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好感力:讓人自然而然喜歡你的超能力
滿額折
好感力:讓人自然而然喜歡你的超能力
好感力:讓人自然而然喜歡你的超能力
好感力:讓人自然而然喜歡你的超能力
好感力:讓人自然而然喜歡你的超能力
好感力:讓人自然而然喜歡你的超能力
好感力:讓人自然而然喜歡你的超能力
好感力:讓人自然而然喜歡你的超能力
好感力:讓人自然而然喜歡你的超能力
好感力:讓人自然而然喜歡你的超能力
好感力:讓人自然而然喜歡你的超能力
好感力:讓人自然而然喜歡你的超能力
好感力:讓人自然而然喜歡你的超能力
好感力:讓人自然而然喜歡你的超能力

好感力:讓人自然而然喜歡你的超能力

定  價:NT$ 330 元
優惠價:90297
領券後再享89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3元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獲商業周刊1772期書摘推薦★
停止追求按讚數,專心培養好感力吧!
瑞典暢銷作家與談判專家
繼國際暢銷書《溝通力》後又一精采力作

一味追求高人氣,只能帶來短暫而虛幻的快樂;
培養紮實的好感力,才能擁有真實而長遠的幸福。
 
當我們不刻意博取他人好感時,別人才會真正對我們產生好感。
 
人氣不等於好感力,而且與別人對我們的看法無關?
 
在當今社群媒體當道的時代,人人都在追求高人氣。然而,研究清楚證明,不健全的人氣可能造成許多負面影響,但健全的人氣──即「好感度」──卻能為人生的許多方面帶來驚人的正面影響,包括提昇幸福感、改善健康、並在事業上獲得更大的成功。
 
本著伶俐機智、紮實的學術背景,以及令人難以抗拒的「瑞典風格」,暢銷作家與談判專家拉斯—約翰.艾格將告訴我們如何提昇好感力。他明確指出一個令人意外的事實:如果刻意博取他人的好感,你也許會很有人氣,但卻不會讓別人真正喜歡你。因此,唯有放棄努力,才能讓別人真正對你產生好感。
 
在本書中,艾格以談判專家的身分(談判高手都善於在短時間內贏得他人好感),用許多有趣的研究、實驗與故事,告訴我們關於「好感力」的祕密:
 
● 若你穿上一件粉紅色的T恤,上面寫著:「Everybody likes me!」會引發什麼樣的連鎖反應?
● 在應徵新人時,能幹的討厭鬼與討人喜歡的傻子,老闆通常會選誰?
● 為何茱莉亞‧羅勃茲、布萊德‧彼特、麥特‧戴蒙等好萊塢一線明星,會願意以超低片酬接演《瞞天過海》?
● 當我們遭到排擠時,大腦內被活化的區域和身體疼痛時是相同的,以致服用止痛劑竟能緩解因失去人氣而產生的難受感?!
 
艾格認為,「好感力」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超能力,但唯有培養高度覺察力,我們才能找回與強化這種力量。本書也提出簡單易行的方法,讓你輕鬆擁有高人氣,又不致迷失自我,自然而然提昇好感力。
 
※好感力關鍵
● 如果你在做社會比較時,在意的是你的自我價值感,就必然會產生負面的情緒,而且你的自我價值感也幾乎必然會因此而降低。
● 要贏得他人的好感,我們必須展現真實的自我。
● FBI 探員都很擅長和挾持人質的歹徒建立互信,以便提高解決衝突的可能性。他們當中的頂尖高手,即便是在那樣困難的情境下也能夠展現真實的自我。
● 當人們感覺自己很「真實」時,更有可能產生正向情緒。
● 正向情緒可以改變我們思考的方式,使我們更能從「我們」、而非「你」和
「我」的角度思考。這樣的思考方式乃是建立好感度最重要的條件之一。
● 若能對負面事件採取開放、包容的態度,就能降低自己的壓力指數,使我們能夠以更有效的方式處理突如其來或充滿壓力的情況。
●真實、正向以及與他人的連結,會使他人自然而然對我們產生好感。而這樣的好感度與他人對我們的看法無關,而是建立在高度的自我覺察上。

 

作者簡介

拉斯―約翰.艾格(Lars-Johan Åge)
瑞典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Stockholm School of Economics)研究員兼講師、談判專家、演講者。於哈佛法學院研讀談判技巧後,曾與FBI人質談判員及瑞典警察快速反應小組合作。他也曾分析全球最優秀的談判員──也就是深諳如何利用好感度的高手──在人質挾持案、商場、及外交上的表現。這次他以在這些領域的豐富知識與經驗,寫出了這部教我們如何提昇好感度的指南。

名人/編輯推薦

增強好感力,迎接更精采寬廣的人生
文∕互聯網行銷專家 邱文仁
 
談到一個人具備的「好感度」,應該是有跡可循的一種特質!放眼四周,有人似乎天生就擁有渾然天成的魅力,這種「好感力」,讓他們迎面而來的機會變多,於是工作和人生都變得更順利。不過,其實每一種人的獨特個性,都可能擁有吸引人的地方,也就是人人都可能「擁有好感力」,「個人的好感力」值得你經由學習,讓個人魅力綻放並迎來更多機會。
「好感力」怎麼來?我認為,其重要原因之一應該是「自信」。人格獨立的人,自然擁有自信魅力。而人格獨立是什麼?我想是來自於對自我的認知,認知到自己的「優勢在哪裡」,同時,也願意承認自己會有「不足之處」,接納自己並繼續學習。
人格獨立的人可以接納他人的批評、意見,對不同意見具備判斷能力,也擁有抵抗挫折衝突的能力。因為生命的智慧與韌性,讓自己從人生的種種挑戰中突破困境,成為更好的自己,這就是人格的精神力量。
所以,「好感力」絕對不止於外在的人氣表象,其實也有生命力量的維度。好感力可以淬鍊培養,內外兼修。那麼,培養「好感力」,還有什麼方法呢?更多的祕訣在書裡!為了讓自己好感力增強,以迎接更精采寬廣人生的你,想要培養自我的好感度,建議可以從本書看起。
 
人氣不等於好感度
文∕律師娘 林靜如
 
身為一個網路媒體工作者,每天都需要接觸大量的網路資訊。我發現大家為了追求瀏覽、按讚數,常常做出一些令人退避三舍的事。然而,當事者卻渾然不知,甚至沾沾自喜得到新聞效益或人氣。
本書作者將「好感度」及「人氣」分開來討論,會讓我們發現原來這兩者竟然是不一樣的?!以往我們常將好感度跟人氣畫上等號,卻忽略掉這當中其實存在本質上的差異。網路上不乏有網紅靠著做大家不敢做的事來搏眼球,靜下心想想,大眾喜歡看這類型的影音,但是否會真心喜歡那個人呢?
社會上常有人喜歡將自以為的優勢亮在身上當成武器,彷彿全身名牌就是高人一等,抑或是總將自身的成功掛在嘴邊,像是在向大家說:「崇拜我吧!巴結我吧!只有向我靠攏,你才會成功!」這樣的人身邊絕對不乏人群,但也一定會有人在背後非議他的行徑。
人們通常喜歡歌頌成功人士的謙虛,我想這就是一種好感度。有些人就像是天生自帶一種吸引人的特質,會讓人想要主動親近;反之,有些人則是擁有會令人稱羨的本錢,卻不會讓人想跟他們來往。
我們總是渴望尋求認同,從父母、同儕到社會,這是人的天性。一路走來,我在自己的職涯上也曾經迷惘過,尤其是在開始經營社群後,我經常在想自己的文章可以帶給大眾什麼?我知道什麼樣的文章容易引起群眾的共鳴,但更希望我寫的內容是可以幫助粉絲成長的。剛開始,的確收到很多不同意見的反饋,我也不斷在其中調整。如今,按讚數不再是我所追求的,而是文章的內容是否能獲得正向的反應。
坊間雖有許多勵志語錄,教導大眾如何讓別人喜歡自己,但本書作者是用許多科學實驗的證明,告訴大家如何真實地面對自我,從自身內在改變,用最真誠、正向的自己來建立好感度,切入的角度很特別,是所有網路使用者都應該一讀的好書。

前言:
好感力是我們的超能力
我們都擁有一種力量,但因為我們覺得它是與生俱來的,因此有時會遺忘它的存在。這種力量不容易捉摸,甚至很難以言語形容。如果我們一心追求那些我們以為遠比它重要的事物,就有可能失去這種力量。就算不至於完全失去,也會忽略它的存在。但我們生命中所有的美好事物幾乎都少不了它──甚至包括我們通常所認定的「成就」。
這種力量乃是源自我們的人際關係。大家都知道,人際關係非常重要,但這種力量究竟是由哪些元素組成?它對我們自己和周遭的人有何影響?有時很難說得清楚。但這種力量對我們的重要性並不因此而降低。事實上,它可以說是一種貨真價實的超能力。
這種超能力關乎我們是否能擁有人氣。但在現今這個世界裡,所謂「人氣」其實有兩種,一種是不健全的,另一種則是健全的。無可否認,不健全的人氣能帶給人身分地位和聲望,有時也讓人擁有一定的影響力,但如果我們太過追求這樣的人氣,就有可能受到非常負面的影響。
相反的,健全的人氣卻能使我們擁有成功的事業和圓滿的生活,也是我們獲得幸福感的基礎。這種人氣乃是關乎我們所接觸的人是否喜歡我們、對我們有信心,並且想要再次見到我們。
在我的研究以及這本書中,我把這種健全的人氣稱為「好感度」(likeability),因為它指的是你是否能讓別人對你有好感。
乍看之下,「人氣」和「好感度」似乎有密切的關連,但事實上兩者大相逕庭。最重要的差異在於:「好感度」源於我們和自己的關係,因此它其實和別人對我們的看法無關。這點可能出乎許多人的意料之外。
無論如何,追求人氣是我們的天性。比起從前,我們如今有更多的機會去追求人氣。科學家在研究人們一生中所重視和追求的事物後發現:現在的人比從前更在意自己是否有人氣,也更努力追求人氣。事實上,一般大眾皆是如此。只要隨便打開一個媒體頻道觀賞,就可以知道人們在意的是什麼。
談到追求人氣,我自己當然也有這個毛病。最近這幾年來,我體會到一件事:「人氣」和「好感度」其實會互相影響,而且這種影響有時不見得是正向的。我開始研究這個現象之後,逐漸發現一些科學實驗和研究也得到了類似的結論。事實上,「人氣」與「好感度」兩者甚至有互相消長的現象,也就是說:人氣愈高,好感度愈差。
所以,幾年前我決定試著釐清這個問題,以便解決「人氣」與「好感度」無法兼顧的問題,因為這是我們大家在人生當中都會面臨的一個困境,而且它是相對較新的一個現象,我們對它的了解非常有限。
一直到大約三十年前,人們往往只有在十歲到十五歲這個階段才會努力追求人氣,在意自己是否能夠得到他人的認可。對這個階段的青少年而言,如果把校園比做市場,那麼「人氣」就是貨幣。但大多數人在成年之後就會發現:社會資本遠比表面的人氣更重要,於是就會開始比較重視自己的好感度與社交能力。但如今情況已然改變。科學研究顯示:現代人普遍非常在意自己是否有人氣,甚至連大人也都表現得像個青少年一般。
那麼,「好感度」究竟是什麼?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或許應該先讓你對我有一些認識。我是一個很喜歡建構「模型」(model)的研究員,經常試圖在我所研究的那些事物中找出共同點,並發掘它們共通的模式。我希望我建構出的模型能讓讀者有一種「喔!原來如此呀!」的感覺,並且讓他們可以應用到現實生活中。
 我開始閱讀那些有關「好感度」的研究論文之後,發現各家所宣稱的導致好感度的重要因素加起來還挺不少的,因此意識到我有必要建構出一個比較簡單的模型。
兩、三年後,我便把這許許多多的因素做了一個總結,得出了一個簡單扼要的結論:建立好感度的要素包括:「真實性」、「正向感」與「關連」。
本書有許多篇章是在世人努力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的那一年當中寫成的。在這個非常時期,我意識到「好感度」不僅關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關乎我們是否能夠接受來自一些機關組織的訊息並據此改變我們的行為。這是因為機關組織是由人所組成的,也是由人所領導的。如果我們能夠理解「好感度差距」(the likeability gap)的意涵,則無論我們舉辦任何活動,都會更加圓滿成功。所謂「好感度差距」,指的是:「人們因為不得已而去做某件事」和「人們為了和他人建立正向關係而去做某件事」這兩者之間的不同。
那麼我們該如何解決「人氣」與「好感度」難以兼顧的問題?所幸我們並不需要戒絕生活中那些比較浮面的事物,或從此不再追求人氣。我們該做的是:更加注意並覺察「追求人氣」這件事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因此,既然問題的起因是在我們的心靈,解決之道也應該從心靈下手,而非只是採取行動。因此我在本書每一章最後的結語中,總是先說:「現在你已經察覺到……」然後再總結該章的重點。
值得慶幸的是,我們在狀態很好的時候總是具有高度的覺察力。在這本書中,我的任務就是要告訴大家:我們可以如何透過認識自我覺察的過程來增進自己的覺察力,以及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如何提昇自己的覺察力。
我將會從我自身的經驗談起,藉以激發你的好奇心,並讓你回想一些你很可能也曾體驗過的情況。說不定,我甚至能夠說服你去嘗試新的做法,或以更有系統的方式去做你已經在做的事。
因此,要解決「人氣」與「好感度」的兩難問題,與其去學習新的做法,不如去了解問題的本質並回想自身的經驗。我自己在研究這個題目以及撰寫本書時,對於「好感度」的影響力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希望這本書對你也有同樣的幫助。
現在,請容我說明我們的「好感度」有時之所以會受到減損的一些基本原因。那也正是讓大家普遍想要追求人氣的原因。

目次

【推薦序】增強好感力,迎接更精采寬廣的人生 文╱邱文仁
【推薦序】人氣不等於好感度 文╱林靜如
【前言】好感力是我們的超能力
 
第一部 好感度VS.人氣
1 為何大家都渴望人氣?
2 問題出在哪裡?
3 好感度
 
第二部 好感度與高度的自我覺察
4 再談好感度
5 自我覺察能力的提升
 
第三部 提昇你的意識層級
6 專注當下
7 接觸大自然
8 身心放鬆
9 以文字表達自己的想法
 
【結語】讓「行動模式」與「存在模式」達到平衡
參考書目

書摘/試閱

1 為何大家都渴望人氣?

人氣在大腦內引發的化學作用

澳洲有位名叫克里斯.戴維斯(Chris Davis)的教授曾經做過一個頗受矚目的實驗。他要那些自願參加實驗的人觀看一些陌生人的照片,並寫下他們對每一個人的喜好度,然後再告訴他們照片裡的人當中有哪幾位也喜歡他們(照片裡的人事先已經看過那些受試者的照片)。受試者身上都戴著連接到磁振造影設備的儀器,藉以測量他們的大腦活動。當受試者聽到有人喜歡他們時,他們大腦內的獎賞中樞就會立即產生反應。
這種反應攸關我們的發育與成長,因為它開始向我們發出訊號,要我們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並試著掙脫我們和父母之間的緊密關係,轉而尋求同儕的認可與關注。為了確保我們會持續努力脫離對父母的依附,尋求他人的認可,大腦會分泌兩種特定的物質—─催產素與多巴胺—─以活化獎賞中樞內的相關受體,讓我們感到愉悅。因此,我們之所以追求人氣並藉此獲得認可,乃是催產素和多巴胺這兩種效果強大的化學物質聯手作用的結果。
如今,當我看到有人對我在臉書或 Instagram 上所發布的訊息按讚時,之所以會開心,也是由同樣的化學作用所導致。這時,如果你剛好坐在我身邊,問我在做什麼,我甚至可能答不出來。有些研究確實顯示:這種追求大腦獎賞的行為都是在無意識的狀態下進行的。
因此,我們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從提昇覺察能力著手。

我們喜歡和別人比較

身為一個研究談判技巧的人,我很清楚一件事:如果我們知道別人所拿到的東西比我們少,就比較有可能會接受對方的提議。同樣的,我們可能也會因為別人所得到的東西比我們好,而向對方說「不!」。這是因為人們總是喜歡拿別人來和自己做比較。換句話說,我們總是不斷地在做「社會比較」(social comparison)。這也是我們之所以追求人氣的主要原因之一。
「社會比較」有兩種形式。一種叫做「向下比較」(downward comparison)。當賣方因為其他人所出的價錢都比較少而接受某人的投標時,他(她)就是在進行「向下比較」。

向下比較

我們可以用一九三○年代「經濟大蕭條」後所出現的一種新式電影為例,來說明何謂「向下比較」。這種電影的內容就是描寫其他國家的窮人如何受到剝削,有時也被稱為「震驚紀錄片」(shockumentary)。這類影片的目的就是迎合人們在面臨經濟危機時的心理需求,讓那些生活艱辛的人感覺好過一些。它們往往把非洲或印尼的原始部落人民描寫成兇殘、粗野且生活條件極其惡劣的野蠻人,其效果就是讓一個或許剛剛失業的人只要花一張電影票的錢,就可以提昇他對自身生活的幸福感與滿意度,因為發現世上還有人過得比他更慘。
我們很可能會認為這類「向下比較」會讓我們感覺好過一些,但事實並非如此。即使我們剛開始時會因此而產生幸福感,但就長期而言,它的效果卻是負面的。舉例來說,有一群研究人員就做過一項調查。他們問一群警察是否認為當警察的人大致上要比當警衛的人優秀。結果他們發現:愈是認真比較兩者差異的警察,自尊心愈低,對自己的生活也愈不滿意。
研究人員所做的解釋是:當這些警察開始和他人做比較時,雖然他們是占優勢的一方,但這會讓他們開始藉由跟他人比較,來建立自己的自尊心並肯定自我的價值。這是很重要的一點。稍後我將會回過頭來再談談這種自我評價方式,因為社會比較是否具有建設性,關鍵就在於我們如何評價自我。另一種常見的社會比較方式就是所謂的「向上比較」。簡而言之,它指的就是把自己拿來和那些更優秀或者過得更好的人做比較。不久前我在社區的網球場上所經歷的事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向上比較

話說有一天晚上,我和一位球友一起去網球場打球(我們每個星期打一次)。我們抵達時,剛好遇到一個之前曾和我的那位球友一起打球的人。當時他是一個人去,目的是要練習發球技巧。由於網球場上除了我們之外沒有別人,於是在開打之前,我們便邀請他和我們一起暖身。
我不認識那個人,但從開打前我的球友和他的對話中,我約略得知他是個網球高手,而且之前還是某個俱樂部的男子網球隊的選手。他第一次發球時,我光是聽那球拍發出的聲音就知道他果然是個高手,因為純粹為了健身而打球的人是不可能有那種架勢的。他必然已經練了很多年,而且可能還經過專業教練的調教。
我意識到這一點時,起初非常振奮,因為我沒想到自己能碰上這樣的對手。這些年,我都是為了運動而打球,而且一直都是和同一個人打。現在我終於有機會領教真正的高手有多麼厲害,並藉此評估自己的球技了。
之前我的程度始終不曾達到足以代表網球俱樂部去比賽的水準,但現在我卻可
以透過和這位高手過招,來間接達成參賽的夢想。
然而,才打了十分鐘,我就發現我和對方之間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差距。總而言之,他打得就是比我好。
通常我打完球後心情都會很好,但這天晚上我卻沒有很開心,因為和那個高手比起來,我顯然還是不太行。原本我覺得自己打得還不錯,但如今看來我的球技並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好。當那位高手離開後,我便一直沉浸在這樣的情緒中。可想而知,我後來和我的那位球友打球時,成績自然也不太理想。事實上,那一晚接下來的時間,我一直都為自己的網球夢的幻滅而耿耿於懷。

有意識的社會比較

身為一個喜愛建構模型的研究人員,我在做研究時向來都是使用所謂的「連續比較」(continual comparison)。這個名詞聽起來可能不太好懂,但實際上它的意思就是:當我發現某個有趣的現象時,就會把它拿來和已知的現象做比較,看看兩者之間有何異同,如此便能對我的研究素材有更多的認識。
這個過程其實和社會比較沒有太大的不同。早在一九五四年時,社會心理學家黎昂.費思汀格(Leon Festinger)就已經指出:社會比較的真正目的是要讓我們更認識自己,並且促進我們的成長與發展,就像我透過比較的方式來加深我對我的研究素材的理解一般。只可惜大多數人都不是這麼做。且容我再次以那個打網球的例子,來說明我們的意識與覺察在社會比較中所扮演的角色。
理論上,我其實可以透過和對手的比較得到許多有用的訊息,以便了解自己球技水準如何。比方說,開打二十秒鐘後,我就發現那人擊球的方式和我完全不同,拍子碰到球時所發出的聲音也更明顯。這時候,我與其去思考「誰打得比較好?」,倒不如分析他擊球的方式好在哪裡。他揮拍之前,我看到他的手腕甩了一下,或許那是原因之一?如果我當時問他,他或許能夠給我一些指點,因為他很可能已經在揮拍和擊球方面下了許多工夫。或許他甚至會教我該如何為網球拍穿線,讓我能以更適合我的步法的方式去擊球。
我當時如果能以更有意識的方式來做比較,就能使自己的球技得到提昇。然而,因為我沒有這麼做,最後只是搞得自己一整個晚上自信全失。
當事情關係到自己時,我為什麼就不能像往常那樣做建設性的比較?
這是因為其中涉及我的自我價值。
如果說我當時對自己的價值突然沒了把握,這聽起來或許太過戲劇化,但我的意思是:我再也無法確定自己有能力去做一件我認為很重要、而且也相信自己很擅長的事了。由於那次打球的經驗讓我的自我價值面臨危機,於是我就失去了做建設性比較的能力。這都是因為我太急切地想要證明自己夠好,而這正是我們很難以有建設性的方式進行社會比較的原因。大體上來說,如果你在做社會比較時,在意的是你的自我價值感,就必然會產生負面的情緒,而且很諷刺的是,你的自我價值感也幾乎必然會因此而降低。

關於社群媒體

談到大家都希望自己有人氣這件事,我們就很難不提到社群媒體。社群媒體讓我們有機會彼此互動、保持聯絡,並對那些需要支持的人表達支持。這是人類發展史上前所未見的現象。然而,現代人之所以會普遍追求人氣,其原因也和社群媒體的存在有直接的關連,因為從這些媒體上得到認可時,我們的大腦會分泌出催產素、多巴胺,並使腦內的獎賞中樞產生其他一些化學反應,讓我們產生快感。此外,社群媒體的架構使我們得以控制並關注他人(以及群體)的行為。這也是這些媒體的大多數行銷策略背後的基本原則。最後一點,也是很重要的一點:社群媒體是我們進行社會比較(尤其是無意識的社會比較)最主要的一個場所。
在社群媒體上這種情況特別嚴重。我們在瀏覽社群媒體時往往處於某種「自動駕駛」(autopilot)狀態,此時我們的行為多少都有一些無意識的成分。由於我們不太清楚自己為什麼要和他人比較,因此有可能會導致自我價值降低。對某些人而言,後果還不僅止於此。
研究顯示,愈需要增強自我價值的人愈會進行社會比較,但這卻使得他們的自我價值更加低落,因此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還有一個例子也顯示出動機的重要性:有人原本想在社群媒體上尋求支持(這是社群媒體很善於提供的東西),沒想到卻反而不自覺地開始和別人比較起來。這種情況是很有可能發生的,因為社群媒體設計的目的就是要吸引我們進入這樣的情境。
既然社群媒體會讓人落入社會比較的陷阱,無法自拔,我們似乎應該敬而遠之才對。事實上,有許多人也呼籲大眾應該減少使用社群媒體,以免危害自身的幸福與健康。
但既然我們喜愛社群媒體,而且它們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我並不認為我們應該予以捨棄。事實上,有些研究也支持這樣的觀點。這些研究顯示,如果我們在使用時能更有自覺,社群媒體其實可以讓我們更加快樂。所以重點在於我們如何看待社群媒體的核心:社會比較。誠如我們所知,這類比較可能對我們有所幫助,但也可能對我們產生危害。
因此,如果在社群媒體上與人互動時,不去做這類無意識的社會比較,那麼在這些媒體上看到的正向貼文就會感染我們,對我們產生建設性的影響,而不會造成壓力。
因此,解決問題的方式並非不使用社群媒體,也不做社會比較,而是剛好相反。我們唯有更積極地關注自己的社會比較行為,才能實現社會比較的初衷:幫助我們發展自我,並且激勵我們變得更好。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97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