五章 明末農民戰爭一度轉入低潮
第一節 明廷十面張網和增兵增餉
第二節 李自成等部連遭挫折
第三節 張獻忠、羅汝才部的“受撫”
第四節 谷城、房縣“受撫”的透視
第六章 張獻忠、羅汝才重舉義旗和楊嗣昌督師的慘敗
第一節 剿餉延期和加派練餉
第二節 張獻忠、羅汝才等部再次起義
第三節 楊嗣昌奉命督師
第四節 瑪瑙山之役
第五節 張獻忠、羅汝才部轉戰四川
第六節 張獻忠、羅汝才部出川和攻克襄陽
第七章 李自成起義軍在河南的大發展
第一節 李自成起義軍挺進河南
第二節 李自成起義軍攻克洛陽
第三節 李自成起義軍首攻開封和項城戰役
第四節 李自成、羅汝才聯軍二攻開封
第五節 襄城之役和三攻開封
第六節 侯恂督師和起義軍一敗孫傳庭
第七節 革、左五營同李自成部義軍聯合作戰和攻克汝寧
第八節 李自成起義軍在河南凱歌行進的原因
第八章 李自成起義軍南下湖廣和襄陽政權的建立
第一節 李自成等部南下湖廣
第二節 起義軍走向統一和“羅、賀事件”
第三節 襄陽政權的建立
第九章 張獻忠起義軍進軍湖廣、江西
第一節 張獻忠部轉戰豫皖
第二節 張獻忠部占領武昌
第三節 張獻忠部南下湘贛
第四節 大西政權在湘贛的設施
第十章 孫傳庭部的覆滅和李自成西安建國
第一節 吳甡督師之議
第二節 孫傳庭的出關和覆滅
第三節 李自成起義軍占領西安
第四節 李自成起義軍收取三邊
第五節 建國大順
第六節 大順軍渡河東征和永昌元年詔書
第七節 寧武之戰和勢如破竹的進軍
第八節 大順軍的南線作戰
第十一章 明廷在覆滅前的掙扎
第一節 李建泰奉命督師
第二節 調吳三桂部進關之議
第三節 南遷之議
第四節 沒頂之際的幾根稻草
第十二章 明王朝的覆亡和山海關之戰
第一節 大順軍攻克北京
第二節 大順政權在北京期間的措施
第三節 山海關戰役
第四節 大順軍放棄北京
第十三章 大順政權的失敗
第一節 明朝官紳的叛亂
第二節 李自成返回西安時的部署
第三節 清軍占領山西
第四節 懷慶之役和清軍占領西安
第五節 西北地區明降官降將的叛亂和該地區大順政權的崩潰
第六節 李自成的犧牲和大順政權的失敗
第十四章 大西軍在四川
第一節 大西軍入川
第二節 張獻忠在四川建國
第三節 官紳地主的叛亂和大西政權的加緊鎮壓
第四節 張獻忠犧牲及大西政權失敗的原因
第十五章 弘光政權的覆亡和南方的階級斗爭形勢
第一節 弘光朝廷“借虜平寇”政策的破產
第二節 南方農民反對封建統治的斗爭的特點
第三節 南方的佃變
附錄 說明
表一 大順政權地方官員表
一、節度使(相當於明朝巡撫)
二、防御使(相當於明朝兵備道)
三、府尹及其僚佐
四、州牧及其僚佐
五、縣令及其屬佐
表二 大西政權地方官員表
表三 山海關戰役後三個月內官紳叛亂情況表

書摘/試閱

在明王朝統治時期(1368—1644),我國封建社會進入了自身發展的晚期。這個時期的特點在政治上的表現是統治集團的全面腐朽。從明英宗時起,政治就日益腐敗,宦官專政、奸佞當權的事就已出現。明武宗朱厚照是個有名的浪蕩君主,幹出了許多荒唐可笑的事情。還在明中期時就爆發了葉宗留、鄧茂七領導的閩浙農民起義;劉通、李原領導的荊襄流民起義;劉寵、劉宸、楊虎等人領導的河北農民起義,都是具有相當規模的農民階級反對封建統治的武裝斗爭。明世宗朱厚熜繼位以後,號稱“嘉靖中興”。實際上他為人極其偏執,又迷信道教,追求長生,所以奸臣嚴嵩父子趁機竊柄弄權,把國事弄得一塌糊塗。穆宗在位時間比較短,政治沒有多大起色。
萬歷初年,社會危機已經相當嚴重。朱翊鈞即位時年紀還小,朝廷事務實際上由大學士張居正主持。張居正看到統治危機的嚴重,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希望通過統治集團內部的整頓,緩和社會矛盾,增強政權機構的效能,重新穩定朱明王朝的統治。他的整頓吏治,加強邊防,實行丈量土地,全面推行“一條鞭法”,在當時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國力有所增強。但萬歷十年,張居正病死,朱翊鈞一親政,立即改弦易轍,使這場統治階級的自救運動半途而廢。從此明王朝的政治又沿著腐敗的道路繼續滑下去。
萬歷時期政治的敗壞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政事不理,二是貪財好貨。朱翊鈞成年累月深居宮中,“萬事不理”[1],不以國事為念。他自稱“靜攝”,實際上是在宮中鬼混。當時的臣下就有人在奏章裡直言不諱地批評他“生長深宮,高居簡出,一御文華殿則稱過勞”。[2]“皇上每晚必飲,每飲必醉,每醉必怒。酒醉之後,左右近侍一言稍違,即斃杖下。”[3]他在位四十八年中有二十年左右不坐朝聽政,臣下的奏章往往“留中”不做處理,以至朝廷官員無所事事,乾脆回籍悠遊林下。史載,在萬歷中後期,官員們由於見不著皇帝的面,送上的奏章又常被擱置,往往在遞上致仕的手本後不管旨意如何便徑自還家。朱翊鈞卻認為少一員官就少一份俸祿[4],還可以免聽官員們“聒噪”,落得耳根清凈,所以凡遇缺官也不派人遞補。[5]這種離奇的做法使國家的中樞機構處於半停頓狀態,大大助長了官場中的因循拖拉風氣,也為朝廷和地方官員的貪贓枉法開了方便之門。此外朱翊鈞貪婪成性。為了滿足自己窮奢極侈的生活耗費和積攢金銀財貨,他竟然“生財有道”,以開礦征稅為名,派出大批太監充任礦監稅使,去往全國各地搜括民財。這些礦監稅使所到之處: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6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