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2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序
目次
【自序】
曾有人告訴我「寫書是件傻事」,因為需要花費很多時間,且投資報酬率並不高。但作為一個傻人,這是我寫的第三本書,和前兩本書《語音聲學:說話聲音的科學》、《話在心‧口難言:運動言語障礙的理論與實務》相比,這本書似乎花了更多時間,可能是因為標準變高了,或是對它的期待更多了,希望它含納的內容可以更豐富、理念邏輯性更強、描述能更嚴謹,但這畢竟只是一個自我期許的理想。古人十年磨一劍,而我也是花了這麼多年的時間撰寫此書,而如今箭在弦上,再磨下去可能就永遠無法射出去,所以就決定適可而止。
在臨床上,「臭乳呆」兒童是語言治療室的常客,對於「語音異常」(SSD)兒童的評估與治療是一個語言治療師(ST)的基本能力,學會SSD兒童的評估與治療這門學問,就成為語言治療師的基本功。「語言治療」事實上是一門方法學的學問,探討如何能讓個案的語言/言語能力有效提升的方法?如何去評估?如何去做介入或治療?有些人以為語言治療的方法很簡單,不過就那幾招,只要多去看看一些語言治療師怎麼做就可以學會。雖然透過模仿是一種常見的學習方式,就如瞎子摸象,往往「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殊不知使用如罐頭或是套公式的學習方式,並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語言治療師。但何謂優秀的語言治療師?即是可有效解決個案溝通問題的治療師。一些新手看到別的語言治療師採用了一些著名的方法或技巧在做介入治療,就如法炮製,把同樣的方法也套用在自己的個案上。然而,因個案之間的個別差異,不一定會有類似結果,或許可能有適得其反的效果。語言治療師是在改變人的「語言行為」,也是一種廣義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不能失去「因材施教」的重要教育意義。
這本書如同前兩本書一樣,是由原本為研究所上課學生所寫的講義改寫而來。我在這本書中,嘗試讓讀者能「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不厭其煩地羅列各種SSD可能的評估和介入方法,也嘗試討論這些作法背後的深層原因,並且常「很囉唆地」提醒讀者在評估或治療時需要注意到的一些細節。這些無非是希望能讓新手語言治療師們在評估與治療之時,進退取捨都能有所依據,而非盲目、依樣畫葫蘆式地一再模仿一些自己也不知為何的評估或治療方法。希望透過對本書的閱讀與思考,語言治療領域的讀者能讓自己的語言治療功力有所精進、提升,也能讓一些對語言治療有興趣的讀者得以窺探語言治療精髓之妙。
一本書的完成絕非一蹴可幾,而是需要日夜勤勤懇懇地筆耕、搜尋閱讀相關文獻,戰戰兢兢地反思、推敲與校正,然而,還是會有「力有未逮」之處,書中仍不免有一些疏漏或瑕疵之處,眼尖的讀者們若是有發現,請不吝以Email(jjeng@nknucc.nknu.edu.tw)告訴我,以便讓這本書的後續版本能更完善。我把這本書的完成當作是自己一個學術生涯的里程碑,雖然不是結束,但也代表著一個階段的完結,也是另一個新階段的「開始」。願本書的讀者閱讀了這本書後也能有這樣的感覺,成為語言治療師們治療介入實踐的開始,展開「知行合一」的語言治療生涯,共勉之。
鄭靜宜
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2020年8月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