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結合歷史、科學、宗教、文學、體育的旅行筆記
跨越冰原,探訪古城,一書在手,遨遊人類文明
◎從南極到南美,穿梭絲路探祕,見證歷史與自然的壯闊交融
◎跑於異國街頭,感受文化碰撞,體會地理與歷史的精彩融合
◎從昆侖到羅馬,追尋文明的足跡,揭祕古今文化交織的故事
【多角度的文化探索】
不僅是一本書,更是一趟穿越歐亞大陸的歷史與當代文化的旅程。作者透過四個獨特的系列──「南方有昆侖」、「絲路行」、「平路易行」和「跑步」,將讀者帶入一個跨越科學、宗教、文學、藝術與體育的全面體驗。此書不僅令人回味無窮的旅行記憶,同時也是對人類歷史與當代社會問題的深入剖析。
▎南方有昆侖──冒險與發現
「南方有昆侖」以南極洲作為開篇,透過對這片神祕大陸的描繪,引出對地球最南端的自然美景和極端氣候的探索。隨後,作者將視角轉向南美洲,描述他與阿根廷、巴西等國的初次邂逅,透過足球與舞蹈的魅力,探索這些國家豐富的文化底蘊和社會現象。
▎絲路行──歷史的回音
「絲路行」中,作者追溯了絲綢之路的歷史脈絡,從古代商隊的驛站到現代的文化交流,闡述了這條古老交通路線對人類文明的影響。透過訪問古都長安的碑林、探索沿途的自然美景和民族風情,讀者可以感受到歷史與現實的交織。
▎平路易行──文化的融合
「平路易行」探索了亞平寧半島的豐富歷史和現代發展。從羅馬的古老遺址到佛羅倫斯的藝術寶藏,作者不僅講述了這些城市的歷史故事,也揭示了它們在全球文化中的獨特地位。透過對比薩斜塔和威尼斯的孤島生活等豐富細節的描述,呈現了一個多元和融合的文化景觀。
▎跑步──個人的探索與發現
「跑步」則是一種個人視角的探索。作者透過在不同地域的跑步經歷,反映了他對自身和周遭環境的感悟。無論是在繁華街頭還是靜謐小徑,每一次的跑步都是對生活哲學的省思和對自然美的頌歌。
【一部人類的極簡史】
超越了傳統旅行記的範疇,以作者的親歷者視角,結合超前的思維和深邃的思考,挑戰一味的空間敘事。本書不僅是對一個地區的地理描述,透過深入的文化解析和生動的文學筆觸,將讀者帶入一個全方位的知識探索旅程。此書是對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的一次精彩解讀,對現代社會的有力評述。
本書特色:作者透過精彩的旅行敘述和深入的文化分析,展現了其對歐亞大陸重要人物和事件的獨到見解。從南極到南美,再穿越絲路至亞平寧半島,作者不僅提供了生動的旅遊攻略,也以其豐富的親歷者視角和前瞻性思維,探討了當代社會的熱門問題。文筆觸及時代脈動,帶有強烈的生活氣息和畫面感,使讀者彷彿身臨其境。
跨越冰原,探訪古城,一書在手,遨遊人類文明
◎從南極到南美,穿梭絲路探祕,見證歷史與自然的壯闊交融
◎跑於異國街頭,感受文化碰撞,體會地理與歷史的精彩融合
◎從昆侖到羅馬,追尋文明的足跡,揭祕古今文化交織的故事
【多角度的文化探索】
不僅是一本書,更是一趟穿越歐亞大陸的歷史與當代文化的旅程。作者透過四個獨特的系列──「南方有昆侖」、「絲路行」、「平路易行」和「跑步」,將讀者帶入一個跨越科學、宗教、文學、藝術與體育的全面體驗。此書不僅令人回味無窮的旅行記憶,同時也是對人類歷史與當代社會問題的深入剖析。
▎南方有昆侖──冒險與發現
「南方有昆侖」以南極洲作為開篇,透過對這片神祕大陸的描繪,引出對地球最南端的自然美景和極端氣候的探索。隨後,作者將視角轉向南美洲,描述他與阿根廷、巴西等國的初次邂逅,透過足球與舞蹈的魅力,探索這些國家豐富的文化底蘊和社會現象。
▎絲路行──歷史的回音
「絲路行」中,作者追溯了絲綢之路的歷史脈絡,從古代商隊的驛站到現代的文化交流,闡述了這條古老交通路線對人類文明的影響。透過訪問古都長安的碑林、探索沿途的自然美景和民族風情,讀者可以感受到歷史與現實的交織。
▎平路易行──文化的融合
「平路易行」探索了亞平寧半島的豐富歷史和現代發展。從羅馬的古老遺址到佛羅倫斯的藝術寶藏,作者不僅講述了這些城市的歷史故事,也揭示了它們在全球文化中的獨特地位。透過對比薩斜塔和威尼斯的孤島生活等豐富細節的描述,呈現了一個多元和融合的文化景觀。
▎跑步──個人的探索與發現
「跑步」則是一種個人視角的探索。作者透過在不同地域的跑步經歷,反映了他對自身和周遭環境的感悟。無論是在繁華街頭還是靜謐小徑,每一次的跑步都是對生活哲學的省思和對自然美的頌歌。
【一部人類的極簡史】
超越了傳統旅行記的範疇,以作者的親歷者視角,結合超前的思維和深邃的思考,挑戰一味的空間敘事。本書不僅是對一個地區的地理描述,透過深入的文化解析和生動的文學筆觸,將讀者帶入一個全方位的知識探索旅程。此書是對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的一次精彩解讀,對現代社會的有力評述。
本書特色:作者透過精彩的旅行敘述和深入的文化分析,展現了其對歐亞大陸重要人物和事件的獨到見解。從南極到南美,再穿越絲路至亞平寧半島,作者不僅提供了生動的旅遊攻略,也以其豐富的親歷者視角和前瞻性思維,探討了當代社會的熱門問題。文筆觸及時代脈動,帶有強烈的生活氣息和畫面感,使讀者彷彿身臨其境。
作者簡介
張邁,華向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註冊會計師。管理碩士,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全球金融GFD學員。曾任職信託公司, 2019年作為金融界人士參加「南極論壇」。
序
出版寄語:行走的筆尖,躍動的思維
我沒有拖延症,但這篇文章卻拖了很久。緣由挺簡單的,無從下筆。
初識,張邁稍顯瘦弱的體型(在我眼裡,大部分人都是瘦的)和溫文爾雅的氣質,給我的印象更像是書生,流露著南方人的沉靜、細膩。但他深邃有神的雙眼,又彷彿提醒大家他是個有故事的人。慢慢地,了解到他愛旅遊,好像走過不少地方;他也愛跑步,還是發燒級的跑者……
忽然有一天,他邀我為他的文集寫篇寄語。鬼使神差,也許是酒精作怪,我竟答應了。拒絕朋友,的確是一件難事。
如前所說,接了工作卻無從下筆,認真看了書稿,有點後悔,人家隨便一說,我便當真了。一是自愧不如,不僅僅是走過的路,還有寫過的隨筆;二是看了已經完成的序,覺得真情實感都已經被大家抒發得淋漓盡致了,腦子一片空白。但既然答應了,還是要完成的,哪怕是一個字一個字地擠出來。
張邁的經歷讓我想起了搖滾天王崔健的那首〈假行僧〉,歌中唱道「我要從南走到北,我還要從白走到黑……」不知道張邁兄是不是當時聽了這首歌,熱血沸騰,開啟了人生之旅,不僅僅從南到北,也不僅僅從白到黑,而是跨越五大洲、橫穿四大洋。可喜的是,他並沒有如歌所唱「我要人們都看到我,但不知道我是誰」,他邊走邊寫,用雋永的文筆如實地記錄了一程又一程的山和水、人和物,文字誠實地表達出他的思考、他的情愫。文如其人,讀完所有文字,一個活生生的張邁就會出現在人們面前,讓大家了解他,不僅是他的成就,更是他堅毅、善良的特質和濃濃的家國情懷……正因為此,本書的每一篇隨筆都為張邁兄的旅程賦予了不一樣的意義和價值,不再是簡單的遊記,而是情感的足跡和思想的紀錄。旅程不再屬於他個人,伴隨的是行走的筆尖、躍動的思維!
僅此寄語,預祝張邁兄下一段旅程更美好!
劉震
我沒有拖延症,但這篇文章卻拖了很久。緣由挺簡單的,無從下筆。
初識,張邁稍顯瘦弱的體型(在我眼裡,大部分人都是瘦的)和溫文爾雅的氣質,給我的印象更像是書生,流露著南方人的沉靜、細膩。但他深邃有神的雙眼,又彷彿提醒大家他是個有故事的人。慢慢地,了解到他愛旅遊,好像走過不少地方;他也愛跑步,還是發燒級的跑者……
忽然有一天,他邀我為他的文集寫篇寄語。鬼使神差,也許是酒精作怪,我竟答應了。拒絕朋友,的確是一件難事。
如前所說,接了工作卻無從下筆,認真看了書稿,有點後悔,人家隨便一說,我便當真了。一是自愧不如,不僅僅是走過的路,還有寫過的隨筆;二是看了已經完成的序,覺得真情實感都已經被大家抒發得淋漓盡致了,腦子一片空白。但既然答應了,還是要完成的,哪怕是一個字一個字地擠出來。
張邁的經歷讓我想起了搖滾天王崔健的那首〈假行僧〉,歌中唱道「我要從南走到北,我還要從白走到黑……」不知道張邁兄是不是當時聽了這首歌,熱血沸騰,開啟了人生之旅,不僅僅從南到北,也不僅僅從白到黑,而是跨越五大洲、橫穿四大洋。可喜的是,他並沒有如歌所唱「我要人們都看到我,但不知道我是誰」,他邊走邊寫,用雋永的文筆如實地記錄了一程又一程的山和水、人和物,文字誠實地表達出他的思考、他的情愫。文如其人,讀完所有文字,一個活生生的張邁就會出現在人們面前,讓大家了解他,不僅是他的成就,更是他堅毅、善良的特質和濃濃的家國情懷……正因為此,本書的每一篇隨筆都為張邁兄的旅程賦予了不一樣的意義和價值,不再是簡單的遊記,而是情感的足跡和思想的紀錄。旅程不再屬於他個人,伴隨的是行走的筆尖、躍動的思維!
僅此寄語,預祝張邁兄下一段旅程更美好!
劉震
目次
出版寄語:行走的筆尖,躍動的思維
序一:思想的力量
序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序三:志之所趨,無遠弗屆
序四:南極行中的淨、靜、敬
序五:醒者無疆
序六:在路上
序七:天地之間的俯察與仰視
序八:生命在行走中記憶,記憶在律動中涅槃
序九:行世界
卷首語
南方有崑崙
絲路行
平路易行
跑步
跑步附錄:江湖行走
後記
序一:思想的力量
序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序三:志之所趨,無遠弗屆
序四:南極行中的淨、靜、敬
序五:醒者無疆
序六:在路上
序七:天地之間的俯察與仰視
序八:生命在行走中記憶,記憶在律動中涅槃
序九:行世界
卷首語
南方有崑崙
絲路行
平路易行
跑步
跑步附錄:江湖行走
後記
書摘/試閱
南方有崑崙
1 南極洲的布局
1984年10月8日,中國首支南極洲考察隊在青島成立。十月長假結束後的第一天,中國人的南極考察史剛剛迎來35週年。
篳路藍縷、櫛風沐雨的35年過去,當我們將目光轉向世界的最南方,在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的冰穹上,第三座中國南極科學考察站也已經屹立了整整10年。那裡高程4,087公尺,接近中華龍脈萬山之祖崑崙山山口的高度,她的名字也叫「崑崙」!
2005年1月18日,中國第21次南極考察隊從陸路實現了人類首次登頂冰穹A,而後中國又率先完成了對中山站與冰穹A之間格羅夫山區的考察,最終因此贏得國際南極事務委員會的同意,在冰穹A建立考察站。冰穹A是南極冰蓋的制高點,可以說是南極冰山之祖龍,中國由此確立了在南極考察方面鼎足而三的國際領先地位,其功勛足以照亮這片人類最後的淨土。
南極洲又稱「第七大陸」,面積約1,400萬平方公里,對於美國、歐洲和中國來說,都是1.5倍左右本域的面積,已經是世界最大的科學試驗場和競賽場。1956年,美國在地球自轉軸的南極點上建了阿蒙森-史考特南極站,雄霸地球一極;蘇聯緊跟著於1957年在南極磁點建了東方站(Vostok Station,現在屬於俄羅斯)……相隔將近半個世紀的崑崙站,終於使拚命追趕的中國人繼太空競賽之後再度在地球準太空的南極進入優等生俱樂部,而崑崙站鼎更是以大國重器的姿態無聲地宣告中華龍脈延伸至冰穹A。
「準太空」這個詞是在2018年10月29日南極論壇組委會舉辦的第二次相聚雪龍號連線南極站的活動中,聽中國極地中心主任、首席科學家楊惠根博士介紹崑崙站的情況時首次耳聞,而後在第三次南極論壇的行前會上於南極論壇副祕書長、南極會副會長葉公偉先生的發言中再次聽到。楊博士向我們這些2018年的新晉極友說明了崑崙站的策略意義。
首先說明流體力學中的邊界層概念,邊界層是高雷諾數繞流中緊貼物面的黏性力不可忽略的流動薄層,又稱流動邊界層、附面層。邊界層內速度的法向垂直表面的方向梯度很大,即使流體黏度不大,如空氣、水等,黏性力相對於慣性力仍然很大,發揮著顯著作用,因而屬黏性流動。而在邊界層外,速度梯度很小,黏性力可以忽略,流動可視為無黏或理想流動。
然後我們被告知北京、上海的邊界層約為1,000公尺,而崑崙站上方的邊界層僅為13.95公尺,在崑崙站建天文望遠鏡很容易脫離邊界層的影響,可以基本不受體積限制地造出與哈伯望遠鏡功能近似的科學儀器,維護成本大大降低,硬體改進更新更是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崑崙站目前測到的最低溫是零下84℃,在幾近無水的低溫空氣中,灰塵都凝成金剛石般的冰晶,對於可見光和無線電,崑崙站探測宇宙的窗口是全部打開的,這裡也是地表最強的探知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窗口。楊博士認為在南極科學考察領域,最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獎的是天文學方面的研究。
翻開南極地圖,最南處是以最先到達南極的兩名人類先驅的名字命名的美國阿蒙森-史考特站,她的東北面是中國的崑崙站,東南面是俄羅斯的東方站。鐵三角之外是一圈圈星羅棋布的一百多個科學考察站,東方站離崑崙站更近一些,有冰上跑道,崑崙站至中山站的跑道建好之前,中國人得與俄羅斯商量借他們的跑道降落。
長假期間,看了長達30集的紀錄片《中國南極記憶》,對南極科學考察的全貌有了基本的了解。1984年中國成為《南極條約》的締約國,由於還沒建科學考察站,無協商國地位,南極條約協商國會議表決之前,代表被請出去喝咖啡,首任南極科學考察隊隊長郭琨先生言及此事,老淚縱橫。他受命三個月內建成長城站,電影中出現了1980年代風靡神州的五條彈簧拉力器,科學考察隊員用來在向陽紅10號的甲板上鍛鍊身體,防止因體力衰退而倒下……科學考察船配備56式步槍,以防印尼海域不知深淺的海盜摸上船……中國人克服困難的本事和苦中作樂的精神真讓人感動萬分,亦鑒於此,每每完成西方人眼中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屢屢彎道超車。
1989年2月,中國科學考察隊員在極地號破冰船撞出洞被冰崩所困的絕境下建成南極中山站,確保了南極圈內有站而鞏固了在南極科學考察中的國際地位。正是有靠印度洋的中山站作為基礎,才有條件在更縱深的東南極洲內陸建設南方之崑崙。2014年2月中國又建成南極泰山站,而第五個南極科學考察站羅斯海新站也已於2018年2月在恩克斯堡島奠基,這個站預計要4年後建成,將會是中國「功能完整、裝置先進、低碳環保、安全可靠、國際領先、人文創新」的現代化南極考察站。
回顧走過國家發展一半歷程的南極科學考察,算是對即將成行的南極論壇2019南極低碳行活動的一次預習。在啟動儀式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組織主席章新勝先生認為,這次論壇的參與者包括科學家、藝術家、企業家等各方面的人物,他們既可影響政府官員,又可影響普通百姓……有人做了幾十年關於南極的研究,但是總是將其定義在科學層面、環境層面,從未進入過思想層面、社會層面。倘若注入思想與價值觀,影響力將波及所有人。
去過三次南極的葉公偉先生在行前會上表示:「南極論壇的目的是打造一個非政府論壇品牌,建立一個獨特的影響力平臺,以共同價值觀為核心逐步形成一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小命運共同體……」南極論壇執行祕書長蔡育天先生代表主辦方呼籲:「南極之行,能體會到生命的價值所在。當你駛向世界的邊緣的時候,你也在深入心靈的中心。」──這已經是詩一般的語言,當我們越過赤道,飛過南半球西風帶,到達世界盡頭,跨過魔鬼海峽,登上南極半島,憑欄長城,眺望最南的南方,那裡還有一個巍巍崑崙,竟然是我們心靈的中心!
南方有崑崙,是多麼剛硬又浪漫的事!
1 南極洲的布局
1984年10月8日,中國首支南極洲考察隊在青島成立。十月長假結束後的第一天,中國人的南極考察史剛剛迎來35週年。
篳路藍縷、櫛風沐雨的35年過去,當我們將目光轉向世界的最南方,在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的冰穹上,第三座中國南極科學考察站也已經屹立了整整10年。那裡高程4,087公尺,接近中華龍脈萬山之祖崑崙山山口的高度,她的名字也叫「崑崙」!
2005年1月18日,中國第21次南極考察隊從陸路實現了人類首次登頂冰穹A,而後中國又率先完成了對中山站與冰穹A之間格羅夫山區的考察,最終因此贏得國際南極事務委員會的同意,在冰穹A建立考察站。冰穹A是南極冰蓋的制高點,可以說是南極冰山之祖龍,中國由此確立了在南極考察方面鼎足而三的國際領先地位,其功勛足以照亮這片人類最後的淨土。
南極洲又稱「第七大陸」,面積約1,400萬平方公里,對於美國、歐洲和中國來說,都是1.5倍左右本域的面積,已經是世界最大的科學試驗場和競賽場。1956年,美國在地球自轉軸的南極點上建了阿蒙森-史考特南極站,雄霸地球一極;蘇聯緊跟著於1957年在南極磁點建了東方站(Vostok Station,現在屬於俄羅斯)……相隔將近半個世紀的崑崙站,終於使拚命追趕的中國人繼太空競賽之後再度在地球準太空的南極進入優等生俱樂部,而崑崙站鼎更是以大國重器的姿態無聲地宣告中華龍脈延伸至冰穹A。
「準太空」這個詞是在2018年10月29日南極論壇組委會舉辦的第二次相聚雪龍號連線南極站的活動中,聽中國極地中心主任、首席科學家楊惠根博士介紹崑崙站的情況時首次耳聞,而後在第三次南極論壇的行前會上於南極論壇副祕書長、南極會副會長葉公偉先生的發言中再次聽到。楊博士向我們這些2018年的新晉極友說明了崑崙站的策略意義。
首先說明流體力學中的邊界層概念,邊界層是高雷諾數繞流中緊貼物面的黏性力不可忽略的流動薄層,又稱流動邊界層、附面層。邊界層內速度的法向垂直表面的方向梯度很大,即使流體黏度不大,如空氣、水等,黏性力相對於慣性力仍然很大,發揮著顯著作用,因而屬黏性流動。而在邊界層外,速度梯度很小,黏性力可以忽略,流動可視為無黏或理想流動。
然後我們被告知北京、上海的邊界層約為1,000公尺,而崑崙站上方的邊界層僅為13.95公尺,在崑崙站建天文望遠鏡很容易脫離邊界層的影響,可以基本不受體積限制地造出與哈伯望遠鏡功能近似的科學儀器,維護成本大大降低,硬體改進更新更是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崑崙站目前測到的最低溫是零下84℃,在幾近無水的低溫空氣中,灰塵都凝成金剛石般的冰晶,對於可見光和無線電,崑崙站探測宇宙的窗口是全部打開的,這裡也是地表最強的探知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窗口。楊博士認為在南極科學考察領域,最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獎的是天文學方面的研究。
翻開南極地圖,最南處是以最先到達南極的兩名人類先驅的名字命名的美國阿蒙森-史考特站,她的東北面是中國的崑崙站,東南面是俄羅斯的東方站。鐵三角之外是一圈圈星羅棋布的一百多個科學考察站,東方站離崑崙站更近一些,有冰上跑道,崑崙站至中山站的跑道建好之前,中國人得與俄羅斯商量借他們的跑道降落。
長假期間,看了長達30集的紀錄片《中國南極記憶》,對南極科學考察的全貌有了基本的了解。1984年中國成為《南極條約》的締約國,由於還沒建科學考察站,無協商國地位,南極條約協商國會議表決之前,代表被請出去喝咖啡,首任南極科學考察隊隊長郭琨先生言及此事,老淚縱橫。他受命三個月內建成長城站,電影中出現了1980年代風靡神州的五條彈簧拉力器,科學考察隊員用來在向陽紅10號的甲板上鍛鍊身體,防止因體力衰退而倒下……科學考察船配備56式步槍,以防印尼海域不知深淺的海盜摸上船……中國人克服困難的本事和苦中作樂的精神真讓人感動萬分,亦鑒於此,每每完成西方人眼中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屢屢彎道超車。
1989年2月,中國科學考察隊員在極地號破冰船撞出洞被冰崩所困的絕境下建成南極中山站,確保了南極圈內有站而鞏固了在南極科學考察中的國際地位。正是有靠印度洋的中山站作為基礎,才有條件在更縱深的東南極洲內陸建設南方之崑崙。2014年2月中國又建成南極泰山站,而第五個南極科學考察站羅斯海新站也已於2018年2月在恩克斯堡島奠基,這個站預計要4年後建成,將會是中國「功能完整、裝置先進、低碳環保、安全可靠、國際領先、人文創新」的現代化南極考察站。
回顧走過國家發展一半歷程的南極科學考察,算是對即將成行的南極論壇2019南極低碳行活動的一次預習。在啟動儀式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組織主席章新勝先生認為,這次論壇的參與者包括科學家、藝術家、企業家等各方面的人物,他們既可影響政府官員,又可影響普通百姓……有人做了幾十年關於南極的研究,但是總是將其定義在科學層面、環境層面,從未進入過思想層面、社會層面。倘若注入思想與價值觀,影響力將波及所有人。
去過三次南極的葉公偉先生在行前會上表示:「南極論壇的目的是打造一個非政府論壇品牌,建立一個獨特的影響力平臺,以共同價值觀為核心逐步形成一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小命運共同體……」南極論壇執行祕書長蔡育天先生代表主辦方呼籲:「南極之行,能體會到生命的價值所在。當你駛向世界的邊緣的時候,你也在深入心靈的中心。」──這已經是詩一般的語言,當我們越過赤道,飛過南半球西風帶,到達世界盡頭,跨過魔鬼海峽,登上南極半島,憑欄長城,眺望最南的南方,那裡還有一個巍巍崑崙,竟然是我們心靈的中心!
南方有崑崙,是多麼剛硬又浪漫的事!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