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讓音樂課動起來: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教學(簡體書)
滿額折

讓音樂課動起來: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教學(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8 元
定價
:NT$ 408 元
優惠價
87355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對世界著名音樂教學體系――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音樂教學法進行了深度理論探究和教學方法的實踐研究,結合我國學校音樂教育變革的需求,本著作呈現了諸多本土化教學實踐案例,並以教學實驗的方式對實踐效果予以呈現,提出了以體態律動教學法為基礎的音樂課堂變革所具有的理論與實踐價值,以及未來發展趨勢。

作者簡介

李茉 博士,華東師範大學音樂教育系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上海市浦江人才,雅馬哈簽約教育家,上海音樂學院兼任教師,中國音協奧爾夫學會理事。主持全國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國家一般課題一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連續獲得第四、第五屆“全國音樂教育研究論文評選”一等獎,獲多項全國及上海市高校教師教學展示一等獎。

名人/編輯推薦

當下我國學校音樂教學面臨著諸多問題,亟須以一種注重體驗的、靈動的、煥發美育意義的教學加以補充,以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價值。體態律動音樂教學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極佳途徑。

序 以音樂激發生命活力
李茉博士的《讓音樂課動起來: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教學》即將付梓,囑我作序,不免忐忑。當年華東師大音樂系的青年教師李茉向我諮詢報考博士研究生的相關問題並表達報考意向時,我就很忐忑。這兩種不同的忐忑,皆源于我自己完全是個“音盲”。我的專業領域是教育學原理,理應關注作為全面發展的教育的組成部分之美育,關注作為學校美育重要載體的音樂教育,但我對音樂一直是“無感”和“無知”。從她考取華東師大教育學原理專業博士研究生的那一刻起,“音盲”這一缺陷使我幾乎陷於“萬劫不復”的焦慮之境,逼著我去閱讀了一些與藝術哲學、音樂史、音樂教育相關的書,還申報並完成了一個與學校美育相關的課題,對學校音樂、美術等美育教學與實踐活動進行了一些觀察,對相關的理論與實踐問題也有了一點點思考。在她決定以“基於體態律動的音樂教學實踐變革”為題進行博士學位論文的研究和寫作的過程中,她讓我“認識”了達爾克羅茲及其體態律動教學的思想與實踐,由於自身的音樂認知缺陷,我只能和她討論研究設計、實驗方法、理論提煉等教育研究方面的問題。她給我開闢了一片新的學術視域,我曾認真觀察過她的體態律動課堂教學,這讓我有機會見識“動起來”的音樂課堂的魅力。這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教學相長的過程。如果說,她當初的博士學位論文還略顯青澀,那麼,現在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這本著作,卻有了理論闡釋的豐富性基礎上的濃濃的實踐底蘊與教育情懷。
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Dalcroze eurhythmics)是一種通過運動學習和體驗音樂的方法。這種教學方法是在對傳統音樂教學方法的質疑和批判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傳統的音樂教學將音樂理論和記譜法當作抽象的東西來教授,與其所代表的聲音、動作和感覺脫節;學生的音樂學習是機械的,缺乏音樂敏感性,難以捕捉旋律和和絃,更難以理解內隱于音樂的意義。達爾克羅茲希望找到幫助學生發展感受、聆聽、創造、想像、聯繫、記憶、閱讀和創作以及演奏和詮釋音樂的方法,以便讓他們擺脫身心、感覺和表達之間的割裂。通過觀察,他發現,優秀的學生可以用他們的腳敲打節拍,或者隨著音樂搖晃身體,而且,這種身體反應是自然的,流暢的。他意識到,在音樂學習上,與感官直接相關的是節奏和運動,音樂的三個要素——音高(pitch)、節奏(rhythm)和力度(dynamic),後兩個完全依賴於運動。專注的聆聽與敏感的身體反應相結合,定會產生並釋放出強大的音樂力量。為此,他開始尋找可以將音樂轉化為實用教育工具的原則、教學策略、教學風格和方法。他將身體視為學生音樂訓練的第一個樂器,開發了將聽覺與身體反應相結合的練習技術,做了大量實驗,並將這一獨特而新穎的原理與方法命名為“體態律動”(eurhythmics)。
體態律動教學體系包括三個關鍵概念:(1)體態律動(eurhythmics),學生通過聽音樂來學習節奏和音樂結構,並通過自發的身體運動表達他們所聽到的內容,進而通過動作表達音樂,通過動態練習發展音樂技能;(2)視唱練耳(solfège),採用“固定調”系統,培養學生的聽力和視唱技巧,增強對內心聽覺的訓練;(3)即興創作(improvisation),運用樂器、動作和聲音進行即興音樂創作。這一教育體系旨在促進:(1)音樂感知與創作方面,促進學生對聽力、分析、寫作和即興創作的快速、精確、富有表現力的個人反應;(2)身體反應與表現方面,使學生的表演更準確,並通過表演發展個人表現力;(3)人的精神與情感發展方面,促進學生的意識、注意力、社會融合、自我表現以及細緻入微的表達。
達爾克羅茲的體態律動教學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他的思想作為“音樂與動作”(music and movement)在歐洲、美國、東亞多國的學校得以實踐、傳播和推廣。他的思想還對德國著名音樂家卡爾·奧爾夫(Carl Orff,1895—1982)創建的“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產生深刻影響,後者被廣泛應用于歐美的音樂教育,在我國也有較多的借鑒和應用。
李茉博士可能不是第一位向讀者介紹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教學的中國學者,但是她對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教學的理解是獨到的,她更是將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教學付諸實踐的為數不多的中國學者,這種致力於將國外先進教育理論與本土教育相結合的探索性、變革性教學實踐,實屬不易和難得。而這一切,都源於她對音樂教育的深刻領悟與摯愛,源於她對中國音樂教育的研究和把握。在她看來,音樂教學是學校藝術教育的重要方面,是學校美育的核心內容之一,在人的全面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李茉在攻讀教育學博士學位期間,借助大量第一手文獻資料,全面梳理了體態律動音樂教學的歷史發展脈絡,系統地闡釋了體態律動音樂教學的內涵、特徵及實踐體系。這使她對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教學有了深刻的認識。在她看來,體態律動音樂教學以身體參與為音樂學習的基礎,將敏銳的感受力、富有生命律動性的節奏感和自如的個性表達視為音樂教學的核心目標,實現了音樂與學習者身體、情感的交融;圍繞音樂性的培養,通過生成性的分工與合作機制,展現了整個教學過程中的生成性、即興性與創造性,實現了人在音樂教學過程中的身心和諧與統一。
靈動的思想只有與現實實踐結合才會產生生命活力。為此,李茉花了大量的時間深入中小學進行訪談、問卷調查等。通過調查,她真切地瞭解到當前我國音樂教學存在的重理論、重知識、重單向傳授,輕實踐、輕體驗、輕創造等種種問題,感受到音樂課堂的沉悶、呆板、缺乏活力,認識到音樂教學背離教育意義的危害……她同時也深刻地感受到中小學音樂教師對教學改革的強烈渴望。這使她意識到,中國音樂教育亟待以一種注重體驗的、靈動的、煥發音樂教育意義的教學加以變革,以實現音樂教學立德樹人的教育價值。當她向老師們介紹了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教學思想,老師們對體態律動音樂教學的理念與方法的渴望與積極、開放態度,使她堅定了在中國課堂嘗試進行體態律動音樂教學改革實驗的信心與決心。
李茉的教學實驗最初是從上海的中小學開始的,她的實驗著重將環境、音樂、節拍、身體運動、表達等元素有機組合,注重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多維交融、深度體驗與主動表達。這些實驗是成功的,教學過程中開發設計的本土化教學案例、執教者與學生的課後反饋以及前後測檢驗均顯示,學生在節奏與節拍、即興表現與音樂創編三個方面進步明顯,實驗組與控制組差異顯著,並且音樂課堂發生了諸多轉變:教學內容回歸音樂本體,教學方法增強深度體驗,課堂組織實現互動交融,教師教學邁向即興生成,學生呈現出個性化的創造。
在以此研究為基礎撰寫博士學位論文並順利通過答辯、獲得教育學博士學位之後,李茉的研究並未止步,她繼續研究和傳播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教學,不斷擴大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教學的實驗推廣,其目的已不止於能夠寫出多少篇論文,而是讓更多的中小學音樂課堂發生改變,真正“動起來”,讓更多的中國兒童從生動的音樂教學中獲益,健康成長。這些融匯了作者十餘年來艱難探索與付出的研究、實驗、推廣,在很大程度上進一步豐富了本書的內容,為您呈現的不僅是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教學的相關知識,更是音樂課堂教學改革的豐富經驗與體驗,是一位青年音樂教育者對兒童、對音樂的深刻理解與濃濃的教育情懷。
這是一本研究和傳播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教學的著作,一本基於中國本土音樂教育問題進行教學改革探索的著作,更是一本反映青年學者以滿腔熱情投身教育改革實踐經驗、體驗、情感的著作。
世界上有陽春白雪般的音樂,也有下里巴人式的音樂;有死記硬背的課堂,更有生機勃勃的課堂。我曾對李茉博士說,我並不期望她成為一流的音樂家,但希望她成為一流的音樂教育家,通過音樂教育,喚起廣大兒童與社會大眾的愛美之心,激發其愛美之情,提升其賞美、創美之能力,共同營造、共享美好生活和美麗世界。
讓音樂課堂“動起來”是音樂教學改革的方向,讓生活與生命“動起來”,人生的意義才更加豐滿。讓我們一起“動起來”。
范國睿

目次

目 錄
序 言 以音樂激發生命活力 001
前 言 005
緒 論
第一章 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研究源流
第一節 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教學法概述 008
一、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教學的內涵 008
二、體態律動與舞蹈的區別 012
第二節 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研究的發展 013
一、國外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研究 013
二、國內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研究 017
三、國內研究現狀的特點 022
第三節 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教學的研究意義 022
一、國家美育藍圖呼喚“動起來”的音樂課 023
二、“動起來”的音樂課需要重視西方經驗 024

第二章 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發展溯源
第一節 達爾克羅茲音樂教育思想的形成 028
一、埃米爾·雅克-達爾克羅茲其人 028
二、新音樂教育觀的啟蒙 031
三、對傳統教學的深刻反思 032
第二節 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對傳統教學的超越 034
一、嘗試用動作表達節奏 034
二、從視唱練耳教學入手 034
三、以公開課宣揚新理念 035
四、開發教學新形式 036
第三節 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的實踐推廣 037
一、創辦德國海勒勞體態律動音樂學校 037
二、打造藝術創新名城——海勒勞 039
三、建立日內瓦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學院 040
第四節 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在20世紀的影響 041
第五節 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在中國的發展 043

第三章 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教學實踐體系
第一節 體態律動 048
一、體態律動的教學目標 048
二、體態律動的教學內容 050
三、體態律動音樂教學的基本方法 052
四、體態律動典型教學案例 054
第二節 視唱練耳 056
一、視唱練耳的教學目標 057
二、視唱練耳的教學內容 057
三、視唱練耳的基本方法 058
四、視唱練耳典型教學案例 059
第三節 即興 061
一、即興的教學目標 062
二、即興的教學內容與方法 062
三、即興典型教學案例 065

第四章 我國學校音樂教學的困境與變革願景
第一節 當前學校音樂教學的問題與歸因 070
一、學校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 070
二、影響音樂教學的因素 075
第二節 音樂課程標準的變革願景 080
一、學校音樂教學的價值追求 080
二、學校音樂教學的基本原則 083
第三節 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與願景的實現 086
一、與音樂教學變革的價值訴求契合 086
二、與音樂教學變革的基本理念契合 086
三、符合變革願景的方法預期 087
四、有助於理想教學效果的實現 088
五、音樂教師的應用意願較強烈 089

第五章 探究動起來的音樂課:一項教學實驗
第一節 實驗設計 092
一、實驗假設 092
二、實驗方法 093
三、實驗過程 097
第二節 數據分析 098
一、數據收集 098
二、數據編碼 099
三、數據處理 099
第三節 實驗結果 100
一、前測音樂能力測評比較 100
二、前後測成績差異比較 100
三、實驗結果分析 105
第四節 實驗效果 107
一、課堂形式:由秧田桌椅轉向夢想舞臺 107
二、師生互動:由單向傳遞轉為多維交融 111
三、課堂重心:由教學效果轉向深度體驗 117
四、學生學習:由被動接受轉向主動表達 123
五、教師教學:由教授知識轉向促進發展 127

第六章 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與課堂教學
第一節 體態律動音樂課堂教學形態 132
一、教學空間與教具準備 132
二、課堂樣貌與教學形式 135
三、教學過程與學習機制 137
第二節 五種代表性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教學策略 140
一、跟隨練習 141
二、快速反應練習 143
三、替換練習 145
四、回聲式卡農 146
五、多聲部卡農 146
第三節 瑞士達爾克羅茲中心的教學設計案例 148
一、米蕾葉·韋伯(Mirelle Weber)的教學設計 149
二、蔡宜儒的教學設計 153
第四節 應用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的課堂教學調整方案 155
一、更新教學體系 156
二、明確教學思路 163
三、中小學音樂課教學設計課例 165

第七章 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的實踐價值
第一節 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的實踐意蘊 178
一、以身體參與促使全身心投入 178
二、以具身性體驗促進深度學習 180
三、以有結構的即興激發創造 181
四、以解放天性促進靈動表達 183
第二節 體態律動音樂教學的育人價值 184
一、促進身心和諧發展 184
二、經由音樂指向全人教育 186
三、喚醒內在潛能 188
四、喚發審美情感 190

第八章 創造學校音樂教學新方式
第一節 體態律動音樂教學面臨的質疑與挑戰 194
一、以節奏為核心的教學理念遭質疑 194
二、傳承多元文化的局限性較突出 195
三、現實應用困難較多 196
第二節 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在我國的前景展望 198
一、理論研究不斷拓展 198
二、現實困難有望改善 199
三、國外的發展經驗為我國提供借鑒 200
四、各類音樂教師學習熱情高漲 202
第三節 學校音樂教學改革新方向 203
一、關注身體作為音樂學習的方式 203
二、探索有結構的即興教學模式 205
三、倡導音樂教學中的對話與交往 206

結 語 209
附 錄 213
參考文獻 235
致 謝 237
後 記 239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5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