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一本書讀懂科技趨勢關鍵詞:ChatGPT、自駕車、量子電腦、DAO……人人都該學的49個最新科技及商業應用
79折

一本書讀懂科技趨勢關鍵詞:ChatGPT、自駕車、量子電腦、DAO……人人都該學的49個最新科技及商業應用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20 元
優惠價
79331
促銷優惠
新書特惠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95折,單本省下17元
庫存 > 10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全面、快速、輕鬆掌握未來科技趨勢,
零基礎的文科生也能懂!

★超人氣經濟專家科技關鍵字專題講座,
領先一步了解最新科技必備知識——
ChatGPT、量子電腦、6G、循環經濟…
提升科技識讀力+投資判斷力+未來競爭力!

ChatGPT為什麼這麼有人氣?與一般AI有什麼差異?
量子電腦是什麼東西?
元宇宙跟VR、AR有什麼不同?
誰是全球最多粉絲的影音創作者?
零碳排對地球有什麼好處,有哪些人在投資?
這些問題,你知道答案嗎?

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對人的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身在其中的你和我,無論從事什麼行業、擔任什麼職位,都脫離不了科技的影響。舉凡財經新聞都有的產業大勢(AI、機器人…)、每個人的生活應用(語音辨識、ChatGPT…)、企業營運的新發展(智慧工廠、減碳經濟…)、投資標的也繞著科技打轉(ESG、太空探索…),連休閒娛樂也離不了它(多媒體創作者、P2E遊戲…)。

現代人與科技大趨勢已經密不可分,也都想緊抓住它的脈動。即使知道它的重要,但學校沒教、知識門檻高、專業術語障礙又難以跨越,該怎麼辦?
《一本書讀懂科技趨勢關鍵詞》正是由韓國知名經濟專家金敏九為零基礎、沒有程式背景的讀者所撰寫。金敏九擔任《每日經濟新聞》撰稿人,寫作的對象是新知好奇的一般大眾、需應用科技知識的商務人士、需要理解產業趨勢的管理者,以及投資人,善於以大白話解說「最新的科技該如何應用在商業和生活」。這本書精選了49個最新、最熱門的科技及商業應用,用平易近人的故事及案例解析常見科技用語,帶出基本科技概念、發展、商業應用場景、市場發展,親切易懂,讓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消化、吸收。

全書內容包括:第1章【從未來商業模式看經濟知識】介紹生成式AI、機器人、自駕系統…等進行中的「第四次工業革命」與未來的「第五次工業革命」。第2章【從未來金融與投資看經濟知識】則是利用最新資訊科技與區塊鏈技術的NFT、STO等新興金融商品。第3章【從未來金融與投資看經濟知識】談的是針對全球暖化造成的氣候與環境變化的主題如碳中和、綠氫、循環經濟等。第4章【從未來生活形態看經濟知識】是是新科技問世對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包含零工經濟、食品科技與教育科技、超在地化平台、液體消費、垂直式商務(vertical commerce)等顛覆傳統的商業模式。

你可以學到:
▶▶自駕車是怎麼做到的?
自駕車藉助各種精密的駕駛輔助裝置,例如光學攝影機、雷達、全球定位系統等決定車子往哪個方向走、該走多快。

▶▶ ChatGPT為什麼能像人一樣回答問題?
ChatGPT事先學習龐大的文字資料,能自然地以文字回覆人類提出的問題,寫出各種內容。舉例來說,當你輸入「冬天天氣」的時候,ChatGPT可能會用「很冷」接話,這就是利用同一句話裡面,單字之間的相互關聯性。

▶▶為什麼馬斯克、貝佐斯等科技巨頭進軍太空探索?
除了太空觀光、移民火星之外,太空還有無限商機,包含探測月球上的稀有資源,建置太空網路、利用太空的無重力特性從事先進技術研發等。

▶▶DAO是什麼?和傳統組織有什麼不一樣?
DAO(decent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去中心化自治組織)不像中央銀行有一個特定的主體發行貨幣,DAO是由個人利用區塊鏈訂出規則進行決策,只要使用者購買代幣(token),就能以民主程序直接參與決策,資訊公開透明。

▶▶零碳排是怎麼做到的?
零碳排是將個人、企業等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再次吸收,使實質二氧化碳排放量為零。各國政府紛紛政府制訂法令,讓業者依照碳排放量購買「碳權」(把碳排放量換算成金錢,在市場上進行交易),購買碳權的錢可用來造林減碳。

……還有許多熱門關鍵詞,展卷即知!

◎本書特色
1. 韓國暢銷作家解析熱門科技趨勢用語
科技趨勢專家用平易近人的故事及歐美、韓國科技巨頭案例,解析常見科技用語,幫助非科技背景的讀者掌握最新科技帶來的影響,及早因應。

2. 精選49個媒體最常見、讀者最想知道的關鍵詞
ChatGPT、量子電腦、碳中和……等目前商業應用面廣的科技╱新經濟用語,有名詞解析、簡史、最新研究數據圖表、發展現狀以及未來展望,內容豐富且即時,是務實好用的辭典型工具書。

3. 大眾、商務人士、投資人都適讀,提升商業嗅覺
本書包含了數位科技時代的必備知識,無論是對新知好奇的一般大眾、需應用科技知識的商務人士、想理解產業趨勢的管理者以及投資人,都能掌握科技趨勢的脈動,提升判斷的精準度,進而在工作、生活、投資中獲益。

◎專業推薦
VK╱《VK科技閱讀時間》電子報作者、Podcast節目主持人
陳世杰╱永豐投信副總經理
施雅棠╱美股夢想家創辦人

作者簡介

姓名:金敏九김민구
知名經濟專家、暢銷作家
任職於《每日經濟新聞》,負責撰寫產業部、房地產部、流通經濟部、海外業務組、國際部等經濟新聞報導,並擔任Edaily全球市場部負責人,診斷全球經濟動向。曾在KBS、YTN、佛教電台等多家電台評析全球經濟議題,並為《韓國先驅報》、《CNBC ASIA》和外國顧問公司撰稿。著有暢銷逾15年、50萬冊的《經濟常識詞典》等商業相關作品。

姓名:陳柏蓁
交通大學管科所畢業,曾旅居韓國、任職國科會科技智庫的研究員、韓商在台辦事處總經理特助,現為科技媒體資深韓文編譯,譯有《半導體投資大戰》、《2030科技趨勢全解讀》、《一本書讀懂利率》等書。

看懂關鍵詞,掌握科技勢
陳世杰(永豐投信副總經理)

AI人工智慧雖然已被討論多年,實際上比較像是我們在茶餘飯後閒聊的科幻故事 ;直到這兩年ChatGPT在網路迅速引爆熱議,不得不承認,網路流傳名句「AI不見得取代人類,但不懂AI的人會被取代」幾乎已快成了定律。
科技已經悄悄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商業模式和社會結構。從人工智慧到區塊鏈、生物技術到量子計算,各種新興技術不斷湧現,推動著社會的進步和變革。然而,這些科技背後的專業術語和關鍵詞往往令人眼花撩亂,難以捉摸。因此,本書精心挑選了各個領域的關鍵詞,深入淺出解釋每個詞彙的含義、發展歷程以及應用場景,讓讀者不僅可以迅速理解當前科技的發展動態,甚至還可以預視未來科技發展的趨勢。
例如,談論到人工智慧時,作者不僅僅提到機器學習和生成式AI,還包括了自動駕駛、機器人、智慧工廠等各個方面的技術和應用;而區塊鏈則不僅僅是一種分散式帳本技術,還可以應用於金融、供應鏈管理、智能合約等眾多領域。本書通過對這些關鍵詞的詳細解說,幫助讀者全面了解科技的本質和應用。
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全面性,更在於它的易讀性和實用性。無論你是一個對科技充滿好奇心的普通讀者,還是一個希望在科技領域掌握先機的先行者,這本書都能滿足你的需求。它不僅是一本供你閱讀的書籍,更是一本可以不斷翻閱、學習的工具書。
在這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保持對科技的敏感性和好奇心,不斷學習和探索。我相信,《一本書讀懂科技趨勢關鍵詞》將成為你的得力助手,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應對這個科技時代的挑戰,同時抓住其中的機遇。讓我們一起開啟這段奇妙的科技之旅吧!

目次

推薦序∣看懂關鍵詞,掌握科技勢╱陳世杰
前言∣邁向新時代的必備知識

第一章 從未來商業模式看經濟知識
01人口高齡化時代,雙贏合作的替代方案:機器人、協作機器人
02 從駕駛過程獲得解放:自動駕駛、自動航行
03 從首爾到釜山不用30分鐘:超級高鐵
04 回歸人類生活的人工智慧:ChatGPT
05 使用者對資訊的擁有與分享:Web 3.0
06 太空網路時代來臨:6G
07 電池是所有物品的原動力:物聯電池
08 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製造創新的關鍵:智慧工廠
09 全球主導權之爭:量子電腦
10 連結一切的先進科技:第四次工業革命
11 虛擬與現實共存:元宇宙、元宇宙經濟學
12 不分時間、場所與存取裝置,隨心所欲地使用:雲端運算
13 從單純對機器說話變成與機器聊天:語音辨識
14 開拓無疆界、無主人的太空領土:太空探索
15 思考能力已如同人類水準:超大型AI、機器學習
16 現實與空間的無限擴張:VR、AR、MR、XR

第二章 從未來金融與投資看經濟知識
17 科技愈發達,人類愈貪婪:賭場資本主義
18 危機背後隱藏更大的危機:蟑螂理論
19 乾毛巾也得再擰一次:數豆子的人
20 投資也要跟玩遊戲一樣快樂:遊戲化(讓投資成為遊戲)
21 以精心製作的多媒體內容集名與利於一身:創作者經濟
22 邊玩邊運動,在歡笑與汗水中賺錢:P2E vs. M2E vs. F2E
23 往更水平、更民主的方向發展: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
24 房地產買賣也進入不接觸時代:房地產科技
25 小額、簡單、更安全的投資:STO(證券型代幣發行)
26 既保值又無法被取代的代幣:NFT
27 方向雖然正確,但發展性不明確:加密貨幣
28 環環相扣的資訊鎖鏈,安全共享:區塊鏈

第三章 從未來氣候與環境看經濟知識
29 永續的經濟活動:循環經濟
30 為人類設想的技術:人類安全
31 溫室效應的真兇,減碳吧:碳中和
32 守護地球的能源替代方案:綠氫
33 金融機構關心天氣的理由:氣候情境分析(CSA)
34 企業不再唯利是圖,也重視共存與共榮:ESG
35 只有外表環保?:漂綠
36 用穀物製造航空燃油的時代:永續航空燃料(SAF)
37 內行人才懂的市場,有無限商機:廢電池回收再利用
38 千年不化的塑膠滾一邊去:可分解塑膠

第四章 從未來生活形態看經濟知識
39 當科技遇上食物,更豐盛的食物:食品科技
40 是財富自由,還是不穩定的未來?:零工經濟
41 共享的價值高於擁有:二次消費者
42 在地化的服務登場:超在地平台
43 持續打動消費者的心:液體消費與固體消費
44 瞄準特定客群的行銷策略:垂直式商務
45 跳脫平均的陷阱:厚尾風險
46 氣候變遷改變房地產風水:氣候高檔化
47 少量多樣生產時代的最佳解:CMO v.s CDMO
48 人生八十才開始:八旬銀髮族
49 低生育率、低成長時代的可靠救兵:嬰兒潮購物者

書摘/試閱

【摘錄1】第2章_從駕駛過程獲得解放:自動駕駛、自動航行
• 1925年美國的「美國奇蹟」,自駕車的濫觴
• 2000年代Google等科技大廠參戰,開啟「自駕車的春秋戰國時代」
• 1993年高麗大學教授韓敏洪研究團隊發表韓國第一台自駕車
• 2030年全球自駕車市場規模將達1兆8,080億美元
• 自駕船市場規模逾2,541億美元,成為「企業搶進」的新領域

大家是否想像過這個場景?有一台汽車奔馳在道路上,雖然駕駛座上空無一人,車上的乘客依然安心地滑手機或打盹。光用想的就覺得很危險吧!不過現在,距離汽車不用靠人來駕駛,也能自己看路行駛的夢想實現已經愈來愈近。
【自駕車時代揭開序幕】
「自動駕駛汽車」也簡稱「自駕車」,自駕車的時代已經來臨。自駕車是指無須駕駛人操作,就能自主行進的汽車,英文可表示為self-driving car、autonomous car、driver-less car等。
自駕車能在無人操作之下自動行駛,必須藉助各種精密的駕駛輔助裝置,例如:類似數位相機,但是利用光線運作的光學攝影機(optical camera)、利用電波偵測外在物體距離的雷達(radar)、利用雷射光辨別物體的光達(lidar)、利用超音波感測器的聲納(sonar)、利用衛星的全球定位系統(GPS)、測量行駛距離的裝置、偵測車輛位置與方向的慣性測量裝置、偵測到突發狀況便能緊急煞車的防撞系統……等。裝配在車上的高性能電腦利用這些裝置獲得各種資訊,決定車子往哪個方向走、該走多快。換句話說,自駕車利用這些資訊決定行駛方向、改變速度、往前行進。
除了安裝在車上的各種先進科技,物聯網(IoT,internet of things)對自駕車也是一大幫助。因為自駕車除了與道路交通系統連線之外,如果與其他車輛也有網路連線,就能在道路上更安全地行駛。
【自駕車市場規模上看2,400兆韓元 】
自駕車成為全球汽車業界談論未來時的話題焦點,市場規模究竟有多大呢?依照市調機構Precedence Research的資料,2020年全球自駕車市場規模為71億美元(約合新台幣2,168億元),預估能以年平均成長率41%成長,2030年達到1兆8,08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55兆元),是規模接近2,400兆韓元的龐大市場。由於自駕車的商機無限,除了汽車業者之外,生產各種電動車零組件的業者也對搶攻市場摩拳擦掌。
現代汽車集團(Hyundai Motor Group)與Kakao Mobility等韓國汽車業者、科技公司,為了分食規模上看2,400兆韓元的全球自駕車市場,積極採取行動。2023年現代汽車集團宣布,正在研發以無人自駕車為基礎的機器人計程車,期望讓這項載客服務進入商用階段。現代汽車(Hyundai Motor)則與現代Mobis(Hyundai Mobis)、KT電信(KT)、Kakao Mobility等業者合作,宣布成立「韓國自動駕駛產業協會」(KAAMI,Korea Association of Autonomous Mobility Industry),期望提高韓國自動駕駛產業的競爭力。
除此之外,自駕公車實際在韓國市區街頭上路,也讓韓國民眾的眼睛為之一亮。首爾市政府在清溪廣場至世運商店街一代規畫出一條循環路線,試辦以自駕公車載客。車輛是由42dot製造的八人座小型自駕巴士,在總長為3.4公里的區間繞行,發車間隔為20分鐘。
【距離完全自駕車商用仍有漫漫長路】
雖然各國汽車大廠與汽車零組件業者積極搶進自駕車市場,但若真要進入名符其實的完全自動駕駛時代,開發輔助技術之路還很漫長。
自駕車的技術水準從0到5,可分為六個階段。Level 0是完全沒有自動駕駛功能,必須由駕駛人握住方向盤操控車輛;Level 5無須駕駛人坐在車內,車輛就能自動行駛,也就是字面上的「全自動」階段。既然如此,連同韓國在內,世界各國汽車業者目前開發出的自駕車屬於哪個階段呢?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SAR,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認為,目前的車輛能自動維持車道間距,屬於Level 2的自駕水準,這個階段已經完全商用,業界正加緊腳步欲使Level 3的技術商用。現代汽車已開發出HDP自駕技術(highway driving pilot),賓士、本田汽車、富豪汽車(Volvo)等業者也已經有進入Level 3商用階段的車款。
自駕車技術要脫離Level 3或Level 4進入到Level 5,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首先,必須消除人類對自動駕駛技術的不信任感,因為自駕車與其他車輛發生追撞的交通事故目前還時有所聞。此外,若由技術已達Level 5的完全自駕車肇事,車上沒有應該負責任的駕駛人,勢必會有爭議。如果把完全自駕車引起的肇事責任歸咎給汽車業者,相信汽車業者絕對不願意再推出自駕車。因此,必須要能解決受害者的賠償問題,自動駕駛技術也必須更精進,自駕車的出現才能為消費者與汽車業者帶來雙贏。
將來若技術達到Level 5的自駕車上市,駕駛人就算沒有駕照也能開車,如此一來,年輕人或高齡者也可能購車。自駕車的銷售量增加,可為汽車業者帶來更高的營收與利潤。

【摘錄2】第4章_回歸人類生活的人工智慧:ChatGPT
• ChatGPT上市五天突破百萬會員,兩個月達到一億會員
• OpenAI開發的AI模型「GPT-3.5」成為語言技術的基礎
• 利用詞彙之間的關係,具備與人類自然對話的能力
• 若誤用錯誤資訊,會有捏造事實的「幻覺」問題
• 未來25年內AI能處理人類80%的事情,但無須太過恐慌

最近有一個主題在全世界受到非常熱烈討論,就是ChatGPT。ChatGPT是英文「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的縮寫。
美國人工智慧業者OpenAI在2022年11月30日推出名為ChatGPT的技術之後,短短五個月內,隨即吸引到超過一百萬名使用者註冊為會員。與同樣都是取得一百萬名會員的業者相比,串流媒體業者網飛(Neflix)耗費三年又六個月,社交媒體業者Facebook花了大約十個月,Instagram是兩個半月,相形之下,OpenAI的績效簡直無與倫比。不僅如此,2023年1月,也就是ChatGPT上市大約兩個月時,會員數已經突破一億,刷新了世界紀錄。先前成長速度最快的是社交媒體TikTok,費時九個月才募集到一億名會員,ChatGPT在全世界受關注的程度可想而知。
ChatGPT的魅力在哪兒,為何能像TikTok一樣這麼有人氣?ChatGPT在一般人工智慧裡加入了聊天功能,能與人類自然對話(文字對話),如同專門負責對話的AI機器人(聊天機器人)。
ChatGPT是OpenAI運用大型AI模型「GPT-3.5」語言技術開發的產物,能對詞彙結構做數學分析,透過事先學習(pre-trained)具備生成對話(chat generative)的功能。下面做進一步說明。
所謂的「生成式」(generative),意指可以產生(生成)文字(text)的能力。「事先學習」(pre-trained)則是讓ChatGPT事先學習龐大的文字資料(a large corpus of text data),以具備與人類對話(chat)的能力。因此,ChatGPT能自然地以文字回覆人類提出的問題,寫出各種內容。
【AI與ChatGPT的差異】
我想用一個問題考考各位,一般AI與ChatGPT有什麼差異?
一般AI是使用者輸入資料之後,針對資料進行分析,產生使用者期望的客製化內容。ChatGPT則是利用已經輸入的資料,經由AI與人類直接進行文字溝通。換句話說,ChatGPT利用AI自主學習的內容(演算法),一邊與人類對話,一邊產生人類期望的內容。ChatGPT能產生的內容除了文字之外,也能是圖片、影像、程式編碼等類型,甚至能寫出一篇完整的新聞報導。
ChatGPT能像這樣發揮差異化的能力,主要是因為有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演算法——大型語言模型(LLM,large language model),才能運用已經學習的知識產生文字與圖形。換句話說,ChatGPT運用大型語言模型分析人類的文字,再以文字回答進行對話,同時也預測人類可能提出的問題,對此提供答案。舉例來說,當使用者輸入「冬天天氣」的時候,ChatGPT可能會用「很冷」接話,這就是利用同一句話裡面,單字之間的相互關聯性。
如同前面所述,ChatGPT利用文句裡的單字順序、關聯性來學習,再藉由龐大的資料庫反覆加強練習,並且在對話過程修正有問題的部分,引導出更精準的對話。這種透過與人類對話來修正模型的過程稱為「人類反饋的強化學習」(RLHF,reinforcement learning from human feedback)。
由於ChatGPT運用AI的龐大資料直接與人類文字對話,產出人類想要的圖片,使AI比以前更接近人類的感性。談到這裡我想起歷史上轟動一時的圍棋競賽,結局是電腦打敗人腦。2016年Google的子公司「DeepMind」推出AI圍棋程式AlphaGo,韓國棋王李世乭(Lee Sedol)在與AlphaGo的對弈之中落敗。
【山姆.阿特曼帶領的「OpenAI」大放異彩】
OpenAI除了ChatGPT之外,也曾推出AI語言模型「GPT-3」、可把文字轉換為圖形的「DALLE 2」、多國語音辨識系統「Whisper」等,是AI技術的研究機構。ChatGPT則是OpenAI將GPT-3進階發展的產物。
OpenAI創立於2015年12月10日,總部位在美國舊金山,網羅了世界頂尖的科學家與企業家,執行長由山姆.阿特曼(Sam Altman)擔任。阿特曼與AI科學家伊爾亞‧蘇茨克維(Ilya Sutskever)、OpenAI總裁格雷格‧布羅克曼(Greg Brockman)、電腦科學家沃伊切赫‧薩倫巴(Wojciech Zaremba)、特斯拉執行長伊隆‧馬斯克、AI科學家約翰‧舒爾曼(John Schulman)、電腦科學家安德烈‧卡帕斯(Andrej Karpathy)是七位共同創辦人。但2018年馬斯克告別OpenAI,專注於發展自駕車的AI。
2023年4月(撰寫本書此刻)OpenAI由總裁格雷格‧布羅克曼、執行長山姆.阿特曼及技術長(CTO)米拉‧穆拉蒂(Mira Murati)一起營運公司。微軟(Microsoft)了解AI的重要性,2019年對OpenAI投資10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3,071億元),2023年又追加投資100億美元,總共取得49%的股份,成為OpenAI的大股東。
【ChatGPT獲得爆炸性人氣的背景】
這股由ChatGPT帶動的旋風,加深各界對AI的關注。但嚴格說來,在ChatGPT成為熱門話題之前,AI早已深入人類的日常生活。以智慧型手機為例,上面的指紋辨識與人臉辨識功能就是運用AI。智慧型手機因為搭載了「生物辨識」的AI技術,所以能比對使用者的指紋或臉部影像,判斷是否解除鎖定。
ChatGPT在產業界也蔚為風潮。ChatGPT除了與人類進行文字對話之外,舉凡翻譯、寫論文、作詞與作曲等,先前被認為是人類固有領域的範圍,ChatGPT的應用也無所不在。業界甚至認為,2030年就會有利用ChatGPT等AI技術製播(劇情與影像)的賣座鉅片。除此之外,AI技術在醫藥品設計、材料工程、半導體設計、資料生成等領域的應用也值得期待。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表示,ChatGPT是1980年繪圖使用者介面(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問世以來,最重要的創新技術,未來AI會改變所有產業,對人類的工作、溝通、旅遊、教育、健康等所有領域帶來改變。
【ChatGPT的限制與爭議】
雖說ChatGPT對未來會造成許多改變,但ChatGPT並非萬能,不可能每次都對人類的提問給出最正確的答案,有時也可能發生系統故障。目前大家知道的ChatGPT只學習到2021年底收集的資料,缺乏2022年以後的最新資訊。未來ChatGPT應該有辦法克服這個問題,提升對話能力。
再來是有關智慧財產權的部分,ChatGPT侵害智慧財產權的爭議也不容忽視。因為ChatGPT是拿已經產出的各種內容作為學習材料,依照使用者的要求提供結果,一不小心就容易引起法律或倫理問題。
除此之外,由於ChatGPT並非使用最新資訊產生使用者需求的內容,過時資訊會造成ChatGPT發生AI「幻覺」(hallucination),提供錯誤或捏造的回答,這點也是ChatGPT必須留意的部分。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331
庫存 > 1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