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悟之挑戰(上下)(簡體書)
滿額折

悟之挑戰(上下)(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8 元
定價
:NT$ 288 元
優惠價
87251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愛”和“覺悟”,根據“愛的發展階段說”而相連接,也是融合東
西方文明,建設地球的理想之鄉,建設新文明的精神支柱。而“愛”、“
覺悟”、“建設烏托邦”成為一體,這樣理想就得到實現。
《悟之挑戰》上卷,會對以上觀點之中的“覺悟”進行闡釋。對在
2500年之前的印度,佛陀一釋尊悟到的并宣講過的內容,進行闡述。下卷
承接上卷,對中道論、涅架論、空、無我、佛性以及佛教的核心理論進行
論述。
《悟之挑戰》由大川隆法編著。

作者簡介

大川隆法,日本知名作家,創造了連續8年每年新書榮登日本暢銷書排行榜冠軍的記錄,至今無人能破。1956年7月7日出生于日本四國德島,畢業于日本東京大學。

迄今已累計出版著作逾500本,享譽日本出版界,更有許多著作在世界各國出版發行,為千萬人提供了精神性啟蒙,其著作培育出無數社會精英。

名人/編輯推薦

大川隆法編著的《悟之挑戰》內容具有相當的專業性,但考慮到大多數讀者,特將其難易程度控制在比學術論文稍微簡單的范圍內。此外,因為內容以形而上學的理論為主,所以和我的其他著作一樣,采取了口語體,使其盡可能地做到簡明易懂。然而,本書中的理論知識點都是當今佛學以及現代佛教的關鍵之處,即使是常年學佛之人,也會產生恍然大悟之感。
本書絕不是“對于覺悟的挑戰”,而是現在“覺悟”的可能性如何;“覺悟”是否真的能夠解決人類的苦惱,開拓未來社會;佛的覺悟能否在現代照射未來;佛陀之法是否“永恒之法”。在這些意義上,本書是“覺悟的挑戰”。

“幸福科學”的基本教義是“探究正確的心靈”及其具體展開的“幸
福的原理”(即“愛的原理”、“知的原理”、“反省的原理”、“發展的
原理”),而其中心可以被歸結為“愛”、“覺悟”與“建設現代的烏托邦
”這三點。
“愛”,乃是“施愛”,根據在于佛教的“慈悲”和“布施”的精神
。“覺悟”是佛性的顯現,與實在界的多維構造是相對應的。“建設烏托
邦”是僧伽——學習佛法的人們建設的和平社會,佛陀所構想的理想之鄉

“愛”和“覺悟”,根據“愛的發展階段說”而相連接,也是融合東
西方文明,建設地球的理想之鄉,建設新文明的精神支柱。而“愛”、“
覺悟”、“建設烏托邦”成為一體,這樣理想就得到實現。
本書上卷,會對以上觀點之中的“覺悟”進行闡釋。對在2500年之前
的印度,佛陀一釋尊悟到的并宣講過的內容,進行闡述。下卷承接上卷,
對中道論、涅架論、空、無我、佛性以及佛教的核心理論進行論述。
本書的內容具有相當的專業性,但考慮到大多數讀者,特將其難易程
度控制在比學術論文稍微簡單的范圍內。此外,因為內容以形而上學的理
論為主,所以和我的其他著作一樣,采取了口語體,使其盡可能地做到簡
明易懂。然而,本書中的理論知識點都是當今佛學以及現代佛教的關鍵之
處,即使是常年學佛之人,也會產生恍然大悟之感。
本書絕不是“對于覺悟的挑戰”,而是現在“覺悟”的可能性如何;
“覺悟”是否真的能夠解決人類的苦惱,開拓未來社會;佛的覺悟能否在
現代照射未來;佛陀之法是否“永恒之法”。在這些意義上,本書是“覺
悟的挑戰”。
敬請靜心閱讀。
大川隆法
一九九三年六月

目次

前言
上卷
第一章 何謂佛教的精神
一、最初的法輪
二、立足于公平和平等的佛教思想
三、從梵天勸請到初轉法輪
四、四諦的發現
五、四苦八苦
六、苦的原因——集
七、用八正道消滅苦
八、無限接近完成之道
第二章 脫離無明
一、人生苦惱之因
二、“貪”=貪婪的情緒
三、“嗔”=無法抑制之怒
四、“癡”=愚昧
五、“慢”=我慢和增上慢
六、“疑”=“信”之障礙
七、從影視作品《心》來看五毒
第三章 苦、集、滅、道
一、苦的思想——四諦
二、生、老、病、死——四苦
三、愛別離苦、怨憎會苦、
求不得苦、五陰盛苦——八苦
四、苦是應該消除的——八正道
五、超越釋迦的教義——進入光明的世界
第四章 何謂無我
一、對“無我”的誤解
二、人類識神的個性
三、兩種轉世輪回
四、釋迦的“無記”——毒箭之喻
五、真正達到“無我”的方法
六、救濟人類的理論
第五章 空與緣起
一、“空”的思想
二、諸行無常和諸法無我
三、“空”——?實在界與這個世界的循環
四、“空”——?佛之光與物質化
五、“空”——?緣起的理法
六、識神修行和熏習轉變之理
第六章 業與輪回
一、“業”與輪回
二、惑、業、苦——三道
三、五支緣起與十支緣起
四、基于“十二緣起”的輪回觀
五、對三世識神流轉的思考
下卷
第七章 始于中道的發展
一、何謂中道
二、實踐論層面的中道——苦樂之中道
三、觀念里的中道
四、三諦圓融
第八章 小乘與大乘
一、菩薩的條件
二、釋迦在世時的弟子們
三、小乘佛教與大乘佛教
四、救濟大眾的大乘佛教
五、上求菩提,下化眾生
第九章 何謂涅槃
一、涅槃和解脫
二、佛陀的“燃燒之火”的說法
三、涅槃寂靜的境界
四、兩種涅槃
五、何謂無住涅槃
六、覺悟的程度和救濟能力
第十章 空與救濟
一、空與“緣起”觀
二、何謂空間緣起
三、空與三法印
四、向空之大乘發展
五、真空妙有與救濟
六、布施與三輪清凈
七、空與施愛
第十一章 無我中道
一、“無我”的思想與後世的唯物化
二、釋迦思想之真意
三、佛教在印度滅絕的原因
四、對佛教學的重大修正
五、何謂“無我中道”
第十二章 佛性與成佛
一、佛性與如來藏
二、一闡提的問題(斷善根)
三、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悉皆成佛——本覺與始覺
四、最澄與德一的論爭(三一權實論爭)
五、理佛性與行佛性
六、五姓各別的思想
七、道元的疑問
八、平等與公平的問題
九、“勇氣與愛、希望”原理
後記

書摘/試閱

五名修行者大驚失色,“怎么回事,這個人和從前判若兩人,完全和
以前不同了。給人一種威壓感,充滿了神一般的威嚴”。他們沒有爭辯,
只是內心有些好奇“他究竟悟到了什么呢……”“到底發生了什么?情況
和從前大不相同了”。
已經脫離過修行的人,為什么會達到這種境界,他們無法理解。躊躇
良久之後,這五個人終于說道:“好吧,那請把你悟到的東西教給我們。

于是,釋迦循循善誘地將自己在菩提樹下悟到的道理傳授給這五個人
。橋陳如第一個理解,他雀躍高呼:“我明白了!我覺悟了!”釋迦朗聲
說道:“橋陳如覺悟了!”于是橋陳如成為第一個阿羅漢。
當時只要理解了釋迦的教義就可成為阿羅漢,說來不難,但是漸漸地
越變越困難。阿說示等其他弟子也聆聽釋迦之法,依次理解覺悟。
當時,幾乎所有的修行都是以肉體磨練為中心的,要他們理解依釋迦
之教義達到覺悟談何容易。依靠語言、依靠思想來完成覺悟的過程,對于
他們是難以接受的事情。因此,要讓他們理解佛法,耗費了較長的時間。
兩千數百年後的今天,這個問題依然存在。在日本有著大大小小不同
的宗教團體,其中大多依然還在進行山中徒步、攀崖、瀑布坐禪等等苦修
。而在宗教內容上卻沒有什么進步,基本上大同小異。偶爾有覺悟的人出
來講講佛法,而一般的宗教者總是周而復始地做著同樣的事情,他們也在
修行,以為“做一些超人的事情即可覺悟”。
在鹿野苑對這五個人進行最初的說法,被稱為“初轉法輪”,也就是
“最初的法輪在轉動”。
他們一邊共同修行,一邊互相切磋悟到的佛法。後來,他們決定“去
傳道,去推廣這個教義”,打算對在家的人也進行傳道。
第一個接受傳道的在家人叫耶舍。他是一個瘦削白皙的美男子。他聽
了說法之後,決定出家,他的雙親也做了在家信者。在家信者被稱為優婆
塞(在家男眾)和優婆夷(在家女眾)。從那時起,他們逐漸開始布道。這就
是傳道的開始。
釋迦是在三十五歲零幾個月時覺悟的。最早是來到鹿野苑開始傳道,
并以此為起點,終身弘揚佛法。
四、四諦的發現
釋迦所言的“苦”,并非我們平時所感受到的苦。而在某種意義上,
是源于人在這個世界上缺乏真實生命的滿足感而產生的苦。
那么,釋迦在初轉法輪時講述的教義是什么呢?他受到梵天勸請,多
次被要求“傳法”,而他本人覺得太難、簡直難以理解的內容,到底是什
么呢?本章中將對此加以說明。
開導最初的五名阿羅漢時,他所講的教義是什么?他究竟對他們講了
什么?又悟到了什么……
當時釋迦所說的,第一點是關于修行態度方面的中庸之道。這一點如
前所述:
首先,要注意中庸之道,要避免兩個極端。將自己餓得皮包骨頭,瀕
臨死亡的修行方法斷不可取,而過度沉溺于快樂,像一般人那樣進行修行
也是不行的。
對自己適度地嚴格要求,同時使自己的人生過得更加充實。適度地嚴
格,而不是過度地痛苦。將自己置于極度的苦難中,來世也必將有同樣的
苦難等著自己,不應如此。修行只是為了發展自己的人格。要重視中庸之
道,將中道置于修行的中心。
正如彈琴時,如果弦太緊,則易斷。琴弦松緊適中,才能彈出最美好
的音色。同樣,為了長期彈奏出最美好的音色,也需要適中地繃緊修行這
根“弦”。這是修行的出發點。需要具備這樣的修行態度。
這是釋迦最先的教誨。
那么,教義的內容如何呢?簡而言之,釋迦最早的教義是“四諦”。
所謂四諦,就是四條佛法。他悟到了四條佛法,并將其傳授給了五名一起
修行的同伴。
這四條佛法——“四諦”具體指什么呢?
首先,生于此世是怎么回事,應對此作一定義。釋迦將此定義為“苦
”。“生存于人世,活在此世,在迷惑中生活,此乃苦。”這是第一條佛
法。
聽到這里,大家也許會感到奇怪:“為什么人生是苦呢?”請大家對
此認真考慮一下。所謂苦,指的是凡夫俗子(也就是不知自己生于此世的使
命為何的人)在這個世界上的人生。如果覺悟了,苦就會消除,就不再有苦
,就會出現喜悅的世界。P12-16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5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