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美學導論:審美活動的本體論內涵及其現代闡釋(簡體書)
滿額折

美學導論:審美活動的本體論內涵及其現代闡釋(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98 元
定價
:NT$ 588 元
優惠價
87512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是生命美學理論專著,是生命美學創始人潘知常教授關於審美活動的本體論內涵及其現代闡釋的專著。本書關注美學的當代問題,即“美學何為”,作者從審美活動的歷史發生、邏輯發生、外在辨析、內在描述、歷史形態、邏輯形態等諸多方面,對審美活動古今形態與拓展形式進行審視、闡述。具有較高的美學研究價值。對於當代中國美學來說,生命美學的興起及不斷發展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思想史意義與價值。從改革開放新時期的歷史語境看,生命美學彰顯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尤其是彰顯人之生命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實質上是為了在回歸本真的訴求中煥發生命的感性力量,使之充盈藝術審美的生動氣韻。

作者簡介

潘知常 著名美學家、著名紅學家、著名戰略咨詢與策劃專家。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美學與文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長期在澳門任教,陸續擔任澳門電影電視傳媒大學籌備委員會專職委員、執行主任、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創院副院長(主持工作)、特聘教授、博導。擔任民盟中央委員、全國青聯中央委員、中國華夏文化促進會顧問、澳門國際電影節秘書長、澳門國際電視節秘書長、中國首屆國際微電影節秘書長、澳門比較文化與美學學會會長等。1992年獲政府特殊津貼,1993年任教授。今日頭條頻道根據六.五億計算機用戶調查“全國關注度最高的紅學家”,排名第四,在喜馬拉雅講授《紅樓夢》,播放量逾九百萬;作為“企業顧問、政府高參、媒體軍師”,2007年提出“塔西佗陷阱”,2014年被最高領導在正式講話中引用,目前網上搜索為290萬條,成為被公認的政治學、傳播學定律;1985年首倡生命美學新學說,在美學界影響廣泛。並曾獲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等十八項獎勵。

目次

緒論 學科定位:美學的當代問題

美學何為

詩與思的對話

美學的物件、內容、範圍

 

第一篇 根源層面:永恒的生命之謎

第一章 審美活動的歷史發生

先天性:“人生自是有情癡”

後天性:“哥白尼式的革命”

從快感到美感

第二章 審美活動的邏輯發生

從理想本性、最高需要到自由個性

在自然與文明之間

守望精神家園

 

第二篇 性質視界:辨析與描述

第三章 審美活動的外在辨析

基礎·手段·理想

向善·求真·審美

現實超越·宗教超越·審美超越

第四章 審美活動的內在描述

共時描述:生命的澄明之境

歷時描述:生命的超越之維

 

第三篇 形態取向:歷史與邏輯

第五章 審美活動的歷史形態

中西形態:“法自然”與“立文明”

古今形態:從“鏡”到“燈”

第六章 審美活動的邏輯形態

縱向展開:美、美感、審美關係

橫向拓展:美丑之間

剖向轉換:從自然、社會到藝術

 

第四篇 方式維度:生成與結構

第七章 審美活動的生成方式

“我審美故我在”

生命之思

第八章 審美活動的結構方式

詩意的棲居

“澄懷味象”

從“無明”到“明”

 

附錄一 生命的悲憫:奧斯維辛之後不寫詩是野蠻的

附錄二 美學的終結與思的任務:從“康德以後”到“尼 采以後”———在“第一屆全國高校美學教師高 級研修班”的講座

附錄三 重要的不是美學的問題,而是美學問題———關 於生命美學的思考

附錄四 “生命視界”:生命美學的邏輯起點———紀念改 革開放四十周年

附錄五 生命美學:從“本質”到“意義”———關於生命美 學的思考

附錄六 美學的重構:以超越維度與終極關懷為視域

附錄七 無神的時代:審美何為?

附錄八 “美在境界”“境界本體”究竟是何時提出的?

附錄九 生命美學:從“新時期”到“新時代”———紀念改 革開放四十周年

附錄十 超驗之美:在信仰與自由與愛之間———讀閻國 忠老師《攀援集》的一點體會

附錄十一 本書主要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潘知常生命美學系列”總序

 

加塞爾在《什麼是哲學》中說過:“在歷史的每一刻中都總是並存著三種世代——年輕的一代、成長的一代、年老的一代。也就是說,每一個‘今天’實際都包含著三個不同的‘今天’:要看這是二十來歲的今天、四十來歲的今天,還是六十來歲的今天。”

三十六年前,1985年,我在無疑是屬於“二十來歲的今天”,提出了生命美學。

當然,提出者太年輕、提出的年代也年輕,再加上提出的美學新說也同樣年輕,因此,後來的三十六年並非一帆風順。更不要說,還被李澤厚先生公開批評過六次。甚至,在他迄今為止所寫的最後一篇美學文章——那篇被李先生自稱為美學領域的封筆之作的 《作為補充的雜記》中,還是沒有放過生命美學,在被他公開提到的為實踐美學所拒絕的三種美學學說中,就包括了生命美學。不過,我卻至今不悔!

幸而,從“二十來歲的今天”、“四十來歲的今天”走到“六十來歲的今天”,生命美學已經不再需要任何的辯護,因為時間已經做出了最為公正的裁決。三十六年之後,生命美學尚在!這“尚在”,就已經說明了一切的一切。更不要說,“六十來歲的今天”,已經不再是“二十來歲的今天”。但是,生命美學卻仍舊還是生命美學,“六十來歲的今天”的我之所見竟然仍舊是“二十來歲的今天”的我之所見。

在這方面,讀者所看到的“潘知常生命美學系列”或許也是一個例證。從“二十來歲的今天”、“四十來歲的今天”走到“六十來歲的今天”,其中,第一輯選入的是我的處女作,1985年完成的——《美的衝突——中華民族近三百年來的美學追求》(與我後來出版的《獨上高樓:王國維》一書合並),完成於1987年歲末的《眾妙之門——中國美學心態的深層結構》,以及完成於1989年歲末的生命美學的奠基之作——《生命美學》,還有我的《反美學——在闡釋中理解當代審美文化》、《詩與思的對話——審美活動的本體論內涵》(現易名為《美學導論》)、《美學的邊緣——在闡釋中理解當代審美觀念》、《沒有美萬萬不能——美學導論》(現易名為《美學課》),同時,又列入了我的一部新著:《潘知常美學隨筆》。在編選的過程中,盡管都程度不同地做了一些必要的增補(都在相關的地方做了詳細的說明),其中的共同之處,則是對於昔日的觀點,我沒有做任何修改,全部一仍其舊。至於我的另外一些生命美學著作,例如《中國美學精神》(江蘇人民出版社,1993)、《生命美學論稿》(鄭州大學出版社,2000)、《中西比較美學論稿》(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0)、《我愛故我在——生命美學的現代視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頭頂的星空——美學與終極關懷》(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信仰建構中的審美救贖》(人民出版社,2019)、《走向生命美學——後美學時代的美學建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1)、《生命美學引論》(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21)等,則因為與其他出版社簽訂的版權尚未到期等原因,只能放到第二輯中了。不過,可以預期的事,即便是在未來的編選中,對於自己的觀點,應該也毋需做任何的修改。

生命美學,區別於文學藝術的美學,可以稱之為超越文學藝術的美學;區別於藝術哲學,可以稱之為審美哲學;也區別於傳統的“小美學”,可以稱之為“大美學”。它不是學院美學,而是世界美學(康德),它也不是“作為學科的美學”而是“作為問題的美學”。也因此,其實生命美學並不難理解。只要注意到西方的生命美學是出現在近代,而中國傳統美學則始終就是生命美學,就不難發現:它是中國古代儒道禪諸家的美學探索的繼承,也是中國近現代王國維、宗白華、方東美的美學探索的繼承,還是西方從“康德以後”到“尼采以後”的叔本華、尼采、海德格爾、馬爾庫塞、阿多諾……等的美學探索的繼承。生命美學,在西方是“上帝退場”之後的產物,在中國則是“無神的信仰”背景下的產物,也是審美與藝術被置身於“以審美促信仰”以及阻擊作為元問題的虛無主義這樣一個舞臺中心之後的產物。外在於生命的第一推動力(神性、理性作為救世主)既然並不可信,而且既然“從來就沒有救世主”,既然神性已經退回教堂,理性已經退回殿堂,生命自身的“塊然自生”也就合乎邏輯地成為了亟待直面的問題。隨之而來的,必然是生命美學的出場。因為,借助揭示審美活動的奧秘去揭示生命的奧秘,不論在西方的從康德、尼采起步的生命美學,還是在中國的傳統美學,都早已是一個公開的秘密。

換言之,美學的追問方式有三:神性的、理性的和生命(感性)的,所謂以“神性”為視界、以“理性”為視界以及以“生命”為視界。在生命美學看來,以“神性”為視界的美學已經終結了,以“理性”為視界的美學也已經終結了,以“生命”為視界的美學則剛剛開始。過去是在“神性”和“理性”之外來追問審美與藝術,“至善目的”與神學目的是理所當然的終點,道德神學與神學道德,以及理性主義的目的論與宗教神學的目的論則是其中的思想軌跡。美學家的工作,就是先以此為基礎去解釋生存的合理性,然後,再把審美與藝術作為這種解釋的附庸,並且規範在神性世界、理性世界內,並賦予以不無屈辱的合法地位。理所當然的,是神學本質或者倫理本質牢牢地規範著審美與藝術的本質。現在不然。審美和藝術的理由再也不能在審美和藝術之外去尋找,這也就是說,在審美與藝術之外沒有任何其它的外在的理由。生命美學開始從審美與藝術本身去解釋審美與藝術的合理性,並且把審美與藝術本身作為生命本身,或者,把生命本身看作審美與藝術本身,結論是:真正的審美與藝術就是生命本身。人之為人,以審美與藝術作為生存方式。“生命即審美”,“審美即生命”。也因此,審美和藝術不需要外在的理由——說得犀利一點,也不需要實踐的理由。審美就是審美的理由,藝術就是藝術的理由,猶如生命就是生命的理由。

這樣一來,審美活動與生命自身的自組織、自協同的深層關係就被第一次發現了。審美與藝術因此溢出了傳統的藩籬,成為人類的生存本身。並且,審美、藝術與生命成為了一個可以互換的概念。生命因此而重建,美學也因此而重建。也因此,對於審美與藝術之謎的解答同時就是對於人的生命之謎的解答;對於美學的關注,不再是僅僅出於對於審美奧秘的興趣,而應該是出於對於人類解放的興趣,對於人文關懷的興趣。借助於審美的思考去進而啟蒙人性,是美學的責無旁貸的使命,也是美學的理所應當的價值承諾。美學,要以“人的尊嚴”去解構“上帝的尊嚴”“理性的尊嚴”。過去是以“神性”的名義為人性啟蒙開路,或者是以“理性”的名義為人性啟蒙開路,現在卻是要以“美”的名義為人性啟蒙開路。是從“我思故我在”到“我在故我思”再到“我審美故我在”。這樣,關於審美、關於藝術的思考就一定要轉型為關於人的思考。美學只能是借美思人,借船出海,借題發揮。美學,只能是一個通向人的世界、洞悉人性奧秘、澄清生命困惑、尋覓生命意義的最佳通道。

進而,生命美學把生命看作一個自組織、自鼓勵、自協調的自控系統。它向美而生,也為美而在,關涉宇宙大生命,但主要是其中的人類小生命。其中的區別在宇宙大生命的“不自覺”(“創演”“生生之美”)與人類小生命的“自覺”(“創生”“生命之美”)。至於審美活動,則是人類小生命的“自覺”的意象呈現,亦即人類小生命的隱喻與倒影,或者,是人類生命力的“自覺”的意象呈現,亦即人類生命力的隱喻與倒影。這意味著:否定了人是上帝的創造物,但是也並不意味著人就是自然界物種進化的結果,而是借助自己的生命活動而自己把自己“生成為人”的。因此,立足於我提出的 “萬物一體仁愛”的生命哲學(簡稱“一體仁愛”哲學觀。是從儒家第二期的王陽明“萬物一體之仁”接著講的,因此區別於張世英先生提出的“萬物一體”的哲學觀),生命美學意在建構一種更加人性、也更具未來的新美學。它強調:美學的奧秘在人,人的奧秘在生命,生命的奧秘在“生成為人”,“生成為人”的奧秘在“生成為”審美的人。或者,自然界的奇跡是“生成為人”,人的奇跡是“生成為”生命,生命的奇跡是“生成為”精神生命,精神生命的奇跡是“生成為”審美生命。再或者,“人是人”——“作為人”——“稱為人”——“審美人”。由此,生命美學以“自然界生成為人”區別於實踐美學的“自然的人化”;以“愛者優存”區別於實踐美學的“適者生存”;以“我審美故我在”區別於實踐美學的“我實踐故我在”;以審美活動是生命活動的必然與必需區別於實踐美學的以審美活動作為實踐活動的附屬品、奢侈品。其中包含了兩個方面:審美活動是生命的享受(因生命而審美,生命活動必然走向審美活動,生命活動為什麼需要審美活動);審美活動也是生命的提升(因審美而生命,審美活動必然走向生命活動,審美活動為什麼能夠滿足生命活動的需要)。而且,生命美學從縱向層面依次拓展為“生命視界”“情感為本”“境界取向”(因此生命美學可以被稱為情本境界論生命美學或者情本境界生命論美學),從橫向層面則依次拓展為後美學時代的審美哲學、後形而上學時代的審美形而上學、後宗教時代的審美救贖詩學;在縱向的情本境界論生命美學或者情本境界生命論美學的美學與橫向的審美哲學、審美形而上學、審美救贖詩學之間,則是生命美學的核心:成人之美。

最後,從“二十來歲的今天”、“四十來歲的今天”走到“六十來歲的今天”,如果一定要談一點自己的體會,我要說的則是:學術研究一定要提倡創新,也一定要提倡獨立思考。正如愛默生所言,“謙遜溫馴的青年在圖書館裡長大,確信他們的責任是去接受西塞羅、洛克、培根早已闡發的觀點。同時卻忘記了一點:當西塞羅、洛克、培根寫作這些著作的時候,本身也不過是些圖書館裡的年輕人。”也因此,我們不但要“照著”古人、洋人“講”,而且還要“接著”古人、洋人“講”,還要有勇氣把腦袋扛在自己的肩上,去獨立思考。“我注六經”固然可嘉,“六經注我”也無可非議。“著書”卻不“立說”,“著名”卻不“留名”的現象,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當然,多年以前,李澤厚在自己率先建立了實踐美學之後,還曾轉而勸誡諸多在他之後的後學們說:不要去建立什麼美學的體系,而要先去研究美學的具體問題。這其實也是沒有事實根據的。在這方面,我更相信的是康德的勸誡:沒有體系,可以獲得歷史知識、數學知識,但是卻永遠不能獲得哲學知識,因為在思想的領域,“整體的輪廓應當先於局部”。除了康德,我還相信的是黑格爾的勸誡:“沒有體系的哲學理論,只能表示個人主觀的特殊心情,它的內容必定是帶偶然性的。”

“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從“二十來歲的今天”到“六十來歲的今天”,我的學術研究其實並不局限於生命美學研究,也因此,“潘知常生命美學系列”所收錄的當然也就並非我的學術著述的全部。例如,我還出版了《紅樓夢為什麼這樣紅——潘知常導讀〈紅樓夢〉》《誰劫持了我們的美感——潘知常揭秘四大奇書》《說紅樓人物》《說水滸人物》《說聊齋》《人之初:審美教育的最佳時期》等專著,而且,在傳播學研究方面,我還出版了《傳媒批判理論》《大眾傳媒與大眾文化》《流行文化》《全媒體時代的美學素養》《新意識形態與中國傳媒》《講“好故事”與“講好”故事——從電視敘事看電視節目的策劃》《怎樣與媒體打交道》《你也是“新聞發言人”》《公務員同媒體打交道》等,在戰略咨詢與策劃方面,出版了《不可能的可能:潘知常戰略咨詢與策劃文選》《澳門文化產業發展研究》,關於我在2007年提出的“塔西佗陷阱”,我也有相關的專門論著。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看。

是為序。

 

潘知常

2021.6.6. 南京臥龍湖,明廬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51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