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開始在股市賺錢最要緊的大小事:集電子產業資深記者、券商分析師於一身的「九等」投資祕技全公開
79折
開始在股市賺錢最要緊的大小事:集電子產業資深記者、券商分析師於一身的「九等」投資祕技全公開
開始在股市賺錢最要緊的大小事:集電子產業資深記者、券商分析師於一身的「九等」投資祕技全公開
開始在股市賺錢最要緊的大小事:集電子產業資深記者、券商分析師於一身的「九等」投資祕技全公開
開始在股市賺錢最要緊的大小事:集電子產業資深記者、券商分析師於一身的「九等」投資祕技全公開
開始在股市賺錢最要緊的大小事:集電子產業資深記者、券商分析師於一身的「九等」投資祕技全公開
開始在股市賺錢最要緊的大小事:集電子產業資深記者、券商分析師於一身的「九等」投資祕技全公開
開始在股市賺錢最要緊的大小事:集電子產業資深記者、券商分析師於一身的「九等」投資祕技全公開
開始在股市賺錢最要緊的大小事:集電子產業資深記者、券商分析師於一身的「九等」投資祕技全公開
開始在股市賺錢最要緊的大小事:集電子產業資深記者、券商分析師於一身的「九等」投資祕技全公開
開始在股市賺錢最要緊的大小事:集電子產業資深記者、券商分析師於一身的「九等」投資祕技全公開
開始在股市賺錢最要緊的大小事:集電子產業資深記者、券商分析師於一身的「九等」投資祕技全公開
開始在股市賺錢最要緊的大小事:集電子產業資深記者、券商分析師於一身的「九等」投資祕技全公開
開始在股市賺錢最要緊的大小事:集電子產業資深記者、券商分析師於一身的「九等」投資祕技全公開

開始在股市賺錢最要緊的大小事:集電子產業資深記者、券商分析師於一身的「九等」投資祕技全公開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99 元
優惠價
79315
促銷優惠
知遠全書系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95折,單本省下16元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身經百戰的外資券商高級主管──「九等」,首度攤開自己的成功與失敗經驗!
為了讓廣大的投資者不再犧牲血汗錢,可以不用多走冤枉路!
「九等」就是要幫助你,應該怎麼做,才能真的、實在賺到錢!!!

★存一千萬元難,還是賺一千萬難?
想要變成有錢人,第一步就是要在你的腦袋先安裝「財富智商」!
★傻傻進場的人,肯定會慘賠收場!
從投資機會、公司價值到投資標的,專家教你做好賺錢的準備!
★學會實戰分析,練就投資的眼光!
從南電、威鋒、元太到台積電,從案例中累積技巧,縱橫股海不吃虧!

本書作者「九等」現任外資券商高階主管。
近十年一直為4家Alpha Capture平台服務,提供買賣建議給平台客戶。
這些平台嚴格的追踪每個參與者的績效,評比差的,馬上被剔除。
十幾年來作者在4個平台的績效都是名列前茅!

作者曾在紐約擔任社會新聞記者、也曾在電子時報擔任PC產業記者,投資生涯的起伏也一樣的精采,他三次因為不同原因而慘賠。一次因為操作權證,一次因為高估一次性收益帶來的效益,第三次則是因為重押加融資,卻被迫離場,而在他賠的一文不名時,股票漲回他預定的價格。

經過那麼多波折,他決定整合他成功及失敗的經驗,分享給大家。

現在的他,把投資帳戶分為兩個:價值帳戶及交易帳戶。

前者是他對公司有深入了解的公司,股價越跌,如果公司本質沒有轉變,他買越多,越高興。後者則是由技術分析、小道消息等管道得知的投資標的,要設停損,賺不到就走,因為對公司了解不夠深,看到股市下跌,要抱住也很痛苦,何不當機立斷。

而一位前輩和他說的話,也讓他改變了賺錢後的處理方法:
「重要的是,賺錢後,你買了甚麼東西。」
因此他在股市賺了錢後,會把部分資金轉到低風險的資產,如ETF、基金、房地產,或是車子。總之,賺了錢,不會把所有的錢都再押入股市。

在經過那麼多的波折,他的投資以價值型為主。
而要如何找到會飆漲的價型的股票?
他認為有以三種:
成熟產業的季節方向性;
缺貨問題產生時;
最重要的、也投資勝率最高的,就是在規格升級轉型時做投資。

他以南電、威鋒、中砂、常埕、宏達電為例,進行說明。

2019到2020年初時,當時南電股價大概都只在35至50元之間上下震盪,作者九等去香港和新加坡和投資人見面時,不斷提到南電ABF(Ajinomoto Buildup Film)載板的缺貨不會是兩三個月的事,而是三五年的改變。

大家明顯認為載板並不是什麼新科技,更何況這個產業已經存在許多,甚至認定南電就是一個不會賺錢的公司。另外,台灣還有另一家會賺錢、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的載板公司叫欣興電子(3037)。

因此,反過頭來質疑「九等」,何必關注那家看起來很老派、沒有生氣、在台塑集團下的南電?當時最大的問題在於南電本業一直虧損,所以許多基金經理人壓根兒就對南電沒興趣。

但是後來,南電股價從30至50元漲到近600多元,在股價最火的時候,還有外資報告目標價推薦666元。

為什麼會缺貨?主要原因是,5G、車用電子、AI等等晶片需求急切。

但是之前,2005年前後,英特爾當時要台灣和日本載板業大量擴產,載板廠Ibiden、欣興、南電都傻傻的,一頭熱的投入。

但擴產太多,而電腦市場卻開始走向灰暗年代,產能幾乎填不滿,加上手持應用裝置變多,適合輕薄裝置的BT載板反而變的較為重要,原本用在耐熱、較厚的ABF載板完全供過於求,全球各家ABF載板廠很慘,一慘就慘了十多年。

因此搞到大家看到機會來了,也不敢擴產。之前慘了十年啊。

相信價值投資的「九等」,認為「刻板印象」是不與時俱進的蠢事,卻也是機會的產生器。問題在於,你能否深入的了解產業的情況,克服「刻板印象」的影響。

而所謂的成熟產業的季節方向性,則舉記憶體市場為例,為什麼像威剛(3260)、華邦電(2344)、群聯(8299)等記憶體模組廠股價在每年年中到達高點?

記憶體模組廠的上游重要零件記憶體的價格在年初開始上漲,原料上漲,利潤被壓低,為何模組廠的股價反而一路走高?

「九等」的解釋是這樣的,市場記憶體報價通常是從「年初」開始往上走,然後在年底前跌到低點,因為NB、PC等消費性電子類商品都已經出貨,準備在買氣最旺的假期銷售,但這時較上游的記憶體就不是拉貨期了,市場報價也會跟著往下掉。

不過,記憶體這市場實在有趣,模組廠商會在記憶體價格最低時,開始在市場慢慢掃貨,為什麼?為了在隔年上半年記憶體現貨價格變高時開始出貨,低買高賣的概念。

所以,記憶體模組廠最風光的時間,多半就是在他們隔年上半年到年中時,因為業績展現亮眼,股價也因而爬升,而且光靠手上的庫存出脫就能拉抬不錯的業績表現。

本書作者由心理層面到操作面提出看法,如:在觀察錢潮流動時,要看美元指數,而不是新台幣的匯率。審視自己的投資時,必不可忽視夏普指標,這種同時衡量風險及報酬的指標,會讓你少賠很多錢。

全書以輕鬆閒聊的方式,說明一個外資高管,闖蕩投資界十多年,所發現有關投資賺錢最重要的觀念。


本◇書◇特◇色
■激烈人生變化後的投資省思
作者曾經在紐約當記者,主跑社會新聞,看多了底層民眾生活拮倨的景象,讓他開始以賺大錢為人生目標。在大量槓桿的情況下,又遇上2020年3月市場的崩跌。加上一場車禍,揭開身體隱藏的疾病。

這一切讓他開始省思自己的投資之路。結合霍華.馬克斯、巴菲特等價值投資大師的觀念,寫成此書。

■揭示觀察股市的關鍵
一般在產業𥚃工作的人,身處其中看得清楚,對公司的股價卻不見得有信心,而且常常質疑為何自己公司很爛,股價卻一直漲?相反的,從來沒踏進工廠瞭解過生產務實的金融市場人士,卻很敢喊、很敢做判斷,為何呢?

作者有一次去香港拜訪客戶,談到此話題,客戶說:「I don’t care it is true or not. At this moment, “trust it or not” is more important.」(他不在乎這件事是真的還是假的,而是在這當下,我們“相不相信它是真的”更為重要。)言下之意,市場不管在傳的消息是不是真的,我們當下必須先思考大家相不相信這件事是真的,這也是我們投資時得先面對的問題。

投資市場很多是以「造夢為先」。事實的好或壞不重要,重要的是現在我們相信我們想相信的事情。所以,如果沒辦法同時判斷公司裡的人講的和金融市場想的,先別妄作決定買或賣!

另外,外資分析師地位大不如前,主要因為歐美對內線交易有著相當嚴格限制,券商對旗下分析師的管理也越來越嚴謹,市場未經證實的傳聞,尤其是自己聽到的公司內部數字,若非公司官方發言,就越來越不能出現。這使多數分析師的的報告平平淡淡,只能依著全市場共識不遠的財務預估來寫。不過閱讀外資分析師的報告,可以少花點力氣自行研究,可以讓你知道市場在想什麼!

分析師的習性也值得注意,一個長期看空或看多的人,如果突然改變立場,會對市場有強大的衝擊力。

作者在書中提示觀察市場的關鍵要素,協助交易型的投資人掌握市場脈動。

■要當個有錢人一定要先相信一件事:存一千萬比賺一千萬難!
存錢、省錢都很重要,但是作者提醒大家,要把思維轉為如何賺更多錢,而不是拼命的省錢。省錢永遠不會成為有錢人,必須有更積極的賺錢思維,才會成為有錢人。

作者簡介

九等
專業電子產業媒體資深記者、外資券商副總經理

人生就是不停的峰迴路轉

因為曾經的就業職場就在投資產業裡,所以我常自稱自己是一個職業級別的「江湖術士」,而「九等」這名號,是喜歡看美國職籃NBA的兒子幫忙取的。

兒子有一回問我,為什麼Michael Jordan要叫九等,而不叫七等八等?
於是我突然心生一計,也為了讓更多非專業的投資人了解真正投資獲利的方式,就開始用「九等」作為筆名在網路撰寫投資觀察。而金庸武俠小說在塑造蓋世武林高手時,也經常以「九」這數字作基石,對我來說,挺適合用「九等」這個筆名,讓我在自媒體的投資文章上,分享一些市場的觀察及投資經驗。

我的經驗比較特別,曾在美國紐約當過兩年的記者,雖然當時跑的是社會路線,經常遇見打打殺殺之類的警匪新聞,但逐漸了解社會底層運作方式後覺得挺孤單的,再因為赴美留學後就待在當地工作,家人全都在台灣,有一回九爸不慎跌斷腿住院,讓我很是心急如焚,加上有一次在採訪回程中,在紐約長島的州際公路上發生車禍,我決定不要再離家那麼遠,因為家人對我很重要,就包袱款款後回來了。

我是有計劃的回台灣,所以回來之前就找先到了工作,選的仍是在媒體圈,因為當時最在行的就是當一名採訪記者。

換路線電子產業
為闖蕩股海做好前期鋪墊

不過,我轉換了採訪路線,進入科技電子產業,因而經常能到世界各地採訪電子、科技類新聞,像是每年一度在美國賭城Las Vegas的CES(全球消費性電子展)、日本大阪市的顯示器展等,也應邀出席過紐西蘭的英特爾供應商大會、布達佩斯的宏碁電腦供應商會議等等。我一直認為,媒體是年輕人很好的工作經驗,能讓自己的視野在短時間內擴展得很寬廣。

然而,日報的職涯發展過程沒有讓我忘記終極目標,就是朝向金融市場前進。金錢雖然不是人生的唯一,但需要的時候還真的很重要。有了過去在電子產業的視野和人脈,加上我心裏想的就是去證券業,機會來了便不會讓它溜走。

當然,因為沒有完整的財務金融學術背景,讓我開頭只能彎彎曲曲的朝目標前進。從寶來證券自營部開始(當時還未被併入元大集團),接續幾年為了更扎實研究能力,陸續進入幾家券商擔任研究助理、分析師等,撰寫英文報告,也開始有機會接觸全世界的投資法人。

其實了解證券市場生態是一個手段,我真正希望的和大家一樣,就是找到投資賺錢的方式。我經常在想,若沒有這份工作帶來的穩定所得,我是否能夠讓自己累積更多的財富?

為了不讓自己僅認識單一產業,2014年起我就不再做分析師了,而是從研究部門轉任外資業務,讓自己更全面的瞭解不同產業的發展,閱讀更多的產業報告,同時認識更多全球投資界的好手。

我每天的工作是憑藉積累的經驗,提供海外投資法人台股訊息及分析,安排會議,同時間也幫國際知名的幾家Alpha capture等平台提供選股服務。

由於我在媒體記者及外資證券業服務超過20年,我相信完整的產業及金融背景知識,是積累財富智商、追求投資獲利相當重要的基礎準備,於是想透過本書,讓九粉了解如何能夠在投資股市中獲得財富收益。

成功的主要因素
在於追求積極穩定的獲利

我看過太多價值型投資人賺得盆滿缽滿,當然也看到許多投資失敗的故事,在吸收那麼多成功及失敗的投資經驗後我得到一個結論:「追求積極而穩定的獲利」是主要成功要素,要打敗大盤、獲取超額報酬是需要正確觀念的。

這本書的面世遲了足足有九年之久,感謝老友宗廉鍥而不捨的追了這麼久。以前曾經待過外資研究部門的我,原以為已經明白了什麼是投資,但過於專注在單一產業,讓我錯過不少產業循環所出現的機會。出版本書,正是要提醒投資人,什麼樣的投資方式才能實際賺到錢。

這本書擷取了我在「九等觀察」平台上所撰寫的部份文章,並加入更多「投資系統性」的看法,把投資市場上看到的精華有系統的整理出來。寫這本書的用意,不僅想清楚分類投資市場的變化,更希望能幫助九粉們賺錢,而我的網路自媒體平台上的文章多半是依據當下時空環境提出的觀察,較顯紛雜,為了要結集出書,於是做了更有系統的分類,也讓我自己在投資這條路上有了一個重新自省的機會。

順道一提,網路平台上的九等觀察,是我每週撰寫的原創性投資文章,針對股市即時事件分析、外資法人的觀察要點、九粉來信提問的詳細回應,有時寫累了,還會錄製一些Podcast,說說小故事,讓投資九粉們聽聽我溫暖的聲音,把投資知識傳遞給平台上九粉,一起拓展國際及台灣金融投資視野。

本書期待能讓讀者真正得到投資獲利的成果,希望能成為讀者經常翻閱、練習投資的常備書籍。另外,不斷進階的訊息知識,也歡迎訂閱平台「九等觀察(https://markjordan.substack.com/)」。我一直認為,知識是有價值的,有投入就會有收獲。祝福九粉投資順利。

自我救贖和認識自己
是投資最重要的事

我覺得,一個及格的投資要先認識自己,不管做什麼都得先從這一步開始,並且懂得檢查自己的投資性格。

投資前要先搞清楚市場的錢流狀況,而匯率的表現則看得出國際資金是流回還是匯出亞洲。錢流,比什麼都重要,接著才是看自己投資的市場中個別產業的狀況,整理情緒後,把投資的價值觀「內化」,照著九等推介的經驗,把錢賺到!

這本書的起頭有些原因,即使九等自己在金融圈蠻長的一段時間,但2020年3月,大概是我賠錢最快的一次,那時每天融斷式的跌法讓人十分痛苦。當時疫情自2月增溫,而全球股災則是油價爆跌所引燃,記得當時手上相當多重倉的個股,糟糕的是,那時幾乎都是融資下注,不到一周半的時間,就快賠光投資積蓄。但過程中的調整,也讓我學到更多東西,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一次教訓。

當時休息了好幾個月的時間。大家應該有印象,2020年4月股市迎來V字型的超級大反彈,力量把市場推向多頭,別以為我回血是那時,我仍是在反彈前的谷底砍光所有投資,不僅賣在最低、賠在最深,當反彈行情開啟時,我體會了一段不算短的被折磨調戲的苦難,就像偉大母親分娩時,陣痛開指一路痛,最後還是決定剖腹,生完還要調養手術後的傷口。

而就在那幾個月裡,我開始了自我救贖,一些文章獲得許多九粉支持,用這些自言自語的文章爬回到正常。所以相信我,沒有人始終會一帆風順。

在真正的虧損後,我的投資策略有了一項重要的改變:「把交易型和投資型完整切開。」

交易型態的策略偶而還是會做融資,但每個月不間斷的投資策略,則以現股方式增持有信心的股票和ETF,存股不僅沒有融資風險,也有除息收入,挺好的。

所有事都需要平靜看待,理性解決問題。
然而就在這時,2020年12月,我的身體感覺怪怪的,空間感不見了,所有眼前的東西都像在漂浮,走路東倒西歪,開著我的寶馬轎跑撞到前車,去了趟急診才發現問題比想像中嚴重很多,立即轉診能開腦的大醫院,那晚握著太太的手,坐著救護車去林口,望著天花板直發呆的一幕還印在腦海裏。那晚,台灣還剛巧發生了地震。

逆境總比順境多
保持平常心最重要

我又學到了一課,所有事都需要平靜看待,理性解決問題。

用平常心面對困境是不容易的,更何況是健康問題。頭一次的開刀就花了13個小時,半夢半醒中被推去加護病房時,不甚清楚的聽到太太和老姐憂心忡忡的細語聲。那次手術嚇壞了所有人,包括我自己。

家裡體力最好、經常運動的九等怎麼也沒想到會走了這一遭。住院期間,一個不小心把引流管扯下,搞的我又在醫院多住了兩三個星期。

接著又做了價格昂貴的質子放療。感謝王永慶先生的遠見,那時台灣能做這項治療的,只有林口和高雄長庚,也感激我的再生父母主治外科醫師徐鵬偉,他也是當下眾多親友極力推薦的大夫。我認為健康讓我更為轉念,負面情緒難控制,但總會過去,只要不把自己當成病人,怎麼樣都要好好過正常人生,該怎麼作就作怎麼做。

轉個念頭,很多事會變的不一樣,成天自怨自艾的抱怨著厄運光顧,其實反而更糟。當然,看人挑擔不吃力,但是做起來卻是需要有堅強意志力的,尤其對那些有瞻前顧後個性的人而言。

手術過了一年多,每三個月一次的定期追踪再度發現腫瘤。在此之前,每回聽醫生解說MRI圖時都很恐懼,我不是想到自己害怕,而是正處在家有老小的夾心餅乾年紀,不免有許多的擔心。幸運的是,醫生說復發範圍就一小點,開兩次刀清乾淨些就好了,爾後再繼續追蹤即可。

就這樣,在隔年同一時間我又再度入院後續又作了五十次的放射治療,每天就像去上課一樣,即便精神和體力狀況經常不好,但我還是堅持讓心態保持正常。

講這麼多,無非是想讓九粉和自己經常進行心態平穩的練習,投資就是過程,平和的面對獲利和虧損很不容易,畢竟我們都是人,但想要成功,我們就得面對所有的狀況,就像九等,前幾年虧過,身體不好過,但是保持心態的平穩,最終也都又峰迴路轉的到達順利的彼岸。

目次

【作者序】/人生就是不停的峰迴路轉

【前言】

第一章/我長大以後,要賺大錢
 投資第一件事:建立財富智商的腦袋
 賺錢的第二步驟:試著改造你不良的積習
 投資不該有任何刻板印象
 成熟產業會有季節的慣性
 缺貨題材是敏銳的投資人最喜歡的味道
 規格升級題材的勝率最高
 市場並不一定完全反映現況

第二章/準備賺錢的基本動作
 如何找到投資機會?
 正確估計價值,才有成功的希望
 怎麼看券商的報告?
 實用的投資方式:多開幾個交易帳戶
 投資市場的重要常識
 找到會賺錢的標的
 要不斷的強化溝通能力
 認識這個市場在想什麼?
 感受錢流的方向
 美元指數是重要的參考指標
 外資分析師的邏輯分析?
 要特別關注極端的分析

第三章/開始賺錢吧!
 投資一定要停損嗎?
 不要犯同樣的錯誤
 活用你的桌曆或記事軟體
 穩賺不賠之術!
 投資金典:知己知彼 百戰不殆
 台股一直都有的季節性變化

第四章/小朋友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想每個月都拿息嗎?ETF是絕佳的投資策略
 知道哪裡會失敗,早早避開
 嘗試著做空避險,即使不容易
 訓練自己的投資案例,賺價差還是配息?
 南電:看到從30元漲破500元以上的眼力
 威鋒:IPO就盯上,難得一見的機會
 中砂:冷門分析,耐心等待
 怎麼看待馬路消息?以營收暴衝的常埕為例
 宏達電:曾經高光 後市還有可期

第五章/投資後一定要作的事
 投資後,什麼是真正留下的東西?
 心情低落的投資人必要的修練
 我遇過好多次股市主力的下一代
 按照自己的節奏描繪致富成績單
 不斷檢討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
 投資還是要靠真本事

【附錄一】投資金句

【附錄二】九等推薦的參考資料

書摘/試閱

第四章:小朋友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這部份我想分析投資股市的管道及方式,先提供一個時下最 當道的 ETF 存股,再拿幾個 2020 年後的實際案例,從完全乏人 問津的個股瘋漲的分析,來探討如何著手找到這類價值型投資的方法。
想每個月都拿息嗎?ETF是絕佳的投資策略
以前其實沒得選,大部份的 ETF都和股票差不多,一年就配 一次息。但現在ETF越來越多元,尤其為了吸引投資人加入,很多ETF 採取季配的方式,應用得宜,就能讓我們月月領到現金股利。
什麼是ETF ?讓我稍微作一下名詞解釋。ETF的原文是 Exchange Traded Funds,它無需另外開戶,只要你已經有證券交易戶,就能買賣。其實,ETF是「交易型基金」的簡稱,它可以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就很像是基金類型的產品。ETF 的運作方式類似於股票,投資者可以在市場開放時間內隨時買進或賣出,並且不需要像傳統基金一樣等到市場關閉後才能進行交易。

ETF的「投資組合」通常追蹤某個指數,例如S&P 500指數或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以達到分散投資的效果,後來越來越多券商發行高股息ETF、5G概念ETF、半導體ETF、以「環境、社會、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為主的ESG類型的ETF。ETF可以投資於股票、債券、商品等不同資產類別,這樣投資者就可以透過ETF以較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流動性進行多元化投資。

總括來說,ETF是一種方便易用、低成本、高流動性的投資產品,能夠幫助投資者實現多元化投資目標。市場上例如元大、富邦、永豐金、中信證券等都有發行不同類型的ETF,配置不同比例的股票,透過分散風險的方式在股市提供買賣。

以最大市值的元大台灣50為例,和上市櫃公司一樣擁有一個股票代碼,元大台灣50就是0050,其成份包含台灣股市中最大的50家公司的股票,買一張元大發行的台灣50 ETF,就等同於手上同時擁有這50家公司,不僅不需具備巨資才能購足,交易及管理成本也更低(一般股票交易稅是千分之三,而ETF的交易稅則僅為千分之一),同時不同ETF也有不同的配息方式,作好功課,可以讓你每個月都有息可拿。

有幾個值得關注的ETF,如果想要每個月拿到股息時,就可以照著九等選擇的邏輯,長期投資這些ETF。

投資ETF 應著重在配息的收獲

個人認為,買賣ETF並不是為了賺到價差,而在於配息的收獲。要存股,就要找「會配息」的ETF來買,才能享受股東收益享息的好處。以前我會買0056這類一年配息一次的ETF,但現在市場上有越來越多季配息的ETF,我覺得挺不錯的,若做好研究和分配,還能讓自己每個月都能領到股息。

其實選擇ETF可以從生活經驗來參考配置,如果你認為未來幾年虛擬實境的產業會有前景,或是對5G通訊有信心,便可以市場上相關的ETF產品做長期投資,持續性的買進。

目前台灣最大的三檔ETF分別是元大台灣50(0050)、元大高股息(0056)、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市值都有新台幣2000億元之譜,這些ETF的資金規模對他們所含蓋的投資項目有很大的影響力。

舉個簡單例子,筆記型電腦組裝廠廣達、緯創等的毛利率並不高,當大盤沒有多頭氣勢表現時,股價卻一直有支撐,有一部份原因就來自於ETF資金的進駐,因為廣達、緯創等個股的股價雖然不像半導體IC產業那樣橫衝直撞,但每年的股息及配息率都高,屬於高股息及權值型ETF基金會加持的個股,如此一來,這些平日看來沒什麼吸引力的股票,就會招引到這麼大的ETF資金作後盾。

九等用自己的觀點,選出下列4個ETF,可以搭配著投資,就能每個月都可以領到股息。不過,要知道除完息不見得一定會填息。但不斷存股來領息,是長期投資不錯的方式,只要把時間拉長至三年、五年、十年,你將會看到資產成長的樣子。

00878 國泰ESG永續高股息(除息月份 2、5、8、11)

這檔ETF近年越來越火紅,是僅次於元大兩檔ETF 0056、0050之後,市值第三大的ETF,發行後不久,就有超過50萬名股東,有你有我有他。

ESG是「環境、社會、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的縮寫,是國際間用來評估企業在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等方面表現的一種指標。

具體來說,環境因素包括企業的碳足跡、能源使用、污染和廢棄物管理等;社會因素包括員工福利、人權、社區關係和顧客滿意度等;公司治理因素包括董事會結構、薪酬政策、股東權益和透明度等。

ESG因素的考量已經成為許多投資機構和投資者在評估企業投資價值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為ESG表現好的企業通常具有較高的長期經營穩定性和創新力,也能夠提高風險管理能力,從而吸引更多的投資。

該基金每季會公佈預期配發的股息,以2022年5月為例,每股配發0.32元,等於持有一張當季就有320元現金收入。先不要管會不會在除息後立刻填息,ETF存股看的是長時間,而且會有一筆現金入袋。

小知識:若你的股息單次收益沒有超過2萬元,不會被加收1.91%的二代健保補充保費。以2022年5月18日配息前股價17.9元計算,合計四季的股息,推估殖利率就有7.1%,十分吸引人。

當然,這也不代表你就不會虧到錢,沒有立即填息的也不少;但相對來看,現在的股價頗有吸引力,若持續定期的加持,待股價慢慢回升,還會有不錯的價差收益。

2022年這檔的表現其實很優質,即便當年度上半年大盤跌了近13%,它卻只跌6.6%左右,它所持有的成份股多是具備永續經營發展、配息高的個股,而這些多是不太會漲、但也不太會爆跌的科技硬體個股,像是聯強、仁寶、廣達、光寶科等,並且還搭配有一些金融個股在其中。從存股的角度來看,這的確是相對保守優質。

00712 富時不動產(除息月份:3、6、9、12)

不動產似乎是一項抗通膨的好資產,而這檔ETF就是以持有國際不動資產為主的。就我來看,未來租金市場勢必因通膨壓力而升高,這是用一種利息、租金收入的概念來博取利益的ETF,同時是季配息。雖然它具有抗通膨的優勢,但全球股市在掉,它也會跟著一起跌,往好處看,反而能用更低的價位持有。
2023年前每股每季大概配有0.2元左右,年化殖利率也都有6%以上。

00888 永豐台灣ESG(1、4、7、10)

若你想要季配,又要金融、又要高比例擁有台積電,那永豐台灣ESG應該是個選項,它的配息比重算是很高的,2022年的配息達0.31元,殖利率相當高,經常超過7~8%。若維持這樣季配息金額,且成份股未來展望仍好,那長期來看,這樣的ETF就很優值,更何況全球都在推動環境永續發展的公司營運計劃,也就是ESG,這種趨勢不變的情況下,長期持有確實價值會倍增。

00891 中信半導體ETF(2、5、8、11)

這檔的除息月份和國泰ESG永續高股息一樣,但投資配置則著重在台灣的半導體產業。

其中聯發科、台積電、聯電三家比重就佔了五成,其它則是晶圓、封測、探針卡、驅動IC等等。若說國泰ESG高股息是以下游硬體和部份金融股為主,那麼中信半導體ETF就是以上游廠商為成份股。上游半導體股票會因為產業變化而出現較大幅度的漲跌,但科技半導體產業仍是台灣最主力的產業,長期趨勢仍相當樂觀。

事實上,有很多類型的ETF沒有介紹到,我單就個人偏好的選擇來分析。我想想要季配息,彙整起來每個月都能領到息,又能持有各類不同產業的股票,投資上面介紹的四檔ETF現在相對是不差的機會點。

上面講的不用選,就像徐若萱的按摩椅廣告說的:「小孩子才作選擇;我全都要!」

不過,這類高股息ETF,還是有些操作面的概念。

以元大高股息0056為例子,如果買了十年,每年配息等比的再投資,若買到五百六十張可以一年領一百萬的息,但重點是,如果像是疫情初期0056從29跌到23元,等於也像股票帳上重賠了三百多萬,那到我們退休年歲發生這樣的跌幅,一樣會感到不舒服,等於把十年的獲利一次賠光。

幾項針對ETF的建議:
1.年線以下買多一點,因為我們要的是配息,年線以上可以定量或減量投資,一有年線以下的機會時便抓緊加碼。
2.高殖利率股票同樣有週期性,當股價越來越高時,就減量等機會,和買基金一樣的策略。
另外,除了台灣股市的ETF,其他市場是否有投資價值呢?有人問過我,大陸市場若跌很多,會不會是個機會?去買中國相關的ETF呢?這個對我來說沒有答案,很多人對自己熟悉的市場都可能抄底失敗,更何況我們不熟的市場。大方向上,中國的確還是大市場,即便是崩跌很多,未來的成長空間的確應該不小,但要投資需先做好功課,不是三言兩語就說的完。如果對該市場不夠熟悉,就可能在投資後遭遇更重的跌勢時我們抱不住,也不敢加持,漲上來可能也抱不久,失去存股獲利的目的。
知道哪裡會失敗,早早避開

接下來我要提到幾個股價很低、但還沒有被市場發現其真實價值的案例。在此之前,我希望投資人要非常清楚的了解:投資必需忍受股市沉浮,要天天過年、手上持股月月飆漲是不大可能的事。清楚的了解投資的價值,保有平靜的投資性格,絕對是必須的要件。

知名的天才股票作手Jesse Livermore有一句名言:「機會是靠等來的。」任何投資也都有需要出場的時,這時就別忘了前英國首相邱吉爾的名言:「酒店關門時,我一定會離開」。

投資的靈活性對於個人投資是很彈性的,並沒有投資機構、外資法人那樣的受到許多買賣限制,只需要在乎自己的現金流問題就好。九等所述的價值型投資觀念,就是即便你覺得市場變動和干擾不斷,都不該影響到你正常的生活,要記住:「別人賺或虧多少,都不關自己的事。」不要過度受到外界的影響。

要想把持自己所有的財富智商,把投資時間拉長,很重要的是經常閱讀一些價值型投資人的書,來了解什麼是投資。有本值得推薦的書《窮查理的普通常識》,作者是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他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投資家和慈善家,更是波克夏公司(Berkshire Hathaway)的副主席,也是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長期合作夥伴。他的普通常識和價值投資哲學被廣泛的認為對投資者和企業家具有極大啟發。這本書雖然有點厚,但書中分享了他的人生經驗、思考方式和價值觀,對我來說,是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

應多關注企業的失敗經驗

投資就像研究企業,除了研究其如何做強做大之外,更應該先了解企業過去是否曾經遭遇過失敗。我在研究南亞電路板公司時,發現該公司在2005~2006年間股價在一年不到的時間內,從不到30元拉漲了10倍以上,而我更關心的是其後股價反轉下跌的原因,接著思考在什麼條件下,這家公司有可能再度谷底翻揚,於是發現該公司股價絕對有很大的前景。所以當大部人關心如何在股市投資成功時,聰明的投資人應該先知道那裡會失敗。

如此一來,既然已經知道自己會失敗在什麼地方,除了不去碰觸那個點,還可能因此找到明確的投資目標。

回顧2022年,情人節當天台股因俄烏恐將開戰而重挫,卻在2月15元宵節那天開高,更在收盤前大幅度跳水拉回。我想要說的是:2020年下半年及2022年的多頭行情,很容易給人們帶來不好的觀念,好像投資變得很容易,會讓自己以為已經很了解投資的秘密,忽視了隨時會出現的風險。

老手都知道,要把投資的股票當作自己的事業,用心的去了解。投資股票真的不要像7-11一樣天天開店,適時的停看聽對身心靈很重要。

投資的初始定義,就已經決定了往後的作法。大部份人追求的是獲利,而我好多年前就決定加上兩個字:「穩定」獲利。
短期操作雖然不是九等喜歡的理論,但九等佛系價值型投資策略裡,一遇到空頭市場,不少交易也被迫修正,變的相對彈性。既然長期看多的股票,短時間內沒有好表現,建議就用一部份投資金額作交易型投資。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315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