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以發行四十年的《科學月刊》做為本書的故事脈絡,回顧民國六、七0年代,那個物質條件相對匱乏的歲月中,一群留美的博士生與台灣的理工科學者,不計報酬,僅僅憑恃著科學的理想,個個以志工身份投入台灣民間科普刊物的創作,進而促成台灣第一個科學社群的誕生。
本書透過多個《科學月刊》參與者的深訪,以及閱讀相關檔案,以十四個章節記錄當年理工科知識份子的心路歷程。書中重現當時物理狂熱的年代、理工科學者面對當代複雜政治之歷史背景,並還原這群年輕的理工學子以籌辦《科學月刊》,來表達他們對台灣的熱愛。書中記錄包括林孝信等美國留學生如何與在台的學者合作,隔個太平洋合創科普刊物的艱辛過程,進而開啟了關懷台灣科普行動的起點。
然而,本書亦想表明,《科學月刊》不僅僅是一本科普刊物而已,它更是理工科知識份子集體表達意見的平台。《科月》的參與者除了傳播客觀的科學新知,在科學議題的選擇上已經開始關注台灣本土議題,並且高度關切台灣的科技政策,也大力投入教改運動等,產生了理工知識界的集體力量,使得台灣第一個科學社群隱然成形。這些無形的資產,都是台灣自然科學史的一部分,本書進行了第一次有系統的記錄。
書末亦關注台灣的科學社群因為學術生態改變而引發的相關問題,並探討台灣為何未能形成《科學促進會》(類似AAAS)之原因。此外,台灣的科普運動目前面臨人才斷層問題,以及有人文與自然科學結合發展等話題,亦都是本書關注的焦點。

作者簡介

本書作者林照真為資深媒體人,現為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專任助理教授。作者長期觀注當代歷史、環境生態、新聞學等多項議題的改革與實踐,曾出版多本專書,近期以《收視率新聞學:台灣電視新聞商品化》一書榮獲98年第八屆曾虛白新聞學術著作獎。

目次

前言:風起雲湧
第一章:我們都讀物理系
第二章:從自覺運動到《新希望》的誕生
第三章:狂狷科學夢
第四章:隔個太平洋辦《科學月刊》
第五章:保釣運動中的理工科知識份子
 第六章:左傾的保釣運動
第七章:賠本辦《科學月刊》
第八章:台灣科普的摸索
第九章:台灣第一個科學沙龍
第十章:觸摸台灣的社會脈動
第十一章:媒體驅動的科學傳播
第十二章:《科技報導》與人造衛星計畫
第十三章:台灣科普的省思
第十四章:科學社群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後記:一次刻骨銘心的寫作
附錄:
受訪者名單
科學月刊第○期發刊辭
科學月刊第一期發刊辭
科學月刊四十年大小事一起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5 298
庫存:4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