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盛世與治世:撩開20個歷史盛世的面紗(簡體書)
滿額折

盛世與治世:撩開20個歷史盛世的面紗(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8 元
定價
:NT$ 288 元
優惠價
87251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卷簡介:

“夏之卷”著力探究中國歷史上“盛世”與“治世”的真相,聚焦於漢武盛世、明章之治、漢和盛世、太康之治等20個歷史時期的來龍去脈和治國亮點,考察當時的政治、經濟、民生、文化、軍事諸方面的政策和實際情形,從豐富的史料中洞幽燭微,從歷史的橫斷面對具體問題加以探究,對盛世與治世的定義、成因、真偽、隱患等做出深入解讀。對究竟何為歷史盛世,如何才能創造出真正的盛世,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馮敏飛,福建泰寧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已出版歷史小說《兵部尚書佚事》《京城之戀》《孔子浪漫史》,散文集《人性•自然•歷史》,歷史隨筆《此去歸何處:11位古人退休生活傳》等。

名人/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

☆ 創造性解讀,明智明勢。以創新的思維、創新的敘述方式講永恒的改革主題。緊跟寫史、讀史、學史大勢,汲取當前話語體系中閃耀智能的部分,古今結合,深入分析歷史周期率。

☆ 梳爬史料,抓取重點,助高效閱讀。以“跳讀”的方式在卷帙浩繁的史料中將中國數千年封建王朝創世、盛世、危世、末世對應興、盛、衰、亡提煉成春、夏、秋、冬四冊,合並同類項,突出重點。

☆ 文學筆法,拓展閱讀趣味。以隨筆式寫法串起嚴肅史料,融入思考、洞見和一針見血的評論,張弛有度,引領讀者輕鬆走入歷史情境中,體會讀史興味。

☆ 批閱十余載,獲多方贊譽。聶震寧、馬勇、韓志遠、白燁、梁鴻鷹、楊少衡、謝詠等史學、文學名家高度肯定、大力推薦。

目次

◎圖書目錄

開篇語

追問歷史盛世…001

盛世、治世與中興…005

先秦時代的盛世…007

  • 漢武盛世…014

來龍:“文景之治”…014

最大看點:“獨尊儒術”…015

去脈:皇帝的“自我批評”…031

第二章明章之治…036

來龍:“光武中興”…036

最大看點:鞏固西域…038

去脈:漢和盛世…047

  • 漢和盛世…048

來龍:“明章之治”…048

最大看點:平定四邊…049

去脈:外戚與宦官之禍…056

第四章太康之治…060

來龍:三國鼎立…060

最大看點:燦爛的文化…062

去脈:“八王之亂”…067

第五章元嘉之治…072

來龍:再現春秋戰國…072

最大看點:璀璨而悲沉的文化…075

去脈:子孫大逆不道…079

第六章永明之治…083

來龍:“禪讓”而來…083

最大看點:文化昌明…085

去脈:“禪讓”而去…090

第七章天監之治…093

來龍:又見“禪讓”…093

最大看點:“文物之盛,獨美於茲”…095

去脈:自毀盛世…099

第八章開皇之治…104

來龍:天下來之不“義”…104

最大看點:制度改革創新…107

去脈:養老鼠咬麻袋…118

第九章永徽之治…122

來龍:“貞觀之治”…122

最大看點:疆域創全唐之最…125

去脈:“武周之治”…129

第十章武周之治…131

來龍:“永徽之治”…131

最大看點:四邊有驚無險…135

去脈:“開元盛世”…138

第十一章開元盛世…139

來龍:三讓天下…139

最大看點:尊孔崇儒…142

去脈:“安史之亂”…149

第十二章長興之治…156

來龍:亂世英雄…156

最大看點:“粗為小康”…159

去脈:親子、養子與半子…165

第十三章咸平之治…169

來龍:“燭影斧聲”…169

最大看點:“以養民務穡為先”…171

去脈:“仁宗之治”…180

第十四章仁宗之治…182

來龍:“咸平之治”…182

最大看點:改革與創新…183

去脈:強扭的瓜…197

第十五章大定之治…200

來龍:被迫篡位…200

最大看點:節用安民…201

去脈:“明昌之治”…208

第十六章明昌之治…210

來龍:“大定之治”…210

最大看點:加速漢化…211

去脈:“金以儒亡”…214

第十七章乾淳之治…220

來龍:“建炎中興”…220

最大看點:和外安內…221

去脈:不孝之子…231

第十八章永樂之治:耀武揚威…234

來龍:“靖難之役”…234

最大看點:鄭和下西洋…237

去脈:“仁宣之治”…242

第十九章仁宣之治…243

來龍:“永樂之治”…243

最大看點:“安民為福”…245

去脈:第三次宦官時代…249

第二十章隆慶之治…252

來龍:皇帝“罷工”…252

最大看點:除弊安邊開海禁…255

去脈:“萬歷中興”…262

小結歷史盛世的若干特徵…263

中國歷史盛世一覽表…282

書摘/試閱

◎內文節選

歡迎閱讀《盛世與治世:撩開20個歷史盛世的面紗》

追問歷史盛世

千百年來,中國人有著非常強烈的“盛世情結”。但對於所謂“盛世”往往存在兩種極端看法,有些人因推崇它而過度美化,有些人則認為虛構過多而嗤之以鼻。即使是“康雍乾盛世”,也是爭議很大。中央民族大學教授、清史專家姚念慈說:“清前期是否出現過‘康乾盛世’,是一個見仁見智的

話題,應該有不同的陳述和不同的標準。”姚念慈還進而認為“有意識地積極營造出一個當時的‘盛世’,其最初出發點乃是滿族統治者的政治需要”,而“‘盛世’這個詞本身帶有很濃厚的封建意識的味道和明顯頌揚的主觀色彩。今天我們論述歷史,是否一定要沿用‘盛世’這樣的字眼,也值得考慮”。但國內清史學界執牛耳者、清史編纂委員會主任戴逸持論則截然相反,他宣稱:“康雍乾盛世是中國歷史上發展程度最高、最興旺繁榮的盛世。”

說實話,對康乾盛世,我也曾長期持否定態度。但“隨園在幾十年的時間內沒有出過一樁刑事案件”,這件事情改變了我的看法。我知道隨園是袁枚在江寧(今江蘇南京)的私家園林,清代江南三大名園之一,他還在那裡寫過著名的《隨園詩話》《隨園食單》,但我不知隨園四面無墻,且幾十年不曾失盜。

隨園真的無墻而長期無盜嗎?我費了好大一番功夫,才基本弄清原委。隨園在袁枚接手之時,“園傾且頹弛……百卉蕪謝,春風不能花”,袁枚遂大加修整,“隨其豐殺繁瘠,就勢取景”。他得意地炫耀造園藝術:“山起伏不可以墻,吾露積不垣,如道州城,蒙賊哀憐而已。” 原來,“蒙賊哀憐”系事出有因,有些無奈。袁枚便灑脫些,既然“ 不可以墻”便索性不墻。但袁枚題為《山居絕句》的詩寫道:“萬重寒翠蕩空明,四面紅墻築不成。十丈籬笆千竿竹,山中我自有長城。”這表明他的隨園雖然沒築墻,但植有長城似的籬笆,用以防衛,而不是完全敞開。

近來讀葉兆言《南京傳》,發現這其中還有更深遠的社會歷史原因。葉兆言在該書中寫道:大家不會想到,自孫吳定都南京,經歷了東晉和劉宋,已經有過三個王朝的古城南京,它的城墻一直都是以竹籬圍城。說起來很可笑,那時候整個城市看上去,就仿佛是一座巨大的竹寨。

正如葉兆言所擔心的:“一個由竹籬笆圍起來的城市,它的安全性顯然是可疑的。” 當時的南京城差不多是開放的。後來,朱氏大築城墻,才不再開放。袁枚的隨園竟然完全對外開放,遊人如織,自由往來。袁枚在門聯上寫道:“放鶴去尋山鳥客,任人來看四時花。”如果是在現代,裡外保安不知要配多少。須知道,我們福建歷史上有些大戶人家不僅得築墻,有好些築成土堡,或方或圓,又高又厚的墻上布有槍眼,跟戰爭時代的碉堡相差無幾。隨園植個籬笆就能幾十年安然無恙,令我好生羨慕。

袁枚的絕招是多設耳目並重點監控有前科的盜賊、惡少。

袁枚是個很要面子的人。他我行我素,離經叛道,不奉理學也不信佛,在隨園辦詩歌培訓班先後招了50 多名女弟子,把一些正人君子與衛道士氣壞了,恨不能棄之如屣。新任太守劉崇如像他父親一樣“ 神敏剛勁,終身不失其正”,傳言他想要驅逐傷風敗俗的袁枚,所以人們聞風而來送行。然而,袁枚有靠山,也就是他的世交尹繼善,其為兩江總督。尹總督“ 力而止”,所以才只聞雷聲沒見雨。至於袁枚10 年後說此事“ 無風影”,王英志認為“ 乃是維護自己名聲”。不難想象,為維護自己的名聲,隨園即使遭盜,袁枚恐怕也是不願承認的。孫星衍追記袁枚為官善治的幾個事例之後,緊接寫道:“迄枚僑居江寧,山無墻垣,數十年盜賊不忍攘其什物者,其得民如此。” 袁枚自言“蒙賊哀憐”那是他的初衷,孫星衍這裡說“數十年盜賊不忍攘其什物”則是“蓋棺論定”。之所以拿這事做文章,孫星衍是為了突出袁枚為官得民心,連盜賊都被感動,柯平則是要說明:“ 憑他跟當地一把手尹繼善的交情,以及將市縣長當下人使喚的驕橫,誰敢去惹他啊。” 看來,不墻而不失盜這事確有幾分真實可信。

文人招女弟子之風始於明代,以隨園女子詩歌培訓班影響最大。其學員主要是官吏之妻女,也有普通良家女子,甚至有貧家女子。如汪玉軫,出身商家,10 歲父亡,靠女紅謀生,嫁無業遊民,丈夫卻長年外出不歸,她獨自養5 個兒子,卻仍然堅持學詩。學者王英志評述:這個時期雖為乾隆盛世後期,社會開始走下坡路,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特別是女弟子所生活的地區乃是太湖流域為中心的江南富庶地區,農業生產、手工業生產水平仍很高,尤其是商品生產的發展,帶來城鎮經濟的繁榮,社會也基本安定,市民生活尚可溫飽。這都促進了文化、教育的發達,激發了人們的文化需求。

袁枚是一面立體鏡,如實而生動地照映出了那個時代政治、經濟、文化及社會生活的細節。雖然其“ 氏族非小草”,但是到他這一代已經“ 家徒四壁,日用艱難”,出門“ 受盡饑寒”,赴京趕考得靠他人贊助。這樣一個窮酸書生,為官沒幾年就有如此豪奢的私園,並如此自由地享受,最後壽終正寢,應該能證明那時社會諸多方面都是相對比較好的。由此,我覺得該正視“盛世”,並開始十年如一日地追尋歷史盛世的真相。

盛世、治世與中興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卜憲群考證,“盛世”一詞出自東漢。 盛世是歷史概念,也是文化概念。卜憲群指出:“盛世”一詞雖然出現較晚,但早在“盛世”一詞出現前,已有“治”“治理”“治世”等政治文化概念。不晚於春秋時期,思想家、政治家、史學家已使用這些概念作為國家管理的一種方法或國家治理的理想狀態,指稱某些歷史時期。治世:對於“治”,《辭海》注釋:有秩序,安定。與亂相對。如:大治;治世。《孟子》:“之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亂。”卜憲群說:做到“ 治”或“ 治理”的時期,就是治世。治世與盛世的含義基本一樣。“ 盛世一定是治世,治世則是盛世形成的基礎與表現。”《辭源》也釋“治”與“亂”相對,並進一步解釋:“特指政治清明安定。”《辭源》還有“治世”詞條注釋:(一)治平之世。《荀子》:“受時與治世同,而殃禍與治世異,

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禮樂記》:“是故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二)猶言治國。《商君書》:“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法古。”“×× 之治”即“×× 治世”,中國人早在2000 多年前就開始盼

治世、盼盛世。中興:“興” 即興旺, 關鍵是“中” 字。《辭源》釋“中興”:“ 由衰落重新興盛”,指國家由衰退而復興,中途振興,轉衰為盛。

我嘗試將中國歷史上凡有盛世之譽的時期全面梳理了一遍,總共43 個,其中被冠以“盛世”的6 個、“治世”22 個、“中興”15 個。有的叫法較特殊,如“貞觀遺風”“仁宗盛治”等。有的將兩個合並,如“永樂盛世”與“仁宣盛世”並為“永宣盛世”。有的冠名不一,如“太康之治”也稱“太康盛世”,“開元盛世”也稱“開元之治”。我這裡只是大致梳理。既然有不同之稱,在命名者心目中肯定有所偏頗。乍一看,似有高下。最終以“盛世”涵蓋“治世”與“中興”,“盛世”的含金量顯然最高。“中興”是衰退之後的復興,顯然最弱。然而,從實際來看,“貞觀之治”在國人的心目中顯然最好,而“康乾盛世”則最具爭議。命名方式有不同。一般以帝王廟號命名,如“成康之治”用的是成王與康王的廟號;也有年號與廟號同時用的,如“咸平之治”又稱“ 真宗之治”,“ 仁宗之治”又稱“ 嘉祐之治”。用年號的,一般一個帝王只用其中一個,也有用兩個的,如“慶歷、嘉祐之治”。涉及兩個帝王一般用每人廟號一個字,“康乾盛世”涵蓋康熙、雍正、乾隆3 任,所以也稱“康雍乾盛世”。

歷史上的盛世不是統一組織評選,或者由某位專家學者一次性挑選。相反,盛世數目和名稱在不同人眼中結論很不同,眾說紛紜。既然連名稱都不是統一的,我也就斗膽以一己之見取舍、評判了。

43 個盛世由54 位帝王創造,其中2 人同創的9 個,3 人共創的一個,33 個屬單獨一人。一般來說,一個盛世指一個或兩個帝王整個任期,從繼位到駕崩,哪怕其間相當一段時間由他人攝政,或者後期昏庸,也忽略不計。但有例外,如“開元盛世”因為發生“安史之亂”之後不好繼續算盛世,“康乾盛世”則因前有“三藩之亂”有人認為不好算,不過也有計算他們在任全期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5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