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處世懸鏡全集(簡體書)
滿額折

處世懸鏡全集(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8 元
定價
:NT$ 228 元
優惠價
87198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南美玉等譯注的《處世懸鏡全集》是一本教人如何做人做事的經典古
書。盡管是本古書,但其中的為人處世哲理對身處現代社會的我們仍具有
現實意義。當我們讀著這本書的時候,恰如一位慈祥而睿智的老者,在一
點一滴地向我們講授人生的甘苦、做人的學問、處世的真經。
《處世懸鏡全集》短小精悍,卻匯集人生百態,囊括人生的是是非非
,細細品味,才會看清人生,前方的道路才能走得更好。在當今的商業社
會,人與人之間合作密切,競爭激烈,處世學這門實用而高深的學問,誰
掌握得好,誰就能占得先機,獲得更多更便捷的發展機遇。《處世懸鏡》
正是這樣一部開啟人們心智的讀物。

名人/編輯推薦

一部難得的有關修身、做人處世方面的國學寶典——《處世懸鏡全集》,辨吉識兇匯集人生百態的明理箴言,修身處世囊括人生是非的經典古籍。
本書是一部語錄體警世勸人的謀略書籍。南宋文學家洪邁曾說:“南北朝傅昭之《處世懸鏡》,乃傅氏一生嘔心之作,其練達圓方,實乃做人之根本,處世之明鏡。”

中國文化是一種講究謀略的文化。在中國歷史上,存在著儒、道、兵
、法、墨、縱
橫、陰陽等許多學派。這些主要的學派不僅都非常關心政治,還都不約而
同地指向
了“治人”;而治人就必須講究方法。
《處世懸鏡》就是這樣一部語錄體警世勸人的謀略書籍。作者是南北
朝時期的
傅昭,字茂遠,北地靈州人,晉司隸校尉成七世孫也。由于他生于我國封
建割據、南
北分裂的南北朝動蕩時期,其父曾在朝為官,但因一大案而受株連被殺,
此時傅昭
年方六歲,此事對傅昭影響巨大。因此長大後,傅昭潛心研究為人處世的
方法,使
之雖身處繁亂之世,卻有著很高的地位和很響的名聲。
《處世懸鏡》的流傳范圍非常有限,只在元末明初有一種清樂草堂刻
本。但後
人對他的評價都很高。
《菜根譚》作者洪應明,在其雜記中曾經提到過此書,并給予很高評
價。他說,
“魏晉玄學清談之風盛行于世,其時作多浮泛清麗之辭,而少深沉博大之
語。惟顏
子推《顏氏家訓》及傅昭《處世懸鏡》令人耳目一新”。
可見,洪應明是讀過《處世懸鏡》一書的。而南宋文學家洪邁在其著
名的筆記
《容齋隨筆》中,也曾提及《處世懸鏡》,其語云:“南北朝傅昭之《處
世懸鏡》,乃傅氏
一生嘔心之作,其練達圓方,實乃做人之根本,處世之明鏡。”由此可見
,《處世懸
鏡》確實是一部難得的有關修身、做人處世方面的奇書。
《處世懸鏡》最著名的就是“九字真言”,他從“行、識、藏、舍、
曲、止、忍、厚、信”
九大方面為人們闡述了有關修身、做人處世方面的智慧。“九字箴言”,
可謂每一字
均意蘊深遠,博大精深。世人如能做到其中十之六七,可保心想事成、富
貴榮華。如
能修煉成其中十之二三,可保逢兇化吉、平安康泰。
本書就是按照九字箴言劃分為九大部分,每一部分都給人們以不同的
人生哲
理。從小事看人生,看世界。
(一)行篇:腳比山高,動為功始。
再崇高的理想也必須腳踏實地地行動起來。傅昭給行動的前提一一作
了總
結。行首先要把握自我,要有充分的自信,修身養性,在不斷地積累當中
,善于把握
機遇,才能收獲成功。
(二)識篇:辨別兇吉,知其進退。
社會的發展與自然界的運行都具備相同的規律,一旦違背了發展的原
則,結
果就會大相徑庭。這就是《處世懸鏡》在識之卷中要介紹的。凡事只要遵
循自然發
展的路線,就會有一定的成就。
(三)藏:鷹立似睡,善避者勝。
所謂“藏”是指在人生的交往中,要保持謙遜學習的態度,不要心存
驕傲,因此
“低調做人,高調做事”才是我們要遵循的原則。
(四)舍:萬事于一,不舍不得。
所謂“舍”即“得”,沒有一定的付出何談收獲呢。人生處處充滿了
欲望和誘惑,
一不小心就會深陷道德的泥潭,只有懂得付出才會有收獲的道理,才會在
利誘面
前做到身正、心正,避免了禍患,也洗滌了心靈。
(五)曲:虎行似困,示曲者慧。
人生就像彎彎曲曲的河流,又像連綿不斷的高山,同時又像綿延的大
地。他們
匯總的是人生的坎坷崎嶇,然而在這種悲哀坎坷的磨煉之下,總會造就出
堅忍不
拔的性格,堅持到最後的就是勝利者,人生之路總會找到歸宿,因此在路
途中要善
于不斷地變化自己的角色,變換自己的心態,去迎接不同的困難與考驗。
(六)止:知止是智,非止乃庸。
“心如止水”才能無欲無求,才能平靜地為人處世,而最終收獲的不
僅僅是成
功、榮譽,還有自己高尚的德行和抵抗萬事萬物誘惑的一顆心。相反,以
利益當先
的人,還沒有等到成功就會被物質誘惑所吞噬。
(七)忍:後發制人,善忍者成。
忍非懦弱,而是一種寬廣。寬廣的心可容萬事萬物,它能使你忍一時
的磨難。
忍一時的屈辱,忍一時的誤解……而最終收獲的是成功、是包容、是善良
人們的維
護。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人生亦是如此。
(八)厚:厚者黑者,亦成亦贏。
“厚”是一種堅持的精神,人之厚才能經得起打擊和磨難,人之厚才
能經歷起
不斷的失敗。知識深厚就經得住考驗;德行深厚就經得住物質的誘惑,厚
者,成也,
此之謂境界。
(九)信:智者信也,始無敵手。
人無信而無法立足。無信之人,弄虛作假,能混一時,但終不長久;
無信之人亦
無情,不僅收獲不到真情,還將背負良心的譴責。信,是處世之本,無信
,難成事也。
……
《處世懸鏡》匯集人生百談,囊括人生的是是非非,細細品味,才會
看清人生,
前方路會走得更好。在當今的商業社會,人與人之間合作密切,競爭激烈
,處世學
這門實用而高深的學問,誰掌握得好,誰就能占得先機,獲得更多更便捷
的發展機
遇。《處世懸鏡》正是這樣一部開啟人們心智的讀物。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編著者注入了些許自己的認識和感悟,但更多
的還是
參考了他人的一些著作,在這里,向這些著作的作者和編著者表示衷心的
感謝。由
于學識水平所限,可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和不足,敬請廣大讀者批評
指正。

目次

序言
前言
《處世懸鏡》全文
識之卷一
遵循規律方能成事
違背自然必將適得其反
善于認識自己
細節決定成敗
用人不疑的哲理
非凡膽識成就大業
剛柔并濟道中庸
睹物方知結果
發揮長處方能事半功倍
患難方顯真情
生命的衰竭與更替
識別人才要觀言品行
識時務者為俊杰
心態決定一切
拋開友情的附加條件
阿諛逢迎不可取
善于抓住事物的本源
付出才會有收獲
距離產生的美麗
謙虛使人進步
辨識身邊的忠奸
欲望是罪惡的本源
行之卷二
自信是成功的起點
善于接受他人的善言
機遇是成功者永恒的主題
做人德為先
經得起誘惑的考驗
行動勝于言論
威信的力量
厚積薄發之理
持之以恒的勝利
志向引領人生進步
果斷行事的必要性
拒絕言行的浮夸
謙虛是永遠的美德
止之卷三
心態平和方可止欲
道義乃是做人的原則
處世的中庸之道
擺脫欲望追求適度
退一步海闊天空
貪念止則廉潔生
拒絕物質的誘惑
侈靡生活是衰敗的開始
金錢誘惑是巨大的陷阱
堅持廉潔的挑戰
不要過分追求完美
勇敢地面對自己的錯誤
藏之卷四
謙卑者方能快樂
善于隱藏自己的鋒芒
學會謹言便可避免禍患
德高謙恭榮達于世
在贊許面前保持緘默
驕傲自滿必定失敗
順境中也要保持低調作為
心胸寬廣者方具內涵
德行高者才不外漏
尊崇適當才能避免毀譽
剛柔并舉方可適中
忍之卷五
心存仁義萬事可成
學會忍讓方能成就事業
心有容人之量方能成功
寬恕他人等于幫助自己
吃虧是福的哲理
嚴于律己才能寬以待人
善于聽取他人的良言
幫助他人應不求回報
寬容是和睦相處的法寶
遇事要善于謙讓
信之卷六
坦誠守信是為人之本
道德乃萬事之基礎
虛偽狡詐是禍亂之本
實踐諾言是取得信任的基礎
虛偽易散拙誠長久
自欺毀己欺人喪德
術業非專攻則事敗
磨難是友情最好的見證
人正源于心善
信任是團結的前提
守信是做人的原則
道德是處事的準線
曲之卷七
眼光要伸向遠方
巧用智慧達到目的
觀山水自然,學做人道理
忠厚仁義者得擁護
注重德行者自有威望
為人正行事圓方成大事
知識深厚則能教化育人
處事要善于變通
正確的選擇是成功的前提
學會創造機會辦事
明晰事務間的相互依賴
領悟與不同人交往的守則
厚之卷八
用兵之道的戰術
在其位謀其事
別讓欲望控制了你
處事要當機立斷
以毒攻毒的策略
禍患的根源是人心
無欲無求方生仁義之心
心懷道德者收獲道德
做事要善于審己
行事要善于創新
舍之卷九
摒棄世俗以求大志
承載生命的勇氣
不可放棄人生的追求
棄才可以得到
欲揚必先抑之
節制欲望,堅守原則
財多招致禍害
淫逸思想的禍亂
沉溺錢財傷人傷己
以退為進的哲理
附錄

書摘/試閱

過了不久,有人舉薦舜給堯,舜姓姚,
名重華。舜為人正直厚道,雖然父母兄弟對
他不好,但他還是很孝順父母,關懷弟弟象。
有一天,瞎父親叫舜到屋頂上去抹頂
篷,然後他悄悄地在下面放火,想燒死舜。
舜見濃煙四起,火焰往上躥,急忙一手舉著
一頂斗篷,好像張開翅膀一樣跳了下來,脫
離了危險。
一計未成,又施一計。過了幾天,瞎父親叫舜去挖井,等到井快挖好
的時候,就
把泥土倒進井里,想活埋舜。他們沒想到舜在井底挖了一條斜巷,在里面
休息。井
被填死後,舜急中生智,從斜巷里挖開了一個出口,爬出來了。
象以為這次舜必死無疑,于是滿心歡喜地跑進舜的房里,躺在床席上
,自得其
樂地彈起琴來。不料,舜平平安安地進屋來了,象大吃一驚,繼而假惺惺
地說:“哥
呀,你怎么挖井挖半天也不上來,我真為你擔心呢”舜并沒有責怪象,反
而說:“謝
謝你這么關心我,我沒事。”
堯聽了舜的這些事跡後,非常感動,于是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和女
英都嫁
給了舜。舜結婚後,帶著兩個妻子一起種地干活,仍舊孝順父母,關心弟
弟。舜的名
氣也開始往四面八方傳播。
舜在歷山腳下種地,本來那里的農民經常為了爭奪土地而發生械斗,
舜的事
跡傳到那里後,農民們開始相互謙讓,你讓我,我幫你,社會風氣大變。
舜到雷澤一
帶去捕魚,本來那里的漁民經常為了一些蠅頭小利而打得頭破血流,舜一
來,漁民
們紛紛向他學習,相互禮讓。和睦得像一家人。
堯聽說後,認為舜確實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大德大才之人,于是將部落
聯盟的
職位讓給了舜,自己退居一旁養老。
舜擔任部落聯盟領袖八年後,堯去世了,堯活了一百多歲。舜更加勤
勤懇懇地
工作,把天下治理得比堯的時候更好。舜經常到各地去巡視,關心人民的
生活。
最後一次,舜巡視到南方蒼梧地區時,不幸染病去世。娥皇和女英悲
痛萬分,
趕至南方,也死于江湘之間。相傳,她們常常扶著竹子悲切地痛哭,眼淚
滴到竹子
上,久而久之,凝成了斑斑點點的美麗的花紋。這種有花紋的竹子,後來
即被人們
稱為“湘妃竹”。
陳元方妙言解難題
陳元方小時候就聰明伶俐、能言善辯。他還在11歲時,有一次家人領
他去袁
公府上做客。這位被稱作“袁公”的人,是當朝的大官,同時也是位學識
淵博、勤政
愛民的人。到了袁公府上,陳元方彬彬有禮的舉止深得大家的喜愛。
袁公很喜歡陳元方,他疼愛地拉著元方的小手和顏悅色地道:“我素
聞你勤奮
好學、聰慧過人,想問你一個問題,你父親在太丘做父母官,為什么能深
得民心?”
陳元方不假思索地回答:“回袁大人:家父為人清正廉明,秉公執法
。在治理太
丘時本著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讓百姓安居樂業的原則管理,對那些倚仗
權貴而作
威作福的人,進行嚴厲地制裁;對貧困交加的百姓,去關心和幫助,使他
們的生活
得到切實改善。這樣恩威并重、執法嚴明的管理,天長日久就贏得了百姓
的尊重和
擁護。”
袁公聽後,欣喜地說道:“想不到你小小年紀,就有如此一番見解,
果真是名不
虛傳啊!”袁公沉吟片刻後,語重心長地說:“我以前曾任郵縣縣令,當
時也是用這
樣的方法來治理的。要是所有的父母官都能這樣做,那天下才會太平無事
,百姓才
能豐衣足食啊。”
陳元方道:“您和家父是智者所見略同。”
袁公高興地把元方摟在懷里說:“你如此善于詞辯,來考考你如何?
”元方道:
“等會兒暢所欲言時,如有不當之處還請袁大人見諒。”
袁公微笑著說:“依你看,我和你父親理政的策略是誰先向誰學的?

陳元方想了想說:“大人,您可記得古代政治家周公和孔子嗎?他們
先後出生
在不同的年代,可是他們都有共同的目標,都為百姓而造福,都推行了仁
政。為了
國家的富強,為了百姓的安居樂業而奉獻一生的心血。因此,他們也都深
受民眾的
敬仰。他們的理論至今都受到擁護,誰又能分清周公和孔子兩位聖人的治
理之策
是誰跟誰學的呢?”說完後,元方看看袁公的臉色,發現并沒有責怪自己
的意思,才
長舒了一口氣。
只見袁公哈哈大笑,他一把抱起元方,不住地點頭稱贊道;“好!很
好!回答得
恰如其分,今後你一定不要浮躁,要踏實做人,將來必是國家的棟梁呀!
”又轉身對
陳元方的家人說:“真是後生可畏,可喜可賀呀!”
小元方的精妙之處在于他以周公、孔子的事跡作比袁公和父親,對二
者同時
稱贊,不曾厚此薄彼,才博得喝彩。P63-64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98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