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姊妹
滿額折
姊妹
姊妹
姊妹
姊妹
姊妹

姊妹

定價
:NT$ 558 元
優惠價
90502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55元
庫存:3
可得紅利積點:1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 海派大師、台灣文化建設委員會「海外傑出文學成就獎」得主──吳正經典巨著!
★ 「雙現」主義經典小說《姐妹》,內地四度再版!
★ 海內外文學名家聯袂推薦,親筆手稿回溯時代記憶!


海派大師吳正被譽為海派文學座標式人物,其作品悉數為「中國現代文學館」收藏,並被譽爲「雙現主義的傑作,中國文學新坐標」。

《姊妹》為吳正的第二卷中篇小說集,收錄了〈生死隧道〉、〈風化案〉、〈姊妹〉、〈車行〉四部中篇小說以及〈剽竊這門學問〉、〈究竟缺乏了什麼?〉、〈語言的比重〉三篇隨筆。

吳正小說著重探索個人和時代的關係,記錄那些曾經的存在和消失的瞬間。其小說章法萬千,佈局緊密之餘又總能讓人掩卷長嘆。與此同時,吳正又善長駕馭各種文體。其隨筆,或調侃或抒情,字裡行間梳理著人生的藝術和藝術的人生,包括如何在虛構非虛構之間設計那些精妙的交叉點。兩者相輔相成,共同構建其小說之獨特魅力。


聯袂推薦:

「吳正精心呵護自己的文化記憶和文化心理,以一種愛憐的心情輕輕擦拭著這些記憶,以一種溫暖的依戀重新回味這些文化記憶中的典雅意蘊,他是我們這一代人中的一尊『活化石』」――賀紹俊(評論家)

「吳正的小說是有記憶的小說,他的記憶著重在個人和時代的關係,他描寫了人類的心靈留下巨大的裂痕,以及這個裂痕如何彌和。」――李建軍(評論家)

「在當代文學中,吳正確實是一種十分個性化的存在,他的小說對中國文化的感悟,對歷史的認識,蘊含著純淨的品格,真切而予人以啟示。」――梁鴻鷹(評論家 )

作者簡介

吳正

著名作家詩人。1948年出生於上海一個書香世家,童年和青少年時期在上海度過,1978年赴港與家人團聚並定居。文革時期,吳正閉門自習英語又刻苦練琴、寫作十餘年, 培養出其獨特、深邃的創作於與審美個性。

吳正的文學創作活動廣泛、持久而深刻,歷經四十餘年,題材多涉滬港雙城的文化記憶、時代變遷等。由於作品中蘊含極其深刻的上海情結,對上海的描寫深刻、細膩,近年來被海內外文學界普遍視為海派文學的座標式人物。

吳正迄今完成出版的純文學作品計有長篇小說、詩歌、散文 、隨筆、譯作、文藝美學理論等三十餘種,創作發表三百五十多萬字,並獲得來自世界各地、中國内地及中國臺灣地區的文學(藝)獎將近二十多種。

2004年,在悉尼文化文學界為其長篇小說《立交人生》和小說創作隨筆《小說小說》舉行的專題研討會上,該等作品被譽為是代表二十世紀華文文學走向性和里程碑式的宏創巨作。

2011年1月, 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吳正文集》(四卷)包,囊括 《長夜半生》、《深淵》《後窗》等代表作是吳正文學觀、創作觀的一次全面亮相,標誌著吳正文學作品所獨具的「現代現實主義」創作手法被正式推向公眾視野。而這種被命名為「雙現」主義的創作手法,極可能成為二十一世紀華語文學的走向性流派,為中國文學以及海派文學(化)的崛起樹立起界石碑,打開一番新天地。

目次

生死隧道 The Tunnel of Birth and Death
風化案 Fiddler
姊妹 Sisters
車行 Motor Workshop
究竟缺乏了什麼? What on Earth Is Lack of?
剽竊這門學問 The Essence of Plagiarism
語言的比重 The Specific Gravity of Literary Wording

書摘/試閱

後記

重閱此文是在其完稿一年後今天的事了。原因是:打開網站,這裡那裡到處都是有關鄭州7.20五號線隧道大洪水慘劇爆發一周年的報道與紀念文,且各各都將此慘案統稱為「死亡隧道」。儘管準確的死亡人數至今仍是個謎,但在洪水退卻後,從那五公里長的隧道間拖出來的殘車敗胎足足有千輛之多,便已多少透露出了事實的真相。藍白色的厚塑屏將現場圍了起來,屏內,是做清查功夫的有關人員;屏外,則堆放滿了黃白色的菊花、挽聯,以及呼天搶地的死者或失蹤者的親屬。場面震撼、慘烈、觸擊心魂!此情此景,即便是遠在千萬里之外,隔著手機螢幕的觀看者,也無不為之動容、心酸和掉淚的。

「死亡隧道」?我不也寫過一篇叫作「生死隧道」的短篇小說嗎?那應該是在約莫一年前的事了。

其實,此文之所以動筆,原是作為我那部生命三部曲之末卷《一個人的前世今生》引子篇的。如今,既然因疫情困在了香港這座孤島上,出期遙遙,每日除了固定的佛學功課:誦經、打坐、禮佛、拜佛外,無所事事,哪又何不趁時契機地把心目中的那最後一部長篇抓緊完成?也算是為自己整段的文學生涯圈上了個心安理得的句號了―― 况且我正準備抬腿邁進自己七十三歲的門檻呢?時不饒人也不等人哪!然而,就當「引子篇」完成,卻發現世事更加動盪,人心越趨混亂,人生觀劇速裂變,價值觀尖銳對立。而原有的,讓世界平穏發展了近八十年的全球秩序,正處於崩塌的邊緣,人類的生存前途籠罩在一片不確定的愁雲慘霧中。總之一句話:Now when everything is swirling in the air, 你又何來可能在 all dusts settle down―― at least almost settle down ―― 之前來寫好你的那部《一個人的前世今生》呢?既然採用了「前世今生」這四個字,說什麼也應讓小說的字裡行間subtle著某種恍如隔世的異樣感才對,才有滋味吧?念及此,遂决定按下暫停鍵,看看世界、中國與港台的情勢將如何演變再說。如此一拖,又過多了一年。

及此,便又回到了文章開頭的那句話:重閱此文,那是在一年後的事了。
應該說,我的這篇「生死隧道」與7.20慘案,本是兩樁totally irrelevant的事,但標題?標題又怎麼啦?標題竟只有一字之差:「生」, 以及「死」。 我感覺有些蹊蹺,更有些詭異,遂拉開抽屜,翻出了那篇舊稿來。我從頭至尾地讀了一遍,但我的目光卻凍結在那最後一行字上,無法挪開:2021年7月20日識於香港Tanner Hill寓所。

想一想吧,那是什麼樣的一種百千芒刺紮背的驚悚感哪 ―― 慘案的發生與我寫就此文竟然同日同題!假如說仍有什麼差別的話,就在「生」與「死」,那兩個關鍵的字眼上。我那隧道是條唯有通過死,才能得以進入另一種生之模式之道,而7.20的那條,則是深入去了死之未知與無底黑暗的不歸道,如此罷了。

足足有一分鐘,我的目光被死死地釘實在了那行字上:Accident? Coincidence? No, there is never such a kind of things as accident in this world ―― 我自己對自己如是說,哪怕再小,諸如,喝一口水 吃一勺飯。所謂「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我從來就是深明其中奧理的,怎會相信如此大事僅是個巧合呢?遂决定將此序文抽出,獨立成篇,借此「吳正中篇小說卷二」出版的機會,率其正文而先面世。順帶,也可以說上幾句有關生死的,希望不會是多餘的話。

其實,就人的靈性(魂)而言,根本就沒有生死那回事。所謂死即是生:往生、再生、重生乃至永生。有一首叫《死》的短詩如是說:靈魂住所遷居/必須經辦這麼一種/手續。就這麼簡單,如同遷戶口,從一種存在形態過渡去了另一種。至於說後一種將會比前一種更殊勝呢,還是更糟糕?那就完全端視閣下於此生中,行誼思識之優劣善惡,各佔幾成而作厘定了。此乃因果律,即天律,無可撼動,亦不容商榷。

《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有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又云,(稱其名號),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稱其名號),大水所漂,即至淺處。再云,諸商人齎持重寶,經過險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南無觀世音菩薩,於此怨賊,當得解脫。在我一個佛弟子眼中,視件為理所當然,易如反掌之事,於洪水沒過車頂的那千鈞一髮之際,竟無一人記起,或者說,即是記起了,也無法能真正脫口而出那句功力無邊的聖號來。何以故?―― 如此困惑,如此疑問,如此納悶,也一樣地會從我心底升起,每每當我見到9.11 和馬航370事件重播時。末法時期,眾生墮入在醉生夢死的幻境裡,德薄垢重,作以奈何?於是,一切便變為了一種命定,魔鬼非但攫取了人的肉體,還擄走了他們的靈魂,讓人扼腕,讓人惋惜,讓人唏噓!

然而,逝者已逝,生者仍存;信不信當然由你,但說不說則在於我。於我,是必須要將我個人的深切體念說出來,分享於諸位,以資共勉的。這是我的,一個佛弟子的職責。反正,一切隨緣就是了。

謹以此文作為一篇遲到了的悼辭,一場哪怕功德和功力再小再有限,也應該做一做的,變了相的超度 :願一切受難者早日擺脫迷惑,放下牽掛,消除嗔恚,往生善境。

2022年7月20日――11月30日
於香江寓所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502
庫存: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