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230)
電子書 (3)
政府出版品 (230)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199)
無法訂購商品 (34)
庫存狀況

有庫存 (178)
無庫存 (55)
商品定價

$199以下 (66)
$200~$399 (89)
$400~$599 (41)
$600~$799 (7)
$800以上 (30)
出版日期

2024年 (3)
2022~2023 (24)
2020~2021 (32)
2018~2019 (36)
2016~2017 (23)
2016年以前 (108)
裝訂方式

平裝 (159)
精裝 (35)
軟精 (31)
盒裝 (2)
適讀年齡

學齡前 (1)
小學低年級 (2)
小學 (2)
作者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53)
呂理政、郭碧娥、江明珊、許美雲、陳靜寬、許秀雲 (9)
賴永祥 (5)
呂理政 (3)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3)
江樹生-主編 (3)
石文誠-責任編輯;陳涵郁-執行編輯 (3)
謝仕淵 (3)
陳怡宏-編輯/導讀 (3)
陳靜寬 (3)
吳密察、井迎瑞 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編輯 (2)
江明珊 (2)
江樹生 (2)
羅欣怡 (2)
許瑞芳編劇.導演; 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演出.製作 (2)
陳涵郁 (2)
陳涵郁-主編 (2)
黃裕元 (2)
出版社/品牌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33)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233筆商品,8/12頁
Watch Taiwan觀.臺灣第52期(2022/1):好命這邊請
滿額折
作者:張淑卿-編輯顧問; 陳涵郁-主編  出版社: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出版日:2022/01/01 裝訂:平裝
渴望得知命運的謎底,是人類最終極的好奇心,在世界各地都發展出驚人多樣的占卜方法。〈東西方占卜觀察報告〉圖解東亞、臺灣與歐洲中各式占卜術數、工具的文化意涵,並驚奇地發現彼此在內涵上的諸多相似。臺灣人的一生很難不接觸算命,〈從出生算到往生:臺灣人的算命指南〉、〈卑南人的竹占〉、〈望聞問切手相館〉等篇,從命名、日常行事、姻緣、疾病、喪葬到徵詢未來,看臺灣人如何在新舊時代交替下趨吉避凶。儘管我們相信自由意志,卻也有更多深感無力的時候,〈命運────人性終極的試金石〉挑選5支命運為主題的電影,發現操控命運的想望,似乎都是徒勞。21世紀以「科學」、「理性」打造的社會,人們為什麼還是對神祕學如此著迷?關於世界末日的謠言,仍不時捲土重來,〈臺灣流行過的末日預言〉回溯1960年、1995潤八月、2012年馬雅末日等繪聲繪影末日傳言的源頭以及對臺灣社會的影響。現代化帶來的後果,製造了人心的失落與徬徨,〈當代臺灣算命的流行變化〉介紹臺灣從瘋改名到占星潮的流行轉變,比起預測未來的吉凶禍福,透過問卜獲得的關心與寬慰,可能還來得更重要一些。無論您將各式占卜術數視為未來行事的依靠,或只是生活中的小小消遣,都歡迎參閱本期「好命這邊請」。
定價:150 元, 優惠價:85 128
庫存 > 10
Watch Taiwan觀.臺灣第58期(2023/7):Hito 流行音樂
滿額折
作者:編輯顧問-黃裕元; 李文媛 主編-曾婉琳  出版社: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出版日:2023/07/01 裝訂:平裝
Hito 流行音樂 如果想找尋一種跨越世代、國界、種族與性別的共通語言,那應該非「流行音樂」莫屬了。有人拼湊音符,開始創作並歌唱;有人著迷物件,蒐集各式唱片;有人熱愛發明,讓音符乘著載體往前邁進;也有許多人,只是單純喜歡聽歌;所有人都能以自在的方式,與音樂相處。一首歌若能喚起不同世代的回憶,就讓音樂當一回嚮導,帶領我們回到最初的感動。
定價:150 元, 優惠價:85 128
庫存 > 10
Watch Taiwan觀.臺灣第45期(2020/04):住的所在
滿額折
作者:楊仙妃-責任編輯; 陳涵郁-執行編輯  出版社: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出版日:2020/04/01 裝訂:平裝
住屋,承載了人們的日常與希望,也是最熟悉且安心的所在。竹籠茨、三合院、透天厝到公寓,家屋的型態隨著時代、政策、經濟發展等大環境變化,但即使美式公寓逐漸取代傳統合院,我們仍然可以從外觀的陽台、頂樓加蓋、鐵窗、騎樓,到房舍內部的祖先牌位以及房間分配長幼次序,解讀出臺灣人與眾不同的空間利用方式。本期《觀‧臺灣》以7篇專文討論「住的所在」的變與不變,編輯團隊更嚴選3款時代風土住宅,邀您親臨鑑賞。精選文章如
定價:120 元, 優惠價:85 102
庫存 > 10
Watch Taiwan觀.臺灣第54期(2022/7):怪談
滿額折
作者:蘇峯楠-編輯顧問; 陳涵郁-主編  出版社: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出版日:2022/07/01 裝訂:平裝
封面故事各種未解的鬼魅、靈異、都市傳說……脫軌於日常規律的怪談,總是讓人背脊發涼、顫震內心。這些流傳已久的傳說奇聞,包含了土地記憶與歷史過往,有的蘊藏集體社會的規....
定價:150 元, 優惠價:85 128
庫存 > 10
霧社事件日文史料翻譯(上、下冊套書不分售)
滿額折
作者:春山明哲  出版社: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出版日:2010/10/01 裝訂:精裝
日本時代的抗日事件,除早期的漢人武裝抗日外,當屬原住民賽德克族於1930年所發動的霧社事件最廣為人知。本書收錄的是經過翻譯的霧社事件相關之日本軍方資料。這些軍方資料,包括:(1)臺灣軍司令部 編譯,《昭和五年臺灣蕃地 霧社事件史》;(2)臺灣軍參謀部編纂,《霧社事件陣中日誌 自昭和五年十月二十七日至同年十二月二日》;(3)陸軍大臣官房編纂,《霧社事件關係陸軍大臣官房書類綴》;(4)臺灣軍經理部編纂
定價:960 元, 優惠價:85 816
庫存:2
Watch Taiwan觀.臺灣第49期(2021/04):他們的人生主場
滿額折
作者:劉維瑛-編輯顧問; 陳涵郁-主編  出版社: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出版日:2021/04/01 裝訂:平裝
百年來,臺灣人從接受「體育」到「運動」的過程,張星賢、洪太山、吳阿民、紀政、林白菊、郭婞淳……在人生路途中,善用天賦、揮灑汗水,堅持、不認輸。當世界迎面而來,他們奮力讓比賽發光,也讓世界看見臺灣。「全世界的代表選手都聚集在此,我只要想到他們都是強者中的強者,不禁感嘆我竟然能來到這裡。」──第一位參加奧運的臺灣人:張星賢(1910-1989)「穿上繡上 KANO 字樣的選手服,這件參加正式比賽時的制
定價:120 元, 優惠價:85 102
庫存 > 10
Watch Taiwan觀.臺灣第50期(2021/07):過去整理術
滿額折
作者:陳涵郁-主編  出版社: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出版日:2021/07/01 裝訂:平裝
哲學家Paul Ricoeur曾說:「我們製作歷史、我們沉浸其間,我們也同樣是歷史的生成物。」邁入50期的《觀・臺灣》以「過去整理術」為題,介紹6種過去整理術、5部關於記憶的電影。首篇〈當臉書經營者面對爭議性歷史議題〉以「每刊必吵」的臺灣史爭議議題,理解不同版本的故事所為何來。臺灣史圈內熱議的話題,一般人其實無感,但可從身邊的地名、教科書的替換,〈政權更替如何影響地名的調整?〉、〈教科書中的臺灣史
定價:120 元, 優惠價:85 102
庫存 > 10
越洋民主呼聲:舊金山灣區台灣之音手稿解讀(三冊不分售)
滿額折
作者:黃介山-原著; 何義麟; 陳世宏; 楊允言-主編  出版社: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出版日:2020/10/01 裝訂:精裝
這套書是以1979年4月至1982年間黃介山先生廣播手稿編輯而成,這樣類自媒體的資料,竟能保留完整、而得以整理出版,實在是好奇者之福。戒嚴時期,世界各地的「台灣之音」,是海外臺灣人的故鄉訊息,也成為突破島內新聞封鎖的社群網絡媒體,透過人際網絡打破,也成為突破臺灣報禁、媒體操控的一股力量。由於用於播音,這批文稿以臺語撰寫、簡明扼要,經過當代臺語文的編譯,以及歷史學者的勘考,呈現當時臺美人的生活動態,
定價:1200 元, 優惠價:85 1020
庫存 > 10
算×命:歐洲與臺灣的占卜特展展覽專刊
滿額折
作者:朗宓榭; 烏爾里克路德維希; 祝平一; 張淑卿-專文撰寫  出版社: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出版日:2022/04/01 裝訂:平裝
★疫情下不必出國也能看到德國日耳曼國家博物館來臺展出之歐洲珍貴文物48件、精選收錄臺史博之占卜相關館藏文物83件、以及中央研究院之殷商甲骨、國立臺灣博物館之原住民占卜用具、府城算命巷百年老店啟明堂擇日館、白惠文姓名學等重要文物36件。★臺史博首次與歐洲聲譽卓著的國家級博物館進行跨國館際交流合作,歷時3年的展覽籌備時間,完整呈現特展「命與運」、「觀察與推算」、「神靈的預示」、「扭轉運勢」、「占卜的人們」、「占卜與遊戲」等6大單元展覽內容,主單元文案中、英、德文全文對照。★由3位東西方占卜研究權威學者及研究策展人共同撰寫專文,內容分別介紹東西方的預知法門、歐洲占卜簡史、以及展覽導讀等,全文中英對照。★獨家收錄幕後工作集錦及展場精彩照片19張,同場加映線上收聽詼諧逗趣的〈卜卦調〉及唸歌〈問卜〉,掃描QR code還可連結中研院網站觀看殷商甲骨文物之3D掃描模型。對於未來動向的預測,與命運本質的探索,從過去到現在,始終是不同文明社會感興趣的課題。不管是西方的歐洲、或東亞的臺灣,運用自然與超自然力量推算未來的方法—占卜,發展成為歐洲及臺灣的民俗文化。本書呈現「算×命:歐洲與臺灣的占卜特展」的精華內容,包含了歐洲與臺灣常民面對不可知、不確定的未來時,使用哪些方法與技術預測未來?又如何趨吉避凶?對於占卜與命運,占算者與問卜者是如何看待?藉由文物展現東西方占卜的文化觀與世界觀,邀請讀者思考占卜的文化意涵。
定價:360 元, 優惠價:85 306
庫存 > 10
OUR LAND OUR PEOPLE:THE STORY OF TAIWAN: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History
滿額折
作者:Chiang Ming-Shan; Chao Hsiao-Ching; Hsiao Hsuan-Chu 編輯  出版社: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出版日:2012/10/01 裝訂:平裝
This book focuses on the permanent exhibition of the museum, and also includes introductions to the park, buildings, theaters, and other facilities at this location. For the visitors that are at the m
定價:350 元, 優惠價:85 298
庫存:5
Watch Taiwan觀.臺灣第57期(2023/4):鐵道旅行
滿額折
作者:編輯顧問-張淑卿 主編-曾婉琳  出版社: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出版日:2023/04/01 裝訂:平裝
距離你上一次搭火車去旅行,是什麼時候?疫後新生的2023年,你是否也蠢蠢欲動,準備出遊了呢?假如,我們有機會搭上一輛歷史列車,回到日本時代,參加一趟十日鐵道之旅,依照官方發行的旅遊指南,在火車上享用美食,再探訪全臺昔日熱門景點。這樣一趟漫長又新奇的復古之旅,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吧?本期《觀.臺灣》化身歷史車掌,敬請各位旅客盡快入座,列車即將開動⋯⋯
旅行現在就出發
定價:150 元, 優惠價:85 127
庫存 > 10
看得見的臺灣史.人間篇:30件文物裡的人情與世事
滿額折
作者: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策劃; 石文誠-主編  出版社: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出版日:2023/09/07 裝訂:平裝
4大主題、30件珍貴文物看見臺灣史中的打拚、歡笑與血淚臺史博收藏與研究鉅獻:一場紙上特展,展出人間的故事有時,大時代的浪潮襲向每一個人;也有時,一個人可以開創一整個大時代。有時,人們會彼此對抗與仇視;有時,人們卻能互相理解與合作。《看得見的臺灣史》系列第3本「人間篇」,臺史博館員們再度聯手出擊,共同研究,以30件精選文物,探索臺灣史上的人物與人群,講述人們經歷的人情與世事──在二二八事件挺身而出、卻慘遭殺戮的陳澄波,死前想對家人說什麼?隻身來臺的「反共義士」們,心情真的如官方宣傳般,如此義無反顧嗎?打造「臺灣名產」的匠人與工人,以及第一代的「運動國手」,怎麼一起讓臺灣走向世界?十九世紀來臺的傳教師,和二十一世紀來台的外籍移工,各自又如何讓世界走向臺灣?又比如,原住民族的歷史,不論是被外人攻打和屠殺的故事中,還是與外界交易與交流的過程,也都具體呈現在各個文物當中。讓我們跟著文物,一起探索臺灣史上的人物與人群,如何面對時代,抵抗時代,創造時代。
定價:490 元, 優惠價:85 417
庫存 > 10
歷史臺灣: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刊-第20期(109/11)
滿額折
作者: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編輯小組  出版社: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出版日:2020/11/20 裝訂:平裝
2020年 11月 文物保存維護與檢測專題 專題論文 西螺福興宮「好義從風」匾修護研究/吳盈君、葉昭旻文物科學檢測在門神修護中的實踐:以臺南興濟宮三十六官將門神為例/李志上、余念祖壓克力繪畫:敏感表面清潔處理的回顧與探討/陳雯婷從乳劑發展類型與特性初探臺灣早期攝影材質的歷史與保存議題/張後妤 短論與書評 政略婚家族史的多元交織:重讀《流轉家族:泰雅公主媽媽、日本警察爸爸和我的故事》/藍暄侑從博物館經營談未成年人文化近用之可能法律議題/陳宏志走進博物館認識獨立活動:首爾歷史散步/王亭涵
定價:280 元, 優惠價:85 238
庫存 > 10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管理與保存維護手冊
滿額折
作者:許美雲; 葉前錦; 黃瀞慧; 丘世馨; 黃茂榮  出版社: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出版日:2011/10/01 裝訂:精裝
本書介紹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的典藏管理與保存維護工作流程。物件從民間進入到博物館典藏的歷程,係經由館員一連串地工作確認,從蒐藏品的評估、審議、取得,到蒐藏品登錄、入庫前置、保存維護與應用作業等重要的工作程序,最終將具有代表臺灣群體記憶的物件,妥善地迎入典藏庫房。本書以具親和力的描述方式並搭配精采的圖片,將當中每個環節所代表的意義與在管理上的功能,介紹給社會大眾,使民眾得以瞭解典藏管理與保存維護的工作
定價:250 元, 優惠價:85 213
庫存 > 10
福爾摩沙之歷史與地誌
滿額折
作者:郭維雄  出版社: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出版日:2019/10/01 裝訂:軟精裝
于雅樂(Camille Imbault-Huart)這份著作一直被認為是以臺灣為主題的法文作品中內容最完整、翔實的一份著作。最初寫作的動機雖與清法戰爭的時事背景有關,但其內容的構成反映的是當時的法國漢學界對臺灣相關知識的好奇與初步整理,所徵引的資料除了有幾個世紀以來西文書籍中的記載,也包括中國史家的著作、方志以及十九世紀中葉以來,長居中國的西洋人的研究資料,例如作者在上海參加的皇家亞洲文會北中國支
定價:320 元, 優惠價:85 272
庫存:3
瘋文物,這樣保存舊對了
滿額折
作者:陳靜寬-編  出版社: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出版日:2019/10/01 裝訂:平裝
本書將居家文物的保存及維護的專業知識,分別以文物維護篇、保存環境篇、文物整理篇、文物研究篇、活化利用篇,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告訴一般民眾在家也可以建立屬於家族的「博物館」!
定價:350 元, 優惠價:85 298
庫存:3
古城、新都、神仙府:臺南府城歷史特展專刊
滿額折
作者:石文誠; 林慧芬  出版社: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出版日:2011/10/01 裝訂:平裝
臺南府城是清代臺灣政經運作的核心,是清代臺灣的首府。自17世紀起至19世紀中葉左右,是府城認同與文化形成的時期,也就是清朝統治時期的臺灣,同時也是本展覽所設定主要回顧的歷史時期。本展覽主要核心精神試圖把府城的歷史文化放在當代脈絡下來思考與對話,瞭解過去不同社群在不同地域空間所形成的府城生活圖像,並探討府城內部及與外部的城郊關係,瞭解從過去到現在府城內外的人、事、地、物是如何透過共同運作交流的過程,
定價:300 元, 優惠價:85 255
庫存:3
看得見的臺灣史.空間篇:30幅地圖裡的真實與想像【隨書贈〈十九世紀臺灣輿圖〉&〈五十萬分一臺灣蕃地圖〉經典復刻】
滿額折
★ 隨書附贈縮小35%之〈十九世紀臺灣輿圖〉 & 縮小65%之〈五十萬分一臺灣蕃地圖〉經典復刻《看得見的臺灣史:空間、時間、人間》首部曲橫跨 500 年、30 幅珍貴全彩地圖以全新角度認識臺灣歷史的面貌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收藏與研究之集大成完整呈現博物館歷史學的新高度如果說人類數百年繪製地圖的歷史有何規律,那就是新地圖永遠來自舊地圖的組裝與拼貼。在這個意義上,這三十幅地圖不會只是讓人們發思古之幽情的「史料」;它們或許可為新的「臺灣們」得以誕生的沃土,而這些臺灣可化身為盛 開的花朵,歡迎遠方的小王子回家。——洪廣冀(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臺灣」是什麼?從島嶼到海洋,從城市到鄉村,從山林到平原,《看得見的臺灣史》系列第一冊「空間篇」,以30幅獨特的地圖,探索不同尺度、不同面貌的臺灣,探索從16到21世紀,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如何描繪和想像這個島嶼國度,為它的外部與內部劃出政治的、族群的、文化的界線;島嶼上的人們又如何不斷突破和跨越界限,創造出多元而豐富的生活空間。本書由臺史博館員共同研究與書寫,訴說地圖與地圖背後的故事,透過歷史學與科學檢測等方式,除了介紹地圖的來龍去脈,更針對每張地圖的時代、人物或圖像細節,進行深入分析,從17世紀以前島嶼逐漸浮現的身影、各方人群的交織輪廓,到帝國殖民下的大製圖時代,與二戰結束至今的多元表述,讓我們對500年間的臺灣,有了不同焦距的觀看方式。有些地圖帶我們進入城市、街區或特定空間的微觀細節;有的彷彿觀景窗,呈現出不同人群對峙形勢下的特殊視野,展現臺灣歷史舞臺上不同人群交會互動;有些地圖全力追求「精確」與「完整」,為現在的我們提供不少歷史細節,有些地圖卻不乏有虛幻之景的存在。隨著政治上的開放,更有些人使用地圖,傳達自己的聲音與意見,見證了臺灣愈來愈寬廣與自由的未來道路。專業推薦吳密察(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李毓中(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翁佳音(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以上依姓氏筆劃排序)
定價:490 元, 優惠價:85 417
庫存 > 10
看得見的臺灣史.時間篇:30件文物裡的日常與非常
滿額折
作者: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策劃; 石文誠; 余瓊怡 等著  出版社: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出版日:2023/02/02 裝訂:平裝
4大主題、30件珍貴文物 看見臺灣史中的時代、生活與節奏 臺史博收藏與研究鉅獻:聽博物館的收藏,說出時間的故事 歷史是關於人的故事,而尋常的物件,從帳本和日記,到證件和行李箱,多年之後,都可能成為重要材料,讓人發現「原來過去的人是這樣生活的」! 《看得見的臺灣史》系列第二冊「時間篇」,由臺史博館員共同研究與書寫,以30件精選文物,帶著我們一起探索,大時代如何影響小人物。 不同時代留下日常物件,記錄各個時期的女性生活:從清代富家嫁女兒的帳本中,可以了解「嫁妝」、「婢女」的運作;過去對於「女主內」的期望,則反映在日治時期女學生的畢業紀念帳上。 為了平定民亂,清朝官方在地方團練立功前,便會先頒發功牌攏絡利誘;臺灣的戒嚴體制,既壓制組織反對勢力的政治權利,也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黨外人士留下的物件見證了前者,而臺灣宵禁時的通行臂章,以及戰地政務下馬祖漁民工作節奏的紀錄,則具體呈現了後者。 人們的日記與課本,訴說政局變化下學習新語言的掙扎;家譜和墓碑,代表著對於家族的多樣理解;而各種以「紀念」或「紀錄」為名的文物,則呈現對於歲月流轉的複雜觀點……讓我們跟著文物,一起探索臺灣史上曾經真實活過的人們,重溫他們生活中的分分秒秒與日日夜夜!
定價:490 元, 優惠價:85 417
庫存 > 10
Watch Taiwan觀.臺灣第60期(2024/01):1624?
滿額折
作者:編輯顧問-石文誠 主編-吳孟青  出版社: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出版日:2024/01/01 裝訂:平裝
封面故事1624?1624年是臺灣史的開端嗎?從考古發掘與原民觀點來看,還有哪些「歷史」尚未被述說?關於1620年代起造的熱蘭遮堡,學者又有哪些新的發現? 這一期的《觀.臺灣》,將要帶領你回返17世紀前期,重新審視福爾摩沙的「歷史」,以及這座島嶼與世界的連結關係。 ▲各期《觀・臺灣》內容可參考臺史博官網 https://www.nmth.gov.tw/publicationlist?uid=175
定價:150 元, 優惠價:85 128
庫存 > 10
  • 1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